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地理考前冲刺卷(三)

    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地理考前冲刺卷(三)第1页
    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地理考前冲刺卷(三)第2页
    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地理考前冲刺卷(三)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地理考前冲刺卷(三)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二中学高三地理考前冲刺卷(三),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该小流域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
    A.东南丘陵B.山东丘陵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2.为减少水资源缺乏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在有径流条件的地方,挖窖蓄水
    ②筑坝蓄水,将宝贵的雨水拦蓄在坝内
    ③大量抽取地下水,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④修建引水工程,大规模跨流域调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关于该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最适宜的是( )
    A.在上游地区以种植经济林为主,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B.中游地区在缓坡修建梯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C.在下游地区植树造林,促进水土保持
    D.大范围异地搬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智利竹筴鱼属典型的大洋性中上层聚群鱼类,生长速度快。东南太平洋的竹筴鱼捕捞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前三位,智利外海稳定的洋流体系是智利竹筴鱼渔场形成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研究发现,智利竹筴鱼中心渔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智利竹筴鱼中心渔场迁移路径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季迁移方向是一直往北B.秋季迁移方向是总体西迁
    C.秋季迁移方向以东北为主D.冬季迁移方向总体往南
    5.影响10-12月竹筴鱼中心渔场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西风漂流往南移动②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
    ③东北信风直接影响④河流径流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下列关于竹筴鱼中心渔场变化对智利竹筴鱼捕捞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秋末分布相对稳定,渔业捕捞投入成本较小
    B.春秋季移动距离相当,渔业捕捞投入量相等
    C.冬季范围相对扩大,渔民获得经济效益提升
    D.冬季范围相对缩小,渔民获得经济效益下降
    “揭河底”是指高含沙的洪峰通透时,短期内河床沉和泥沙被剧烈冲刷带走的现象,多见于黄河中游干流段,下表为1966年—2017年黄河中游某区段历次“揭河底”现象水文数据统计。完成下面小题。
    7.黄河该段“揭河底”现象多发生在( )
    A.12一次年1月B.3-4月C.7-8月D.10-11月
    8.与前4次“揭河底”相比较,第5次到第6次“揭河底”时间间隔增长是因为该河段( )
    A.河道摆动频繁B.河流水量增大C.泥沙沉积增多D.上游植被恢复
    9.与前5次发生“揭河底”现象的水沙条件相比,第6和第7次发生“揭河底”的主导因素是( )
    A.总降水量大小B.河床沉积沙量C.暴雨持续时间D.水土流失程度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光伏装备制造包括晶体硅制造、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等多个环节,下图示意2000—2021年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布局与扩张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0.发展初期,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
    A.制造业产业基础B.土地投资成本
    C.太阳能资源禀赋D.本地市场规模
    11.在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空间扩张的途径中( )
    A.东部地区内部的产业扩张主要受太阳能资源禀赋影响
    B.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扩张考虑了市场距离影响
    C.中部地区内部的产业扩张主要受空间距离因素的影响
    D.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扩张明显受原料因素的影响
    地表反照率是指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量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之比,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及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其大小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土壤湿度均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民丰县(属荒漠—绿洲过渡区)不同季节地表反照率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①②③④曲线对应的季节分别为( )
