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陕西省周至县周至中学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以色列国土面积为1.49万km2,其中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的3%。以色列人口增长速度超过周边大部分国家,从人口结构上,属于全球“最年轻”的发达国家之一。下图示意2010~2021年以色列人口总数和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色列人口的增长特点表明( )
A.总人口呈现负增长B.外来迁入人口增加
C.人口生育意愿强烈D.宗教人口数量减少
2.推测以色列人口结构特征是( )
A.少年儿童数量偏多B.老年人口比重大
C.农业人口比重偏大D.技术型劳动力多
3.以色列得以维持“年轻化”人口结构的物质基础条件是( )
A.快速发展的经济B.国家的政策支持
C.发达的农业支撑D.丰富的自然资源
【答案】1.B 2.D 3.C
【解析】1.结合图示可知,以色列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且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总人口呈现增长趋势,表明外来迁入人口数量增加,A错误,B正确;以色列经济发达,社会福利条件优越,人口生育意愿低,C错误;外来迁入人口也可能是非犹太教宗教人口,D错误。故选B。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以色列的人口数量增长主要来自外来人口的迁入。以色列资源贫乏,但经济发达,产业以高端制造业为主,技术型高端人口迁入量较多,D正确;以色列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少儿人口数量偏少,A错误;以色列是发达国家,但多为沙漠和山地,发展农业的条件差,农业人口比重应偏小,C错误;以色列人口结构“较年轻”,大量劳动力的迁入,老年人口比重将降低,B错误。故选D。
3.结合材料可知,以色列大部分区域为沙漠和山地,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口的持续迁入,粮食等物质保障供应紧张,首要解决的是粮食供应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色列通过农业技术改良,农业实现自给,因此,发达的农业支撑是以色列得以维持“人口年轻化”人口结构的物质基础条件,C正确;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气候干旱,自然资源并不丰富,D错误;政策支持和快速发展的经济不是物质基础条件,A、B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政治制度、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等;文化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是制约人口过程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无一不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蘑菇房(如下图)是哈尼族人所居住的特色房屋,房屋状如蘑菇,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房屋分为三层: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用木板铺设,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顶层用泥土覆盖。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劳山垂直差异明显,降雨量较大(一般超过1200mm),雾多,日照少。完成下面小题。
4.蘑菇房采用厚重的土基墙,主要原因是( )
A.抗强风的侵袭 B.抗震能力强C.室内冬暖夏凉D.房间隔音效果好
5.蘑菇房中层设火塘利于延长蘑菇房使用寿命,主要原因是( )
A.冬季湿冷,烤火取暖 B.上升热气烘干茅草顶,减缓草料发霉
C.烘干墙体,熏制食物 D.火烟味驱虫杀菌,便于室内粮食储存
6.顶层用泥土覆盖,主要功能是( )
A.防火B.防潮C.防雷D.防虫
【答案】4.C 5.B 6.A
【解析】4.哈尼族居住的云南哀劳山,冬季风对该地区的影响较小,风力较弱,A错误;该地位于板块内部,距离板块交界处较远,不易发生地震,B错误;厚重的土基墙,有利于冬季防寒保温,墙壁厚利于夏季隔热,室内气温较低,比较凉爽,C正确;隔音效果好不是厚重土基墙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5.由材料“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火塘”可知,火塘上升热气可烘干茅草顶,从而减缓草料发霉,利于延长蘑菇房使用寿命,B正确;火烟味驱虫杀菌,便于室内粮食储存与延长蘑菇房使用寿命关系不大,D错误;云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冬季干冷,A错误;火塘位于中层的中间,常年烟火不断的火塘增加暖气流上升作用,起到了烘干茅草顶的作用,但对于烘干墙体作用不大,熏制食物与延长蘑菇房使用寿命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B。
