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一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一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含解析)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一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含解析)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一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含解析)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一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二章 第一节 课时一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含解析),共14页。
    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1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目标一 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2.分类(1)进行得很快的内力作用,如火山喷发和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2)进行得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3.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2)岩浆活动: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3)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4.对地表的影响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1)地壳运动(2)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2019年2月22日厄瓜多尔中南部地区发生7.5级地震,震中位于莫罗纳—圣地亚哥省马卡斯附近,震源深度107千米。据此回答1~2题。1.以下有关该次地震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由火山活动引起B.由地壳运动引起C.由山崩和滑坡引起D.由人类活动诱发而成2.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地质现象的成因与该次地震相似的是(  )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B.崇明岛的形成C.澳大利亚大堡礁的形成D.约旦地沟的形成答案 1.B 2.D解析 第1题,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属于内力作用,虽然火山活动也能引起地震,但此次地震发生时并没有火山喷发。第2题,云南路南石林是由流水侵蚀(或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貌,属于外力作用;崇明岛是流水挟带泥沙沉积而成;澳大利亚大堡礁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约旦地沟处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处,由内力作用形成。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湾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下图示意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大理石柱变化。读图,回答3~4题。3.大理石柱在不同年代升降的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B.地壳运动C.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D.全球气候变冷,使海平面下降4.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湾海岸所受到的地质作用及其判断依据对应正确的是(  )A.岩浆活动——火山灰覆盖B.风力沉积——火山灰覆盖C.海水的堆积作用——海生动物钻孔D.海水的侵蚀作用——海生动物钻孔答案 3.B 4.A解析 第3题,图中显示大理石柱在不同时期出露海平面的情况不同,说明该地发生过多次海陆变迁现象,这主要是地壳上升和下降运动引起的。第4题,由图可知,那不勒斯湾海岸大理石柱主要经历了海生动物钻孔和火山灰覆盖过程,火山灰覆盖是岩浆活动引起的,所以A项对,B项错;海生动物钻孔是海生动物的侵蚀作用,故C、D项错。目标二 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方式。(1)风化作用: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的过程。可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型。(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的过程。思考1.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坚如磐石”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 不正确。风化等外力作用能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2.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吗?答案 不是。风化作用与风没有直接关系,风力作用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3.常见的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1)风化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如花岗岩球状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2)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3)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4.几种外力作用规律的判断(1)高蚀低积规律流水作用、风力作用或冰川作用主导的区域内,地势较高的区域以侵蚀为主,地势较低的区域以沉积为主。但个别区域,受地形走向、盛行风向的共同影响,可能出现爬升沙丘、风蚀沟谷等相反的现象。(2)堆积规律风力堆积和流水堆积是在碎屑颗粒物的重力大于风或流水的搬运力时发生的,一般是颗粒大的、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密度小的后沉积,使沉积物按照砾石—砂—粉砂—黏土的顺序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冰川的机械堆积多因冰体融化而发生,冰碛物大多没有分选性,大小颗粒混杂。如下图:(3)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力的关系沙丘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多呈新月形。(4)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①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②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B。③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5.不同区域外力的表现形式(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①干旱、半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风力作用主导。②湿润、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堆积作用。③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溶蚀)作用为主。④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以流水和冰川侵蚀作用为主。⑤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较显著。(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主导性外力作用材料一 外力作用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下图示意风化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破坏岩石、实现“石烂”的过程。