    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B.夏季春季冬季秋季
    C.秋季冬季夏季春季D.冬季秋季春季夏季
    13.四季地表反照率变化均呈现出“早晚大、中午小”的特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高度B.大气温度
    C.地表湿度D.云层厚度
    “组合式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内部各个功能用地组团(两个或两个以上)之间分散成组布局的空间形态格局。组团与组团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主次与规模大小之分,整体呈现出相对均衡的空间格局,各个用地组团之间通过交通干线形成联系,并通过生态空间加以隔离和区分。下图为组合式空间结构规划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相较于集中用地而言,“组合式空间结构模式”的优势有( )
    ①改善城市环境质量②促进商业规模扩大③缓解交通拥堵④便于市政管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5.该模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
    A.扇形模式B.同心圆模式
    C.多核心模式D.棋盘状模式
    16.“组合式空间结构模式”的城市其发展方向最合理的是( )
    A.各组团用地边缘控制占用农业用地B.城区中心着重增加楼层高度
    C.城区中心增加公共设施D.各组团用地边缘可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二、综合题(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青海湖流域北部一支流上游河谷海拔高度介于3565—3716m。某研学小组对该河谷南北坡(图1)考察研究发现,流域内季节性冻土广布,植被覆盖情况良好,其中南坡植被类型为高寒灌丛,北坡为高寒草甸,不同坡向和坡位土壤有机碳(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含量分布差异明显。图2示意研究区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1)描述研究区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分析研究区南、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明显的原因。(4分)
    (3)研究区南坡有机碳含量坡上较坡下少,说明其理由。(4分)
    (4)说季节性冻土对北坡高寒草甸区土壤有机碳空间迁移变化的影响。(6分)
    18.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20分)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有诸多大型闭合沉积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等、它们形成各自独立的水循环系统,盆地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多次转化是区内水资源循环的基本方式,随着转化次数的增多,盐碱度不断增高。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某内陆盆地剖面图。
    材料二:在盐碱水当中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将盐碱水调配成适合不同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将这里变成“内陆海鲜”的养殖基地。在盐碱水养出来的虾风味独特、口感很好、肉质鲜美,兼具咸水虾和淡水虾的优点。新疆精河县阿合其农场利用盐碱地养殖160余亩南美白对虾,年产值达300万元,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致富路。
    (1)描述高山冰雪渗流水在盆地内经过地表、地下多次循环转化到达尾闾湖的过程。(8分)
    (2)说明“内陆海鲜”品质优良的原因?(6分)
    (3)目前新疆的“海鲜”甚是火热,请对其可持续发展提几点可行性意见。(6分)
    19.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4分)
    材料一:国家深海基地项目在国内史无前例,是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是包括“蛟龙”、“海龙”、“潜龙”系列深海载人、无人深潜器的母港基地,也是潜航员选拔和培训地。为“蛟龙号”选择母港,实际上走过了一条“发起在无锡,目标在上海,落户在青岛”的道路。无锡702所是7000米载人潜水器制造的牵头单位;上海是重要的海洋基地;青岛总体上是花岗岩为主的基岩海岸,最终国家深海基地落户青岛鳌山卫。基地码头沿海有许多形状各异的混凝土筑成的消波块。下图为国家深海基地景观图。
    材料二:永续性消波块是由台湾省某设计师设计的海岸防御系统。将耐盐碱的植物种子放入由可堆肥材料制成的容器,并将该容器置于重约1吨的中空混凝土模块中,在14个月内,不断生长的植物根部能够将模块固定在原地,对修复海岸生态环境具备独特优势。下图示意永续性消波块系统的构成和对海岸的修复过程。
    (1)与上海相比,在青岛鳌山卫建设国家深海基地有哪些良好的自然条件?(3分)
    (2)与一般消波块相比,分析永续性消波块在修复海岸生态环境的优势。(3分)
    (3)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我国进行深海探测的意义。(8分)

    年份
    洪峰流量(m3/s)
    最大含沙量(kg/m3)
    “揭河底”出现时流量(m3/s)
    1
    1966年
    7460
    933
    6210
    2
    1969年
    8860
    752
    2870
    3
    1970年
    13800
    826
    10400
    4
    1977年
    14500
    690
    10100
    5
    1977年
    12700
    821
    9920
    6
    2002年
    4600
    790
    1220
    7
    2017年
    6010
