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本试卷共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某学者根据各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对北京市进行了区域划分,并结合发展特点进行命名。如图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划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如图所示的区划方案中( )
A.各区域的范围大小基本一致B.区域间界线具有过渡性特点
C.相同区域发展特点较为相似D.区内各地发展水平完全一致
2.该方案中各区特点为( )
A.文化科技融合区技术优势突出B.传统特色文化区发展潜力最大
C.生态文化发展区禁止文创产业发展D.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提升区竞争力强
3.进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划研究,有助于( )
①了解发展现状,体现社会公平②发挥各区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③保护文化传统,助力文化创新④保护生态环境,明确首都职能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如图为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图。读图,完成第4~5题。
4.大熊猫国家公园( )
A.地跨川、晋、陇三省区B.地跨我国二、三级阶梯
C.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D.植被类型以针叶林为主
5.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是为了( )
A.利于人们观赏大熊猫B.提升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水平
C.开发区域动植物资源D.提高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2014年,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政府首次推行“引凌入沙”工程,将黄河冰凌水引入库布齐沙漠腹地。通过几次分凌,目前库布齐沙漠部分地区已形成沙水相连生态自然景观,20多种植物恢复自然生长。读图,完成第6~9题。
6.图中黄河( )
①流量较大,提供灌溉水源②河网密布,适宜发展旅游业
③位于中游,含沙量大④从下河沿流向磴口,易发生凌汛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7.库布齐沙漠生态环境脆弱,其主要原因有( )
①处于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地带,降水变率大
②地表崎岖,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
③高寒气候,环境承载力小,植被稀少
④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稀少,干燥且多大风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引凌入沙”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B.3月C.7月D.9月
9.“引凌入沙”工程的主要影响有( )
①减轻黄河凌汛压力②提供水源以灌溉作物
③形成湿地改善环境④减轻区域石漠化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如图为甲、乙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
10.甲、乙两区域农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A.河流较多,水源丰富B.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C.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大D.以水田为主,土壤肥沃
11.乙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集中于沿海地区B.长江南岸数量较少
C.西部多、东部少D.沿河湖及交通线分布
沙特阿拉伯作为主要石油生产国,原油出口量较稳定,政府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依赖于石油的出口。近年来,该国维系多年的石油经济模式遭遇空前挑战,政府推出“2030愿景”,希望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推进经济多元化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如图为沙特阿拉伯原油出口金额及其占GDP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13题。
12.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迫切需要转型的主要原因是( )
①长期开发导致石油资源已经枯竭
②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中石油消费占比下降
③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生活
④油价不稳定引发的周期性危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关于“2030愿景”项目对沙特资源型国家转型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利于推动石油工业向绿色、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
B.有利于缓解该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C.有利于优化沙特的产业结构,带动非石油产业发展
D.实现经济多元化的发展目标
2006—2010年期间,房山区史家营乡将全乡范围内的142座煤矿全部关闭,结束了当地的千年煤炭开采史。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实现了黑色产业“退场”、绿色产业“接棒”的转型发展。据此,完成第14~17题。
14.史家营在“千年煤炭开采史”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 )
①森林植被损毁,水土流失②采空塌陷等问题突出
③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④野生动植物物种急剧减少
⑤地下水泄漏,水位下降⑥土地沙化严重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⑥
15.史家营黑色产业“退场”的原因是( )
A.史家营煤炭资源枯竭B.生态涵养的区域功能定位
C.国家产业升级转型D.全球气候变化
16.史家营矿区生态修复过程中,采用了“回填客土(客土:从外地运来的土)和加大树坑面积”的方法。这种方法( )
①因客土价格较低,降低了回填成本
②可以解决本地矿渣土渗水性强问题
③可以保存土壤水分,提高植被成活率
④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7.史家营可以“接棒”的绿色产业有( )
A.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延长新兴产业链条
B.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瞄准高新技术产业
C.挖掘自然和文化优势,发展生态和文化旅游业
D.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
2024年3月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将松花江—辽河运河纳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辽河流域的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的三分之一,水资源的缺乏严重制约了辽宁的经济发展。如图为松辽运河工程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8~20题。
18.将松花江水调到辽河的主要原因有( )
①辽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②辽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耗水量大
