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专题三图象题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七单元专题三图象题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三图象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图象题综合性很强,它通过直角坐标系体现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量关系。这类
问题一般作为各地中考的选择题部分的压轴题出现,区分度较好。要解答此类题,
首先要做到“四看”: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二看起点(图象的起点),三看拐点(图象的拐点及终点),四看趋势(看图象的走向,如上升还是下降等)。接着,根据图象中给定的量变关系,依据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便可循序渐进地将问题解决。图象题是中考的热点,它以图象的形式呈现试题信息,考查同学们提炼、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分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放热,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于溶剂的质量减少,所以溶质质量会减少,故A错误。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会减少,但不会变为0,故B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所以用催化剂和不用催化剂生成氧气的质量是相等的,故C错误。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所以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溶液的质量会减少,当反应完毕后溶液质量不变,为一定值,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对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地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
象分析问题。
1. 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
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C )
2. 向Na2CO3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反应后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为
( D )
3. 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
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B )
4.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B )
5.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C )
6.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C )
7. 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D )
B组1. 在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有关量的变
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
A B C D
2. 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
质量的关系,能用右下图的曲线表示的是( D )
3. 右图是表示在9.8 g 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4. 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
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D )
A B C D
5. 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钠、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
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
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1. (2023·达州)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
2. (2023·怀化)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C )
3. (2023·重庆八中模拟)可以用如图所示曲线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个数是( B )
4. (2023·兰州)向少量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
液,采用pH传感器采集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5. (2023·重庆一中模拟)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重难点突破课件专题08函数图象题专题(含答案),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要领,关注两轴分析三点,⑴起点,起点是否为0,⑵变化趋势,⑶终点,增大时是否无限增大,减小时是否减小到0,涉及的化学知识,化学反应速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专题复习1 图象分析题课时训练课件PPT,共18页。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课件 专题08函数图象题专题 (含解析),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题要领,关注两轴分析三点,⑴起点,起点是否为0,⑵变化趋势,⑶终点,增大时是否无限增大,减小时是否减小到0,涉及的化学知识,化学反应速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