    291
    3800
    2024届高三地理考前冲刺卷(三)20240505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2.A 3.B
    【解析】1.由“地形切割十分严重,土壤肥力低下,水资源贫乏”可知,该地位于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地区,C正确;虽然东南丘陵地区地形切割较严重,但其土壤和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不符合题目中“土壤肥力低下,水资源贫乏”的描述,A错误;山东丘陵的地形切割和土壤肥力并不如题目描述的那样严重和低下,且水资源条件也相对较好,B错误;云贵高原虽然地形切割也较为严重,但其土壤和水资源条件与题目描述的不太吻合。特别是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其土壤多为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与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有很大差异,D错误。故选C。
    2.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本身不合理,③错误;该地为一小流域,大规模跨流域调水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背景,④错误;在屋前、屋后、路旁、田边,凡是有径流条件的地方,挖窖蓄水;筑坝蓄水,将宝贵的雨水拦蓄在坝内,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需要,①②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上游地区主要是生态保护,封山育林,种植经济林不利于水土保持,A错误;中游地区在缓坡修建梯田,既可以保持水土,又能增加耕地面积,B正确;下游主要是水质的保护,C错误;大范围异地搬迁成本高,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D错误。故选B。
    【点睛】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总面积约为64万平方千米。它横跨了中国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的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海拔高度在800~3000米之间。
    4.C 5.A 6.A
    【解析】4.由图可知,南半球秋季为3—5月,智利竹筴鱼中心渔场迁移路径方向主要往东北,C正确,B错;春季(9-11月)迁移方向是西转南,A错;冬季(6-8月)迁移方向总体往西北,D错。故选C。
    5.10-12月竹筴鱼中心渔场往南移动,是由于为南半球春夏季节,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整体南移,西风漂流南移,鱼类往高纬方向徊游,①正确;南半球春夏季节,海区温度升高,②正确;东北信风在北半球,③错误;渔场位于外海,河流径流影响小,④错误。故选A。
    6.秋末竹筴鱼中心渔场相对集中,渔业捕捞投入成本较小,A正确;春季竹筴鱼中心渔场离智利较远,捕鱼距离更远,投入比秋季多,B错误;冬季捕鱼范围相对扩大,渔民捕鱼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不一定提升,C、D错误。故选A。
    【点睛】竹筴鱼体呈纺锤形,稍侧扁,一般体长20-35厘米、体重100-300克脂眼睑发达、体被小圆鳞,侧线上全被高而强的棱鳞,所有棱鳞各具一向后的锐棘,形成一条锋利的隆起脊。体背部青绿色。
    7.C 8.D 9.B
    【解析】7.据图文材料可知,当高含沙大洪峰通过时,河床发生剧烈的冲中刷,就会发生揭河底现象,结合我国的锋面雨带推移规律。7-8月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经常出现暴雨天气洪水夹带大量泥沙汹涌而下,容易发生揭河底现象,C正确。12月—次年1月黄河结冰,A错误;3—4月春季雨季还没有来,降水少,B错误,10—11月雨带向南撒出我国,降水稀少,D错误。故选C。
    8.黄河流域植被的恢复,使得地表水下渗增多,地表径流量减少,水流速度减缓,搬运能力下降,进入干流的粗沙减少,洪峰平均流量变小,河流水量减小,BC错误;流域植被的恢复,使流域洪峰平均流量变小,河道泄洪排沙能力下降,排沙量下降,河道摆动减少,A错误,D正确。故选D。
    9.气候条件相对稳定,一个地区的降水总量差异不大,A错误;6、7次洪水流量小,不能判断暴雨持续时间,C错误;6、7次“揭河底”发生时流域植被恢复情况较好,最大含沙量减小,D错误;由于前期流域内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河流沉积泥沙多,所以“揭河底”发生时最大含沙量和流量较大,而第六次“揭河底”流量较小,且含沙量大,第7次出现时,虽然流量和洪峰都增加了,但是最大含沙量下降了,说明河流泥沙减少,B正确。故选B。
    【点睛】考查黄河中游的特殊水文特征,了解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等水文特征,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10.A 11.B
    【解析】10.根据材料所给图片,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业发展由东部转移到中部再转移到西部,最初在东部地区时也是现在东部中心城市,然后转移到一般城市。因此在产业发展初期,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业主要集聚于东部中心城市,而东部中心城市与其他类型城市相比,最大的优点是经济发达,制造业产业基础强,A正确;东部城市地价高,降水多,太阳能资源不丰富,发展初期市场尚未培育成熟,规模有限,BCD错误。故选A。
    11.由图可知,东部地区内部产业扩张主要从中心城市向一般城市,太阳能禀赋差距小,主要考虑的是降低生产成本,A错;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扩张主要目标是中西部的中心城市,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市场距离较近,B对;中部地区内部的产业扩张主要从中心城市向太阳能资源型城市,说明考虑的是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不是空间距离影响,C错;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扩张方向是从中心城市向太阳能资源型城市,说明考虑的是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不是原材料,D错。故选B。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成本、 原料、交通运输、动力、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环境、基础设施、工业基础、政策法规等。
