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73649/0-17144406339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73649/0-171444063394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73649/0-17144406339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8cm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约为70℃
C.初中体育考试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60g
D.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2.如图所示的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湖面上的冰层是凝华形成的
B.图乙,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图丙,山林间的薄雾是液化形成的
D.图丁,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B.只要测量的方法正确,就可以消除误差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误差
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4.关于如图所示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平面镜成像时通过玻璃板看到的像是蜡烛的实像
B.图乙中,小孔成像时,通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图丙中,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5.如图所示的声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甲:隆隆的雷声,在太空中也能听到
B.乙:从左向右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
C.丙:发射火箭时,震耳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D.丁:道路两旁的隔音墙,可以阻碍噪声的传播
6.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描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这一现象的是( )
A.B.C.D.
7.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B.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0°
C.玻璃幕墙反射太阳光造成光污染是漫反射
D.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红光控制电视机的
8.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关于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能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
C.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D.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10.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 )
A.B.C.D.
11.对于如图所示的基本量具的测量结果,记录不正确的是( )
A.甲: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为6.2g
B.乙:温度计的示数为﹣16℃
C.丙:刻度尺所测A物体的长度为2.55cm
D.丁:量筒所测液体的体积为20cm
二、多选题
1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标本的质量不变
B.大石块的质量大于小铁块的质量,所以石块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C.蜡的密度是,表明的蜡的质量是
D.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确保演员安全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萤火虫、月亮和电视机屏幕都属于光源
B.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看到
C.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离物体就越近
D.光束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
14.小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走光屏,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不变,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
B.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透镜10cm,可在光屏上再次出现蜡烛清晰的像
C.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烛焰像
D.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光屏无论怎么移动都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三、填空题
15.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3m,小鸟距水面6m,以“倒影”为参照物,小鸟是________的;“倒影”距小鸟________m;小鸟离水面越近,该“倒影”的大小将________。
16.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_________而发声,这时鱼儿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能传播声音。海豚利用超声波发现鱼群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17.冬天下雪后,路政部门常会在路面上撒下大量的盐,目的是使雪的熔点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在锅中隔水煮菜,当锅中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18.小琳同学把酒精反复涂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去扇,发现温度计的读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酒精在_____时要吸热造成的.
19.在我国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如果保护不好,会把水管冻裂,这是因为冰的密度_________水的密度(选填“大于”或“小于”),1.8L水的质量是________kg,结成冰后体积是_______,所以就把水管“冻”裂了。()
四、作图题
20.如图所示,A同学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隔墙的B同学(含眼睛),图中A、B同学用黑点代表,请在图中画出A看到B的光路图。(保留作图过程)
五、实验题
21.小红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红先利用图甲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小红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倒立、_____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上。
(3)如图乙所示,当移动蜡烛到A位置时,此时光屏上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像。若移动蜡烛到B位置时,透镜不动,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光屏才会在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或者在透镜左侧适当位置放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也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这与矫正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的原理相同。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要想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将_________(选填“蜡烛”、“凸透镜”或“光屏”)向下调整。
22.晓轩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和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是_________。组装仪器时应该按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
(2)晓轩先探究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蜡的状态。他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时间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蜡的温度是_______℃。
(3)晓轩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蜡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晓轩向另一个试管中放入碎冰,继续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仍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冰的状态。他利用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熔化持续了_______min。他还观察到:当时间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
23.小鲁和小巴在江边捡回一石块,准备利用所学知识测量它的密度。
(1)小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小鲁测出石块的质量(如图乙)为______g;在量筒内装有适量的水,该石块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则石块的密度是______。
(3)小巴准备自己动手做实验时,不小心打碎了量筒。聪明的小巴利用天平(天平的最大测量值是200g)、质量为50g的烧杯、水、记号笔设计了另一种测量石块密度的方案,如图丁:
①用天平测出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总质量为。
②将石块缓慢浸没在杯中,测得总质量为,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a。
③取出石块,测得总质量为。
④向杯中缓慢加水,让水面上升至标记a处,测得杯和水的总质量为;小鲁和小巴讨论交流后认为4个实验步骤中其中有一个数据记录是多余的,这个数据是_______(填物理量符号)。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用已知的物理量符号及来表示)。
(4)小鲁发现还可以用此天平、烧杯和标记a来测量液体的密度。理论上,此装置可以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值为_______。若要增大可测液体密度的最大值,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
A.减小空烧杯的质量B.增大空烧杯的质量
C.降低初始标记D.提高初始标记
六、计算题
24.一轿车在福厦高速公路上行驶.
(1)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并仍以此速度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则从标志牌处开到厦门需多少时间?
