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1页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2页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共20页。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综合测试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一、单选题1.下列做法与可持续发展宗旨相违背的是(  )A.回收某些垃圾生产煤气、乙醇等燃料B.推广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C.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2CO3易溶于水,可用于清洗油污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苯酚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消毒D.Al2O3熔点高,可用于电解冶炼铝3.环境保护是当今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 B.氮氧化物会形成光化学烟雾C.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 D.一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4.2016年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吻合的是(  ) 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品B.推广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C.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减少CO2排放D.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5.冬天,在多个地区持续发生大雾天气,“PM2.5 ”数据监测进入公众视野。“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 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1微米=10-6m),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B.PM2.5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D.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6.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氢气C.具有还原性,可以添加到食品中作抗氧化剂D.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7."绿色化学"的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A.工业生产环氧乙烷:2CH2=CH2+O2 B.水煤气合成甲醇:CO+ 2H2 CH3OHC.铝热反应:2Al+ Fe2O3 2Fe + Al2O3D.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8.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记载或叙述错误的是(  )A.“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是因为加热丹砂(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成HgS晶体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指硫酸铜),记载中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操作是蒸馏9.“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中最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A.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乙醇:B.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一氯甲烷: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D.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10.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11.工业冶炼镁的反应:MgCl2(熔融)电解__Mg+Cl2↑,下列金属的冶炼方法与其相同的是A.Hg B.Al C.Au D.Ag12.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A.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B.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动物大量死亡C.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D.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13.工业上获得苯等芳香烃的主要途径是(  ) A.煤的干馏 B.石油的分馏C.石油的催化裂化 D.煤的液化14.下列关于物质工业制备原理错误的是A.工业制备金属钠:2NaCl2Na+Cl2↑B.工业生产铁:Fe2O3+3CO2Fe+3CO2C.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D.工业生产镁:MgCl2+FeFeCl2+Mg15.以下有关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D.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16.下列关于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产品﹣﹣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的成分相同B.获得上述化石能源的过程均为化学变化C.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和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B.大气中的和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C.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在常温下不与溶液反应D.目前主要用石灰石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18.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对今后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工段②是风化过程B.在工段③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C.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制取镁单质D.工段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19.生物硝化法处理含NH4+的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物质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NaOH和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检验NH4+B.该方法会导致水体pH下降C.该方法中O2做氧化剂,微生物做还原剂D.处理后的废水需进一步处理才能排放20.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生活污水的净化的是(  ) A.明矾 B.氯化铁 C.硫酸铝 D.氯化钠二、综合题21.化学与资源利用、材料研制、环境保护等密切相关. (1)海水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它是一个巨大的宝藏. ①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1.8×1015 t,海水里镁的存在形式主要是   .