    12.D 13.A
    【解析】12.该地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属荒漠-绿洲过渡带,而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土壤湿度均呈负相关,土壤湿度季节变化没有太阳高度角变化大,因此地表反照率差异最明显、最高值的季节①应该为太阳高度角最小的冬季,而剩余的三个地表反照率较低的季节里,夏季绿洲植被最好,遮蔽地表,土壤湿度最大,地表反照率最低,故①为冬季④为夏季,D对,ABC错。故选D。
    13.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及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地面反照率大小的主要因素,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土壤湿度均呈负相关,大气温度对地面反照率影响不大,B错;与无论哪个季节,一日之中的云层厚度和地表湿度变化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不是普遍规律,CD错;太阳高度角一日之中总是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而地面反照率与之呈负相关,故“早晚大、中午小”,A对。故选A。
    【点睛】地面反射率的大小取决于地面的性质和状态。一般来说,深色土壤的反照率比浅色土壤小,潮湿土壤的反照率比干燥土壤小,粗糙表面的反照率比平滑表面小,陆地表面的平均反照率为10-35%,新雪面反照率最大,可达95%。水面反照率随太阳高度角而变,太阳高度角愈小反照率愈大。
    14.B 15.C 16.A
    【解析】14.由材料可知,“组合式空间结构模式”的城市呈多中心布局,这种布局的优点是可减少城市由过度密集导致的交通拥堵问题,地域污染源也呈现分散布局,规模小,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但缺点是用地分散,联系不便,不利于市政管理和商业规模扩大。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B。
    15.读图可知,自然生态林地(水域)将城市功能区分隔开呈多核心模式布局,交通干线将多个核心城区连接,故为多核心模式,故选C。
    16.由材料可知,组团与组团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主次与规模大小之分,整体呈现出相对均衡的空间格局,读图可知,各组团用地边缘是自然生态林地与水域,控制占用农业用地,可有效保护城市区域生态环境,A正确;城区中心为公共中心,不应着重增加楼层高度,增加公共设施,BC错误;各组团用地边缘为生态区,不应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影响因素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无论是农用地,还是城市建设用地,均是以区域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为基础展开的;同时,又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二、综合题(52分)
    17.(18分)(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南、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南坡少。(4分)
    (2)南坡为阴坡,获得太阳辐射较北坡少(年均温低),蒸发弱,土壤含水量多,植被类型为高寒灌丛,生物量(有机质的输入量)远大于北坡;由于南坡湿冷,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缓慢,利于有机碳的积累。(4分)
    (3)坡上比坡下接受的光照较多,蒸发量较大,土壤含水量较低,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土壤有机碳含量小于坡下;受坡面径流的影响,土壤有机碳沿坡面向下搬运迁移,在坡下汇聚积累,坡下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多。(4分)
    (4)季节性冻融作用破坏土壤结构,土层变疏松;高寒草甸生长季气温较高,冻土融化,且降水增加,淋溶作用使有机碳向土壤下层迁移;冻土融化,土壤含水量增加,坡面径流发育,造成土壤有机碳随坡面径流向坡下迁移。(6分)
    【分析】本题以青海湖流域北部一支流上游河谷为材料,涉及研究区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区南、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明显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详解】(1)据图2研究区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可知,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南、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南坡少。
    (2)据材料可知,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北坡多,北坡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南坡少;根据地理位置可知,太阳直射点全年位于该研究区域以南,南坡为阴坡,获得太阳辐射较北坡少,年平均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中含水量较多,利于高寒灌丛的生长,生物量大于北坡;南坡为阴坡,蒸发弱,年均温低,气候湿冷,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缓慢,利于有机碳的积累。
