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I卷(共3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9分。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字人正在成为电商界的新宠。数字人虚拟主播拥有栩栩如生的面容、( )的表情、悦耳的声音,大有替代真人主播的架势。
成本更低成为虚拟主播受到热捧的驱动力。数字人能24小时不间断直播,帮助商家( )零散时段的流量,部分场景下的带货数据( )。但据此就得出“数字人吃上了主播饭”的结论还为时尚早。数字人口型对不上、音画不同步、问答反馈慢……这些客观存在的痛点都指向一个问题,就是虚拟主播 。
1.依次填入上文三个括号处的词语,最贴切的一项是()
A.多变 抓取 精彩绝伦 B.丰富 捕获 可圈可点
C.丰富 赚取 精彩绝伦 D.多变 捕捉 可圈可点
2.上文画线句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本更低以至虚拟主播受到热捧 B.成本更低导致虚拟主播受到热捧
C.成本更低赢得虚拟主播受到热捧 D.成本更低是虚拟主播受到热捧的驱动力
3.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衔接自然的一项是()
A.交互性不足、缺乏真实感,影响了买家的消费体验
B.真实感缺乏、交互性不足,影响了买家的消费体验
C.真实感不足、缺乏交互性,影响了买家的消费体验
D.影响了买家的消费体验—一缺乏真实感、交互性不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共9分。
材料一: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思维导图)
材料二:
《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一词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逻辑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是差序格局的等级性。差序格局中的“序”,有等级之意。在儒家文化中,我国社会结构尤为注重人伦。“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君臣、父子、夫妇、政事、长幼、上下等都有着严格的伦理界限,不可逾越。“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紧紧弥合在一起,可以说,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
二是差序格局的伸缩性。“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在家族中,以已为中心,血缘关系越近,关系网络就越紧密。依中国传统家族文化言,五服之内一般被视为差序格局的里层,五服之外则可伸缩,弹性度较大;外戚中,更是“一表三千里”。从广泛意义上论,地缘、友缘、学缘、业缘等关系有时也纳入差序格局中的关系范畴。如“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一辈子同学三辈子亲”等民谚俚语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摹。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
三是差序格局的壁垒性。在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体现的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模式。当资源稀缺时,如何分配资源,在没有国家计划和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往往由个人依据与“已”关系亲疏远近这一标准进行。离“已”愈近,得到的资源可能就愈多。究其实质,这种资源配置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保持已有差序格局的稳定性,同时具有强烈的排外性。而在整个社会中,差序格局则成了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的结构性壁垒。
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有学者对费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作了拓展,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城乡差序格局、权力差序格局等。
(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社会转型》)
材料三:
当人们普遍意识到社会急剧转型、农村面貌已经翻天覆地的时候,我们还需要阅读《乡土中国》,还可以从这样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一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可以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试图通过与“团体格局”的社会结构比较,来阐明“差序格局”的概念内涵。
B.材料二侧重论述“差序格局”等级性、伸缩性、壁垒性等三大社会特征,并指出在现代中国转型时期“差序格局”呈现的新变化。
C.材料三中引用梁治平的话,意在说明:传统不仅存在于过去,也存在于当下;传统可在历史中追寻,也能从当下发现,这对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很有意义。
D.材料三侧重从崇尚现代文明的角度,让人们认识到“差序格局”及《乡土中国》在当代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从而继承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于团体格局,差序格局由若干人组成,界限模糊且注重人伦。