材料二 某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1.[综合思维]图示风化作用主要受哪几种因素的影响?风化在外力作用过程中有何意义?答案 图示风化过程主要受温度、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沙砾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2.[区域认知]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哪幅图?该图所示地貌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答案 图B。波浪侵蚀作用。3.[区域认知]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中到达海拔最高的一个。”学生乙绘制的是哪幅图?该图所示地貌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该图中显示的主要地貌有哪些?答案 图C。冰川侵蚀作用。角峰、U形谷、冰斗、刃脊等。4.[区域认知]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地方,冒着高达40多摄氏度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别是由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答案 图A、图E。图A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图E是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1~2题。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A.风化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  )A.三峡谷地 B.淮北平原C.青藏高原 D.皖南丘陵答案 1.A 2.C解析 第1题,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作风化作用。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应为风化作用。第2题,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四个选项中冻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青藏高原。(2022·6月浙江选考)近年来,全球冰川消融日益严重。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跟随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某地利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并拍摄了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完成3~4题。3.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在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的过程中,可以(  )A.利用GPS模拟冰川移动B.利用RS监测冰川面积变化C.运用GIS测定冰面温度D.运用VR获取冰川厚度信息答案 3.B 4.B解析 第3题,①是新月形沙丘,②是冰川U形谷,③是喀斯特地貌,④是雅丹地貌,选B。第4题,无人机可携带传感器对物体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进行探测,属于RS,可监测地物属性的变化,选B。用GPS模拟冰川的移动,需要把GPS接收机固定在地物冰川上,通过一段时间测量来观察冰川的移动,与无人机无关,A错;GIS的功能是数据分析和处理,不能测量地物的具体属性,C错;VR是虚拟现实技术,运用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不能通过VR获取冰川厚度信息,D错。日本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这座火山正在积蓄着能量,准备着下一次的岩浆喷发。下图为“富士山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1.富士山岩浆喷发主要是(  )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C.内力作用 D.地震作用2.推测富士山岩浆喷发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最有可能是(  )A.削平富士山 B.增大地表起伏C.形成新的山脉 D.形成大盆地地形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岩浆活动是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故岩浆喷发主要是受内力作用而产生的。第2题,岩浆活动属于内力作用,岩浆喷出地表时会改变地表的原始形态,使地表起伏增大。2022年12月24日5时17分,在我国台湾台东县海域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据此完成3~4题。3.影响此次地震形成的地质作用为(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4.从地质作用方面分析,下列现象的成因与此次地震相似的是(  )A.沙丘的形成B.北美五大湖的形成C.花岗岩球状形态的形成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答案 3.B 4.D解析 第3题,地震的形成主要与地壳运动有关。第4题,地震和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均主要与地壳运动有关,两者成因相似,D项正确;沙丘的形成主要与风力堆积作用有关,北美五大湖的形成主要与冰川侵蚀作用有关,花岗岩球状形态的形成主要与风化作用有关,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据此回答5~6题。5.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风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6.“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 D.搬运作用答案 5.A 6.B解析 第5题,岩石在冰川作用、冻胀作用、风力作用、暴晒作用下,变成松散的碎屑残留在地表,这个过程属于风化作用。碎屑物经外力作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搬运作用。第6题,“水滴石穿”描述的是流水侵蚀作用。(2023·山东临沂期中)峡湾地貌分布于高纬度的大陆及岛屿的沿海地区,在末次冰期中,这些地区曾被磅礴的冰盖覆盖。冰期结束后,冰川融化,海洋“逆袭”,造就了今天的峡湾奇观。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地区中没有峡湾地貌分布的是(  )A.加拿大西部海岸B.非洲西南部海岸C.挪威西部海岸D.智利西南部海岸8.下列对峡湾地貌形成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表断裂下陷,冰雪融水汇入B.地表断裂下陷,海水倒灌C.冰川侵蚀形成“V”形谷,高山冰雪融水汇入D.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海水倒灌答案 7.B 8.D解析 第7题,由材料可知,峡湾地貌分布于高纬度的大陆及岛屿的沿海地区,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非洲西南部海岸附近纬度位置较低,属于中低纬度地区,不会形成峡湾地貌,B符合题意;加拿大西部海岸、挪威西部海岸、智利西南部海岸均处于高纬度的沿海地区,存在峡湾地貌,故选B。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峡湾地貌的形成是因为沿海地区的山体不断被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冰川融化之后,海水倒灌进入,形成峡湾,故D正确。(2023·江苏扬州月考)雅丹地貌是干旱地区特有的风水复合侵蚀地貌,一般出现在沙漠、戈壁之中,而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台吉乃尔湖区附近却形成了独特的水上雅丹地貌,碧绿的湖水与鬼斧神工般的雅丹地貌构成一幅天然画卷,宛如人间仙境,但美景的背后也潜藏危机。据此完成9~10题。9.水上雅丹地貌形成过程是(  )A.湖相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气候变暖、湖泊淹没B.湖相沉积—地壳抬升—气候变暖、湖泊淹没—外力侵蚀C.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气候变暖、湖泊淹没—湖相沉积D.