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之押题预测
- 2024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之押题预测—化学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之押题预测—历史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之押题预测—数学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之押题预测—物理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之押题预测—英语 试卷 1 次下载
2024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之押题预测—生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之押题预测—生物,共182页。
✔基础必备——高考生物考前冲剌必背核心考点 PAGEREF _Tc165294235 \h 1
✔技能必备——选择题解题方法与策略及技巧 PAGEREF _Tc165294236 \h 34
✔技能必备——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与策略及技巧 PAGEREF _Tc165294237 \h 36
✍限时训练——技能应用(60min) PAGEREF _Tc165294238 \h 37
PAGEREF _Tc165294239 \h 59
✨【考前警示篇1】 分子与细胞 易错重难点 PAGEREF _Tc165294240 \h 59
✨【考前警示篇2】 遗传与进化 易错重难点 PAGEREF _Tc165294241 \h 67
✨【考前警示篇3】 稳态与调节 易错重难点 PAGEREF _Tc165294242 \h 78
✨【考前警示篇4】 -生物与环境 易错重难点 PAGEREF _Tc165294243 \h 92
✨【考前警示篇5】 生物技术与工程 易错重难点 PAGEREF _Tc165294244 \h 101
PAGEREF _Tc165294245 \h 112
☛【考前预测篇1】 选择题命题热点预测 PAGEREF _Tc165294246 \h 112
☛【考前预测篇2】 非选择题命题热点预测 PAGEREF _Tc165294247 \h 128
☛【考前预测篇3】 热点情境预测 PAGEREF _Tc165294248 \h 136
PAGEREF _Tc165294249 \h 148
★【考前注意篇1】 高考冲刺需要有正常心态 PAGEREF _Tc165294250 \h 148
★【考前注意篇2】 高考冲刺如何进行备考复习 PAGEREF _Tc165294251 \h 149
★【考前注意篇3】 高考最后几天,该做些什么? PAGEREF _Tc165294252 \h 152
PAGEREF _Tc165294253 \h 154
✔一、临考前准备 PAGEREF _Tc165294254 \h 154
✔二、考试中解题与答题 PAGEREF _Tc165294255 \h 154
✔三、多场考试间隙心态调整 PAGEREF _Tc165294256 \h 158
PAGEREF _Tc165294257 \h 158
⚐一、选择题密押 PAGEREF _Tc165294258 \h 158
⚐二、非选择题密押 PAGEREF _Tc165294259 \h 174
PAGEREF _Tc165294260 \h 183
基础必备——高考生物考前冲剌必背核心考点
结构与功能观
病毒、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病毒成分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应用于动物细胞融合、基因工程载体、制备疫苗等;按照遗传物质分类为DNA病毒;RNA病毒;按宿主细胞分类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
完成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表格
物质结构决定功能
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原因是?
答: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
水具有流动性的原因?
答:每个水分子可以与周围水分子靠氢键相互作用在一起。氢键比较弱,易被破坏,只能维持极短时间,这样氢键不断地断裂,又不断地形成,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
细胞中的水都具有流动性吗?
答: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细胞内结合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这样水就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氮元素参与植物细胞中哪些物质的形成?磷元素参与动植物细胞中哪些物质的形成?
答:氮元素参与植物细胞中蛋白质,核酸,酶,叶绿素等物质的形成;磷元素参与动植物细胞中的磷脂,核酸等物质的形成;几丁质中除了含有CHO还含有N
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Fe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P是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许多化合物的成分;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因此,当大量出汗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后,应多喝淡盐水。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如果Ca+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还原糖与非还原糖: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非还原糖包括蔗糖、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纤维素不溶于水,人体消化道中没有分解纤维素的酶,食草动物需借助肠道中的微生物才能消化纤维素。
糖类并非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所以不提供能量。
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但是葡萄糖的数量和连接方式不同。
糖类的“水解”和“氧化分解”
多糖水解的产物是其单体,如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CO2和H2O。
脂质的重要知识提醒
(1)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但不参与构成膜结构。
(2)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因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3)脂肪中氧元素比例低,碳元素和氢元素比例高,因此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脂肪消耗的氧气多,产生的水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糖类与脂质的区别与联系
蛋白质和核酸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内容: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原因: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分子大多能运动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实例:质壁分离、变形虫运动、胞吞和胞吐、白细胞的吞噬作用等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影响因素: 温度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内容:具有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表现:水分子、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不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不能通过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种类、数量决定 选择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应用:用台盼蓝染色法判断细胞的死活
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一般来说,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的原因?或细胞内有用的成分却不会轻易流失到细胞外的原因是?
