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重庆市八中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物理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670073/0-17143528197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重庆市八中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物理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670073/0-17143528197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重庆市八中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物理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5670073/0-17143528197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重庆市八中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及答案(九科)
2024重庆市八中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物理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八中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物理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 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所示,风对帆面的作用力垂直于帆面,它能分解成两个分力,其中垂直于航向,会被很大的横向阻力平衡,沿着航向,提供动力。若帆面与航向之间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船受到的横向阻力为D. 船前进的动力为
2.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其磁场分布如图所示。目前学术界对于地磁场的形成机制尚无共识。一种理论认为地磁场主要源于地表电荷随地球自转产生的环形电流。基于此理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地表电荷为正电荷
B. 若地球自转角速度减小,则地表上任一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均减小
C. 地球赤道上方各点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相同
D. 赤道上穿过地表单位面积的磁通量比两极处大
3. 如图所示,从左往右看,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轴匀速顺时针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设电流从2流出线圈为正方向,能产生图甲所示交变电流的是( )
A.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
B. 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
C. 线圈平而与磁场垂直
D. 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
4. “场离子显微镜”的金属钨针尖处于球形真空玻璃泡的球心O,玻璃泡内壁有一层均匀导电膜:在钨针和导电膜间加上高电压后,玻璃泡上半部分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b、c、d、O为同一平面上的5个点,abc是一段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弧,d为Ob的中点。O、a、b、c、d五点场强分别为EO、Ea、Eb、Ec、Ed,电势分别为φO、φa、φb、φc、φd,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a、b、c三点场强相同B.
C. D.
5. 如图所示,某种材料制成太阳能电池主体部分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而成。当太阳光照射到该材料上时,材料吸收光子发生光电效应,自由电子向N型一侧移动,从而在两端形成电势差。已知该材料至少需要吸收波长为λ的绿光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则( )
A. N型半导体电势高于P型半导体
B. 该材料的逸出功为
C. 用光强更强的黄光照射该材料,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也能产生光电效应
D. 用光强相同的紫光和蓝光照射该材料,蓝光照射时,通过负载的电流较大
6. 如图甲所示,太阳系中有一颗躺着的蓝色“冷行星”一天王星,外围空间存在着环状物质。为了测定环状物质是天王星的组成部分,还是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群,“中国天眼”对其做了精确的观测,发现环状物质绕行星中心的运行速度v与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均为已知值)。已知天王星的半径为R,环状物质的宽度为d,引力常量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状物质是天王星的组成部分B. 天王星的自转周期为
C. 该行星的质量为D. 天王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
7. 如图所示,将半径为R的圆环固定在绝缘的水平面内,O为圆环的圆心,BC为圆的一条直径,在水平面内有沿BC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现将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小球以初速度v₁,从BC直线上距B点处的A点沿垂直BC的方向抛出,小球将运动到圆环上的D点,∠BOD=37°;若将小球以初速度从A点沿相同的方向抛出,小球运动到圆环上时,从抛出至落点的位移恰好与圆环相切,已知sin37°=0.6,sin53°=0.8,忽略一切阻力,则为(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下列关于直线运动的四个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所描述物体在第2s末又回到初始位置
B. 乙图所描述的物体在时间段通过的位移为
C. 丙图所描述的物体在内速度变化量为
D. 丁图的物体正在做加速度为4m/s²的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9. 质量为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钢板处于平衡状态。一质量也为的物块从钢板正上方高为的A处由静止释放,落在钢板上并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后到达最低点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物块和钢板不可能在弹簧压缩时分离
