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练21含答案第1页
    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练21含答案第2页
    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练21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练21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练21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广东中山调研)下列有关地球上现存生物来自共同祖先的分子生物学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相似性越高
    C.人与猩猩、恒河猴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
    D.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性
    解析: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这属于地球上现存生物来自共同祖先的分子生物学证据,A项正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相似性越高,这属于地球上现存生物来自共同祖先的分子生物学证据,B项正确;人与猩猩、恒河猴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属于地球上现存生物来自共同祖先的分子生物学证据,C项正确;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性,这不能说明地球上现存生物来自共同祖先,D项错误。
    答案:D
    2.(2022·湖北恩施一中模拟)生物进化是通过遗传过程中的变化实现的,其结果导致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个种群中,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了生物朝着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C.协同进化不只是指物种与物种之间,还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不断进化
    D.自然选择直接选择的是生物的表型而非基因型
    解析:在一个种群中,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生物,就成了不同的物种,A项正确;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才说明该种群生物朝某个方向进化,B项错误;协同进化的内容包括物种与物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不断进化,C项正确;自然选择直接对生物的表型进行选择,D项正确。
    答案:B
    3.(2022·山东威海质检)桦尺蛾的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1870年,某一区域的桦尺蛾以浅色为主,浅色占70%,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20%。由于工业污染,该区域的桦尺蛾每年浅色个体减少10%,黑色个体增加10%。30年后该区域的桦尺蛾个体以黑色为主,几乎看不到浅色个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区域的桦尺蛾个体间存在体色的差异,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
    B.30年间桦尺蛾种群基因频率改变,但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
    C.1871年该区域的桦尺蛾群体中,隐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77%
    D.体现出自然选择可以使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从而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解析:桦尺蛾的黑色、浅色是由基因控制的,该区域的桦尺蛾个体间存在体色的差异,体现的是遗传(基因)多样性,A项正确;30年之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形成新物种,B项正确;由题意知,1870年,该种群中AA=10%,Aa=20%,aa=70%,基因频率是A=10%+20%÷2=20%,a的基因频率是a=70%+20%÷2=80%;1871年,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10%(1+10%)=11%,aa的基因型频率是70%(1-10%)=63%,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20%(1+10%)=22%,因此该种群中AA的比例是eq \f(11,96)、Aa是eq \f(22,96)、aa是eq \f(63,96),所以1871年a的基因频率是eq \f(63,96)+eq \f(22,96)÷2=eq \f(74,96)≈77%,C项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通过对不同表型的个体进行选择,从而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项错误。
    答案:D
    4.(2022·广东茂名模拟)据调查,内蒙古草原上乌达尔黄鼠种群中,控制某相对性状的基因型Aa和aa的频率分别为30%和60%。假设该鼠种群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显性个体存活率提高,隐性个体存活率下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境变化前,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25%
    B.环境变化初期,该种群数量往往下降
    C.环境变化后,Aa的频率不发生改变
    D.环境变化后,a的基因频率会减小
    解析:环境变化前,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10%+eq \f(1,2)×30%=25%,A项正确;原来aa的个体占60%,环境变化初期,隐性个体存活率下降,对种群影响较大,种群数量下降,B项正确;环境变化后,隐性个体存活率下降,a基因频率下降,A的基因频率上升,Aa的频率无法判断,C项错误;环境变化后,隐性个体存活率下降,a基因频率下降,D项正确。
    答案:C
    5.(2022·广东化州期末)普通草蛉和下通草蛉属于两种草蛉,在北美生活在同一地域。普通草蛉在春夏是浅绿色,秋天变成棕色,前半年生活在多草地区,秋天迁移到落叶树林中,在夏天和冬天繁殖。下通草蛉则全年都是深绿色,居住在常绿林中,在春天繁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两种草蛉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两种草蛉的体色形成与它们的栖息环境无关
    C.两种草蛉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别是不同的
    D.两种草蛉的生殖隔离与栖息地偏好、繁殖时间的差异有关
    解析:两种草蛉繁殖季节不同,存在生殖隔离,A项错误;两种草蛉的体色均为保护色,其形成与它们的栖息环境有关,B项错误;两种草蛉食性相同,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别相同,C项错误;两种草蛉的繁殖季节不同,栖息地也不完全相同,故其生殖隔离与栖息地偏好、繁殖时间的差异有关,D项正确。
    答案:D
    6.(2022·广东肇庆模拟)2011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最早的驯养狗化石,距今大约有3.3万年历史。该化石与现代格陵兰萨摩犬在形态大小上最为接近,而与狼在牙齿特征上特别相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现代格陵兰萨摩犬与狼的基因库没有差异
    B.狼的存在不利于增加食草动物的多样性
    C.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历漫长的进化历程
    D.了解这一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
    解析:现代格陵兰萨摩犬与狼的基因库有差异,A项错误;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食草动物的多样性,B项错误;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历漫长的进化历程,如三倍体西瓜,C项错误;了解这一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是化石,D项正确。
    答案:D
    7.(2022·广东佛山模拟)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杀虫剂后,斑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积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杀虫剂的选择作用提高了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
