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卷(五)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卷(五)地理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01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02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03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01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02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卷五地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卷五地理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7页,第Ⅱ卷第8页至第10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如图世界人口聚居地分布图(颜色越深,人口越密集),完成下面小题。
    1. 世界人口稠密区大多分布在( )
    A. 中低纬内陆地区B. 中低纬沿海地区
    C. 中高纬内陆地区D. 中高纬沿海地区
    2. 下列关于人口分布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②③④是因气候炎热干旱而人口分布稀疏的B. ①是因气候湿热而人口分布稀疏的
    C. ⑤⑥⑦是因海拔和纬度因素而人口分布稀少的D. a、b是因农业基础好而人口分布密集的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区大多分布在中低纬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B正确;中低纬度内陆地区,气候干旱不宜人居,交通不便,人口稀疏,A错误;中高纬度内陆地区、中高纬度沿海地区,终年严寒,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稀疏,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由图可知,②地位于北美洲西部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寒冷,人口稀少,③地位于撒哈拉沙漠,④地位于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均为气候干旱,人口稀少;A错误,符合题意;①地位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人口稀少,B正确,不符合题意;⑤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人口稀少,⑥地位于北美北部,纬度高,气候恶劣,人口稀少,⑦纬度较高,气候恶劣,人口稀少,C正确,不符合题意;a、b分别位于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两地水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分布密集,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适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
    如图分别示意巴西、澳大利亚人口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两国人口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 南部多,北部少B. 平原多,山地少
    C. 东南部多,西北部少D. 低纬多,高纬少
    4. 两国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终年湿热B. 经济发展水平高
    C. 对内交通便利D. 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图中人口分布,表明两国人口分布特征是东南部多,西北部少,A错误,C正确;巴西亚马孙平原人口分布少,B错误;两国纬度较低的北部地区人口分布较少,纬度较高的东南部地区人口分布较多,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两国人口密度大于100人/km2地区均分布在两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两国东南部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多、经济发达、对外交通便利、开发较早,澳大利亚东南部矿产资源并不丰富,B正确,C、D错误;澳大利亚东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A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分布重要分界线,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读如图“我国人口密度及胡焕庸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我国人口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 山地多、平原少B. 东北多、西南少
    C. 内陆多、沿海少D. 城镇多、农村少
    6. 图中P省份人口密度小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地势高,气候寒冷B. 生态环境脆弱
    C. 水资源匮乏D. 土地生产潜力小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山地少,平原多,A错误;东南多,西北少,B错误;沿海多,西部内陆少,C错误;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城市多,农村少,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P省为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潜力小,ABD不符合题意;该地区东南部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高山多冰川,水资源并不匮乏,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度趋势等。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余各要素均为正相关。
    某机构对英国1996~2008年人口迁移情况开展调查,部分调查统计结果如表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7. 对1996~2008年英国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特征描述恰当的是( )
    A. 更多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迁移B. 失业人群更倾向于迁往乡村
    C. 单身人群更倾向于迁往乡村D. 迁往乡村人群的平均年龄更高
    8. 英国高收入家庭更倾向于迁往乡村,主要原因是乡村的( )
    A. 自然环境优美B. 经济发展机会多C. 住房性价比高D. 医疗保障条件好
    【答案】7. D 8. A
    【解析】
    【7题详解】
    无法获取从城市到乡村和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数量的信息,A错误;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失业人群由城市到乡村的比重低于由乡村到城市,更倾向于迁往城市,B错误;单身人群由乡村到城市的比重高于由城市到乡村,更倾向于迁往城市,C错误;迁往乡村人群的平均年龄更高,D正确。故选D。
    【8题详解】
    乡村的工业活动较少,受工业活动影响较小,自然环境优美,A正确;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乡村,经济发展机会更少,B错误;高收入家庭对住房性价比的要求不高,C错误;乡村医疗保障条件不如城市,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这些因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和分析:自然环境因素:这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因素。自然环境的优美、适宜的气候和资源的丰富性往往能够吸引人口迁入;相反,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或资源枯竭的地区则可能导致人口大量迁出。社会经济因素:涵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设施、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展、婚姻家庭状况等方面。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通常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9. 长三角城市群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温暖宜人B. 高等教育发达C. 就业机会较多D. 对外交通便利
    10. 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 )
    A. 工资水平B. 空间距离C. 土地价格D. 环境质量
    【答案】9. C 10. A
    【解析】
    【9题详解】
    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因此,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C正确;当前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气候、教育以及交通也会影响人口迁移,但不是长三角城市群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甲省是四川省,经济相对落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是为了寻求更多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水平,A正确;四川省距离长三角地区较远,空间距离较远,不利于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B错误;当前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土地价格和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