B. 从物块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物块、钢板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 物块和钢板一起运动到最低点B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D. 物块和钢板一起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物块对钢板做的功为
10. 如图所示,A为L形框架,滑轮1固定在A上方,滑轮2、3固定在竖直墙面上,滑轮1和滑轮2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滑轮2和滑轮3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物体B被一根细线通过三个定滑轮与L形框架A相连,连线始终处于竖直或者水平。初始状态系统静止,物体B距离A底板上表面为d,已知A的质量为5m,B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不计定滑轮的质量。从物体B下落到恰与A底板上表面接触的过程中,则( )
A. A的水平位移与B的竖直位移之比为1:2
B. 物体B下落的时间为
C. 物体B的最大速度为
D. 物体A的最大动能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7分。
11. 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为一透明光学元件的横截面,为圆心在的圆弧面,构成正方形。现要测定该元件的折射率,可供选用的器材还有:大头针、笔、刻度尺、圆规、平整的木板、图钉、白纸。
(1)某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A. 移去大头针和光学元件,记录好和的孔洞位置,在固定好的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轴与重合,轴与重合;
B. 将白纸用图钉固定在平整木板上,在白纸上画出光学元件的横截面图,标好对应关系,把光学元件放在白纸上,使它的横截面与图中画线对齐;
C. 用刻度尺测出和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出此光学元件折射率;
D. 在点竖直插大头针P,在D点竖直插大头针,在外侧调整视线观察到大头针P和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再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使挡住P和的像,挡住和P、的像。
(2)根据实验所得的、和坐标,求出此光学元件折射率测量值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用测量的坐标值表示)
(3)步骤D中,在D点竖直插大头针,发现在外侧无论怎样调整视线都不能观察到大头针P和的像在一条直线上,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
12. 色环电阻是电阻封装后在其表面涂上一定颜色的色环,并用色环的颜色来代表电阻的阻值。在家用电器、电子仪表、电子设备中常常可以见到。四环电阻使用规则如下表所示,第一色环表示阻值的最大一位数字,第二色环表示阻值的第二位数字,第三色环代表倍率,第四色环代表误差。
某四环电阻第一环为棕色,第二环已经掉色,第三环为棕色,第四环为红色。某实验小组为了给它添色,需要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较为准确地测量其阻值:
电压表 V (量程为3V,内阻很大),
电流表A(量程为1mA,内阻为12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4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可选10Ω或5kΩ),
定值电阻(阻值可选5Ω或24Ω),
开关S,导线若干。
(1)按图()所示连接电路;要求通过的电流可在0~25mA范围内连续可调,图(a)中的R应选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 (填“10Ω”或“5kΩ”)的滑动变阻器,应选阻值为___________ (填“5Ω”或“24Ω”)的定值电阻;
(2)测量多组数据可得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则此时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 V,流过的电流为___________ mA,此组数据得到的的阻值为__________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该检测色环电阻第二色环的颜色为__________色。
13. 有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波源振动周期为2s,M点和N点位置如图所示。求: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
(2)从t=0时刻开始,当N点完成2次全振动时,M质点运动的路程。
14. 如图所示,OP与轴的夹角,在第一象限中OP右侧有沿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粒子以速度从轴上的M点平行于轴射入电场,经电场后沿垂直于OP的方向由点立刻进入一矩形磁场区域(未画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并沿轴负方向经过O点。已知O点到N点的距离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矩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15. 如图甲,羽毛球位于球筒底部,为将羽毛球从筒中取出,小明握住球筒从高为地方将羽毛球筒开口朝下竖直向下挥向地面,此过程中手对球筒作用力可视为恒力,方向竖直向下。球筒刚接触地面时,手立刻松开。已知羽毛球质量为,球筒质量为,球筒和羽毛球之间最大静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球筒长度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球筒竖直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对球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2)球筒与硬质地面撞击作用时间为,经测量非常小,且撞后球筒不反弹,求撞击过程中球筒对地面平均冲击力的大小,并判断此后羽毛球是否溜到球筒口;
(3)接(2)问,小明将球筒提到离地高度处,如图乙所示,在极短时间内使球筒获得一水平向右速度,并从手中飞出,为使筒落地前球从筒口溜出,求:
①时,球筒从手中水平飞出速度的取值范围;
②时,球筒从手中水平飞出速度的取值范围。
颜色
第一环
第二环
第三环(Ω)
第四环
黑
0:
0
100
棕
1
1
101
±1%
红
2
2
102
±2%
橙
3
3
103
黄
4.