答: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依赖于什么?
答: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
什么是糖被?功能?
答: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的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分泌蛋白形成过程需要用到的细胞器,简述其过程
答: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高尔基体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生物膜系统的作用
答:细胞膜为使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二,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细胞分裂核糖体:合成相关蛋白质(间期)线粒体:供能(整个细胞周期)高尔基体:与细胞壁(板)的形成有关中心体:与纺锤体形成有关(动物、低等植物) 细胞分化分化标志分子水平:合成某种细胞特有的蛋白质,如胰岛素、血红蛋白等细胞水平:形成不同种类细胞 表达的基因管家基因:所有细胞均表达的一类基因,表达产物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如ATP水解酶基因、呼吸酶基因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如血红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 细胞衰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核膜内折 细胞凋亡:溶酶体消化分解细胞内某些物质和细胞器
群落的结构与功能
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作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季节性、生态位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优势种: 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数量很多,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记名计算法(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 数量有限的物种)、目测估计法(多度等级)
种间关系: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原始合作(互惠):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如寄居蟹和海葵。
②互利共生: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若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如大豆和根瘤菌,豆科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③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如马蛔虫与马
④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不同步变化,被捕食者先变化)
⑤种间竞争: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同步变化,“你死我活”或“此消彼长”。)
群落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①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并使多个生物种群的数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P25 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 ②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还表现出协同进化。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P26 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决定地上分层的还有温度;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是水分、无机盐等。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
意义: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水平结构:镶嵌分布。
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 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研究动物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关系等。研究植物
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立体农业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根据物种组成是否发生变化判断。
裸岩上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阶段→一年生杂草阶段→多年生杂草阶段→灌木阶段→ 乔木阶段
根据起始条件划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 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除了演替起点不同,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区别还有:初生演替速度慢,趋向形成新群落, 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多;次生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这两类演替,都是从结构简单的群落发展为结构复杂的群落;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群落层次增多;土壤、光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 的状态。
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
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
在某一地区,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因素的影响。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叫作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1)生产者的作用和地位: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从而
可以被生物利用;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2)消费者的作用:①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②消费者对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3)分解者的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 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是第四营 养级。
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各种生物的总和,不代表生物个体或种群。 营养级-1=消费者等级 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植食性动物一定是第二营养级。
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
为什么食物链一般不超过 5 个营养级?
答:能量逐级递减,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 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一般当营养级达到第五级时,传递到该营养级的能量已不足以维持一个营 养级。
6. 食物网: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食物网功能:①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如果一条食物链 的某种动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②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这种渠道进行。
7.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8.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物质与能量观
物质运输方式
根据特点和实例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顺浓度梯度:一般为被动运输
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
方向
逆浓度梯度:主动运输
动力 浓度差:被动运输
能量: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物质种类 脂溶性物质、气体:一般为自由扩散
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离子:一般为主动运输
大分子、颗粒性物质:一般为胞吞、胞吐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作用不完全相同
(1)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对物质的运输都具有选择性。
(2)载体蛋白需要和被转运的物质结合,且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运输时不需要和被转运物质结合。
(3)载体蛋白既能够参与协助扩散,又能够参与主动运输,而通道蛋白只能参与协助扩散,即通道蛋白介导的只能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
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并不都由ATP直接提供
(1)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分为三类(如图1):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泵)、间接供能(协同转运蛋白)、光驱动(光驱动泵)。
