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展开(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审核人:徐百艳命题人:余梦远
1阅读(共55分)
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 1-3 题。(共 10 分)
龙不再翻译为 dragn 而是 lng
①甲辰龙年到来,很多网友晒出在国内外打卡龙年活动的照片,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龙”不再翻译为 dragn,而是选择了一个同中文发音更相近的单词 lng。不少网友也很好奇这个 lng 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自己学的英文说的都是 dragn 啊。所以“龙”究竟应该怎么翻呢?
②“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但'龙’的英文名称应该是'Lng’,而不是'Dragn’。”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系教授杰克逊如是说。近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英文单词“Lng”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官方媒体的报道和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以更准确地传达中国龙的文化内涵,Lng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③“Lng”并非空穴来风。早在十九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什曼在自己的著作中首次提到了中国的“龙”,并注音为“Lng”。1809 年,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马希曼在翻译《论语》时,也使用“Lng’作为“龙”的英文注音。可以说,“Lng”是最原始的中国“龙”的英文音译。
④那么,“Dragn”何时开始被等同于中国“龙”的呢?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李明分析,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就使用了“Dragn”一词,可能是从外形上观察,认为中国建筑上的龙装饰与西方“Dragn”存在相似之处。此后,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撰的第一部《华英词典》中,就将“龙”译为“Dragn”,该词典的影响非常深远,“Dragn”就此继续被沿用下来。
⑤但是,“Dragn”和中国龙的内涵存在很大不同。专家介绍,西方“dragn”所指的龙,指的是欧洲神话中的一种虚构动物,体格庞大,形象凶悍,全身都覆盖着坚硬的鳞甲,会喷火和吞吐雷电,是邪恶和恐惧的象征。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体长威严,蛇身、兽首、有爪、有须,能上天入海,行云布雨,是中华文明的守护神。它多半带有美好的寓意,是吉祥、勇敢的象征,中国人也自豪于自已是“龙的传人”。因此,有网友认为相较于具有攻击性形象的“Dragn”,中国龙用音译“Lng’更妥帖。“Lng”比“Dragn”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龙”的认知。
⑥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本土文化词汇翻译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南开大学翻译学院副教授宋涛表示。对于一些带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词汇,采用音译的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源语语言风格,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传递原文中的本土文化信息,从而让外国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宋涛还表示,从'功夫’'饺子’逐渐被国际接受可以看出,本土文化词汇的英文翻译是会随着国力提升和文化传播而不断调整的。从大家对 Dragn 习以为常,到有人提出还是Lng更好,变化并非一朝一夕,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崛起,也是一代代国人对中华文明的极度珍惜和高度认同。
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龙”的内涵也十分丰富。用“[ng”来传播中国“龙”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得更远、走得更准,是我们这一代人应尽的责任。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底气,将更准确、更形象的 Lng 传播开去,使之更加鲜明响亮、深入人心,也让更多外国朋友明白,“Lng马精神”“Lng腾四海”这些话语中,蕴含着多么美好的祝福与期盼。