4
104
绿
5
3
105
±0.5%
蓝
6
6
106
±0.25%
紫
7
7
±0.10%
灰
8
8
±0.05%
白
9
9
金
0.1
±5%
银
0.01
±10%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考强化一考卷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所示,风对帆面的作用力垂直于帆面,它能分解成两个分力,其中垂直于航向,会被很大的横向阻力平衡,沿着航向,提供动力。若帆面与航向之间的夹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船受到的横向阻力为D. 船前进的动力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解得
故A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船受到的横向阻力与等大反向,即等于,故C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船前进的动力为沿着航向的分力,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解得
故D正确。
故选D。
2. 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其磁场分布如图所示。目前学术界对于地磁场的形成机制尚无共识。一种理论认为地磁场主要源于地表电荷随地球自转产生的环形电流。基于此理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地表电荷为正电荷
B. 若地球自转角速度减小,则地表上任一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均减小
C. 地球赤道上方各点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相同
D. 赤道上穿过地表单位面积的磁通量比两极处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知地表的电荷为负电荷,A错误;
B.若地球自转角速度减小,则等效电流越小,地磁场强度减小,B正确;
C.地球赤道上方各点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大小不同,C错误;
D.赤道处磁感线与地面平行,穿过地面单位面积的磁通量为0,两极最大,D错误。
故选B。
3. 如图所示,从左往右看,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轴匀速顺时针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设电流从2流出线圈为正方向,能产生图甲所示交变电流的是( )
A.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
B. 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
C. 线圈平而与磁场垂直
D. 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AC.由图甲可知,时,线圈电流最大,此时线圈与磁场平行,AC错误;
BD.由图甲可知,时,电流从2流出线圈,由右手定则可知,B图中电流从2流出线圈,D图中电流从1流出线圈,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4. “场离子显微镜”的金属钨针尖处于球形真空玻璃泡的球心O,玻璃泡内壁有一层均匀导电膜:在钨针和导电膜间加上高电压后,玻璃泡上半部分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b、c、d、O为同一平面上的5个点,abc是一段以O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弧,d为Ob的中点。O、a、b、c、d五点场强分别为EO、Ea、Eb、Ec、Ed,电势分别为φO、φa、φb、φc、φd,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a、b、c三点场强相同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则玻璃泡上半部分的电场可视为位于O点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所以a、b、c三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故A错误;
B.根据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电势分布可知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
故B错误;
CD.越靠近O场强越强,则Od部分的场强均大于db部分的场强,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可知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 如图所示,某种材料制成太阳能电池的主体部分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而成。当太阳光照射到该材料上时,材料吸收光子发生光电效应,自由电子向N型一侧移动,从而在两端形成电势差。已知该材料至少需要吸收波长为λ的绿光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则( )
A. N型半导体电势高于P型半导体
B. 该材料的逸出功为
C. 用光强更强的黄光照射该材料,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也能产生光电效应
D. 用光强相同的紫光和蓝光照射该材料,蓝光照射时,通过负载的电流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自由电子向N型一侧移动,N型半导体聚集负电荷,电势更低,故A错误;
B.发生光电效应时极限波长与逸出功需满足
故B错误;
C.光电效应是否发生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强无关,黄光的频率比绿光小,故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
D.用光强相同的紫光和蓝光照射该材料,因为蓝光频率较小,光子能量较小,故单位时间内到达金属板的光子数目较多,产生的光电子较多,通过负载的电流较大,D正确。