③辽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工农业用水量大
④松花江平均年径流量达762亿立方米,水量较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9.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工程投入较少
20.建设松花江—辽河运河带来的影响( )
①有效改善辽河流域和渤海的生态环境
②通过内河航运的发展牵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③减少铁路、公路运输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④可能加剧松花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1年,苏州以GDP总量、财政收入、高新技术企业数、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技术园区数量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成为中国最强地级市。读图7和图8,完成第21~23题。
图7图8
21.2021年全国GDP排名前十位城市占比最高的城市群是( )
A.京津冀城市群B.成渝城市群C.粤港澳大湾区D.长三角城市群
22.苏州市能成为中国最强地级市,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A.科技水平最高B.交通设施最优越C.距离上海最近D.信息网络最发达
23.下列可使苏州保持领先发展优势的措施是( )
①主动接受上海辐射,错位发展②持续发展劳动密集型外贸加工业
③替代上海成为科技、贸易中心④围绕先进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亚吉铁路全长750余千米,西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斜穿境内东非大裂谷100多千米,抵达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该铁路是由中国承建并运营维护的东非地区首条标准轨距电气化铁路,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标志性成果。读图,完成第24~25题。
24.亚吉铁路建设时遇到的最大困难( )
A.全年高温多雨,生态环境脆弱B.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
C.建设技术落后,运营经验缺乏D.当地经济相对发达,资金充足
25.亚吉铁路( )
①加速整个非洲的产业转移与升级
②加强非洲南部与北部地区间的经贸合作
③促进埃塞俄比亚资源开发与出口
④提高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两国运输效率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图。如图是京津冀地区图。表1是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数据。
(1)简述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的特点。(3分)
(2)指出北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辐射功能。(4分)
表1
(3)读表1,说出与2009年相比,河北省2019年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及原因。(3分)
27.(12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大同市位于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处于地理环境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如图为大同市区域图。
(1)从自然地理环境过渡性角度,分析大同市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5分)
大同市被称为“中国煤都”,煤炭储量约占全国1/8,主要有烟煤、无烟煤、泥煤等类型。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政府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煤炭产销量位居全国前列,煤炭产业成为大同市的基础性产业。
(2)简述大同市煤炭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4分)
近年来,大同市推进煤炭产业走“减、优、绿”发展之路,布局风、光、氢、储能、生物质等绿色能源全产业链,探索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的转变。
(3)简述大同市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发展对当地的积极影响。(3分)
28.(12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景德镇在战国时期就开始制陶,被称为“千年瓷都”。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一直是传统陶瓷产业占主导地位。21世纪初,景德镇踏上转型发展之路。表2为不同年份景德镇陶瓷产业产值占该市生产总值的比重。
表2
(1)说出陶瓷产业产值占景德镇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特点。(3分)
景德镇有优质瓷土矿,宋景德元年因造御瓷而改用皇帝年号,始名景德镇,制出的青白瓷器独具特色,闻名天下。到明清时期,景德镇瓷窑数百,工匠数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2)简述景德镇明清时期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的原因。(5分)
目前,景德镇拥有30多处陶瓷文化遗址,如厂房、古矿洞、古街等,有大量陶瓷研究所、工艺大师和科研人员,还有全国唯一一所陶瓷大学。但景德镇瓷土资源逐渐枯竭,陶瓷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体,资金不足。在日用陶瓷领域,景德镇已被佛山等地超越。景德镇陶瓷国际销售仍然主要依赖传统贸易伙伴和陶瓷交易展览展会。因此,“千年瓷都”未来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3)依据资料为景德镇今后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可行性建议。(4分)
29.(16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丹江口水库以上河段是汉江的上游。
(1)指出图中汉江上游流域的大致范围。(2分)
(2)与渭河相比,说出汉江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
丹江口水库蓄水量可达290多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
(3)说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3分)
北京市水务局公布:截至2023年12月27日,南水进京突破93亿立方米。表3为南水入京“流水单”(单位:亿立方米)。
表3
(4)南水利用始终遵循“节、喝、存、补”的用水方针,结合北京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分析其原因。(4分)
(5)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3分)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产值(亿元)
比例
产值(亿元)
比例
产值(亿元)
比例
2009年
2207.34
12.81%
8959.83
51.98%
6068.31
35.21%
17235.48
2019年
3518.44
10.02%
13597.26
38.73%
17988.82
51.25%
35104.52
时间
20世纪80年代
1991
2000
2010
2020
陶瓷产业产值占
景德镇生产总值的比重
60%
20.4%
2.6%
34.7%
41.9%
自来水厂
水库
河湖及地下水
63
8
22
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题,4 题,6 题,8 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北京房山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房山区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