地壳抬升—湖相沉积—外力侵蚀—气候变暖、湖泊淹没10.让美景潜藏危机的原因不包括(  )A.湖面水位上升淹没低矮雅丹地貌B.湖水溶蚀作用导致雅丹地貌坍塌C.水上雅丹地貌底部受浸泡易坍塌D.湖面风力大,波浪侵蚀加剧雅丹地貌坍塌答案 9.A 10.B解析 第9题,雅丹地貌是河湖相土状沉积物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组合地貌,因此应先有湖相沉积,后经地壳抬升,湖相沉积裸露于地表,受风力侵蚀形成,水上雅丹地貌是由于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湖泊水位上升,原有的雅丹地貌又被湖泊淹没,A正确。第10题,流水溶蚀作用是指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侵蚀,此处为雅丹地貌,由泥岩、砂岩组成的河湖相沉积物,不属于可溶性岩石,不存在流水溶蚀,B符合题意;湖面水位上升会淹没低矮的雅丹地貌、水上雅丹地貌底部受浸泡易坍塌、 湖面风力大,波浪侵蚀加剧雅丹地貌坍塌,都可能让美景潜藏危机,A、C、D不符合题意。沙坝是由波浪挟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下图为“某地海岸地貌简图”,图中沙坝内侧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近海水域,近海水域有潮汐通道与外海相连。据此回答11~12题。11.形成沙坝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海水堆积C.风力堆积 D.冰川堆积12.下列关于沙坝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A.沙坝的高度不断增加B.沙坝向外海方向扩展C.沙坝的面积在不断萎缩D.沙坝向近海方向扩展答案 11.B 12.D解析 第11题,沙坝的位置在近海和外海之间,距离陆地较远,流水作用小,A错误;沙坝是由波浪挟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因此沙坝主要是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B正确;波浪挟带泥沙堆积是因为海水运动,不是因为风力作用,C错误;波浪挟带泥沙堆积不是因为冰川作用,D错误。故选B。第12题,沙坝位于近海和外海之间,当外海水位高于沙坝时,沙坝顶部被侵蚀,沙坝高度不会一直增加,A错误;海水进入近海之后,流速减慢,挟带的泥沙在沙坝内侧沉积,导致未来沙坝向近海方向扩展,B错误,D正确;沙坝内侧泥沙不断沉积导致沙坝面积增大,C错误。故选D。哈萨克斯坦的一片草原上分布着成千上万颗神秘石球,被称为“石球谷”。这些石球直径大多有三四米,主要由沙土组成。有些石球会自然裂开,裂开之后可以发现里面有“石蛋”,“石蛋”易碎。读“哈萨克斯坦石球景观图”,完成13~14题。13.哈萨克斯坦石球自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作用强 B.风化作用强C.冰川作用强 D.海浪作用强14.哈萨克斯坦石球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①碎屑物在沉积过程中 ②岩浆在冷却过程中 ③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④其他物质围绕石核层层凝聚 ⑤与周边环境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凝结成石核A.①⑤④③ B.①⑤③④C.②③⑤④ D.②⑤④③答案 13.B 14.A解析 第13题,哈萨克斯坦地处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故选B。第14题,由材料可知石球是风化作用形成的,所以最后一个为③,故排除B、C。石球和石蛋易碎,不可能为岩浆岩,A正确。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下面图1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丹娘沙丘景观图。(1)描述丹娘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6分)(2)指出该沙丘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6分)(3)推测丹娘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 (1)谷坡陡峭;相对高度大;谷底较平坦开阔。(2)雅鲁藏布江河床(沙洲、河滩)。理由: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河床泥沙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物质条件。(3)东南风。理由:沙丘由风力搬运而来,沙源地应位于沙丘的上风向;由图可知,沙源地(河床)位于该沙丘的东南部,故主导风向为东南风。16.(2023·湖北仙桃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砾岩构成,经流水作用形成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下图为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演化过程图,该地丹霞地貌顶托的黄土和气候环境对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1)据图描述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8分)(2)分析顶托的黄土和当地气候环境对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的保护作用。(4分)答案 (1)坎布拉地区地壳相对下沉,红碎屑物在该地不断沉积形成沉积岩;红层盆地构造抬升,裂隙发育;在裂隙处经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幼年期的丹霞地貌;地壳进一步抬升,流水继续下切侵蚀形成壮年期的丹霞地貌。(2)黄土覆盖减少了降水对下部岩层的侵蚀;气候干冷,降水较少,减轻了流水对岩石的侵蚀。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学习目标1.掌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的表现形式。(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分析典型地区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理实践力)3.举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综合思维)4.结合实例,解释典型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成因。(地理实践力)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概念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运动方向水平挤压水平张裂地壳抬升、地壳下沉对地表的影响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形成裂谷或海洋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运动形态举例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相互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作用因素作用表现形成的地貌形态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峰林、峰丛、石林等风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冰川高纬度和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形谷等波浪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作用因素作用表现形成的地貌形态流水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变宽,流水的速度减慢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风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波浪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沙滩冰川冰川在移动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冰碛地貌、冰碛湖等地貌形态外力作用高山上的破碎岩石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流水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流水溶蚀作用沙丘风力堆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怪石波浪侵蚀作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