B.差序格局强调社会关系的等级差别,在传统社会中,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塑造着、强化着甚至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
C.差序格局深深嵌入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历史惯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D.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网络的中心是“己”,各个网络的范围都不相同,界限模糊,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6.下列说法中,不能说明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一项是()
A.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弟子规》)
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C.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1题,共15分。
材料一: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
材料二:
秦楚之际,楚怀王以牧羊小儿为项氏所立,首尾才三年。以事考之,东坡所谓天下之贤主也。项梁之死,王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羽不敢争。见宋义论兵事,即以为上将军,而羽乃为次将。择诸将入关,羽怨秦,奋势愿与沛公西,王以羽標悍祸贼,不许。独遣沛公,羽不敢违。及秦既亡,羽使人还报王,王曰:“如约。”令沛公王关中。此数者,皆能自制命,非碌碌辱主受令于强臣者,故终不能全于项氏。然遣将救赵灭秦,至于有天下,皆出其手。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卿子冠军:即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杀之。②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熊心为义帝。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增之去善矣 善:好 B.羽既矫杀卿子冠军 矫:假传命令
C.义帝必不能堪 堪:忍受 D.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 计:计策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稍迁至栘中厩监
B.独恨其不早耳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楚怀王以牧羊小儿为项氏所立 斧斤以时入山林
D.而羽乃为次将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
B.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
C.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
D.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
10.下列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一般是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范增论》《过秦论》。
B.“赐骸骨”是古代大臣请求辞职归家的婉词,与致仕、致事、致政、休致等词义相近。
C.子,一般用于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如文中的“苏子”“卿子”。《烛之武退秦师》中“吾不能早用子”的“子”也是尊称。
D.高帝,刘邦的谥号。谥号就是地位较高的人去世后对其进行褒贬是非功过的文字,有官谥和私谥之分,“私谥”是由死者的亲友或门生议定的谥号。
1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苏轼看来,范增缺少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和果断的行动力,不能敏锐地察觉到危险并果断地采取行动。
B.苏轼认为,项羽与范增被陈平离间的根本原因,并不是陈平的智谋高明,而是项羽已不信任范增。
C.苏轼认为,范增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有实力诛杀项羽就诛杀他,没实力诛杀就离开他,这才是做事果断的大丈夫。
D.洪迈认为,项梁死后,楚怀王吞并吕臣、项羽的军队,并亲自统领,项羽不敢与他相争。
II卷(共57分)
四、(共23分)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3分)
②羽怨秦,奋势愿与沛公西,王以羽標悍祸贼,不许。(4分)
13.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材料中评价楚怀王是“天下之贤主”的原因。(2分)
14.古代诗歌阅读。(8分)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②,巴人讼芋田③。
文翁翻教授④,不敢倚先贤。
【注】①本诗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作。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②输橦布:织布纳税。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④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官,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教授:此处指教化百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互文见义,视听结合,描绘了梓州千山万壑的古树和处处可闻的鹃啼。