    (3)研究区南坡有机碳含量坡上较坡下少,坡上先接受光照,坡上比坡下接受的光照较多,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土壤含水量较低,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土壤有机碳含量小于坡下;受坡面径流的影响,由于流水的搬运作用,土壤有机碳沿坡面向下搬运迁移,在坡下汇聚并积累,坡下土壤有机碳含量较多。
    (4)结合所学知识,该地海拔较高,秋冬季节土壤中水结冰,春季温度升高,土壤水融化,土壤的季节性冻融作用破坏土壤结构,土层变疏松;高寒草甸生长季气温较高,土壤中水融化,草甸生长季降水增加,土壤的淋溶作用较强,淋溶作用使有机碳向土壤下层迁移;生长季节冻土融化,土壤含水量增加,坡面径流发育,流水的搬运作用较强,造成土壤有机碳随坡面径流向坡下迁移。
    18.(1)高山冰雪渗流水在①处遇到断层和不透水层后,地下水沿断层线上升出露地表转化为地表水;在②处遇到断层和沉积岩层地表径流,会沿着断层下渗形成地下水;在③④之间分布着不透水岩层,地下水受阻水位上升;在③处出露地表,由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流入尾闾湖。(8分)
    (2)在盐碱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等保证了海鲜的品质;内陆位置,远离海洋污染;内陆海鲜离市场近,运输距离短,保证了新鲜度和口感。(6分)
    (3)新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要适度发展;通过技术措施保证养殖水质;养殖产生的废水加以净化处理再排放;加强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完善与提升;建设互联网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发展“海鲜陆养”旅游,提高经济效益等。(6分)
    【分析】本题以西北地区的盆地和“内陆海鲜”为材料,涉及水循环环节、农产品品质好的原因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1)如图所示,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化,沿裂隙下渗,其渗流水在①处遇到断层和不透水层后,地下水沿断层线上涌,并出露地表转化为地表水;在②处遇到断层和沉积岩层地表径流,地表水会沿着断层裂隙下渗,从而形成地下水;在③④之间分布着不透水岩层,地下水下渗受阻水位上升;在③处出露地表,由地下水转化为地表水,当水位升高越过③④之间的凸起,最终流入尾闾湖。
    (2)农作物的品质的分析角度应从特定的地理环境、保鲜技术、清洁生产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在盐碱水里添加微量元素和益生菌等保证了海鲜的优良品质;内陆位置,人类活动少,远离海洋污染;内陆海鲜离内陆市场近,交通运输距离较短,保证了新鲜度和口感。
    (3)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措施。新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有限,保护性开发,要适度发展;通过科学技术措施,提高水质质量,保证养殖水质;养殖产生的废水加以净化处理再排放,可以保护环境;加强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完善与提升,扩大消费市场范围;建设互联网平台,多平台销售,拓展销售渠道;发展“海鲜陆养”旅游业,增加收入,带动就业,提高经济效益等。
    19.(1)青岛是坚实的基岩海岸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基岩海岸海水较深,不易积便于停泊大船;台风在山东半岛正面登陆相对较少,风力较弱。(3分)
    (2)植物根部能够将模块固定在原地,有更强的修复海岸环境的能力;可选适宜树种较多可美化海岸;可堆肥材料制成的容器可提高植物成活率,可快速形成水体稳定的潮间带与较完整的生态系统。(3分)
    (3)了解深海环境,维护深海生态安全;扩展海洋空间资源,缓解陆地空间紧张;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缓解陆地资源紧张,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宣示海洋国土主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8分)
    【分析】本题以青岛海港和永续性消波块为材料,涉及港口的区位条件、防波堤的比较、深海探测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1)上海是沙质海岸,青岛是坚实的基岩海岸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上海海水较浅,青岛基岩海岸海水较深,不易淤积便于停泊大船;台风在山东半岛正面登陆相对较少,风力较弱,而上海台风登陆的频率较多。
    (2)如图所示,植物根部能够将模块固定在原地,与一般消波块相比,永续性消波块有更强的修复海岸环境的能力;一般消波块可种的树种局限,永续性消波块可选适宜树种较多,可美化海岸;多了容器结构,可堆肥材料制成的容器,可提高植物成活率,可快速形成水体稳定的潮间带与较完整的生态系统。
    (3)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探索深海环境,维护深海生态安全;扩展蓝海空间资源,缓解陆地空间资源紧张的现状;有助于勘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缓解陆地资源紧张,弥补陆地资源短缺的现状,保障国家资源安全;进行深海探测可以宣示海洋国土主权,提高国际地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相关试卷

    2023届湖北省高三新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湖北省高三新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和核心舱位于右图中,在大陆地壳的某地层中发现恐龙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渤海海水盐度值较世界大洋平均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考前冲刺地理卷(四):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考前冲刺地理卷(四),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