(填“游离态”或“化合态”)②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填字母)A.单质钠 B.单质钾 C.氯化钠③目前化学工业的主要支柱之一是氯碱工业,它是以   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2)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生活. ①工业上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   .②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制造耐火材料的是   .(填字母)A.氧化镁 B.过氧化钠 C.三氧化二铝③在生铁和钢这2种金属材料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3)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①pH<   的雨水称为酸雨.燃煤产生的   是引起我国酸雨的主要原因.②下列物质中,会破坏臭氧层的是   .(填字母)A.氮气 B.一氧化碳 C.氟氯烃③在生产中,人们曾用浓氨水来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已知能发生的反应为(在有水蒸气存在时):2NH3+3Cl2=6HCl+N2,则如果氯气管道某处漏气,用该方法检查时的现象是   .22.汽车尾气主要含有CO2、CO、SO2、NO等有害气体物质,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二种无毒气体.(1)汽车尾气中NO的来源是 .A.汽油、柴油的燃烧产物B.是空气中的N2与汽油、柴油的反应产物C.是空气中的N2与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产物D.是汽车高温尾气导致了空气中N2与O2的化合反应(2)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3)控制或者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可以有 .A.开发氢能源 B.使用电动车C.禁止车辆行驶 D.使用乙醇汽油.23.《科学》曾评出10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水质优劣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海洋是化学资源宝库,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人类把海水淡化,就可以得到大量的饮用水,常规蒸馏法,技术和工艺比较完备,但也存在较大缺陷,大量推广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 (1)天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明矾做混凝剂,其净水作用的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家庭用水可以用肥皂水检验其硬度,因为   .家用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和阳离子交换树脂(NaR),用过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放入中可再生. (3)电渗析法淡化海水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仅允许阴(阳)离子通过.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是   .在阴极附近加入无色酚酞,看到的现象是   .淡水的出口为   (填“a”“b”或“c”). (4)利用海水制得的食盐,制取纯碱的简要过程如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气体A,后通入气体B,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晶体C和滤液D,将晶体C灼烧即可制得纯碱.①滤出晶体C后,从滤液D中提取氯化铵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通入氨,冷却、加食盐,过滤;方法二、不通氨,冷却、加食盐,过滤.对两种方法的评价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a.方法一析出的氯化铵纯度更高 b.方法二析出的氯化铵纯度更高c.方法一的滤液可直接循环使用 d.方法二的滤液可直接循环使用②提取的NH4Cl中含有少量Fe2+、SO42﹣.将产品溶解,加入H2O2,加热至沸,再加入B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得到工业氯化铵.加热至沸的目的是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24.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氢气或一氧化碳)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1)请对下表中的金属冶炼方法进行分析,从上述四种方法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入表中空格: (2)请再举出使用上述方法冶炼金属的例子各一个(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   ;②   ;③   ;④   。25.火力发电厂释放出的大量NONOx、SO2、CO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mol﹣1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脱硫:①某种脱硫工艺将废气处理后可获得硫酸铵和硝酸铵,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硫酸铵溶液和硝酸铵溶液,前者的c(NH4+)与后者的c(NH4+)的关系是   .A.大于2倍 B.等于2倍 C.介于2倍与2倍之间 D.小于1倍②25℃时pH均为4的硝酸铵溶液和稀硝酸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c1、c2,则c1与c2的比值等于   .(3)脱碳:废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醇(CH3OH)可用于制作甲醇燃料电池(结构如图),质子交换膜左右两侧的溶液均为1L2mol•L﹣1H2SO4溶液.电极c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当电池中有1mole﹣发生转移时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之差为   g (假设反应物a、b耗尽,忽略气体的溶解).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A.回收某些垃圾生产煤气、乙醇等燃料,符合可持续发展宗旨,故A不符合题意;B.推广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宗旨,故B不符合题意;C.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减少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符合可持续发展宗旨,故C不符合题意;D.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影响地质结构,应尽量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宗旨之一就是垃圾的变废为宝; B、可降解塑料可以使垃圾更容易处理; C、脱硫煤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D、水资源枯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宗旨。2.【答案】C【解析】【解答】A.Na2CO3水解显碱性,可用于清洗油污,故A不符合题意;B.NH4HCO3易溶于水并含有N元素,可用作氮肥,与其不稳定性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苯酚使蛋白质变性,可以使细菌病毒失去活性,可以杀灭细菌,病毒,故可用于消毒,故C符合题意;D.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氧化铝坩埚,电解冶炼铝是因为氧化铝是离子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碳酸钠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 B.碳酸氢钠含有氮元素,可作氮肥; D.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能导电。3.【答案】D【解析】【解答】A.