(2)协同运输是一种物质的逆浓度跨膜运输依赖于另一种物质的顺浓度跨膜运输的过程,该过程消耗的能量来自离子电化学梯度(如图2)。
主动运输中ATP供能的原理
物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O2浓度
温度
(1)温度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进而影响所有跨膜运输方式的运输速率。
(2)温度影响酶活性,影响呼吸速率,进而影响能量供应,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均受影响。
酶、激素、抗体与神经递质的“一同”“四不同”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变化的内在联系
(1)物质变化过程
(2)相应元素转移过程
(3)能量变化过程
(4)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中有关的NADH、NADPH、ATP的来源与去路分析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曲线中“关键点”移动的分析
(1)A点的移动:A点代表呼吸速率,细胞呼吸增强,A点下移;反之,A点上移。
(2)光补偿点的移动
①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左移。
②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左移。
(3)光饱和点的移动
相关条件的改变(如增大CO2浓度)使光合速率增大时,光饱和点C应右移(C'点右上移),反之C应左移(C'点左下移)。
密闭环境中一昼夜CO2和O2含量的变化曲线
(1)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点是C、E。
(2)图甲中N点低于虚线,说明一昼夜CO2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大于0,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0,该植物表现为正常生长。
(3)图乙中N点低于虚线,说明一昼夜O2含量降低,净光合速率小于0,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小于0,该植物没有生长。
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植物光合作用曲线分析
(1)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点。
(2)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SP-SM-SN。
6.C3、C4、CAM、光呼吸相关知识延伸
(1)C3途径:也称卡尔文循环,整个循环由RuBP(C5)与CO2的羧化开始到RuBP(C5)再生结束,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可合成蔗糖、淀粉等多种有机物。
(2)C4途径:研究玉米的叶片结构发现,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紧密排列。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体,能进行光反应,同时,CO2被整合到C4中,随后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完整的叶绿体,在维管束鞘细胞中,C4释放出的CO2参与卡尔文循环,进而生成有机物。
PEP羧化酶被形象地称为“CO2泵”,它提高了C4植物固定CO2的能力,使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特别是在高温、强光照、干旱条件下,并且无光合“午休”现象。常见C4植物有玉米、甘蔗、高粱、苋菜等。
(3)CAM途径的意义
白天气孔关闭,减少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并分解苹果酸,产生的CO2用于光合作用;夜晚气孔开放,吸收光合作用所需的CO2,使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环境。
C3途径是碳同化的基本途径,C4途径和CAM途径都只起固定CO2的作用,最终还是通过C3途径合成有机物。
光呼吸的实质
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高O2低CO2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
光呼吸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
光呼吸过程中消耗O2,生成CO2。
(5)光呼吸过程图解
(6)光呼吸产生的原因
①内因:Rubisc是一种兼性酶,具有催化羧化反应(C5+CO2→2C3)和催化加氧反应(C5+O2→C3+C2)两种功能。
②外因:高O2环境下,光呼吸会明显加强,而提高CO2浓度可明显抑制光呼吸。
(7)光呼吸的生理意义
①不利影响:光呼吸消耗暗反应的底物C5,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农作物产量降低。
②有利影响:a消除代谢物乙醇酸对细胞的不利影响;b防止强光对光合结构的破坏。
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
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一部分在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一些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如果初级消费者被次级消 费者捕食,能量就流入了第三营养级。
某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以两种形式:①该营养级遗体残骸的形式②以下一营养级粪便的形式。
最高营养级能量去向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能逆转,也不能循环
A.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的原因是?
原因:①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一般不可逆转;②各营养级生物和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能量无法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
B.植物的减少量大于植食性动物增加量的原因是?
原因: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大部分能量;②各营养级都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③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X100%
生态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有机物总干重)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将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转换成相应面积(或体积)的图形, 并将图形按照营养级的次序排列,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
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①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间种套作,多层育苗,立体农业)
②科学地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尽量缩短食物链,减少能量消耗;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秸秆饲料、沼气池将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再次流向对 人类有益的部分)
③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合理
放牧,除草灭虫)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 C H O N P S 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物质循环的特点:①全球性:生物圈,因此也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②循环性 (由于二氧化碳
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农田中为什么施加氮肥?
答: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需要为目的的,农田土壤中氮的含量往往不足以使作物高产;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
生物富集: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 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生物富集特点:①沿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聚集在食物链的顶端。营养级越高,生物富集的物质浓度越高 ②全球性
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正是由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才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进化与适应
分裂与分化,衰老、凋亡与坏死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区别:前期,动物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之后,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 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解离液:15%的盐酸和 95%的酒精 1:1 混合;染色剂:甲紫,
(1)制片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制片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5.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6.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7. 细胞的全能性: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8. 衰老的细胞都有哪些特征?