B.颈联“汉女”“巴人”“橦布”“芋田”等词语符合蜀地特点,又能表现当地淳朴的民风。
C.尾联诗人以文翁来比李使君,用典贴切,借以传达对友人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
D.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不作浮泛之语,境界高远,是唐诗中的送别名篇。
(2)诗的颔联与《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同写山中之雨,画面特点有何不同?(2分)
(3)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表现了哪些丰富的情感。(3分)
15.默写(6分)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同的诗人会因共同的原因产生相似的经历和感受。面对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孟浩然写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则将其描绘为“ (1) , (2) ”。陆游读罢“ (3) ,终不察夫民心”心有所感,写出“《离骚》未尽灵均恨”。黄庭坚《登快阁》中的“朱弦已为佳人绝, (4) ”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都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渴望。同样怀着对诸葛亮的景仰,杜甫用“ (5) ”表达对诸葛亮功业未竟的痛惜叹惋;而陆游则通过“ (6) ”,吐露了“千百年来难以有人与其相提并论”的心声。
五、现代文阅读(共24分)
《额尔古纳河右岸》跋
①一部作品的诞生,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一样,是需要机缘的。首先,它必须拥有种子;其次,它缺少不了泥土,还有,它不能没有阳光的照拂、雨露的滋润以及清风的抚慰。
②《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出现,是先有了泥土然后才有了种子的。
③那片春天时会因解冻而变得泥泞、夏天时绿树成荫、秋天时堆积着缤纷落叶、冬天时白雪茫茫的土地,对我来说是那么的熟悉。少年时进山拉烧柴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在粗壮的大树上发现怪异的头像,父亲对我说,那是白那查山神的形象,是鄂伦春人雕刻上去的。生活在我们山镇周围的少数民族住在夜晚时可以看见星星的撮罗子里,夏天乘桦皮船在河上捕鱼,冬天穿着皮大哈和狍皮靴子在山中打猎。他们喜欢骑马,喜欢喝酒,喜欢歌唱。在那片辽阔而又寒冷的土地上,人口稀少的他们就像流淌在深山中的一股清泉,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同时又是那么的寂寞。
④那片被世人称为“绿色宝库”的土地在没有被开发前,森林是茂密的,动物是繁多的。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大规模开发开始后,伐木声取代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持续的开发使那片原始森林出现了苍老、退化的迹象。而受害最大的是被我们称为最后一个游猎民族、以放养驯鹿为生的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当很多人蜂拥到根河市,想见证鄂温克人下山定居这一人类文明进程中伟大时刻的时候,我的心中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和苍凉感。就在这时,我的朋友艾真寄来一份报纸,是记叙鄂温克画家柳芭命运的一篇文章,写她如何带着绚丽的才华走出森林,最终又满心疲惫地辞掉工作,回到森林,在困惑中葬身河流的故事。艾真在报纸上附言:迟子,写吧,只有你能写!她对我的生活和创作非常了解,这种期待和信任令我无比地温暖和感动。
⑤去年五月,我有一周时间是在澳洲土著人聚集的达尔文市度过的。在海滨公园里,我相遇最多的是那些四肢枯细、肚子微腆、肤色黝黑的土著人。他们聚集在一起,坐在草地上饮酒歌唱。那低沉的歌声就像盘旋着的海鸥一样,在喧嚣的海涛声中若隐若现。当地人说,澳洲政府对土著人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他们有特殊的生活补贴,但他们进城以后,把那些钱都挥霍到酒馆和赌场中了。他们仍然时常回到山林的部落中,过着割舍不下的老日子。我在达尔文的街头,看见的土著人不是坐在骄阳下的公交车站的长椅前打盹,就是席地而坐在商业区的街道上,在画布上描画他们部落的图腾以换取微薄的收入。更有甚者,他们有的倚靠在店铺的门窗前,向往来的游人伸出乞讨的手。
⑥在悉尼火车站宽敞的候车大厅里,我遇见一对大打出手的土著夫妻。女的哭叫着疯了似的一次次地扑到男人身上,用她健硕的胳膊去打那个酒气熏天的男人。他们没有一件行李,女的空着手,男的只提着一个肮脏的塑料袋,里面盛着一团软软的豆腐渣似的东西。他不躲闪,也不反抗,任女的发泄。很快,他们周围聚集了一些白人围观者,脸上呈现的大都是遗憾的神色。警察拉开了土著女人,而那个男人已经被打得唇角出血,蜷缩在一棵柱子前哀哀地垂着头。女的哭泣着,大声抱怨着什么,匆匆而过朝她瞥上一眼的过路人的表情都是漠然的,可她却说得那么的凄切、动情。她的诉说就好像是为站台上不时传来的火车的鸣笛声融入一种和弦似的。男人站了起来,走到女人面前,递过那个塑料袋,对她说,吃一点吧。我这才明白那里面的东西是食物。女的推开他,让他走开!可男人很有耐性,又一次次地靠近她,满怀怜爱地把那个塑料袋递到她面前。
⑦这幕情景把我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觉得一阵阵地心痛!他们大约是被现代文明的滚滚车轮碾碎了心灵,为此而困惑和痛苦着的人!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为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粕,这股弥漫全球的文明的冷漠,难道不是人间最深重的凄风苦雨吗!
