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明同学对与自己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 正常体温约38℃B. 每分钟脉搏跳动约75次
C. 受到的重力约55kgD. 站立时对地的压强约105Pa
2.从运动速度、运动方向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上分析,以下运动状态最适合与静止状态归为一类的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B. 变速直线运动C. 匀速曲线运动D. 变速曲线运动
3.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还给了市民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 )
A.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B.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C. 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D. 以上三种减弱噪声的方法都用了
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反映动圈式话筒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5.下列运动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6.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下列诗句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流泪”是液化现象
C.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7.下列有关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B. 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8.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当将电风扇的插头插入插座中时,灯泡突然熄灭,检查时发现保险丝熔断。故障原因可能是( )
A. 三孔插座短路B. 电风扇的插头短路
C. 灯泡短路D. 电风扇的电动机断路
9.如图所示,工人用500N的拉力,将900N的重物匀速提升3m,用时10s。则( )
A. 重物上升的速度为0.6m/s
B. 动滑轮做的有用功为5400J
C. 工人拉力的功率为150W
D.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10.如图所示是检测河水流速变化的装置原理图,机翼状的探头始终浸没在流水中,通过连杆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上下移动。电源电压保持4V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50Ω,1A”。闭合开关S,随着水流速度的改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示数变大,表示水流速度增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小,表示水流速度增大
C. 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0~40Ω
D. 电路安全工作时消耗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0.4W~1.6W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11.小明在书房内就知道妈妈正在厨房炒鸡。小明闻到炒鸡的香味是因为分子______;小明在书房内看不到炒锅中的鸡肉是因为光______。
12.如图所示的磁性黑板擦被吸在竖直黑板上,分析受力情况可知: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与黑板擦受到黑板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黑板擦受到的重力与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是一对______。
13.小明使用煤气炉将4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在此过程中用掉0.1m3煤气,则完全燃烧这些煤气可放出的热量为______,此煤气炉烧水时的效率为______%。[c水=4.2×103J/(kg⋅℃),q煤气=4.2×107J/m3]
14.如图所示是10米跳台跳水运动员入水时的情景。在跳水运动员下落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逐渐______(选填“减小”“不变”“增大”);若他的质量为50kg,某时刻在空中下落的速度为2m/s,则此时刻重力对他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g取10N/kg)
15.如图(a)所示,用钢缆绳拉着某长方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沉入江底,图(b)是A下降过程中钢缆绳对A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长方体A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______,长方体A的平均密度为______。(ρ水=1.0×103kg/m3,g=10N/kg)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1=20Ω,R2=10Ω,R3=30Ω。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调整开关可使电路的最大电功率达到______W。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17.如图所示,重100N的均匀木棒AB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若细绳的拉力为动力、重力为阻力,请画出动力臂l1及阻力F2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8.小明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
(1)如图(a)所示,用手按压橡皮膜,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是因为橡皮管内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2)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这种方法的是______。
A.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B.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C.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3)在实验中,保持金属盒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朝向,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______是否有关。
(4)小明欲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他用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图(b)(c)所示的两次实验,小红没有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仅仅观察到橡皮膜所处的深度,就认为小明的操作不能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初步结论。小红的理由是:______。但是小明坚持自己的做法,他进一步测出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为10cm,在另一种液体中的深度为8cm,结合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小明求出另一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kg/m3。(ρ水=1.0×103kg/m3)
19.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将观察和测量的部分结果记录在表中:
(1)分析表中信息可得:凸透镜的焦距f= ______cm;当物距u=20cm时,像距v= ______cm;当物距u=10cm时,像的性质是______。
(2)如图2所示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制作水球时呈现的情景,此时,她在球中所成的像与上表中第______次实验所成像的性质相同。
20.小明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的阻值。
(1)根据图1(a)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b)的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它的电阻增大。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较小示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都不发光,两表示数均无变化,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电阻R短路;
B.电阻R开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或开路;
D.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
(3)排除故障后,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并计入表格。当他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一端时,电压表指针刚好指向15V刻度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据此可算出电阻R= ______Ω。
(4)小明根据表中记录的电压和电流值,算出对应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他求电阻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