6.据材料,房屋中层的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火塘的暖气流在垂直方向上向上运动,顶层用泥土覆盖利于防火,A正确;火塘的作用利于防潮,但顶层泥土覆盖不是防潮的功能,B错误;顶层泥土覆盖,没有防雷的功能,C错误;顶层用泥土覆盖为了防火,不是防虫,D错误。故选A。
【点睛】房子为木构架土坯墙建筑,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房子多分为3层,最底层关牛马、堆放农具等。中层铺设木板,被隔成左、中、右3间,中间设有一个常年烟火不断的方形火塘。哈尼族崇敬火塘,这里的火一年四季从不会熄灭。常年不灭的火塘便起到了烘干,和增加暖气流上升的作用;火塘及以上的楼层也因而四壁乌黑发亮,火烟味驱虫、杀菌,便于室内粮食及食物的储存,上升的烟气既烘干了茅草顶又减缓了草料发霉。这也正体现了哈尼人,在多雨潮湿的地理环境中,避免物品发霉腐烂和延长房屋寿命的经验与智慧。
淤地坝的产生源自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自觉追求以及对水土保持、防灾减灾的现实渴望。淤地坝具有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拦泥淤地、建设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减少入河泥沙等功能。一般淤地坝不设反滤层,但一些泉水多、有常流水的沟道,在坝的下游坡脚修反滤层,反滤层由细沙、石子、块石干砌(砌体之间的缝隙没有砂浆,直接铺码在一起)而成。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淤地坝布置形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淤地坝工程措施中坝地的主要功能是( )
A.增加耕地B.涵养水源C.保持水土D.蓄洪防洪
8.淤地坝设计反滤层的主要目的可能是( )
A.降低坝坡的稳定性 B.提高排洪、泄洪能力
C.排出坝内地下水 D.增加坝地土壤湿度
【答案】7.A 8.C
【解析】7.淤地坝中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可以用来建设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坝地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耕地,A正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不是坝地的主要功能,B、C错误;蓄洪防洪是坝体的功能,D错误。故选A。
8.反滤层由细沙、石子、块石干砌而成,其透水性大于坝体土壤透水性,可以用来排出坝内地下水,从而防止坝地盐碱化,增加坝坡稳定性,避免坝体坍塌滑坡,A错误,C正确;反滤层对提高淤地坝排洪泄洪能力作用有限,B错误;反滤层有利于排出坝内地下水,不利于增加坝地土壤湿度,D错误。故选C。
【点睛】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
气候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森林分布的上限,亚热带山地海拔达到2200—3600m时才可能发育气候林线。但有调查发现,我国亚热带东段山地在海拔2000m以下的山顶部位也出现了林线景观,因其成因与气候林线不同,称之为“假林线”。我国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山顶或山脊处,分布有斑块状草地,林线海拔介于700-1200m,呈现出南坡低于北坡的特点。完成下面小题。
9.我国亚热带东段山地“假林线”附近的植被低矮、侧枝扭曲,其原因主要是该地( )
A.风力强劲B.太阳辐射强烈C.气候干冷D.土层厚
10.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的林线比气候林线低的原因是其山地( )
A.纬度低B.距海近C.海拔低D.相对高差小
11.广东M自然保护区南坡林线低于北坡,主要原因是南坡( )
A.日照时数少 B.降水少 C.土壤含水量小 D.热量条件差
【答案】9.A 10.C 11.A
【解析】9.山顶或山脊处的强风、较低的气温、贫瘠的土壤不利于森林的发育,植被低矮、侧枝扭曲,A正确;太阳辐射强烈有利于植被光合作用,B错误;该地位于广东省的石门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并不干冷,C错误;山顶或山脊处的土层较薄,D错误。故选A
10.由材料可知“亚热带山地海拔达到2200-3600m时才可能发育气候林线”,而我国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山地林线海拔却介于700-1200m,说明该山地的海拔低,达不到气候林线发有的海拔高度。纬度低,距海近,相对高差小与其林线低关联度不大。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1.由材料可知广东M自然保护区内山地林线南坡低,北坡高。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好,利于森林的生长,D错误;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土壤含水量大,利于森林生长,BC错误;南坡水汽含量大,云雾多,日照时数少,对太阳辐射的遮挡多,不利于森林生长。所以A正确。故选A。