故选D。
6. 如图甲所示,太阳系中有一颗躺着的蓝色“冷行星”一天王星,外围空间存在着环状物质。为了测定环状物质是天王星的组成部分,还是环绕该行星的卫星群,“中国天眼”对其做了精确的观测,发现环状物质绕行星中心的运行速度v与到行星中心的距离r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均为已知值)。已知天王星的半径为R,环状物质的宽度为d,引力常量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状物质是天王星的组成部分B. 天王星的自转周期为
C. 该行星的质量为D. 天王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
【答案】C
【解析】
【详解】AB.若环状物是天王星的组成部分,则环状物与星体同轴旋转,角速度相同,根据
可知,环状物线速度v与r成正比,结合乙图可知,环状物不是星体的组成部分,星体的自转周期不能确定,故AB错误;
C.若环状物是星体卫星群,则其向心力由星体的万有引力提供,则
所以
结合图像可得
所以
故C正确;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所以天王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7. 如图所示,将半径为R的圆环固定在绝缘的水平面内,O为圆环的圆心,BC为圆的一条直径,在水平面内有沿BC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现将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小球以初速度v₁,从BC直线上距B点处的A点沿垂直BC的方向抛出,小球将运动到圆环上的D点,∠BOD=37°;若将小球以初速度从A点沿相同的方向抛出,小球运动到圆环上时,从抛出至落点的位移恰好与圆环相切,已知sin37°=0.6,sin53°=0.8,忽略一切阻力,则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小球两次运动的时间分别为,由分析可知,当小球初速度为时,∠BOD=53°。两次运动的加速度相同均为
由题意得
①
②
由①②得
③
同理
④
⑤
由④⑤得
⑥
由③⑥两式相比得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 下列关于直线运动的四个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所描述的物体在第2s末又回到初始位置
B. 乙图所描述的物体在时间段通过的位移为
C. 丙图所描述的物体在内速度变化量为
D. 丁图的物体正在做加速度为4m/s²的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甲图是图像,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像可知物体先沿正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沿负向做匀加速运动,因为两个过程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故2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A正确;
B.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时段通过的位移为
B错误;
C.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故丙图中所描述的物体在时段速度的变化量为
C错误;
D.若丁图中所描述的物体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
得
则有
解得加速度为
故丁图的物体正在做加速度为4m/s²的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正确。
故选AD。
9. 质量为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钢板处于平衡状态。一质量也为的物块从钢板正上方高为的A处由静止释放,落在钢板上并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后到达最低点B,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物块和钢板不可能在弹簧压缩时分离
B. 从物块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物块、钢板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 物块和钢板一起运动到最低点B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
D. 物块和钢板一起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物块对钢板做的功为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物块和钢板到达最最低点B后,将向上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运动至向上的弹力大小等于二者重力大小的位置速度最大,然后合力向下,开始做加速增加的减速运动,当弹簧恢复至原长时速度还未减为0,下一刻弹簧被拉伸,钢板会受到拉力,加速度大于物块的加速度,物块和钢板开始分离,若弹簧还未恢复至原长,物块和钢板速度已经减为0,物块和钢板始终没有分离,所以物块和钢板不可能在弹簧压缩时分离,故A正确;
B.由于物块与钢板碰撞过程存在机械能损失,则从物块下落到一起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物块、钢板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
C.物块下落h过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
物块与钢板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可得
解得碰撞后的速度为
物块和钢板一起运动到最低点B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可得
可得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
故C正确;
