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01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02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共9页。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科举制创立于( )
    A.秦朝 B.北魏 C.隋朝 D.元朝
    2.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据右图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 )
    A.其为隋朝都城之一
    B.大运河以其为中心
    C.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D.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地
    3.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表明他( )
    A.认识到体恤百姓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B.认为治理国家必须加强对百姓的剥削
    C.创立科举制度以扩大官吏选拔的范围
    D.为扩大其统治基础而创立了殿试制度
    4.“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蔚然成风”,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敢于直言的著名大臣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 魏征 D. 宋璟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也有人说:“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后面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B.重视发展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6.某同学总结出一个朝代的特点:犁耕技术走向成熟;中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和谐;社会风气开放。这描述的是( )
    A.汉武盛世 B.盛唐气象 C.两宋辉煌 D.康乾余辉
    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 )
    A.骆宾王 B. 杜甫 C.白居易 D. 李白
    8.“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臞,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中描绘某事件后的场景,该事件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该事件指( )
    A.安史之乱 B.宦官专权 C.藩镇割据 D.黄巢起义
    9.某校七年级学生排练一部历史剧,有一段场景是某皇帝与诸将领饮酒,对白如下 :皇帝:“我当上皇帝全掌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将领:“何故?”皇帝 :“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 ,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剧中的皇帝是(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仁宗
    10.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度从事各项政治改革,如收权、分权、重文轻武等防“弊”之政。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阶层流动 B.加强思想控制 C.推动教育发展 D.强化中央集权
    11.王安石变法数年间,仅河东路9州26县就治淤1.8万顷,使大量荒地变成良田;全国水利田面积大大增加,得益的灌溉民田达到3600多万亩。这表明王安石变法( )
    A.扭转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B.改变了北宋积弱的局面
    C.促进了北宋农业的发展 D.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12.“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和平实现以后,北宋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 )
    A.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 B.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
    C.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D.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
    13.图一到图二所示内容的变化反映了( )
    A.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B.财政收入得到提高
    C.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D.耕地面积逐渐增加
    14.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校近期将开展讲历史故事大赛。七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了以下材料:①郾城大蓰;②“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③“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材料讲述的是( )
    A.卫青北击匈奴 B.文天祥抗元
    C.黄巢起义 D.岳飞抗金
    15.公元13世纪上半叶,一个让全世界都震惊的草原游牧帝国跃出历史地平线,之后横扫欧亚大陆。这个“草原游牧帝国”的缔造者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努尔哈赤
    16.某同学在查阅地图时找出了“大都”“宣政院辖地”“琉球”等关键词。他查阅的地图应该是( )
    A.隋朝时期的地图 B.唐朝初期的地图
    C.北宋初期的地图 D.元朝时期的地图
    17.元朝时,来自中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互相通婚,逐渐吸收交融而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A.藏族 B.回族 C.党项族 D.女真族
    18.瓦子勾栏是宋代出现的一种集戏剧、杂技、说唱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而且还起到了方便市民开展商业贸易的作用。在宋徽宗年间,汴梁城中最大的一座瓦子可以容纳上千人同时欣赏表演。人们在这里可以买小吃、看剪纸、求医问药、买服装首饰等。据此可知宋代( )
    A.杂剧演出遍及各地 B.市民都市生活丰富
    C.百姓贪图享乐之风 D.文学艺术逐渐衰落
    19.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印刷术的改进 B.造纸术的发明
    C.科举制的确立 D.宋词的繁荣
    20.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
    A.科学技术发达 B.民族关系融洽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
    二、非选择题(共5 小题,30分)
    21.(5分)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決、文字、典籍、书決笔来、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正是繁荣的封建经济,奠定了唐文化高度发展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政治上的长期的统一,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是文化发展的条件……再次、唐朝中外交通的复达,能治者对于自己文治武功和大一统事业充满了信心,因而采取了一条“对外开放”的政策。
    —摘编自宋强刚《试论唐代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1)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中日交往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三,说明唐代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再举一例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史实。(1分)
    22.(6分)两宋时期,各民族联系更加紧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友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写出材料一中图一①处政权的名称。(1分)
    (2)材料一中图二A 处所示的是哪两个政权划定的分界线?此后双方形成了什么局面?(2分)
    (3)据材料一和所学,归纳两图所示的政权形势的共同特点。(1分)
    (4)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特点。(2分)
    23.(6分)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代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唐朝陆龟蒙的《来邦经》记载了当时最先进的农具,这种农具耕地时更加灵便,有利于个体小农从事生产……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近300处,远超历代水利工程数量总和。唐朝还出现了引低水灌溉高田的新式灌溉工具,借助水流冲奋力浇灌农田。
    ——摘搞自《中国历史新搞·古代史》
    材料二 “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材料三 两宋期间,在气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最先进的农具”和“新式灌溉工具”分别指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商业经营有什么特点?请你再列举一个宋代的商业大都市。(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4.(7分)中央集权制度创立于秦朝,以后的历代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不断发展完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推行了一条列革新措施,在政治方面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善严密的体系。
    材料二:宋太祖问:“天下自唐李(唐朝末期)以来,数十年问,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饯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三: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四: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畔、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一
    ……
    (1)材料一中唐太宗“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的具体做法是什么?(1分)
    (2)据材料二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太祖“制其钱谷”采取的具体措施。(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中央集权制度中负责监察事务的中央机构。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元朝创立了什么制度?(2分)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元朝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哪一地方机构对西藏实行有效的管辖?(2分)
    25.(6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分)
    二、非选择题(30分)
    21.(5分)(1)特点:交往具有双向性;次数多;规模大;交往领域广泛;交往形式多样,既有官方交往,也有民间交往。(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原因: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中外交通发达;统治者自信;采取对外开放政策。(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3)史实:玄奘西行天竺取经;阿倍仲麻日来华。(1分,任一例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22.(6分)(1)契丹或辽(1分)
    (2)南宋与金;宋金对峙局面。(2分)
    (3)民族政权并立(1分)
    (4)时战时和;以和为主。(2分)
    23.(6分)(1)曲辕翠;筒车。(2)
    (2)商业经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临安。(2分)
    (3)我国经济重心已经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2分)
    24.(7分)(1)沿用并完善隋潮的三省六部制。(1分)
    (2)藩镇割据;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分)
    (3)御史台;行省制度。(2分)
    (4)澎湖巡检间:宜慰使可都元帅府。(2分)
    25.(6分)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1分,符合题意即可)
    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2分)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灭南宋残部,统一全国。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隋朝与元朝的统一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上不可阻挡的潮流。(1分,言之有理即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C
    B
    B
    D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D
    C
    D
    B
    B
    A
    C
    相关试卷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6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