【点睛】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即高山林线。树线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7℃的等值线相吻合(类似于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界线)。在干旱地区,树线受水分的影响较大,林带高度和最大降水带高度相当。
二、非选择题:第36、37题为必做题,第43、44为选做题,共56分。
(一)必做题:共46分。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原油出口国。拉各斯是该国旧都和最大港口城市,聚集着全国60%的工商企业。莱基自贸区(如下图)距拉各斯市区约50公里,总体规别面积30平方公里,未来发展定位为拉各斯都市卫星城、产业和谐生态城、充满活力的宜居城,以制造业与仓储物流业为主导,以城市服务业与房地产业为支撑。
材料二:由中国港湾集团投资建设的尼日利亚第一座现代化深水港--菜基港,于 2023 年春正式开港运营,成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国企业在港口建设项目中同时作为投资商、EPC(设计-采购-施工)承包商和港口运营商,真正实现了海外项目投建营一体化,涵盖产业链各个环节。该港口配备现代化岸桥装卸设施、便利的海关申报窗口和首个集装箱扫描仪。
(1)分析莱基自贸区内石油化工区布局的合理性。(4分)
(2)简析莱基港建设项目采取 EPC承包模式对港口施工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3)说明莱基港建设和运营中体现的“中国元素”。(6分)
(4)简析莱基港的建设运营对尼日利亚港口运输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答案】
(1)位于莱基自贸区的东南角,距离城市中心区和居住区较远,对居民区的影响小;(2分)靠近海港,旁边是仓储区和物流区,便于原油(原料)和(石化)产品储存和外运。(2分)
(2)有利于控制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2分)有利于控制港口工程建设的成本;(2分)有利于提高港口工程的质量。(2分)
(3)中国企业现代化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中国承担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资本的控股和运营;中国企业对当地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中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运营方式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
(4)可以缓解拉各斯港现在的货运压力,提升港口吞吐量;(2分)完善尼日利亚港口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2分)完善尼日利亚海运网络。(2分)
【分析】本题以区域开发为背景,考查了城市布局的影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卫星城的功能,综合性很强,主要涉及人文地理的知识,需要学生结合知识解答实际生活问题。考查学生解读和提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
(1)影响石油化工区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油原料、港口运输、仓储条件等,也要考虑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具体而言,莱基自贸区内石油化工区位于莱基自贸区的东南角,远离城市中心区和居住区,且位于盛行风垂直风向的郊外,石油化工区对对居民区和中心城区的污染少;该石油化工区靠近海港,旁边是仓储区和物流区,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原油(原料)和(石化)产品储存和外运等。
(2)EPC承包模式包括了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涵盖产业链各个环节;由于该模式涵盖各环节,故有利于控制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控制港口工程建设的成本;各环节均自主可控,有利于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提高港口工程的质量。
(3)中国企业在港口建设项目中同时作为投资商、EPC(设计-采购-施工)承包商和港口运营商,真正实现了海外项目投建营一体化,涵盖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国作为投资商,由中国资本控股和运营;作为承包商,中国承担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企业进行现代化设备的安装和使用;作为港口运营商,中国企业对当地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使用中国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运营方式等。