⑧回国后,我去了根河市。城郊定居点那些崭新的白墙红顶的房子,多半已经空着。那一排排用砖红色铁丝网拦起的鹿圈,看不到一只驯鹿。驯鹿下山圈养的失败和老一辈人对新生活的不适应,造成了猎民一批批的回归。我追踪他们的足迹,连续两天来到猎民点,倾听他们内心的苦楚和哀愁,听他们歌唱——那歌声听上去是沉郁而苍凉的,如呜咽而雄浑的流水。在那无比珍贵的两天时间中,我在鄂温克营地喝着他们煮的驯鹿奶茶,看那些觅食归来的驯鹿悠闲地卧在茏着烟的林地上,心也跟着那丝丝缕缕升起的淡蓝色烟霭一样,变得迷茫起来。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如今驯鹿可食的苔藓越来越少了,所以他们即使回到山林了,但搬迁频繁。他们和驯鹿最终会往何处去呢?
⑨回到根河市,我去探望因腰伤住院的画家柳芭的母亲。我不敢对躺在病床上的虚弱的她过多地提起柳芭,只想静静地看看养育了一位优秀画家的母亲。当我快要离开的时候,她突然用手蒙住眼睛,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柳芭太爱画画了,她那天去河边,还带了一瓶水,她没想着去死啊。是啊,柳芭可能并没想到要去死,可她确实是随着水流消逝了,连同她热爱着的那些绚丽的油彩。我的眼前突然闪现出了在悉尼火车站所看到的土著男人一次次地把食物送到妻子面前的情景,这些少数民族人身上所体现出的那种人性巨大的包容和温暖,令我无比动情,以至于在朝医院外走去的时候,我的眼睛悄悄蒙上了泪水。
⑩我觉得找到了这部长篇的种子,这是一粒沉甸甸的、饱满的种子。我从小就拥有的那片辽阔而苍茫的林地就是它的温床,我相信一定能让它发芽和成长的。到了年底,创作的激情已经闪现,我确定了书的标题—额尔古纳河右岸。
(取材于迟子建《从山峦到海洋——(额尔古纳河右岸)跋》)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篇说作品的诞生先需要种子后需要泥土,意在指出《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作品的诞生是特别的。
B.朋友艾真给作者寄报纸并附言,希望作者叙写被边缘化的鄂温克人生活,表达了对作者的期待与信任。
C.文章第七段中说“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表达了作者对鄂温克人的深切同情,令人深思。
D.文章第八段中描写猎民的歌声“如呜咽而雄浑的流水”,意在表现鄂温克人因生存环境已经日益恶化而哀愁。
E.文章以“作品的诞生”为线索,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内容充实,意蕴丰厚。
17.文章第二段“《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出现,是先有了泥土然后才有了种子的。”其中“泥土”的含义有哪些?(4分)
18.文章插叙作者在澳洲的一段生活经历,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19.请赏析文章结尾画线句“我觉得找到了这部长篇的种子,这是一粒沉甸甸的、饱满的种子”的内涵。(6分)
20.假设“额尔古纳河”地区准备进行旅游开发,请你为当地文旅局提两条建议。(4分)
六、语言运用(共10分)
21.可参考说明文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分析下面这一情节如何体现了“差序格局”。(5分)
《红楼梦》第四回“雨村判案”故事的梗概为:冯家和薛家因为争买一个丫头(其实是甄士隐女儿甄英莲)而生争执,拐子收了冯家钱又将丫头卖给薛家,薛蟠便喝令手下人把冯家公子冯渊打死了。贾雨村正要判案的时候,一个门子拦住他,给他看“护身符”,贾雨村便改了判决结果,向冯家说薛蟠得病死了,让薛家给冯家多赔了点烧埋银子,冯家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贾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
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5分)
①睡眠是人生大事,②因此,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③好的睡眠对促进健康、恢复体力至关重要。④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⑤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⑥近几年,褪黑素被都市年轻白领尤其是年轻人士推崇为“助眠神药”,⑦在多个电商平台的商品销量排行中,⑧褪黑素产品的销量位居保健品类前列。
褪黑素是人体内一种可以调节睡眠的激素,由大脑松果体制造,通过血液传递到其作用的受体。褪黑素也被称为“暗信号”,这是因为它的分泌主要在黑暗状态下进行。 A ,褪黑素就会在人体内发挥内源性同步节律作用,身体就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褪黑素 B_ ,因为比起其他安眠药,褪黑素虽然副作用要少,但长时间服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白天嗜睡、胃部不适、头昏脑沉等。
(1)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给出修改建议,使语言表达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第 句可修改为:
第 句可修改为:
第 句可修改为: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A:
B:
七、作文(共60分)
当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已势不可挡。人工智能技术已然渗透到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对此,有人欢呼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捷;也有人担心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会最终取代人类……