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A项不符合题意;B.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是汽车尾气排放出的氮氧化物发生复杂的变化造成的,B项不符合题意;C.臭氧空洞主要与氟氯代烃等过量排放造成,C项不符合题意;D.CO2会加剧温室效应,造成全球变暖,一氧化碳不会造成温室效应,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一氧化碳不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才会。4.【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品,提高原子利用率,减少副产物的产生,符合绿色化学和节能减排的理念,故A正确; B、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能减少污染并节能,故B正确;C、用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大措施,故C正确;D、一次性餐具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白色污染,不利于节能减排,故D错误.故选D.【分析】节能减排即低碳经济的宗旨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倡导绿色化学,即从源头上对污染进行治理,提高原子利用率,据此分析.5.【答案】B【解析】【解答】A、PM2.5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危害人体呼吸系统,故A不符合题意;B.PM2.5的直径大于胶体直径,所以不属于胶体,故B符合题意;C.实施绿化工程,能减少空气中颗粒物,所以能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烟、雾属于胶体,胶体的特征性质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PM2.5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B.胶体的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 C.实施绿化工程,能减少空气中颗粒物; D.烟、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6.【答案】C【解析】【解答】A、明矾为KAl(SO4)2·12H2O,溶于水后Al3+水解产生Al(OH)3胶体,利用胶体的吸附性,起到净水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用于干燥H2,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与其脱水性无关,B不符合题意。 C、SO2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因此可适量添加到食品中,作为抗氧化剂,C符合题意。 D、SO2用于漂白纸浆,是利用SO2的漂白性,与其还原性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明矾可产生Al(OH)3胶体,利用Al(OH)3胶体的吸附性起到净水作用。 B、浓硫酸做干燥剂,利用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C、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 D、SO2用于漂白纸浆,利用了SO2的漂白性。7.【答案】C【解析】【解答】A.工业生产环氧乙烷,反应物原子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A不符合题意;B.水煤气合成甲醇,反应物原子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B不符合题意;C.反应物的原子没有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因此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C符合题意;D.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时,反应物原子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绿色化学”的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据此分析解答。8.【答案】A【解析】【解答】A.丹砂烧之成水银的意思是说HgS灼烧转化为Hg,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B.雾霾形成的是气溶胶属于胶体,所以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B不符合题意。C.“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是指铁与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D.“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指的是蒸馏酒精,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Hg的性质很不活泼。因此在加热高温的情况下硫化汞能分解成硫蒸汽和汞9.【答案】D【解析】【解答】A.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乙醇,该反应中还生成了溴化钠,原子利用率不到100%,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A项不符合题意;B.甲烷与氯气反应制备一氯甲烷,该反应中还生成了氯化氢,原子利用率不到100%,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B项不符合题意;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该反应中还生成了二氧化氮和水,原子利用率不到100%,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C项不符合题意;D.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没有其他产物,原子利用率100%,符合“绿色化学”概念,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A.还生成了溴化钠,原子利用率不为100%; B.还生成了氯化氢,原子利用率不为100%; C.还生成了二氧化氮和水,原子利用率不为100%; D.没有副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10.【答案】B【解析】【解答】解:A.化石燃料燃烧主要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与温室效应有关,而与酸雨无关,故A错误;B.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CO为有毒气体,故B正确;C.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为二氧化碳,不是二氧化氮,故C错误;D.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而光化学烟雾与二氧化氮有关,且汽车尾气的排放的主要为C、N的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分析】A.二氧化硫与酸雨有关,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B.一氧化氮为有毒气体;C.二氧化氮与光化学烟雾有关,与温室效应;D.二氧化硫与酸雨有关,光化学烟雾与二氧化氮有关.11.【答案】B【解析】【解答】A.金属汞制备:加热氧化汞使其分解,A不符合题意;B.金属铝制备:电解熔融氧化铝,B符合题意;C.金属金制备:物理方法,如沙里淘金,C不符合题意;D.金属银制备:加热氧化银使其分解,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较活泼金属用热还原法,不活泼金属用热分解方法,该原理为电解法。12.【答案】C【解析】【解答】解:A.因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的氧化物,会引起光化学污染事件,导致咳嗽和气喘者增多,故A正确; B.因含磷洗衣粉能使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栖生物大量死亡,故B正确;C.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CO2,引起全球温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与人口增多无关,故C错误;D.