(4)拉各斯港是西非最繁忙、最大的港口,随着尼日利亚的港口基础设施老化,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莱基港的建成将极大缓解拉各斯港现在的货运压力、加快港口货物转运速度、提升港口吞吐量;有效帮助尼日利亚破解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基础设施瓶颈,降低运输成本;完善海运网络。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冰厚度是湖泊在封冻期(开始冻结~完全消融)的重要物理参数,明晰其时空变化对于认识气候背景下的湖冰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该区域冬半年以偏西风为主,日均温低于0℃,湖泊东侧为浅水区,东西两侧冰厚差异明显。研究发现,每年3月中旬青海湖进入解冻期。近年来,该区域气候整体呈现暖湿化,引起湖泊面积、湖水浑浊度变化,从而影响湖冰封冻期的变化。下图示意青海湖2010年~2020年封冻期平均冰厚的空间差异及时间变化。
(1)指出青海湖东侧与西侧冰厚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2)据右图描述青海湖封冻期平均冰厚年内的变化特征。(4分)
(3)分析3月份青海湖冰厚达到最大的原因。(6分)
(4)说明近年来青海湖湖冰封冻期的变化及原因。(6分)
【答案】
(1)东侧冰厚大于西侧。原因:东侧为浅水区,结冰早,封冻期长,冰层较厚;冬半年以偏西风为主,在西风的持续影响下,使初冰在东侧不断累积,利于冰层加厚;西侧湖水在离岸风作用下,表层湖水向东流,深层较暖湖水上涌,西侧表层降温慢,不利于冰层加厚;西侧有温泉,湖水温度较高,湖冰厚度较薄。
(2)11月份平均冰厚最小;11月份~3月份冰厚持续增加,3月(中旬)冰厚达到最大;11月份~1月份增速较快;1月份~3月份增速减慢。
(3)11月份气温低,湖冰形成;冬季气温持续降低,湖冰厚度增加;3月中旬,气温回升,湖冰开始消融,所以3月份湖冰厚度达到最大。
(4)湖冰封冻期缩短。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湖水冻结时间推后,消融时间提前;湖泊面积扩大,蓄水能力加强,湖泊热容量增大,降温慢,延缓湖水冻结;湖水浑浊度增加,湖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湖水吸收的热量增加,延缓湖水冻结。
【分析】本题以青海湖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湖泊水文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左图,结合图例可知,青海湖东侧湖冰厚度大于西侧。原因:湖泊东侧为浅水区,受陆地降温影响更明显,水温低,结冰早,封冻期长,冰层较厚;该区域冬半年以偏西风为主,在西风的持续影响下,使结冰初期,西侧浮冰吹至东侧不断累积,利于冰层加厚;冬季气温低,表层水温受气温影响降温较快,水温较深层低,西侧湖水在西风(离岸风)作用下,表层湖水向东流,深层较暖湖水上涌,西侧表层降温慢,不利于冰层加厚;读图可知,湖泊西侧有温泉分布,湖水温度较高,湖冰厚度较薄。
(2)读右图可知,青海湖封冻期平均冰厚年内有明显的变化,表现在11月份平均冰厚最小;11月份~次年3月份冰厚持续增加,3月(中旬)冰厚达到最大;其中11月份~1月份增速较快;1月份~3月份增速减慢。
(3)11月份气温低,湖冰形成;11月份~次年3月份气温持续降低,湖冰厚度不断增加;3月中旬,已经进入春季,气温回升,湖冰开始消融,湖冰厚度开始不断变薄,所以3月份湖冰厚度达到最大。
(4)近年来,该区域气候整体呈现暖湿化,气温升高,湖水冻结时间推后,消融时间提前,因此湖冰增厚的幅度减少;气候整体呈现暖湿化,使湖泊的补给水量(冰雪容水量和降水量)增多,湖泊面积扩大,蓄水能力加强,湖泊热容量增大,降温慢,延缓湖水冻结;入湖径流增多,带入一定的泥沙进入湖泊,导致湖水浑浊度增加,湖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湖水吸收的热量增加,延缓湖水冻结。因此湖冰封冻期缩短。
(二)选做题:共10分。
43.(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黟县西递古村落地处皖南,位于风光旖旎的黄山西南麓。村落面积约13万平方米,人口约1200人。全村现有明清时期古建筑230多幢。20世纪80年代末,西递村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将15幢古建筑列入旅游线路,景区设一个道口进出,旅游线路基本为原路返还式。进入90年代后,由于游客量增长迅猛、客流时间分布极不均匀以及古民居容纳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景区超载、旅游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对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压力逐渐增大,古村落旅游环境问题日益凸现。
分析该村保护旅游环境适宜采取的措施。
