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印度尼西亚东部弗洛雷斯岛上的韦雷博村是一个偏僻村落,位于海拔1200m的高原上,只能步行前往,被称为“云端上的村庄”。巴鲁扬屋是当地传统房屋,形状类似锥形,由5层楼组成,具有储存种子、居住和日常生活、供奉祭品、储存食物和物品、保存粮食等功能,屋顶由棕榈叶和棕榈纤维制成。下图示意韦雷博村及巴鲁扬屋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韦雷博村选址的主要优势是( )
①林木繁多,空气好②地势高,水灾较少③地形平坦,空间大④海拔高,气候较凉爽
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③④
2. 目前韦雷博村的传统文化仍然得以保留,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经济B. 政策C. 交通D. 科技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气温较高,韦雷博村选址在高原上,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海拔高气温较低,气候较凉爽,同时不易受水灾危害,②④正确;林木繁多不是主要优势,由图可知此处多山,地形并不平坦,①③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由题干材料可知,韦雷博村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少,外来文化不易进入,传统文化得以保留,交通是主要影响因素,C正确;村落经济、科技不发达,该地区没有政策优势,ABD错误。故选C。
【点睛】能保留文化传统一是说明当地的文化传统易于延续,二是说明当地受外界影响少,三是说明当地的文化传统有一定价值,应该得以保存和延续。
随着手机制造的产业生态日渐完备,印度几乎不再需要从中国进口手机整机。印度手机整机进口量已经从2014年的约2亿部降至2022年的约377万部,萎缩了超98%,自中国的进口量更是从约1.8亿部降至约219万部。与此同时,众多中国手机企业积极在印度设立手机生产厂,以满足市场需求。完成下面小题。
3. 印度政府减少外国手机整机进口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发展B. 印度研发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强
C. 提升印度的网络信息安全D. 外国手机不适应印度传统语言文化
4. 众多中国手机企业在印度设厂,最可能考虑的是( )
①印度手机市场需求旺盛②印度产业基础好,产业链完善③印度劳动力素质高④可以避开贸易壁垒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5. 为进一步适应印度市场,中国手机企业应( )
A. 将国内生产线转移至印度B. 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
C. 加大研发,满足客户需求D. 走少而精的定制路线
【答案】3. A 4. B 5. C
【解析】
【3题详解】
印度政府减少外国手机整机进口,主要目的是鼓励手机生产企业将生产线转移到印度国内,促进印度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国内经济发展,A正确;印度在手机研发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总体较弱,B错误;网络信息安全主要受网络环境、网络系统管理和硬件水平影响,即使减少外国手机整机进口,由国内进行组装,若无法提升硬件水平和网络管理水平等,便也无法提升网络信息安全,C错误;外国手机进入印度市场,在设计和生产上势必会做出本土化调整,以适应当地市场,不可能完全不适应印度传统语言文化,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印度人口规模庞大,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购买能力不断提升,同时手机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市场需求旺盛,包括中国品牌在内的众多手机品牌争先在印度设立生产企业以满足当地市场需求,①正确;从整体上看,虽然印度本国的手机制造的产业生态不断完备,但在产业基础、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上与中、美、日、韩等国家仍有较大差距,②③错误;中国企业在印度设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开贸易壁垒,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将国内生产线转移至印度,会减少国内就业岗位,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A错误;扩大规模以降低成本可以增加印度市场的手机销量,但并不一定能更好贴合印度市场的消费需求,B错误;中国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促进手机本土化以满足印度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适应印度市场,C正确;走少而精的定制路线,目标用户数量有限,不利于扩大市场影响力和提升市场占有率,对适应印度市场的作用有限,D错误。故选C。
【点睛】国际数据公司11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三季度出货量回升至5430万台,同比增长17%,中国手机品牌仍然占据市场主要份额。证明了中国手机确实有很强的竞争力。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黄河流域( )
A. 甲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气候干旱
B. 乙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泥沙大量沉积
C. 丙处环境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地质灾害频发
D. 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恢复地表植被
7. 20世纪90年代,黄河下游经常断流,主要原因有( )
①黄河中上游工农业用水大量增加②黄河流域年降水量逐年减小
③夏季风对黄河流域的影响逐年变弱④黄河中上游用水处于无序状态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6. D 7. D
【解析】
6题详解】