(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1.下列对西方的 Dragn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方的 Dragn 体格庞大,形象凶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体长威严,寓意美好。
B.西方的 Dragn 能上天入海,行云布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会喷火和吞吐雷电。
C.西方的 Dragn 是邪恶和恐惧的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是吉祥和勇敢的象征。
D.西方的 Dragn 是具有攻击性的形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是中华文明的守护神。
2.关于 Lng 逐渐被更多人接受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Lng 最早在十九世纪初被英国传教士使用,最近几年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官方媒体上。
B.中国人自豪于自己是“龙的传人”,认为龙用音译 Lng 更妥帖。Lng 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
C.龙用音译 Lng 能最大程度地传递本土文化信息,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D.龙用音译 Lng 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崛起,是国人对中华文明有极度的珍惜和高度的认同。
3.阅读第⑤段,为了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我们应该怎样翻译中国的本土文化词汇?(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 4-7 题。(共 20 分)
敢于蜕掉旧皮肤
①众所周知,蛇的皮肤无法随着蛇的生长而生长,它的躯体会逐渐长大,终至某一时刻,它必须蜕去旧皮,换上新的。在前半生,我就曾经蜕掉好几层皮肤:火箭科学家、律师、法学院教授、作家和演说家。其实在每次“蜕皮”之前,我都会觉得某些事不对劲了,我的旧皮肤再也无法容纳我的成长了。
②以前我在大学里念的是天体物理专业,后来加入了“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的执行团队。我非常热爱这项使命,也喜欢为了把探测车送上火星表面而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可是我不喜欢那些必修的理论数学与物理课。我对天体物理学的热忱渐渐消散了,转而对社会中的“物理学”越来越感兴趣。尽管这意味着需要放弃倾注在火箭科学上的 4年时光,我还是选择尊重自己的好奇心,决定去上法学院。
③我们往往会把自己与外在的那层表皮混为一谈,可那层表皮只是我们目前碰巧披在身上的东西。然而,我们往往会发现自己难以离开它。一直以来,我们都被告知的是不要放弃。弃旧是违背传统观念的,我们推崇毅力、韧性、坚持不懈,给放弃打上巨大的耻导标签。我们抓着不喜欢的工作不肯放手,我们留在一段没有出路的感情关系中,不肯承认双方已经貌合神离。在应该放弃的时候,很多人还要继续硬扛,这种坚持毫无意义。
④在一则佛救故事中,为了渡过湍急的河流,一个人造了一只木筏,靠它安全地抵达了对岸。他扛起木筏,走进森林。木筏绊上了树枝,减慢了他行走的速度。可他不肯抛下木。这是我的木筏啊!他心想。我亲手做的!它救了我的命!可是为了在森林里活下来,他现在必须放弃那只在河上救过他命的木筏。其实,你今天要做什么,不一定非得受到昨天所做的事情的辖制,即使你对曾经做过的事情付出过很多,或从中收获了很多。当变化已然发生时,应该敢于放弃。
⑤这些蜕掉旧皮的过程确实是非常痛苦的。可是,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是你应该问的:如果放开手,我将得到什么?
⑥其实,许多人生体验都来自做减法,而不是加法。这些体验有很多是你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若你紧抓着来缚自己的旧皮不肯放手,那么你的人生会失去更多。如果你继续做着那份消耗灵魂的、死水一潭的工作,就没法寻找到让你焕发光彩、照亮世界的事业:如果你接着读那本糟糕的书,只是因为你已经读了开头几章,那你就没法找到那部直击你内心深处的、有震撼力的作品;如果你还留在那段不和谐的感情关系中,只是因为除却一切挫败和磕绊,你依然深信能够改变对方,那你就找不到能滋养灵魂的爱情。
⑦曾经的你,也许活得很成功,也许活得很失败,但是不管怎样,你都应该放弃。如果你感到很难继续适应旧模式、旧关系、旧想法,如果你对原本熟悉的生活感到厌倦,你很可能到了该蜕皮的时候。把“不是自己”的那些部分舍弃掉,你就能看见“自己是谁”了。
⑧如果蛇因忍受不了痛苦而没能蜕皮成功,那么它面临的就是失明甚至死亡。而对于人类来说,放弃未必是永久的。有件事蛇做不到,但你可以:要是你想念那张“旧皮”,再拔上就是了,你有走回头路的机会,而且回到原地与从未离开可不一样。比方说,如果创业不适合你,你可以再回到职场打工啊。当初令你取得成功业绩的技能一样也没少,而且现在你还拥有了创业者的视角。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放弃时会更有勇气了吧。
⑨所以,让我们勇敢地蜕掉“旧皮肤”吧!