D.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物块和钢板一起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物块对钢板做的功为
故D错误。
故选AC。
10. 如图所示,A为L形框架,滑轮1固定在A上方,滑轮2、3固定在竖直墙面上,滑轮1和滑轮2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滑轮2和滑轮3处于同一竖直线上。物体B被一根细线通过三个定滑轮与L形框架A相连,连线始终处于竖直或者水平。初始状态系统静止,物体B距离A底板上表面为d,已知A的质量为5m,B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所有接触面均光滑,不计定滑轮的质量。从物体B下落到恰与A底板上表面接触的过程中,则( )
A. A的水平位移与B的竖直位移之比为1:2
B. 物体B下落的时间为
C. 物体B的最大速度为
D. 物体A的最大动能为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由于B下落的过程中定滑轮1和2间的绳子变短,B带动着A向右运动,两者水平方向速度相同,B的运动由水平方向和竖直的两个分运动组成,且A向右运动的距离等于B下落距离的一半,即A的水平位移与B的竖直位移之比为1:2,故A正确;
B.对A、B水平和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于A向右运动的距离等于B下落距离的一半,则
联立可得
,
在竖直方向B运动了d,则
解得
故B正确;
CD.在竖直方向B运动了d,则B下落到刚与A接触时,B在y方向的速度为
解得
则物体B下落到刚与A接触时,B的速度最大,物体A的最大动能,所以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7分。
11. 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为一透明光学元件的横截面,为圆心在的圆弧面,构成正方形。现要测定该元件的折射率,可供选用的器材还有:大头针、笔、刻度尺、圆规、平整的木板、图钉、白纸。
(1)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A. 移去大头针和光学元件,记录好和的孔洞位置,在固定好的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轴与重合,轴与重合;
B. 将白纸用图钉固定在平整木板上,在白纸上画出光学元件的横截面图,标好对应关系,把光学元件放在白纸上,使它的横截面与图中画线对齐;
C. 用刻度尺测出和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出此光学元件折射率;
D. 在点竖直插大头针P,在D点竖直插大头针,在外侧调整视线观察到大头针P和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再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使挡住P和的像,挡住和P、的像。
(2)根据实验所得的、和坐标,求出此光学元件折射率测量值的表达式为_________(用测量的坐标值表示)
(3)步骤D中,在D点竖直插大头针,发现在外侧无论怎样调整视线都不能观察到大头针P和的像在一条直线上,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
【答案】(1)BDAC
(2)
(3)D点射入的光线发生全反射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操作步骤为将白纸用图钉固定在平整木板上,在白纸上画出光学元件的横截面图,标好对应关系,把光学元件放在白纸上,使它的横截面与图中画线对齐;在点竖直插大头针P,在D点竖直插大头针,在外侧调整视线观察到大头针P和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再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使挡住P和的像,挡住和P、的像;移去大头针和光学元件,记录好和的孔洞位置,在固定好的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轴与重合,轴与重合;用刻度尺测出和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计算出此光学元件折射率。
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BDAC。
【小问2详解】
根据几何关系,入射角的正弦值为
折射角的正弦值为
根据折射定律,此光学元件折射率测量值的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在D点竖直插大头针,发现在外侧无论怎样调整视线都不能观察到大头针P和的像在一条直线上,是因为D点射入的光线发生全反射。
12. 色环电阻是电阻封装后在其表面涂上一定颜色的色环,并用色环的颜色来代表电阻的阻值。在家用电器、电子仪表、电子设备中常常可以见到。四环电阻使用规则如下表所示,第一色环表示阻值的最大一位数字,第二色环表示阻值的第二位数字,第三色环代表倍率,第四色环代表误差。
某四环电阻第一环为棕色,第二环已经掉色,第三环为棕色,第四环为红色。某实验小组为了给它添色,需要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较为准确地测量其阻值:
电压表 V (量程为3V,内阻很大),
电流表A(量程为1mA,内阻为12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4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可选10Ω或5kΩ),
定值电阻(阻值可选5Ω或24Ω),
开关S,导线若干。
(1)按图()所示连接电路;要求通过的电流可在0~25mA范围内连续可调,图(a)中的R应选最大阻值为__________ (填“10Ω”或“5kΩ”)的滑动变阻器,应选阻值为___________ (填“5Ω”或“24Ω”)的定值电阻;
(2)测量多组数据可得的伏安特性曲线。若在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则此时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 V,流过的电流为___________ mA,此组数据得到的的阻值为__________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该检测色环电阻第二色环的颜色为__________色。