图示甲位于我国青藏高原边缘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降水少,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草地退化,A错误;乙处位于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B错误;丙地区位于黄河下游,由于地上河危害,故洪涝灾害多发,C错误;由于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因此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恢复地表植被,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黄河是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20世纪90年代黄河中上游工农业用水量增加,且用水多处于无序状态,致使黄河下游经常断流,①④正确;虽然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年际变化大,但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并没有逐年减小,对黄河流域影响也没有逐年变弱,②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人类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也是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之一。①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生态环境的恶化、森林的消失是造成黄河洪灾与断流并存的历史原因。②人口、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黄河水资源供小于求,断流在所难免。③水资源管理不协调。在枯水年份或者枯水季节,黄河沿岸各地只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引水、蓄水、争水、抢水,水资源管理混乱,水量分配不合理,水荒矛盾更加突出。加重了下游水资源匮乏的程度。④水费偏低,农业灌溉方式原始,水资源浪费惊人。引黄灌渠每立方米水费仅为3.6厘钱,远远低于供水的生产成本,如此低廉的水价自然难以唤起人们的节约用水意识。 ⑤水体污染严重,水体质量不佳。随着人口的剧增、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水体质量的明显下降既影响了人体的健康,也降低了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水荒”矛盾更加尖锐。
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区域发生关联,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北京的产业和技术大量向外转移的优势在于( )
A. 政策支持B. 科技发达C. 劳动力丰富D. 市场广阔
9. 河北张家口与北京共同举办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成为北京冬奥会联合举办城市,对其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吸引大量人口迁人,提高创新能力②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知名度,促进冰雪产业发展④吸引高耗能产业转移,利于经济发展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10.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下面关于京津冀各区域产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北京依据科技、人才优势,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B. 天津依据沿海港口优势,大力发展金融贸易创新示范区
C. 河北利用资源、劳动力优势,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
D. 河北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8. B 9. C 10. C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我国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北京为我国首都,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对外转移产业和技术的优势是科技发达,B正确。产业和技术大量向外转移与政策支持有一定关系,但并非主要优势,A错误;劳动力和市场因素对产业和技术大量向外转移影响相对较小,不是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发展基础较差,冬奥会的举办难以提高当地的科技创新能力,①错误;张家口位于河北西北部的燕山地区,自然风光优美,可借此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可借助冬奥会比赛场地发展冰雪产业,提高知名度,②③正确;吸引高耗能产业转移至此地,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④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根据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图可知,河北省向北京市提供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与农副产品,向天津市提供资源、劳动力与产品,根据材料“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可知河北应继续利用资源、劳动力优势,承接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C正确;北京具有科技、人才优势,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等产业;天津的港口优势应合理扩展进出口贸易,不是大力发展金融贸易的依据,AB错误;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北京科研实力强,资金雄厚,高新技术产业不属于河北省的区域优势,D错误。故选C。
【点睛】区域的协调发展决策中,各个地区应当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技术、资金、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条件。