历史上的科技革命,一次次地成全了人,也一次次给人类提出了全新的课题。据此,有人说,人工智能时代,“我”将成为最稀缺的资源。而能够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表述“我”、更新“我”的人,才是不可替代的。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有什么体验?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024-4月考答案
基础
1. B
捕获:捉到,逮捕(罪犯)。抓取:捕捉并获得。赚取:获取利润,赚取钱财。捕捉:捉住某人或动物使其落
入自己手中。此处与“零散时段的流量”搭配,应选“捕获”。
可圈可点:(文章精彩或重要)值得加圈加点。指值得称道。精彩绝伦:精彩美妙到了极点。结合后文“但据
此就得出数字人吃上了主播饭'的结论还为时尚早”的语境可知,此处应选“可圈可点”。
2. D
3. B
4. D
D."侧重从崇尚现代文明的角度"错。结合原文"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明白了传统的此一层面的意义,我们即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等内容,再结合题目”《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可知,应该是侧重从传统文化的重建角度。
5.D
A.读图错误
B."儒家倡导的礼治秩序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错误,结合原文"差序格局是伦理纲常、等级有序等儒家伦理存在的社会基础,礼治秩序从文化上不断塑造着、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可知,原文是说“强化着差序格局的存在”,并非“决定”。选项“决定了差序格局的长期存在"曲解文意。
C."差序格局旧有特质也在根本性改变"错误,结合原文"差序格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断被现代因子影响和浸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差序格局旧有的特质"可知,原文是“一定程度的改变”,选项“根本性改变"于文无据。
6.B
A.“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解释为“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
B.“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强调的是立志和诚信的重要性,与题干表述不符。
C.“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身"到“家"到"国”到"天下",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可见体现了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
文言文:
7.D名作动
8.A渐渐B他/语气词大概C凭借/按照D才/竟然却
9.C
10.C苏子是自称
11.C.“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误。苏轼认为范增”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是在两人"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之时。
12.(1)当项羽杀卿子冠军时,项羽和范增共同侍奉义帝,君臣的名分没有确定
(2)项羽痛恨秦朝,情绪激奋地希望同刘邦西进灭秦,怀王认为项羽英勇善战凶狠残暴,不同意。
13. ①义帝心存善念,关爱人民,派遣刘邦率兵入关而没有派遣残暴的项羽
②义帝知人善用,慧眼识珠,赏识并提拔卿子冠军做上将军。
【参考译文】
汉王采用陈平的计策,离间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与汉王有密谋之事,渐渐削减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您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他)回乡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
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我)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最终因此失去天下。(那么范增)应当在此时离开项羽吗?(苏子)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因此离去呢?《易经》说:‘知道事情将要发生的预兆,大概是大神人吧!’《诗经》说:‘就像下雪,在此之前会降下小雪珠。’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
陈涉能够得民心,是凭借楚将项燕、扶苏的旗号。项氏的兴盛,是因为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而诸侯背叛他,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是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源,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哪里能够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他)只派遣沛公入关,却不派遣项羽,在众人之中赏识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若不是贤明之君能这样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何止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拥立的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