【答案】(1) ①. 10Ω ②. 5Ω
(2) ①. 2.90 ②. 20.5 ③. 141.5Ω
(3)黄
【解析】
【小问1详解】
[1][2]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为分压式连接,做分压式使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越小越方便调节,故图(a)中的R应选最大阻值为10Ω,由并联电路特点得
I=25mA,IA=1mA
解得
R0=5Ω
【小问2详解】
[1][2] 由图(b)可知两端的电压为2.90V,由图(c)可知流过的电流为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Rx=1000Ω=141.5Ω
【小问3详解】
根据第2问计算知Rx阻值为141.5Ω,表示阻值的第二位数字为4,根据表格可知该检测色环电阻第二色环的颜色为黄色
13. 有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波源振动周期为2s,M点和N点位置如图所示。求: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
(2)从t=0时刻开始,当N点完成2次全振动时,M质点运动的路程。
【答案】(1),方向沿轴正方向;(2)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波长为4m,所以
方向沿轴正方向;
(2)N经∆t时间开始振动,则
当N完成两次次全振动时,M质点振动时间为
则M质点振动路程为
14. 如图所示,OP与轴的夹角,在第一象限中OP右侧有沿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粒子以速度从轴上的M点平行于轴射入电场,经电场后沿垂直于OP的方向由点立刻进入一矩形磁场区域(未画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并沿轴负方向经过O点。已知O点到N点的距离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矩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粒子从M点到N点做类平抛运动,在y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x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粒子到达N点x轴方向的速度为,速度为,如图
则
粒子在y轴方向的位移大小为
解得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粒子达到N点的速度大小
粒子由点进入一矩形磁场沿轴负方向经过O点,运动轨迹如图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
r=(3l-r)sin30°
解得
r=l
由,解得
(3)如图
矩形磁场区域的面积最小时,矩形的宽为
矩形的长为
所以矩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为
15. 如图甲,羽毛球位于球筒底部,为将羽毛球从筒中取出,小明握住球筒从高为的地方将羽毛球筒开口朝下竖直向下挥向地面,此过程中手对球筒作用力可视为恒力,方向竖直向下。球筒刚接触地面时,手立刻松开。已知羽毛球质量为,球筒质量为,球筒和羽毛球之间最大静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球筒长度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1)求球筒竖直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对球筒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2)球筒与硬质地面撞击作用时间为,经测量非常小,且撞后球筒不反弹,求撞击过程中球筒对地面平均冲击力的大小,并判断此后羽毛球是否溜到球筒口;
(3)接(2)问,小明将球筒提到离地高度处,如图乙所示,在极短时间内使球筒获得一水平向右速度,并从手中飞出,为使筒落地前球从筒口溜出,求:
①时,球筒从手中水平飞出速度的取值范围;
②时,球筒从手中水平飞出速度的取值范围。
【答案】(1),方向竖直向上;(2);不可以溜到球筒口;(3)①,②
【解析】
【详解】(1)设球与球筒相对静止,球受静摩擦力向下,为,加速度为,则对整体
对羽毛球
代入得
假设成立,即羽毛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羽毛球对球筒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2)由(1)可知,球筒落地前,球与球筒一起以
向下加速,设落地瞬间羽毛球速度为,则有
解得
设撞击过程中球筒对地面平均冲击力为,由动量定理知
代入得
筒撞击地面后,羽毛球向下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则有
代入得
设羽毛球下落的位移为,由速度与位移关系式知
代入得
故羽毛球不可以溜到球筒口。
(3)①由题知,时,以一定的速度抛出球筒,球筒做平抛运动,对球筒,竖直方向有
代入得
羽毛球水平方向做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为,则有
代入得
设抛出初速度为,则羽毛球满足以下条件,筒落地前球从筒口溜出
代入得
②同理,当时,则羽毛球满足以下条件,筒落地前球从筒口溜出
代入得
设抛出初速度为,则羽毛球满足以下条件,筒落地前球从筒口溜出
代入得
颜色
第一环
第二环
第三环(Ω)
第四环
黑
0:
0
100
棕
1
1
101
±1%
红
2
2
102
±2%
橙
3
3
103
黄
4.
4
104
绿
5
3
105
±0.5%
蓝
6
6
106
±0.25%
紫
7
7
±0.10%
灰
8
8
±0.05%
白
9
9
金
0.1
±5%
银
0.01
±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八中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六)物理含解析,共15页。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八中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物理含解析,共30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