【答案】加强景区道路的合理规划,减少交通拥堵;发布网络旅游信息,减少游客扎堆现象;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游客的接待能力;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力度;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重视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分析】本大题以黟县西递古村落为材料,涉及旅游的开发和保护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读题干可知,该村旅游规划不合理,“景区设一个道口进出,旅游线路基本为原路返还式,”,因此应该加强景区道路的合理规划,采用进出口不同道口,减少交通拥堵;针对“进入90年代后,由于游客量增长迅猛、客流时间分布极不均匀以及古民居容纳能力有限”,应该对景区进行限流,提前通过网络发布旅游信息,减少游客扎堆现象,同时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游客的接待能力;针对污染日益严重现象,要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力度,建立专业的清洁队伍,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和教育,倡导文明旅游,重视对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44.(10分)【地理——选修4:环境保护】
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的综合影响下,草原中草本植物盖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而灌木和树木的盖度则迅速增加并逐渐取代草本植物成为优势物种,这一现象被称为草原灌丛化。草原灌丛化现象在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发生,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下图为灌丛化影响下生态系统中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权衡示意图。
结合图文资料说出灌丛化对生态系统中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在灌丛化影响下草原生产功能变化的原因。
【答案】
影响:灌丛化能够提高碳固定、加快养分循环、增强土壤稳定性,但灌丛化也会显著降低植被生产力,从而降低牲畜产量。
原因:相较于草本植物,灌木能通过冠层截流获取更多的水分;通过强大的根系获取深层土壤水分;此外,灌木依靠其木质结构、发达的根系和防御性的地上结构(如密集的冠层、带刺枝干)能够抵抗牲畜啃食,并具有较高的恢复力;在生态系统的种间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进而抑制了草本,植物的生长速率、降低了草本植物的盖度,最终使得牧草生产力迅速降低,影响牲畜产量。
【分析】本大题以灌丛化影响下生态系统中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权衡示意图为材料,涉及草原灌丛化的影响、功能的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读图可知,灌丛化对生态系统中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从生态功能上,在草原受全球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的综合影响,盖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的情况下,灌丛化能够提高碳固定、加快养分循环、水土保持增强土壤稳定性,有利于草原生态的改善;从生产功能上看,灌丛化根系分布较深,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显著降低植被生产力,草原载畜量下降,从而降低牲畜产量,影响当地牧民的收入。
在灌丛化影响下草原生产功能下降的原因是:半干旱草原的主要植被是草本和灌丛,在草原灌丛化现象中,灌丛获得竞争优势,说明草本植被出现退化,由所学知识可知,半干旱地区,影响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草本植被根系较浅,灌丛植被根系较深。由材料可知,草原灌丛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化和长期放牧等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加强,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下降,导致根系分布较浅的植被(尤其是草本植被)竞争能力下降,灌木侵入扩大并逐渐获得优势;过度放牧可以减少植被覆盖率而增强表面蒸发,土壤表层水分含量下降,影响根系分布较浅的草本植被生长,灌木生长受影响小并逐渐获得优势;土地利用变化(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使地下水位下降,根深植被占优势;因灌木叶片较硬,放牧牲畜选择性采食草本植物,使得草本植物数量减少,部分灌木具有竞争优势,抑制了草本,植物的生长速率、降低了草本植物的盖度,最终使得牧草生产力迅速降低,影响牲畜产量。
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3页。
42,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42,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若图中回归线的度数增大,则, 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