(奥赞·瓦罗尔/文,基于命题需要有删改)
4.读①②两段,请用直白的语言说说画横线句子的语意。(4分)
我的旧皮肤再也无法容纳我的成长了。
5.读③④两段,请简要概括我们难以蜕掉“旧皮肤”的原因。(6分)
6.读⑤-⑦段,如果放开手,我将得到些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7.读第⑧段,请简要概括是什么让我们在放弃时更有勇气?(4分)
三、阅读《经典常谈·周易第二》的节选部分,完成第8题。(共3分)
《周易》现在已经变成了儒家经典的第一部,但早期的儒家还没注意这部书。孔子是不讲怪、力、乱、神的。《论语》里虽有“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话,但另一个本子作“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所以这句话是很可疑的。孔子只教学生读《诗》《书》和《春秋》,确没有教读《周易》,《孟子》称引《诗》《书》,也没说到《周易》。《周易》变成儒家的经典,是在战国末期。那时候阴阳食的学说盛行,儒家大约受了他们的影响,才研究起这部书来。那时候道家的学说也盛行,也从另一面影响了儒家。儒家就在这两家学说的影响之下,给《周易》的卦、爻辞作了种种新解释。这些新解释并非在忠实地、确切地解释卦、爻辞,其实倒是借着卦、爻辞发挥他们的哲学。这种新解释存下来的,便是所谓《易传》。
8.阅读选段内容,简要概括《易传》创作的过程。(3 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共22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共4分)
9.解释下列文言文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寻病终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④凄神寒骨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 10 题。(共3分)
咏史
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抽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注释】①咏史:中唐诗人戎星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据说,唐完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于是唐完宗背诵了这首《咏史》,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
10.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明“汉家”,以古讽今,直接指出和亲是拙劣的政策。
B.颔联诗人表明自己的观点,国家的安定要依靠贤明的君主
C.颈联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即妄图拿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
D.尾联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斩钉截铁地责问和讽刺唐朝皇帝,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11-14 题。(共 15 分)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摧第。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穆宗政僻,尝问公权:“卿书何能如是之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默然改容,知其以笔谏也。
历穆、敬、文三朝 。文宗思之,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遵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服浣灌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翌日降制,以谏议知制诰,学士如故。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有删改)
11.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幼嗜学 嗜:喜欢 B.卿书何能如是之善 善:擅长
C.上默然改容 容:神色 D.学士如故 故:原来的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A.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B.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C.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D.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1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公权喜欢学习,广泛浏览近世各家笔迹,书法自成一家。
B.柳公权认为要想书法端正美观,必须使书法者自己的心正。
C.柳公权趁皇帝向他请教书法时加以讽谏,穆宗因此改过。
D.柳公权认为君主穿洗过的衣服只不过是小节,不值得颂扬。
14.将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Ⅱ表达(共65分)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19 题。(共 15 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 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 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 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A]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B]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C]年年如是[D]周而复始。①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侯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③
④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养育往来,动物的生长荣枯,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下列词语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萌(méng)发 B.次第 C.孕育 D.载(zǎi)途
16.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再过两个月,燕子 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 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地落下来。北雁南飞, 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
A.翩然 酷热 无影 无踪活跃
B.悄然 燥热 活泼 销声匿迹
C.翩然 炎热 活跃 销声匿迹
D.悄然 炽热 活动 烟消云散
17.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A]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B]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C]年年如是[D]周而复始。
A., B., C., D.,
1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养育往来,动物的生长荣枯,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A.物候学记录植物的养育往来,动物的生长荣枯,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B.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C.物候学记录植物的养育往来,动物的生长荣枯,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D.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9,将“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六写作(共 5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 分)
有的人在做一件事情时,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苦干,最终还是失败了。他已经很尽力了,但或许没有认真思考,又或许没有找到方法……只是尽力,怎么可能成功呢?
其实,尽心比尽力更重要。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要尽心而为,如此,才能获得成功。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共6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珞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