25.某空瓶质量为140g,装满冰后总质量为590g,过了一段时间后,冰全部熔化成了水,已知。求:
(1)空瓶的容积;
(2)需向瓶中再加多少克的水才能将此瓶重新装满;
(3)向装满水的此瓶中缓慢放入质量为54g的某种金属小球,金属小球完全浸没在水中,待水不再溢出,擦干瓶外的水后,测得瓶子总质量为674g,则该金属小球的密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8c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B不符合实际;
C、初中体育考试用实心球的质量在3k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答案:C
解析:A、图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层是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
B、图乙,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图丙,山林间的缕缕薄雾是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
D、图丁,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A、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A正确;
B、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错误,它是在测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消除,故B错误;
C、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会造成实验错误,而不是误差,故C错误;
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D
解析:A、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通过玻璃板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故A错误;
B、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物距和像距有关,像可大可小,故B错误;
C、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
D、太阳光经过折射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因此,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D
解析:A、太空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太空中听不到雷声,故A错误;
B、敲击装水的玻璃瓶,不知道用力的大小,不能判断瓶子和水的振幅,所以装水多的瓶子被敲击时,发声的响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
C、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人耳听不到,而我们能听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所以轰鸣声不属于超声波,故C错误;
D、道路两旁的隔音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D
解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人射角,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故D正确,ABC错误。
7.答案:B
解析:A、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太阳光是复色光,故A错误;
B、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都与法线重合,则反射角是0度,故B正确;
C、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故C错误;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遥控的,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析:A、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一定从零刻度线量起,如果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让出磨损部分,从其它整数刻度开始测量,故A错误;
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故B错误;
C、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故C正确。
D、使用天平测质量时,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B
解析: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收热量;但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是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现象。故A不正确;
B、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
C、﹣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通过热传递温度能够到达熔点,但是由于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会熔化。故C不正确;
D、干冰常温常压下极易从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故D不正确。
故选:B。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AD
解析:A、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其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标本的质量不变,故A正确;
B、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大石块的质量大于小铁块的质量,不能说明石块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故B错误;
C、蜡的密度是,表明的蜡的质量是.故C错误;
D、真实的砖瓦石块质量很大,会把人砸伤甚至砸死,而拍摄影视剧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质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确保演员安全。故D正确。
故选:AD。
13.答案:BC
解析:A、月亮和电视机屏幕本身不能发光不属于光源,故A错误;
B、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眼睛看到,故B正确;
C、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平面镜越近,故C正确;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为凸透镜的焦点,故D错误。
故选:BC。
14.答案:ABD
解析:A、由图知,物距大于像距,且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取走光屏后,蜡烛和凸透镜在图中位置,所成像的情况是不变的,则从凸透镜右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
B、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透镜10cm,此时的物距变为原来的像距,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可在光屏上再次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故B正确;
C、将蜡烛移到1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物距变小了,像距会变大,光屏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清晰的烛焰像,故C错误;
D、由图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此时物距大于2f,故;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即,故可得焦距的范围是:;将蜡烛移到35cm刻度线处,即物距等于15cm,凸透镜不动,则物体处于1倍焦距以内,所以此时光屏上不能成像,故D正确。
故选:ABD。
15.答案:静止;12;不变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则以倒影为参照物,小鸟相对于像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小鸟是静止的;
已知小鸟距水面6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6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鸟离水面越近还是越远,像始终和物体等大,因此小鸟离水面越近,该“倒影”的大小将不变。
16.答案:振动;水;信息
解析: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振动产生声音,水能够传声,鱼儿会被吓跑;
海豚利用超声波发现鱼群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7.答案:降低;不会
解析:在路面上撒下大量的盐,因为加盐后会降低冰雪的熔点,加速冰雪融化。
在锅中隔水煮菜,当锅中的水沸腾以后虽然继续,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
18.答案:变小;蒸发(汽化)
解析: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的时候,加快了酒精的蒸发,因为蒸发吸热,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
19.答案:小于;1.8;2
解析:
20.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可确定B的像的位置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连接AB′,与平面镜交于一点O,连接AO,BO即可,如图所示:
21.答案:(1)10.0;(2)放大;投影仪;(3)左;凹;近;(4)凸透镜
解析:(1)由图甲知,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即,
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蜡烛由A位置移到B位置,远离了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此时蜡烛的像靠近凸透镜,故光屏应向左移动,才会在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蜡烛由A位置移到B位置,此时像靠近光屏,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使成像原理透镜,故可以在透镜左侧适当位置放一个凹透镜,也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近视眼就是透过眼睛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故需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4)由于蜡烛的燃烧,烛焰的高度逐渐降低,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要使像继续成在光屏中央,可以使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22.答案:(1)秒表;自下而上;(2)48;(3)非晶体;(4)3;固液共存
解析:(1)实验中需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秒表记录时间,所以本实验中除了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秒表;实验时要用酒精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于水中且不能碰到烧杯底,故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确保一次调试器材到位;
(2)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48℃;
(3)由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蜡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
(4)由丙图知,冰由第2min开始熔化,到第5min完全熔化完,用了3min;第4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
23.答案:(1)右;(2)38.4;2.56;(3);;(4)1.5;AC
解析:
24.答案:见解析
解析:(1)交通标志牌“12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轿车速度为,所以,这辆车违反了交通规则;
(2)由图可知,从该标志牌到厦门的路程:,
由得:从标志牌处开到厦门的时间:。
25.答案:(1)空瓶的容积为
(2)需向瓶中再加50g的水才能将此瓶重新装满
(3)金属球的密度为
解析: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T/℃
42
44
46
49
50
51
5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及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