    D.使用杀虫剂的第一年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在没有用杀虫剂前,斑蚊已经有了抗药性的基因,A项错误;斑蚊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其体内积累的杀虫剂导致的,B项错误;由于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所以经过杀虫剂的选择作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加,提高了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C项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害虫的抗药性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在第一年就产生了基因突变,D项错误。
    答案:C
    8.(2022·广东廉江模拟)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性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雄性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特性代代保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难以逃避天敌,属于不利变异
    B.孔雀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雌孔雀对雄孔雀的选择属于协同进化
    D.雌孔雀对雄孔雀的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解析:由题意可知,雄性蓝孔雀尾屏很大的这种变异,其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并不是绝对的,A项错误;孔雀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项错误;协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选择,而雌孔雀和雄孔雀属于同一物种,因此雌孔雀对雄孔雀的选择不属于协同进化,C项错误;雌孔雀对雄孔雀的选择影响种群的繁殖,进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D项正确。
    答案:D
    9.(2022·广州模拟)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Ⅰ、Ⅱ、Ⅲ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Ⅰ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
    C.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D.Aa个体在Ⅰ、Ⅲ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解析:在Ⅰ段,AA有40个,aa有20个,Aa有40个,该阶段A的基因频率是(40×2+40)÷200×100%=60%,a的基因频率是(20×2+40)÷200×100%=40%,在Ⅲ段AA有20个,aa有40个,Aa有40个,该阶段A的基因频率是(20×2+40)÷200×100%=40%,a的基因频率是(40×2+40)÷200×100%=60%,A项错误;导致基因型频率在Ⅱ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对不同表型的个体的选择作用,B项错误;由于在Ⅱ、Ⅲ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所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AA个体逐渐被淘汰,C项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Ⅰ、Ⅲ段,A和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种群发生了进化,D项错误。
    答案:C
    10.(2022·广东潮州检测)研究者对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处的8种鸣禽进行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部分演化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①中个体形态大小差异的实质是遗传多样性
    B.种群X生活区域的扩大利于鸣禽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C.协同进化是指8种鸣禽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生活在不同海拔处的鸣禽种群的基因库会存在差异
    解析:不同个体表型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遗传多样性,A项正确;种群X生活区域的扩大,有利于鸣禽物种之间形成地理隔离,失去交配机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形成,B项正确;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项错误;生活在不同海拔处的鸣禽种群的基因库会存在差异,D项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2022·华中师大附中调研)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物种。在实验室里对两组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图中杀虫剂处理后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即消灭螺旋蛆蝇,但所需时间较长,其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螺旋蛆蝇的翅色有黄翅黑斑和橙黄翅黑斑两种。研究得知,黄翅黑斑(A)对橙黄翅黑斑(a)是显性,且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若它们随机交配,则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使其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除本小题题干给出的特点外还应具备哪些条件?(答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年发现该种群出现了突变的白翅螺旋蛆蝇,专家分析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将会发生改变。请分析白翅基因的频率可能会怎样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螺旋蛆蝇中存在抗药性基因突变,杀虫剂处理后,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抗药性个体增多,因此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上升。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频率较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突变个体(即雄性不育个体)的数量逐渐增多,所以采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消灭螺旋蛆蝇,所需时间较长。(2)亲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30%)、Aa(60%)、aa(10%),则A的基因频率=30%+eq \f(1,2)×60%=60%,a的基因频率为40%。若它们随机交配,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是AA=(60%)2=36%、Aa=2×60%×40%=48%、aa=(40%)2=16%。若要使其后代的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种群足够大,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a不产生突变,随机交配(题干中给出的特点)。(3)如果突变的白翅性状适应环境,在自然选择中拥有该性状的个体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增大,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减小。
    答案:(1)螺旋蛆蝇中存在抗药性基因突变,在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下,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大,抗药性个体增多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频率较低的特点,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突变个体(即雄性不育个体)的数量逐渐增多
    (2)AA=36%、Aa=48%、aa=16% 种群足够大,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有作用,基因A、a不产生突变,等等
    (3)如果该性状适应环境,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增大,如果该性状不适应环境,则白翅基因频率会减小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练35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练35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练29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练29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练28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复习课时跟踪练28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