①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②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③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④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⑤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细胞衰老原因之“二学说”
①自由基学说:各种生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会损伤生物膜、攻击 DNA、攻击蛋白质等致使
细胞衰老。
②端粒学说:染色体两端的特殊 DNA 序列(端粒)会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被“截短”,
进而损伤正常基因的 DNA 序列,使细胞活动趋向异常。
细胞凋亡的意义: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
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细胞自噬意义:处于营养缺乏条件下的细胞,通过细胞自噬可以获得维持生存所需的
物质和能量;清除手酸或衰老的细胞器以及感染的微生物和毒素,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
定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关系
1. 解读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中的三类特殊曲线图
(1)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2)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变化曲线
(3)核DNA相对含量柱形图
细胞分裂过程中异常细胞产生的原因
分裂间期 DNA 复制而加倍,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有丝分裂各时期主要特点记忆口诀:(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排列整齐赤道齐,(后期)粒裂数增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启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和皮肤生发层细胞
无丝分裂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互换:减数分裂I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四分体
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是减数分裂中特有的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Ⅱ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减数分裂Ⅰ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发生互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子细胞,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
次级精(卵)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并不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次级精(卵)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是相同的
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的细胞质均等分裂。
一个精原细胞能产生四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遗传规律
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纯合子体细胞内每对遗传因子组成相同,杂合子体细胞内至少有一对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隐性性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显性性状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最能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现象是 F1 产生 1∶1 的两种配子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假说一演绎法中的演绎的内容是设计测交实验,预测测交结果
测交是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 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杂交育种是有目的地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筛选出所需 要的优良品种
生物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表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表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14.一对等位基因(A/a)相关的“致死”归纳
15.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相关的“致死”归纳
16.性别比例失调与致死类型确认
(1)若发生隐性纯合致死,则XAXa×XAY,杂交子代中会出现♀∶♂=2∶1的失调性别比例。
(2)若XA花粉致死,则XAXa×XAY,杂交子代中无雌性个体。
遗传的多样性
同一双亲子代具有多样性的原因:
(1)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减数分裂 I 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
合,都导致了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2)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进一步增加了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受精卵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分别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 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 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非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内有两种存在方式, 一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二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果蝇正常体细胞中含有 3 对常染色体和 1 对性染色体
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
伴 Y 染色体遗传病表现出患者全为男性的遗传特点
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出连续遗传、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的特点
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出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的特点
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决定的方式常见的有 XY 型和 ZW 型两种
遗传与表达
标记噬菌体的步骤:先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 T2 噬菌体
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 T2 噬菌体颗粒,沉淀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
DNA 准确复制的原因:DNA 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翻译的特点:1 个 mRNA 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意义:少量的 mRNA 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中心法则模型:_
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囊性纤维化体现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 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表观遗传定义: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基因突变定义: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这类基因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 也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基因突变的意义: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原材料。
基因重组: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做基因重组。
①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②减数分裂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基因的重组。
遗传与进化
三倍体因为减数分裂时出现联会紊乱,所以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多倍体植株的优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都有所增加。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低温处理、秋水仙素诱发。
秋水仙素诱发多倍体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单倍体植株特点: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
单倍体育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都是纯合子;
单倍体育种步骤:花药(花粉)离体培养得单倍体植株、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染色体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性状变异。
多基因遗传病特点: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有家族聚集现象,易受环境影响
遗传病调查发病率:人群中; 调查遗传方式:患者家系
不同生物的 DNA 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共同点,提示人们当今生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其差异的大小则揭示了当今生物种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以及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达尔文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祖先; 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协同进化定义: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这就是协同进化。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捕食者存在的意义:①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②“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 ,这样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稳态与平衡
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
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生活的体内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无机盐和蛋白质,但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 蛋白质含量很少。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尤其是 Na +,Cl -)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主要为碳酸和碳酸氢根,其次还有磷酸二氢根和磷酸氢二根等。
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的作用: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
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收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意义: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脑干是具有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以及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神经中枢。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定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 食物刺激狗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食物是非条件刺激;铃声与分泌唾液无关,属于无关刺激。长期训练后,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此时,铃声已转化为食物的信号,称为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建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
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缩手反射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条件反射的意义: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离体)。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是由 Na +内流形成的。
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是由 K +外流形成的。
兴奋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如何传递兴奋?