沙特阿拉伯(下图)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油气的生产和出口是其支柱产业。延布是新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与朱拜勒之间建有运量巨大的油气管道,对沙特阿拉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该管道埋藏较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沙特阿拉伯修建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的主要战略价值是( )
A. 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B. 开辟新的油气出海通道
C. 为红海沿岸地区提供能源D. 降低出口东亚的油气运输成本
12. 推测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较我国东北地区油气管道埋藏深的主要目的是( )
A. 使管道内油气能够自流B. 减少地表风沙的危害
C. 减少耕地的占用面积D. 避免夏季高温的影响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亚波斯湾沿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且政局不稳定,沙特阿拉伯的波斯湾沿岸油气出海通道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阿拉伯海,不在本国控制范围内,因此沙特阿拉伯修建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经过本国,可以开辟新的油气出海通道,更加具有安全性,B正确;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穿过广大沙漠无人区,对于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作用很小,可为红海沿岸地区提供能源,但不是主要的战略价值,A、C错误;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主要是将油气经红海输送到欧洲消费市场,如果油气资源经朱拜勒—延布管道再出口到东亚,则会增加运输距离,增加运输成本,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该管道所经过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地表气温较高,高温会使得管材变软和膨胀,导致管道的变形和扭曲。长期运行在高温环境下的管道很容易变形甚至塌陷,严重威胁到管道的安全运行。因此深埋管道是为了避免夏季高温对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D正确;油气管道修建时会依照地形让管道内油气能够自流,与深埋与否关系不大,A错误;油气在管道内运行,浅埋即可减少地表风沙的危害,B错误;该管线沿途为热带沙漠气候,耕地较少,与减少占用耕地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输油管道的修建对输出地的有利影响:促进油气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
蒙古国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放牧强度增大,加剧了蒙古国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受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启发,蒙古国提出了种植“十亿棵树计划”。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蒙两国联手实施这项计划,但难度较大。图示意蒙古国土地覆盖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示蒙古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是( )
A. 河湖区B. 荒漠草原区C. 草原区D. 森林区
14. 放牧强度增大对蒙古国牧区土壤的主要影响是( )
①土壤空隙变大,土质疏松②枯落物减少,土壤养分来源少
③牲畜排泄物补充土壤养分④地表昼夜温差减小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15. 在中蒙两国联手实施种植“十亿棵树计划”中,中国发挥的主要优势有( )
①资金充足②邻近蒙古国荒漠,水源充足,且输水便利③科技先进④乡土树种成活率高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答案】13. B 14. D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南部荒漠草原由于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特征,生态系统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且难以恢复,B正确;河湖区、草原区、森林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一点,且与沙漠之间隔着荒漠草原区,荒漠草原区更容易变成沙漠,河湖区、草原区、森林区的没有荒漠草原脆弱,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草原上放牧强度增加会导致草地被牛羊践踏,空隙变小,土质变硬,①错误;放牧强度增加,牛羊增加,牛羊会对地表的草地进行啃食,导致枯枝落叶减少,土壤养分来源少,②正确;放牧强度增加,牛羊的排泄物会增加,排泄物可以补充土壤有机质含量,③正确;放牧强度增加,会减少地表植被覆盖度,甚至导致部分地区土地沙化,难以发挥植被对局地气候的调节气候,使土地的比热容减小,使昼夜温差扩大,④错误。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对比蒙古国,中国经济发达,资金充足,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①正确;中蒙两国之间虽为邻国,但两国之间荒漠广布,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不足,输水条件不便利,②错误,中国林业科技发展较快,在植树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对成熟的技术,可以对蒙古国进行帮扶,③正确;中蒙两国之间气候差异较大,树种的习性差异较大,成活率有待实验,④错误。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森林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作用,若蒙古国造林计划成功对该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包括:蒙古国气候干旱,风沙作用强,造林可降低风沙发生频率,改善大气环境;森林可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空气湿度增大,降水增多,土地荒漠化得到遏制;森林是陆地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增加生物多样性。
