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2023— 2024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C("但两区域内诗人的诗歌成就难以并论”无中生有 。根据材料一 中"但安史之乱之后,南方 诗人人数大幅提高,与北方不相上下”的信息可知,材料一只提到了两地的诗人人数,并没有
提到两区域内诗人的诗歌成就的情况)
2. D(D项" 江南的文化传统之所以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 " 不同区域的环境、物质要素、生产方 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区域差异”因果关系不当 。根据材料二中" 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 中的感受与理解不同,加上环境、物质要素、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区域差异,文化要
素必然会表现出种种不同阶层、不同区域的类型和个性”的信息可知,"不同区域的环境、物质
要素、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区域差异”只会影响文化要素的不同呈现,跟文化传
统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没有形成逻辑上的因果关联)
3. C(C项表明的是江南一带的土地开垦和经济发展为江南文化的繁盛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材料
一第三段的观点是" 以人口大规模南迁为载体的文化传播和融合,顺应了自然环境变化的大
趋势……促使 6江南,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时间”,因此 C项不能支撑这一观点)
4. ①"地缘上的江南”是指长江以南;作为地理概念的" 江南”,则逐渐固定为太湖流域的苏州、松
江、常州、杭州、嘉兴和湖州等地 。②"文化概念中的江南”是历代文人学者不断构想的、时空
界限难以固定的历史文化区域 。③文化江南的时空界限,往往不限于近代江南的地理范围,
它比地缘上的江南范围要大得多,成为风景秀美、气候温暖、安定富庶、文教兴盛的地域代号。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5. C("东方人的秉性使得当时的人呈现出一堆泥、一 团私欲、一球肮脏的心肝、一副残喘苟延的
面目”不是作者的看法,而是人们的解释)
6. D("连用三个反问句”错,后两句是疑问句,意在启发人们展开思考)
7. ①小孩天性追求自由和快乐,却没得到充分的认识;②成人容易因负担变得忧郁和僵化 。③ 现代人身上充斥着各种魔鬼般的丑态,人们在生活中苦苦地挣扎,却不知道如何去解放生活, 建设一种优美的人生 。(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
情给分)
8. ①作者认为所处时代不但有病而且不浅的征候已显到不容否认,因而感到灰心,显露了一些 纺律时代的哀伤情绪;②但在孩子们对年的渴望中,作者又看到了生命的本真状态,加之东西 方先贤的哲语,又给了作者莫大的启过,因而对生活抱有一丝希望,表现出"哀而不伤”。(每
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 CEG[(原文标点)兴后作诗,如此者数四 。诗酒为务,僧俗混然。]