在项羽杀卿子冠军时,项羽和范增共同侍奉义帝,君臣的名分没有确定。如果替范增考虑,(应当)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难道不是坚韧果断的大丈夫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来成就功名,浅陋啊!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惧顾忌,(如果)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材料二:
秦楚之际,楚怀王(熊心)以牧羊孩子的身份,被项氏拥立为王,前后在位仅三年。根据史事来考究,(楚怀王)正是苏东坡所说的天下的贤明君主。项梁死了以后,怀王合并了吕臣、项羽的军队,自己统领全军,项羽也不敢力争。楚怀王见到宋义谈论军事,就拜他为上将军,而项羽仅是次将。怀王挑选诸位将领攻打关中,项羽(因为)痛恨秦朝,情绪激奋地希望同刘邦西进灭秦,怀王认为项羽(虽然)英勇善战但凶狠残暴,不同意。只派遣了刘邦,项羽也不敢违抗。等到秦朝灭亡以后,项羽派人回来报告楚怀王,怀王说:“按照原来的约定行事。”命令刘邦统治关中。从这几件事来看,楚怀王都能够自主地发布命令,不是庸碌无为地受命于强悍大臣的软弱君主,因此最后被项羽杀了。然而他调遣将解救赵国消灭秦国,直到获得天下成为义帝,都是他亲手所为。
诗歌:
14.(1)B民风淳朴错
(2)①“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写山中一夜春雨过后,只见山间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似悬挂在树梢一般。描绘了雄奇壮阔、幽深秀丽的蜀地山雨图。
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显得越发幽凉,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描绘了清新宜人、幽静闲适的雨后山村图。(每条任意一个特点出来即可)
(3)①对巴蜀雄秀的山川风光的热烈向往/对李氏即将前往赴任的无限欣羡。
②蜀地僻远、落后,含蓄的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远。
③勉励并期望李使君以汉代蜀郡太守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
15.默写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怨灵修之浩荡兮 青眼聊因美酒横
出师未捷身先死 千载谁堪伯仲间?
大阅读
16. C D
C.哀其不幸,突出了现代人的虚伪面孔D意在表现鄂温克人因生活环境变迁而迷茫的哀愁。
17.①泥土指作品产生的基础
②作者从小就熟悉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赖以生存的那片辽阔而苍茫的林地;
③他们的民族文化
④他们安定快乐、充满活力又寂寞的生活状况/生活习惯
18.作者描写了澳洲土著居民的生存困境,以及怜爱与包容等真情。在内容上与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的生存困境形成映照,突出了鄂温克人在现代文明碾压下凄切悲苦的生活状态;丰富了文章关于人类文明进程中弱小民族遭遇现代文明碾压的描写内容,强化了作者对弱小民族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遭遇困境的忧虑之情。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的痛苦生活,为下文作者归国后前往根河了解鄂温克人的新生活做铺垫。
19.比喻,“种子”指作者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种子”指作者对在现代文明进程中身处困境的弱小民族命运的悲悯之情,对其在困境中怜爱、包容以及顽强精神的赞美。对发展前途的迷茫,对日渐衰弱的民族文化的深深依恋。
20.要结合主旨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二者并重
语言运用:
21①“雨村判案"中,英莲本是贾雨村恩人甄士隐的女儿,按照情理,贾雨村的差序格局中英莲应该是靠近中心的,但贾雨村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着意讨好四大家族,把薛家的利益放在了前面,体现了每个人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差序格局,也即每个人的差序格局不固定,具有伸缩性。
②贾雨村趋向贾家,结合“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中心势力愈雄厚,格局就愈大,反之就越小”可知,是因为贾雨村被贾家的大“格局”吸引,差序格局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
22.第②句可修改为:因为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第③句可修改为: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促进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或至关重要)。
第6句可修改为:近几年,褪黑素被年轻人士尤其是都市年轻白领推崇为“助眠神药”。
A.一旦环境变暗变黑B.不适合长期服用
23.作文略,按高考标准。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解答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