二、综合题(共3题,共5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大分水岭背风坡,是典型的混合农业区。随着农业的发展,缺水问题日益突出。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从大分水岭东部向西部引水,在雪河上修建水库,通过自流或抽水,将向南流入塔斯曼海的雪河水调入墨累—达令河流域,以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问题。
(1)分析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的降水差异及形成原因。
(2)说明澳大利亚修建雪山调水工程的原因。
(3)该调水工程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整治措施。
【答案】(1)差异:东侧降水多,西侧降水少。原因:东侧位于迎风坡,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西侧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2)自然原因:大分水岭东侧降水多,水资源多;西侧降水少,水资源匮乏。人文原因:西侧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不应求,技术、资金等有保障。
(3)西部调入区土壤盐渍化加重的原因: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防治措施:①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②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③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多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河流域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降水的差异及原因、跨流域调水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大分水岭东侧为东南风的迎风坡,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受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降水丰沛;西侧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气流沿大分水岭西侧下沉,降水稀少。故东侧降水多,西侧降水少。
【小问2详解】
据上题可知,大分水岭东侧为迎风坡,降水丰富,水资源多;西侧为背风坡,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加上西侧墨累-达令河流域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混合农业区,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水资源供不应求,导致该流域水资源短缺。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技术较为先进、资金有保障。
【小问3详解】
西部大量河水调入,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状况;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加剧。防治措施: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才不会使盐分不断的积累;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或农作物种类,减少耗水量多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枣庄地处鲁南,曾经是一个以煤炭、电力、建材工业为主的工矿业城市,有“鲁南煤城”和“建材之乡”之称。随着煤炭等矿产资源的日益消耗,“资源诅咒”日显突出,为此枣庄市开启了城市转型之路。图为枣庄市区域略图。
材料二微山湖是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京杭大运河枢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和重要调蓄湖。曾经,这里竭泽而渔,污染严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通过大力治理、修复和保护,微山湖再现草长莺飞的景象,湖区群众实现了从“靠湖吃湖”到“靠湖养湖”的转变。微山湖上,一首生态保护的新曲唱响,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1)分析枣庄煤炭开采给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2)请从产业结构分析资源枯竭城市枣庄面临的主要问题。请对枣庄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微山湖是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更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渠道。近年来,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微山湖地区人民牢记使命,勇挑重担,舍小家、顾大局,确保了微山湖一湖清水进北京。为此你建议政府应该采取的政策。
【答案】(1)占用土地,耕地面积减少;破坏地表,水土流失加剧,耕地质量下降;造成地面沉降,影响城市和乡村发展。
(2)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工业为主。
建议:改造传统工业使之重新焕发生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煤矿开发单一结构向综合性城市转变;发展以运河文化旅游和台儿庄地区革命传统旅游为基础的服务业。
(3)退渔还湖;采矿权退出;企业关停搬迁;提升排污标准;入湖口生态修复;区域联防联控;减少航运船舶产生的污染;提高航运污染治理水平等政策措施,同时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生态休闲渔业。
【解析】