    【点睛】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其影响因素有:(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3)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一般而言,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如图示意两次普查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占全国省际人口迁移比例。完成下面小题。
    11. 据图推测,字母a、b、c、d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A. 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
    C. 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D.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
    12. 与“六普”相比,“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 )
    A. 基本格局发生显著变化B. 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变小
    C. 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减少D. 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增大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两次人口普查统计图中,c地区都是人口流入远远大于人口流出,为主要的人口流入地,说明其经济较发达,吸引力强,应为东部地区;b流入东部地区的人口远多于其他地区流入人口,说明该地区人口数量较多,为中部地区,d流入东部地区大于a,d为西部地区,a为东北地区。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六普”东部地区迁入人口占比超过60%,而“七普”占比明显减小,说明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变小,B正确;两次统计中,东部地区都是主要的流入地,其他主要为人口流出地,基本格局变化不大,A错误;东北地区人口流出占比由约3.53%变为4.59%,人口外流加剧,C错误;东部为主要的人口迁入地,据图可知,中部流入东部由37.18%变为25.82%,西部由23.6%变为18.5%,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数值明显减小,D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政治、宗教、文化、战争等。(2)自然因素: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②环境恶化、灾害频发、资源耗竭的地区人口大量迁出。
    人口年龄结构三角图适合刻画国家人口结构的演变路径。三角图中的点坐标记作(C,L,A),C、L、A分别表示少儿、劳动力和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且C+L+A=100%,如图a点P所示。任意点O的运动方向含义如左图所示。图b描述了1966~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完成下面小题。
    13. 2010~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为劳动力比重(%)( )
    A. 少子化、红利化B. 多子化、年轻化C. 负债化、老龄化D. 红利化、年轻化
    14. 假设自2020年到2100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三孩放开),我国总和生育率(相当于育龄妇女平均的终身可能生育数)由1.3逐步提升到2.5,那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趋势如右图中(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读右图可知,2010~2020年,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往图的左上方移动,老龄化和负债化明显;路径左下-右上方向变化不大,说明多子化或少子化不明显。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如果我国总和生育率(相当于育龄妇女平均的终身可能生育数)由1.3逐步提升到2.5,那么少年儿童比重应逐步上升,人口年龄结构路径应逐步变到往左移动,③符合题意,①②④不符题意。故选C。
    【点睛】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如图为中国总人口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2010~2022年,我国( )
    A. 净增加人口持续增加B. 2022年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
    C. 自然增长率在持续下降D. 2021年总人口数最多
    16. 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会导致( )
    A. 环境承载力下降B. 年龄结构老化C. 养老负担减轻D. 就业岗位增多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阅读中国总人口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可知,在2021年之前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且自然增长率大于零,净增加人口持续增加,2022年人口总量下降且自然增长率小于零,净增加人口减少,A错误;据图不能推测性别比变化,2022年人口总量出现下降,不能说明人口性别比最合理,B错误;在图示期间,自然增长率在2016年前波动变化,2016年后,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C错误;2021年之前自然增长率大于零而2022年自然增长率小于零,说明2021年人口总数达到最大值,D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某种环境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现有人口的增减,对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小,A错误;新生儿数量减少,老年人口增长,年龄结构老化,B正确;现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老年人口数量增多,老龄化严重,导致养老负担加重,C错误;就业岗位的增减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关,人口数量出现减小趋势,不会导致就业岗位增多,D错误。故选B。
    【点睛】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总体上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同步,“未富先老”。 具体表现为: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发展态势迅猛;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城乡倒置;高龄化趋势加剧;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
    人口密度是表示某一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如图示意我国全国、东部、东北地区2001~2020年人口密度的变化率(正值表示人口密度增大,负值表示人口密度减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2001~2020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人口的自然增长B. 人口的机械增长C. 基础设施的完善D. 医疗条件的改善
    18. 与其他地区相比,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年变化率最低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B. 经济C. 地形D. 政策
    19. 东北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 )
    A. 鼓励生育,扩大人口红利B. 迁移人口,均衡人口分布
    C. 振兴经济,增加就业岗位D. 开垦湿地,提升人均耕地
    【答案】17. B 18. B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增速最大,主要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即人口机械增长导致的,B正确,A错误;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医疗条件好,可促进人口迁入,但当前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CD错误。故选B。
    【18题详解】
    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年变化率最低,主要是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趋于减小,原因是东北经济衰退,人口大量外迁所致,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题详解】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趋于减小,原因是东北经济衰退,人口大量外迁所致,所以东北地区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应振兴经济,增加就业岗位,C正确;鼓励生育,扩大人口红利,迁移人口,均衡人口分布不符合东北区域实际状况,AB错误;开垦湿地,提升人均耕地,会对东北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选C。
    【点睛】改革开放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较为发达,中西部较为落后,为了增加经济收入,人口由中西部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所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指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如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5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20. 2000~2005年,该地区人地关系最趋于紧张的是海拔( )
    A. 2200米以上地带B. 1600~2200米地带
    C. 1300~1600米地带D. 1300米以下地带
    21. 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1300米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可能是( )