10. C(" 留待作遗施”中的"遗”意思是"赠送”)
11. D(原文是说神龟不能行走了,并非僧人不能行走)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1页(共4页)】 .24一454B.
12.(1)于是过了十天或一个月 , 萧翼带来梁元帝亲自画的《职贡图》给辩才和尚看 , 辩才感叹赞 赏不停 。(关键点"旬期”"示”" 嗤赏”各1分 , 大意1分)
(2)萧翼假装笑着说:"几经战乱流离 ,《兰亭序》真迹怎么存在呢?必定是拓本伪造的罢了。”
(关键点"伴”"乱离”" 响拓伪作”各1分 , 大意1分)
13. ①材料一详细记叙了萧翼从辩才和尚那里为唐太宗获取《兰亭序》的经过 。②材料二记述此
事只简略一句"故令人诈僧 , 果得其书”。(每点1分 , 两点都对得满分 , 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
萧翼于是换了帽子和衣服,穿着黄衫,作随意无拘束状,像是一位从山东来的书生 。傍晚时 走进寺院,他装作观赏寺院的壁画 。他路过辩才的院子时,在神房门前站着 。辩才和尚远远看
见萧翼,于是问他说:“你是哪里的施主?”萧翼于是走上前拜见说:“ 弟子是北方人,带了一 些蚕
种来卖 。遇到寺庙都看看,幸运地遇到您。”寒喧过后,二人觉得言谈很投缘 。辩才于是邀请萧
翼到神房中,就一起下围棋弹琴,玩投壶、握塑,谈文论史,更是意趣相投 。整个晚上都尽情快
乐,第二天萧翼才离开 。辩才和尚说:“施主得闲就请再来。”萧翼就带着酒又来到寺院里 。极尽
兴致后吟诗,这样往来多次 。用诗酒为由头,僧人和俗人混然一片 。 于是过了十天或一 个月,萧
翼带来梁元帝亲自画的《职贡图》给辩才和尚看,辩才感叹赞赏不停 。 于是谈论到书法上来,萧
翼说:“ 弟子的先世,都继承王表之父子的书法,弟子自幼年以来沉迷、爱好他们的书法,今天也
有几本帖随身带着。”辩才高兴地说:“ 明天来时,可将它们带来给我看看。”萧翼按照约定前往,
拿出字帖来给辩才看 。辩才和尚仔细端详后说:“确实是真迹,然而不是最佳的上品 。 贫僧有一
件真迹,很不寻常啊。”萧翼问:“什么字帖?”辩才和尚说:“《兰亭序》。”萧翼假装笑着说:“ 几经战 乱流离,《兰亭序》真迹怎么存在呢? 必定是拓本伪造的罢了。”辩才说:“智永神师在世时非常珍 惜它,临死前亲自托付给我 。交与接都有头绪,怎么会出现差错呢? 可以明天来看。”等到萧翼 来到寺院,辩才大师从屋梁上的暗穴内取出《兰亭序》书帖 。萧翼看了之后,故意挑出指点所谓 的毛病说:“果然是拓书伪品啊!”二人纷争不定 。辩才大师自从将《兰亭序》拿给萧翼看后,便不 再将它放回梁上暗穴中 。 而是一起将《兰亭序》和萧翼拿来的二王字帖,一块儿放在书案上 。辩 才此时已八十多岁了,每天还临窗将这些字帖临摹学习几遍,可见他是这样的老而好学 。从此 萧翼往来寺院的次数多了,辩才的童仆和徒弟们也不再猜疑他 。后来辩才到灵泥桥南严迁的家 中做法事 。萧翼就私下来到辩才大师的神房前,对童仆说:“我将一块手帕遗落在大师床上。”童 仆就替他打开门 。萧翼于是从书案上取走《兰亭序》和他拿来的二王书帖 。立即派人召来辩才 大师,萧翼通报说:“我是特奉皇帝命令来取《兰亭序》的,《兰亭序》现在已经拿到手,特地召唤大
师告别。”辩才听到这话,立刻昏厭倒地,许久才苏醒过来。
材料二:
王表之曾经写过《兰亭会序》。 惰朝末年,广州一位好事的僧人得到了它 。僧人有三样宝 物,把它们当作宝贝一样地收藏 。一是王表之的《兰亭会序》,二是(铜制)神龟,三是(铁制)如
意 。唐太宗非常爱好书法,听到有王表之的书法真迹,设法寻求得到了其他的,唯独这份《兰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2页(共4页)】 .24一454B.