(5)同组的小红用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S0,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电路图测量电阻R的阻值。闭合开关S后,当S0接通触头1时,电压表示数为U1,当S0接通触头2时,电压表示数为U2,则被测电阻R= ______(用R0、U1、U2表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1.冰壶由密度为2.5g/cm3的花岗岩凿磨而成,它的体积为8×10−3m3,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如图所示,掷壶运动员用21N的水平推力(没有施加竖直方向的力)推着冰壶由静止开始前进4m后松手,冰壶又向前自由滑行26m后停在营垒中心。整个过程没有其他运动员擦冰,掷壶运动员所做的功最终通过摩擦全部转化为内能。
求:
(1)冰壶对冰面的压强;
(2)冰壶在冰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22.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量程为0~15V,电流表量程为0~0.6A,定值电阻R0=50Ω,灯泡L上标有“5V,2.5W”的字样。只闭合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根据电流表示数I和电压表示数U绘制出对应的I−U图像如图(b)所示,滑片来回移动过程中,电路元件无损坏,滑片滑至某一端点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求:
(1)滑片移动过程中,小灯泡电阻RL的变化范围;
(2)闭合所有开关,逐渐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向左滑动,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
(3)当电路功率最大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75次左右,故B符合实际;
C、小明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0N,双脚的面积大约为4×10−2m2,则人站立时对地压强约为p=FS=GS=500N4×10−2m2=1.25×104Pa,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答案】A
【解析】解:从运动速度、运动方向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上分析,静止的物体受力平衡,而受力平衡的物体除了静止,还有匀速直线运动,故最适合与静止状态归为一类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A。
根据物体受力平衡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力与运动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3.【答案】B
【解析】解: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选:B。
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噪声的控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是一道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
4.【答案】D
【解析】解:当人对着动圈式话筒说话时,它会产生随人的声音变化而变化的电流,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故D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D。
动圈式话筒工作过程是: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传给扬声器。由此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发电机、动圈式话筒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带电动机的用电器、扬声器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原理,带电磁铁的仪器利用是电流的磁效应原理。
5.【答案】C
【解析】解:A、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就不会变,跳远时人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
B、穿滑雪板滑雪,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错误;
C、游泳时向后划水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手上擦些镁粉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手与杠之间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1)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滑动代替滚动。
此题考查了惯性的存在、减小压强的方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等知识。
6.【答案】C
【解析】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蜡烛“流泪”是蜡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雪”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7.【答案】A
【解析】解:A、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核的聚变反应,故A错误;
B、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例如蒸发、水汽输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故C正确;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来自地质时期的太阳能,故D正确。
故选:A。
(1)核能释放能量有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方式;
(2)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是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4)太阳能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
本题考查学生能源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内容的考查,比较简单。
8.【答案】B
【解析】解:闭合开关时灯泡正常发光,再将电风扇的插头插入插座中时,灯泡突然熄灭,检查时发现保险丝熔断了,这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由于电风扇的功率不大,所以造成电流过大的原因不是总功率过大,故原因是电路出现了短路现象;开始时电路正常工作,将电风扇的插头插入插座中时电流过大,所以故障是电风扇的插头短路;电风扇断路、灯泡断路都不会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故B正确。
故选:B。
保险丝熔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另一个是发生短路。
本题考查对家庭电路故障(短路)的分析判断能力,保险丝烧坏的原因有两个:总功率过大和发生短路。
9.【答案】D
【解析】解:A、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v物=ht=3m10s=0.3m/s,故A错误;
B、动滑轮做的有用功为:
W有=Gh=900N×3m=2700J,故B错误;
C、由图可知,n=2,工人做的总功为:
W总=Fs=Fnh=500N×2×3m=3000J,
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P=W总t=3000J10s=300W,故C错误;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η=W有W总=2700J3000J×100%=90%,故D正确。
故选:D。
(1)根据v物=ht求出重物上升的速度;
(2)根据W有=Gh求出动滑轮做的有用功;
(3)根据滑轮组装置确定绳子股数,利用W总=Fs=Fnh求出工人做的总功,根据P=W总t求出工人拉力做功的功率;
(4)根据η=W有W总求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功率公式,以及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公式和效率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10.【答案】D
【解析】解:
由图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R2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
AB、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当水流速度增大时,机翼状的探头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的压强,R2的滑片上移,R2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由I=UR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变阻器R2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故AB错误;
CD、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I=UR1=4V10Ω=0.4A,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大=0.4A;
电路的最大功率为:P大=UI大=4V×0.4A=1.6W;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最小阻值为0Ω;
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U2=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此时R1的电压:U1=U−U2=4V−3V=1V,
则电路中最小的电流:I小=U1R1=1V10Ω=0.1A,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R2大=U2I小=3V0.1A=30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汶上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汶上县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作图与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