    A. 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 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C. 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 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
    【答案】20. D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定义可知,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越大,代表人口与耕地关系越缓和。读图可知,2000~2005年该地区海拔1300米以下地带弹性系数下降最大,人地关系最趋于紧张,D正确;2200~2500米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明显,说明该地带人地关系趋于缓和,A错误;1600~1900米地带,弹性系数略有下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B错误;1300~1600米地带基本不变,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海拔在2000~2005年期间,地区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说明人口与耕地关系趋于紧张,该地位于贵州乌蒙山区,属于贫困山区,该海拔范围相对较低,最可能由于出于保护生态的考虑,大量退耕还林,耕地面积减小,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C正确、AD错误;该地区地处乌蒙山区,经济落后,不可能人口迁入,B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国家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改变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一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之间的差值。下表为成都2019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22. 2019年,各省市人才争夺硝烟不断,西安、南京、杭州、天津等地落户条件再度降低。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当然不甘示弱。若短期内成都人才落户政策得到积极响应,则( )
    A ECQ变大B. ECC增加C. EBC不变D. EBC增加
    23. 成都( )
    A. 土地资源承载力为283万人B. 经济人口总量为826万人
    C. 限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要素是森林资源D. 产业结构调整可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
    【答案】22. A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环境承载力﹣实际的环境承载量,若短期内成都人才落户政策得到积极响应,会有一批人才落户成都,则成都实际环境承载量增加,即ECQ变大,A正确;而环境承载力不变,即ECC不变,B错误;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降低,即EBC降低,C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据表可知,283万人是成都土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去成都实际的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差值,不是成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A错误;依此类推,826万人是经济总量的环境承载力与实际环境承载量的差值,B错误;一般而言,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资源的短板,即森林资源,C正确;因森林资源是限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要素,所以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以增加资源环境承载力,而产业结构的剩余量最大,调整产业结构对资源环境承载力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人口容量。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余各要素均为正相关。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但新疆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如图示意新疆地理要素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4. 相比于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指出塔里木盆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及主要原因( )
    A. 较小,沙漠广布、矿产资源短缺B. 较大,对外开放程度高
    C. 较小,生态环境脆弱D. 较大,人均消费水平高
    25. 为了提高新疆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 提高资源利用率B. 加大科技投入C. 禁止人口迁入D. 加强环境保护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据图可知,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缺少煤炭、铁矿等资源,资源环境承载力小,A正确;对外开放程度不如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高,B错误;人口承载力由两大类因素决定,一是所拥有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基础,二是人们对上述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利用水平,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都生态环境脆弱,C错误;人均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禁止人口迁入与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无关,C错误,符合题意;要想提高区域人口合理容量,该地区应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地区资源利用率,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A、B、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6. 读如图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概括世界人口密集区的形成条件。
    【答案】(1)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地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等地区人口最为稠密。
    (2)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开发历史悠久;工商业(经济)发达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分布以及原因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地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等地区人口最为稠密,达到每平方千米100人以上,寒冷的极地、湿热的热带雨林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高山高原地区人口稀少,每平方千米10人以下,整体分布不均匀。
    【小问2详解】
    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地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等地区人口密集,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的生产生活,大多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的发展;这些地方开发的较早,历史悠久;工商业(经济)发达,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方便与外界的联系。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类似于我国的“胡焕庸线”,俄罗斯也存在着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简称“圣图线”)。结合83个联邦主体的人口密度、人口地理集中度、主要城市人口规模等3项指标绘制俄罗斯人口空间格局图(如图所示),图中圆圈大小表示人口规模,圆圈越大,说明人口规模越大。
    (1)指出俄罗斯人口分布的地域差异。
    (2)简述俄罗斯“圣图线”东北侧人口稀疏区形成的自然原因。
    (3)据图推测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及原因。
    【答案】(1)西部地区多,东部地区少;南部地区多,北部地区少;集中分布在“圣彼得堡—图瓦线”的西南部;东北侧人口稀疏区面积大于西南侧人口均值区和聚集区。
    (2)国土面积广大;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地形崎岖,冻土广布。
    (3)人口由东北向西南迁移。原因:东北部气候寒冷,经济落后;西南部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人口有向西南部迁移趋势。
    【解析】
    【分析】本题以俄罗斯人口空间格局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与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俄罗斯也存在着人口分界线“圣彼得堡—图瓦线”,图中圆圈大小表示人口规模,圆圈越大,说明人口规模越大,读图可知,西部与南部为人口密集区,圆圈大,而东部与北部为人口稀疏区,圆圈少,且圆圈小,说明西部地区多,东部地区少;南部地区多,北部地区少;集中分布在“圣彼得堡—图瓦线”的西南部;东北侧人口稀疏区面积大于西南侧人口均值区和聚集区。
    【小问2详解】
    俄罗斯“圣图线”东北侧人口稀疏区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地貌的影响,东北部国土面积广大,地广人稀;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恶劣;东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崎岖,冻土广布。