【分析】本大题枣庄城市转型及微山湖的治理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煤炭开采影响、资源型城市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及湖泊的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已学可知,煤炭开采会占用土地,耕地面积减少,而且很难恢复;煤炭开采破坏地表,植被减少,土质疏松,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耕地质量下降;煤炭开采导致地面沉降,破坏地面基础设施、危及房屋建筑的安全,影响城市和乡村的发展。
【小问2详解】
主要问题:枣庄属于资源型城市,依赖矿产资源开发,以传统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
合理建议:枣庄属于资源型城市,以传统工业为主,需要改造传统工业使之重新焕发生机;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投入不足,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煤矿开发单一结构向综合性城市转变,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也可以发展一些第三产业,如发展以运河文化旅游和台儿庄地区革命传统旅游为基础的服务业,减少对煤炭开采依赖。
小问3详解】
由材料“竭泽而渔,污染严重”可知,微山湖水污染严重,因此要减少污染源,微山区湖附近的矿区要采矿权退出,严重污染的企业关停、搬迁,同时提高排污标准,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污水净化达标排放;微山湖湖区生态破坏严重,要退渔还湖,在入湖口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入湖水质;由题干“微山湖是京杭大运河的主航道”可知,要减少航运船舶产生的污染,如推广电气化、安装净化装置等,同时要提高航运污染的治理;由材料“‘靠湖吃湖’到‘靠湖养湖’的转变”可知,湖区的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生态农业,同时依托旅游业发展生态、休闲渔业,实现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30年代,小龙虾由日本传入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龙虾在湖北潜江地区泛滥成灾,在农田打洞,造成水肥流失,是水田中的害虫。上世纪末开始,湖北潜江小龙虾的养殖和加工发展迅速,小龙虾市场日益扩大。当地小龙虾养殖主要为“稻虾连作”和“稻虾共作”两种模式,“稻虾连作”就是上半年养小龙虾,下半年种一季水稻,水稻的秸秆直接还田,给下一季的龙虾苗提供生物饵料。“稻虾共作”即在同一片稻田里种稻和养虾同时进行,稻虾共生、稻虾互补。目前,市场上的小龙虾主要分为鲜虾和冷冻成品虾两类。下图示意潜江地区图。
(1)简述潜江地区利用稻田发展龙虾养殖对农业自然环境的要求。
(2)与稻一虾连作模式相比,简述稻一虾共养模式的优势。
(3)稻一虾共养模式下,潜江小龙虾一般在5月份集中上市,分析集中上市的不利之处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1)稻田水源要充足,雨季水多不漫田、旱季水少不干涸,水质良好;田埂要比较厚实,一般比稻田平面高,防止小龙虾逃逸并提高蓄水能力;田面平整,稻田周围没有高大树木;黏性土壤的稻田较好,利于保肥。
(2)水稻种植中的杂草以及害虫等能够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小龙虾在田间摄食害虫及虫卵,四处爬动松土,虾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产生的排泄物能够作为肥料促进水稻良好生长,可减少化肥等化学物质的应用,具有促进我国绿色农业良好发展优势,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集中上市,供过于求,市场价格较低。解决措施是: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新品种,实行错峰上市;加大网络营销,扩大销售市场;树立品牌,提高知名度;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发新产品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潜江地区图为材料,涉及农业的区位条件、农业发展方向和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潜江地区利用稻田发展龙虾养殖对农业自然环境的要求有:稻田水源要充足,雨季水多不漫田、旱季水少不干涸、排灌方便、没有有毒污水和低温冷浸水流入,水质良好。田埂要比较厚实,一般比稻田平面高出0.5〜1.0米,埂面宽2米左右,并敲打结实,堵塞漏洞,以防止小龙虾逃逸并提高蓄水能力。田面平整,稻田周围没有高大树木。由于黏性土壤的保肥力强,保水力强,渗漏性小,这种稻田土质肥沃,是可以用来养虾的。而渗水漏水、土质瘠薄的稻田、矿质土壤、盐碱土则均不宜养小龙虾。
【小问2详解】
读题干可知:稻虾连作就是龙虾和水稻分开农作。稻虾共作是种稻和养虾同时进行。与稻一虾连作模式相比,稻一虾共养模式的优势是:稻虾共生、稻虾互补,水稻种植中的杂草以及害虫等能够作为小龙虾的饲料,小龙虾在田间摄食害虫及虫卵,四处爬动松土,虾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产生的排泄物能够作为肥料促进水稻良好生长。因此,稻虾共作绿色种养模式可以降低小龙虾与水稻种植的成本,减少化肥等化学物质的应用,实现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与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要求相吻合,具有促进我国绿色农业良好发展的目的,优势凸显,起到了明显的降本增效的效果,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小问3详解】
2019年小龙虾价格下行明显,3月份50元/斤,4月价格狂跌,5月小龙虾只值以往价格一半,6月初小龙虾批发价已经跌破8元/斤。小龙虾季节波动性明显,5、6月份最低。集中上市的不利之处表现在市场消费量有限,集中上市,供过于求,市场价格较低。解决措施是:加大科技投入,研发新品种,实行错峰上市;加大网络营销,扩大销售市场;树立品牌,提高知名度;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开发新产品和新吃法、新包装,举办龙虾文化节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陕西省西安市田家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东新领先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鄂东新领先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鄂东新领先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