会序》, 听说在广州僧人手中 , 却很难强行得到 。所以(唐太宗)派人用欺骗的手段 , 果然从这位 僧人手里得到了《兰亭会序》。僧人说:“ 第一 宝物没有了 , 其余的宝物还有什么值得收藏的。”他
于是用如意击打石头 , 打断了扔了;又扔出铜龟 , 铜龟的一只脚摔坏了 , 从此不能行走。
14. D("如今但暮雨”之后为眼前景象,非所"记”内容,因此" 总领下文,下片围绕女子所 6记,内
容叙写”说法错误)
15. ①"暮雨”纷纷萧萧,如丝如麻,景象暗淡凄清而纷乱,表现了女主人公心情的烦乱与凄苦 。② "蜂愁蝶恨”,明写蜂蝶,暗写女主人公心情的愁苦 。③"芭蕉”寄寓了寂寞、悲伤、离别的情感,
"小窗闲对芭蕉展”着一" 闲”字,抒写了女主人公内心的伤感 。(每点2分,大意相同即可)
16.(1)市列珠现 户盈罗绩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4)前太守臣達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吞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关(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
17. D(A项,"无”同"母”,"说”同"脱”;B项,"错”同"措”,"纫”同"韧”;C项,"报”同"赴”," 藏”同
"脏”;D项,"洋”同" 畔”)
18. C(" 图”与现代汉语相同,都有" 图谋”之意)
19. B(①是使动用法,②⑥⑨是名词活用为动词,③⑤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④⑧是名词作状语)
20. A(A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式;B项是宾语前置句式;C项是判断句式;D项是被动句式)
21. D("指穿一月孝服的人”说法错误,期功指穿一年孝服的人)
22. 它为植物分类学树立了一座丰碑,让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它改变 了这里人们的生活,让这个偏远小山村声名远播 。(改对一处得2分;一处为不合逻辑,另一
处为赘余)
23. C(文中"方舟”引号表特殊含义,C项引号表特定称谓,A、B、D三项表特殊含义)
24. ①很适宜水杉的生长 ②水杉得以保留(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符酌情扣分)
25.【写作提示】
(一)材料解读
材料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指出了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即"有些传统艺术、传统 手艺逐渐走向没落”。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 。或许是因为当下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比如戏曲,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年轻人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传承戏 曲,这就导致戏曲传承困难,观众对戏曲的兴趣也逐渐减弱 。或许是因为科技的进步,各种 机器、设备代替了传统的人力劳作,比如打铁手艺,这就导致打铁匠无法安身立命,打铁现象 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第二部分陈述了人们对此现象的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应该顺其自 然,随着时代逐渐淘汰这些传统艺术、传统手艺;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应该将这些传统艺术、传 统手艺传承下去,加以创新,使之焕发新光彩,因为它们蕴含着古人的智慧 。材料阐释了对
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可从继承与创新、取其精华等角度立意。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3页(共4页)】 .24一454B.
(二)参考立意
①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也要创新;
②发扬传统文化的光彩,使之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③传统文化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不可轻易抛弃,要取其精华;等等。
【题意评分解说】
【补充说明】
(一)错别字等扣分
缺标题扣2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等扣分
1. 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每少50个字扣1分)
2. 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 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 只写标题的,给2分,不评0分 。与作文完全无关,甚至是调佩考试、调佩评卷老师的 内容,可以打0分。
6. 完全空白的,评0分。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第 4页(共4页)】 .24一454B.题意
评分等级
文章特征
符合
题意
一类文 54~60分
A. 立意准确、集中、鲜明:能扣紧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准角度,立意 鲜明,主旨集中、明确 。B.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C. 能严格执行题干 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 。D. 所选文体特征鲜明。
二类文 48~53分
A. 立意准确、集中:能结合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准角度,立意明确。 B. 内容具体,结构完整,思路基本清楚 。C. 能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
题要求 。D. 符合所选文体的特征要求。
三类文 42~47分
A. 立意基本准确:能联系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择角度,确立主旨,符
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 。B. 内容具体,结构大致完整,思路基本清楚 。C. 基本能
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 。D. 基本符合所选文体的特征要求。
基本
符合
题意
四类文 36~41分
A. 立意不够准确:能联系材料内涵,依据题干任务指令,选择角度,确立主旨,局
部观点游离材料的主要思想内涵 。B. 内容大致具体,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如残
缺、思路混乱 。C. 未能执行题干写作任务指令限定的主题要求 。D. 不符合所选
文体的特征要求。
偏离
题意
五类文
35分及以下
完全脱离材料内容,完全忽略写作要求,完全不符合文体要求,仅选取材料、要 求或背景的只言片语展开写作,思想不健康,观点错误。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老舍在《写通俗文艺》中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