    【小问3详解】
    俄罗斯国内人口迁移受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的影响,由上题已知,东北人口稀疏,因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较西南部地区落后,西南部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人口有向西南部迁移趋势。故人口由东北向西南迁移。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既促进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也加强了城乡联系,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如图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据图比较我国外出农民工2017年就业地域分布与2018年就业地域分布的异同点。
    (2)简述东部地区是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最高地区的原因。
    (3)简述大量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会给家乡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1)同: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高,中西部地区低。异: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降低,中西部地区升高。
    (2)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方便;文化娱乐服务好;医疗保健、教育条件好等。
    (3)加强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经济发展;缓解人口流出地人地矛盾;提高流出地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为背景材料,涉及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2017年与2018年就业总体是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高,中西部地区低。不同之处在于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比例又80%降低到65%,中西部地区都呈现上升趋势。
    【小问2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方便;文化娱乐服务好;医疗保健、教育条件好等,吸引人口迁入。
    【小问3详解】
    大量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会给家乡带来的有利影响是加强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文化联系,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流出地人口减少,缓解人地矛盾;流出地人口的收入提高,可以提高流出地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示意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
    (1)判断甲、乙两国间人口的迁移方向,并说明理由。
    (2)简述甲、乙两国间人口迁移给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3)说出甲国出现的人口问题以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乙国人口向甲国迁移。理由:甲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乙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
    (2)甲国: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乙国: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
    (3)甲国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不利影响: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保障压力加大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为材料,涉及人口迁移的方向、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问题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国青少年比重小,老年人比重大,劳动力不足,属于发达国家,乙国青少年比重大,人口就业压力大,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乙国人口向甲国迁移。
    【小问2详解】
    乙国人口向甲国迁入,可以缓解乙国就业压力,获得外汇收入,同时可以缓解甲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发展。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甲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高达30%,人口老龄化严重,会导致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社会养老保障压力加大等一系列的问题。
    30.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枢纽国家,地理位置优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占到全国90%。
    材料二:2020年,埃及人口总数突破1亿,成为世界上第14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埃及的首都开罗是非洲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2000万。如图为埃及人口分布图。
    (1)分析埃及人口分布不平衡的自然原因。
    (2)简述开罗人口数量超过2000万的原因。
    (3)有学者认为埃及应该控制人口增长,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从环境人口容量的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1)该国气候干旱,水资源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制约因素;面积狭小的尼罗河沿岸、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中海沿岸)地区水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大;广大的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人口稀少。
    (2)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丰富;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开发的历史较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首都的带动作用强。
    (3)赞同:埃及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缺乏。不赞同:埃及经济较发达、科技水平高;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枢纽国家,对外开放水平高。
    【解析】
    【分析】本题以埃及人口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容量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有气候、地形、水源等;由材料可知,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占到全国90%,该国气候干旱,水资源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制约因素;面积狭小的尼罗河沿岸、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地中海沿岸)地区水资源较丰富,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人口密度较大;广大的沙漠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故而人口稀少。
    【小问2详解】
    开罗人口密集主要考虑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较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位于港口,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开发的历史较早,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密集;首都的带动作用强,吸引人口迁入。
    【小问3详解】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赞同主要从自然因素的角度作答,不赞同主要从社会经济角度作答;赞同是因埃及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水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缺乏,人口容量小。不赞同是因埃及经济较发达、科技水平高,有助于增加人口容量;是“一带一路”沿线的枢纽国家,对外开放水平高,人口容量大。属性
    城市→乡村
    乡村→城市
    平均年龄(岁)
    42.02
    37.23
    家庭平均收入(万英镑/年)
    18.12
    15.87
    (家庭结构)有孩家庭(%)
    33.97
    26.88
    (婚姻状况)单身(%)
    16.28
    35.23
    就业情况:退休(%)失业(%)
    14.68,1.77
    11.43,3.39
    要素剩余量
    经济总量
    水资源
    土地资源
    产业结构
    森林资源
    EBC(万人)
    826
    364
    283
    1021
    109
    相关试卷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五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云南省昆明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测评月考四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