答: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依次发生的变化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依次发生的变化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上离子铜带发生变化,引发点位变化。神经递质去向是被迅速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比在单个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较
答:由于突触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因此兴奋传递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要慢。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出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脑干中也有许多重要的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如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调节心血管活 动的中枢。
脊髓是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
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抗抑郁药一般都通过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得功能。
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当抑郁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抑郁症。
学习和记忆也是脑的高级功能。
语言文字是人类(特有)社会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也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
脑的高级功能使人类能够主动适应环境,创造出灿烂的人类文明。
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
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内分泌系统是由相对独立的内分泌腺以及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共同构成。
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
激素是由没有导管的内分泌腺分泌,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代谢,使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分级调节的意义: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多种激素。这些激素作用于垂体,调控垂体分泌释放相应的激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激素调节的特点: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比较
在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具有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作用。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前者主要分泌醛固酮、皮质醇等,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后者可分泌肾上腺素,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寒冷环境中,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 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散热 量也相应减少。同时,汗腺的分泌量减少,蒸发散热也随之减少。同时引起骨骼肌战栗使产 热增加;促进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使肝及其他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 增加产热。这种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炎热环境中,皮肤中的热觉感受器兴奋,该兴奋传递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而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和肾上腺等腺体的分泌,最终使皮肤的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多,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等,从而增加散热。该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明显增加。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 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这样既增加了血糖的去向,又减少了 血糖的来源,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 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胰岛素是唯 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调节血糖含量的激素主要有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
糖尿病分为 1 型和 2 型两种,多饮、多尿、多食是其共同表现。1 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病。2 型糖尿病很常见,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相关。
①多尿:血糖浓度高,于是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较高,原尿渗透压升高,使得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所以尿量增加
②多饮:多尿带走大量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并主动饮水。
③多食:糖尿病人虽然血糖浓度高,但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不足所以会感觉饥饿而多食
④1 型体重减少:组织细胞不能正常利用糖供能,使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所以体重减轻
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刺激,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促使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当饮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少,也就减少了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肾排出的水分就会增加,这样细胞外液渗透压就恢复正常。
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相反,醛固酮分泌量减少,以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
体温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的。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
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局限,作用时间短暂。
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有激素、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NO、CO2 等)及代谢产物(尿素)等,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节的主要内容。
抗原呈递细胞(APC):B 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可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PC)。
非特异性免疫特点:第一、二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免疫系统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
皮肤、黏膜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 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一些病原体可以和 B 细胞接触,为激活 B 细胞提供第一信号;辅助性 T 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 B 细胞结合,这是激活 B 细胞的第二信号)
抗体的作用:和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二次免疫过程: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二次免疫特点:反应快、反应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
新形成的细胞毒性 T 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B 细胞和 T 细胞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但都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分为 T 细胞和 B 细胞。
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 T 细胞的辅助。
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 T 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辅助性 T 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B 细胞、记忆细胞。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联系:①B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 T 细胞的辅助,可见辅助性 T 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作用。②体液免疫 产生抗体,能清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将靶 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此时体液免疫就又能发挥作用了。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艾滋病直接死因:由于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有时会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过敏反应机制:过敏原刺激 B 细胞活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该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导致出现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过敏反应特点:①有快慢之分 ②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如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病: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遗传获得,生来就有,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为主),如艾滋病。
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 HLA 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医学上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作器官移植。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疫苗作用机制:接种疫苗后,机体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病原体具有较长时间的抵抗力。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调节平衡与稳态
植物向光性的解释: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 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叫作植物激素。
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是一种主动运输。
生长素作用特点: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顶端优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因为侧芽对生长素浓度 比较敏感,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茎的背地性:重力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多于远地侧; 由于茎对生长素不敏 感,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作用弱,从而造成背地生长。
根的向地性:重力引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多于远地侧;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近地侧浓度高抑制生长,远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从而造成向地生长上述 3 个实例,只有顶端优势、根向地性能够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形成调节网络:
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②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
的适应。(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协同作用;赤霉素、脱落酸作用相反)
③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相互作用。(生长素、乙烯)
④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又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成雌花,比值低则有利于分化
成雄花。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激素杠杆。
⑤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预实验的目的:①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 ②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处理插条的方法:浸泡法、沾蘸法
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①感受信号: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 ②传导信号: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③发生反应:影响 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种群及其动态
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
种群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P4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法、估算法(黑光灯诱捕;样方法;逐个计数法)
(1)逐个计数法: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2)样方法步骤: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 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 的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①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②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③计数原则:计数样方内的和上边、左边及这两边夹角上的
(3)标记重捕法:适用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值,来估算 种群密度。
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迁入率、迁出率: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
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使出生率下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种群数量变化:增长、波动、爆发、下降
J 形增长出现的条件: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 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Nt=N0λt :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λ-1
S 形增长出现的条件:空间资源有限,种内竞争加剧,存在天敌。 (资源和空间 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使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当出 生率升高至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S 形增长特点: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 S 形。
K 值: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中等强度的捕捞(捕捞量在 K/2 左右)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有害动物防治降低环境容纳量。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调查方法抽样检测(血细胞计数板)。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郁闭度\林窗;温度、水--干旱东亚飞蝗等)→影响是综合性的;
生物因素(种群内部因素→种内竞争;种群外部生物因素→人类捕杀\捕食\寄生\种间竞争等)
密度制约因素: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相关。
非密度制约因素: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以及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数量的作
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
生态系统稳态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就是生态平衡。特征:结构平衡、功能
平衡、收支平衡。
使生态系统恢复平衡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正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才能维持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叫作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
的能力。
②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不同生态系统在这两种稳定性表现上存在差异。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不一样。
如何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对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 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设计生态缸:封上生态缸盖。将生态缸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 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碳足迹: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氟氯烃,紫外线)、土地荒漠 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举例
①直接价值是对人类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 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②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另外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的 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③潜在价值指目前尚不太清楚的价值;
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 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其他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 境等功能。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威胁野生物种生存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等。
①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彼此隔离的栖息地孤岛阻断了基因交流,使种群难以维持)
②掠夺式利用包括过度采伐、滥捕乱猎
③环境污染
④农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会导致遗传多样性丧失,以及与之相应的经长期协同进化的
物种消失
⑤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也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最有效的保护。
②易地保护: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
生存机会
③此外,还可以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基因库,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
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能力为基础, 遵循 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①自生: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
遵循自生原理,需要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例如在湿地修复过程中,应该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还需要考虑这些植物各自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 的种间关系,通过合理设计使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这是该系统或工程能否形成自组织能力的基础条件。
②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 “无废弃物农业”保证了土壤的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③协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环境容纳量。例子:“灰色长城”
④整体: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构成有序的结构,优化结构改善功能。综合考虑 社会-经济-自然等的影响。
湿地生态恢复:在湿地的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 物群落的重建。
科学思维
归纳法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归纳法。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提出假说
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一种假说最终被接受或被否定,取决于它是否能与以后不断得到的观察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同位素标记法
位素标记法中所使用的同位素中,有的具有放射性,如 14C、32P、3H、35S 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 稳定同位素 ,如 15N、18O 等。
同位素标记法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中的应用
模型建构法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它形象而概括地反映了 DNA 分子结构的共同特征。你下面将委制作的细胞模型是物理模型,需委尽量准确地概括真核细胞的特征。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相互关系
种群增长曲线的模型分析
(1)“J”形曲线
①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
②数学模型:Nt=N0λt。
③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
(2)三种类型的“S”形曲线
①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K/2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K/2的应用:渔业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在K/2处;K/2前防治有害生物,严防达到K/2。
②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③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K值的应用: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增大环境阻力→降低K值→防治有害生物
“S”形曲线中K值的变化
(1)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可能会下降;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可能会上升。
(2)在环境条件稳定、K值一定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
(3)K值并不是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值,种群数量所达到的最大值有时会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后续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下降
“J”形曲线与“S”形曲线的联系
“J”形增长“S”形增长
模型中λ值变动与K值确认分析
(1)λ值变动分析: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数量为第一年的λ倍,由此,若λ=1,则种群数量不变(稳定);若λ>1,则种群数量增长;若λ>1且恒定时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若λ1,则种群数量增长;若λ>1且恒定时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若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之生物(全国乙卷)(参考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之生物(全国甲卷)(参考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之生物(江苏卷)(参考答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