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初中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训练题(89份)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与演练(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与演练(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创新(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目的,内容,作用,历史沿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梳理
线索一 西周分封制
1.目的:稳定政局,巩固疆土。
2.内容: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有纳贡、调兵的义务。
3.作用: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疆域,也为诸侯争霸埋下祸根。
4.历史沿革:西周确立;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大大削减了诸侯国的封地和势力;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
线索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线索三 科举制
专题演练
1.相传有一天周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游戏时,将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的形状交给了弟弟:“我就用这个来分封你吧。”几天后,周公请求成王选择吉日封叔虞为诸侯,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周公道:“天子无戏言。”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了叔虞。与这则故事相关的是( )
A.世袭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禅让制
2.如图所示的两个王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 )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分封制和集权制
C.分封制和行省制D.郡县制和行省制
3.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维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B.皇帝制
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4.官僚政治指机能专业化、讲资格、按规章办事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贵族政治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权力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
A.分封制的推行B.“皇帝”制度确立
C.郡县制的确立D.禅让制的出现
5.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由此可知,汉武帝推行的措施是( )
A.实施“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
6.如图为日本大化改新后实行的制度。其效仿的是( )
A.西汉的刺史制度B.隋朝的科举制度
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D.元朝实行的行省制
7.示意图可以直观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如图示意图中空白方框处的事件是( )
A.宦官专权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D.五代十国更迭
8.在宋代,复种技术得到了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朝( )
A.水稻产量跃居首位B.政府提倡南稻北移
C.南方经济得到发展D.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9.如图是小秦同学绘制的图说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A.八股取士B.厂卫制度C.改革官制D.掣签制度
10.从明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实行八股取士,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这体现了明清时期( )
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社会经济不断进步
C.对外交往不断加强D.文学艺术不断发展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摘编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为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示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其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举措。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集权进一步强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进的总体趋势。
12.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据材料一,概括隋唐科举制的特点。
材料二 宋代重文轻武,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名额也成倍增长,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制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宋代科举制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 明朝规定:科举考试专取四书五经命题,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要“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有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要用排比、对偶而相对成文的两股文字组成,共八股,所以称之为八股文。
(3)据材料三,概括明朝科举考试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消极影响。
发展阶段
内容措施
发展趋势
影响
初步形成:战国
韩非提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商鞅变法确立县制
君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封建社会后期君主专制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正式建立:秦朝
秦始皇建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巩固:西汉
(1)政治上:
①采纳主父偃“推恩”的建议;
②建立刺史制度。
(2)思想上:①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②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材。
(3)经济上: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4)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完善:隋唐
创立并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加强:北宋
(1)军事上:
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
①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设通判,分知州的权力。
(3)经济上:
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②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重文轻武的政策:
①文臣统兵,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②注重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发展: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奠定了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
强化:明朝
废丞相,权分六部;废行省,设“三司”;设特务机构“厂卫”;实行“八股取士”
进一步强化:清朝
(1)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大兴文字狱,文化专制;
(3)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推翻:1911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发展阶段
内容措施
影响
诞生:隋朝
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
加强了皇权,扩大了选官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发展
完善:唐朝
唐太宗时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发展:宋朝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僵化:明清
禁锢思想,培养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废除:清末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热点专题突破与演练(四)中共使命与民族复兴(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电视纪录片对如图这样解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热点专题突破与演练(八)跨学科主题学习(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爱好和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突破专题5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资本主义的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资本主义的调整与进一步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