因氟氯烃能破坏臭氧层,会引起臭氧层空洞,使紫外线直接辐射人类,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故D正确;故选:C.【分析】A.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B.含磷洗衣粉能使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C.温室效应主要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CO2;D.氟氯烃能破坏臭氧层,引起臭氧空洞;13.【答案】A【解析】【解答】解: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含有苯,经过分馏可以得到苯,石油的馏分以及催化裂化产物中不含有芳香烃,煤的液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液体燃烧. 故选A.【分析】煤的干馏得到的煤焦油中含有苯等芳香烃.14.【答案】D【解析】【解答】A.工业制备金属钠,需要电解熔融的氯化钠:2NaCl2Na+Cl2↑,A不符合题意;B.工业生产铁需要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3CO2Fe+3CO2,B不符合题意;C.湿法炼铜是铁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Fe+CuSO4=Cu+FeSO4,C不符合题意;D.工业生产镁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 MgCl2Mg+Cl2↑,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金属冶炼的方法:钾、钙、钠、镁采用电解熔融氯盐的制取,铝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锌、铁、锡、铅、铜采用热还原法冶炼,汞、银采用热分解法冶炼。15.【答案】C【解析】【解答】解:A.食盐腌制食品,食盐进入食品内液产生浓度差,形成细菌不易生长的环境,可作防腐剂,食盐具有咸味,所以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故A正确; B.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受热时易被破坏,应采取凉拌生食、或不要煮过长时间,故B正确;C.人体内不含水解纤维素的酶,所以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纤维素不能被分解提供能量,故C错误;D.苏打是碳酸钠,碳酸钠水解,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溶液呈碱性,依据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信息可知,如果是假红酒,就没有葡萄糖,就不显蓝色,所以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故D正确;故选C.【分析】A.食盐具有咸味,食盐腌制食品,以抑制细菌的滋生,常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B.维生素C加热烹调处理、浸水等,都会让蔬菜的维生素C大幅度减少,维生素C呈酸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C.纤维素在人体中不水解,不能被人体吸收;D.苏打是碳酸钠,依据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信息进行解答.16.【答案】D【解析】【解答】解:A.直馏汽油的成分是烷烃,裂化汽油是较大分子的烃通过裂化反应生成的,含有烯烃,故A错误; B.直馏汽油是石油通过分馏获得的,属于物理变化,裂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水煤气是气体燃烧,煤的气化得到水煤气,煤的液化可以得到液态燃料,故C错误;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产物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D正确.故选D.【分析】A.直馏汽油的成分是烷烃,裂化汽油含有烯烃;B.分馏属于物理变化;C.煤的气化得到水煤气;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产物无污染.17.【答案】D【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A不符合题意;B.硫氮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不是,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C不符合题意;D.目前主要用石灰石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将硫以固体形式固定下来,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A.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B.二氧化碳不导致酸雨;C.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D.石灰石可将硫以固体形式固定下来。18.【答案】C【解析】【解答】解:A.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类药物,因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脱水而成为粉末状态,该过程需要加热,所以不是风化,故A错误; B.第③步中,溴元素化合价从﹣1升高到0价,被氧化,第④步中,溴元素化合价从0降低到﹣1价,被还原,第⑤步中,溴元素化合价从﹣1升高到0价,被氧化,故B错误;C.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阳极是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阴极是镁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金属镁,制取镁单质,故C正确;D.选项中的试剂添加顺序中,钡离子最后无法除去,则加入的药品顺序为: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加盐酸,故D错误;故选C.【分析】海水通过蒸发浓缩得到粗盐和母液,粗盐精制除去杂质得到精盐,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母液中含有镁离子和溴离子,加入石灰乳沉淀镁离子过滤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和滤液,氢氧化镁溶解后浓缩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失去结晶水得到无水氯化镁,滤液中加入氧化剂氯水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再通入二氧化硫吸收后,加入酸重新生成溴单质,A.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类药物,因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脱水而成为粉末状态;B.溴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时被氧化;C.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备金属镁和氯气;D.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无先后顺序要求.19.【答案】C【解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所以可用NaOH和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检验NH4+,故A正确;B.NH4++2O2 NO3﹣++2H++H2O,反应生成氢离子,溶液的pH下降,故B正确;C.由NH4++2O2 NO3﹣++2H++H2O可知,该方法中O2做氧化剂,NH4+做还原剂,故C错误;D.处理后的废水含有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处理后的废水需进一步处理才能排放,故D正确.故选C.【分析】A.氢氧化钠与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B.根据NH4+与氧气的反应判断;C.该方法中O2做氧化剂,NH4+做还原剂;D.处理后的废水含有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20.【答案】D【解析】【解答】解: A.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粒具有吸附性,可将小颗粒泥尘聚集成大颗粒,有利于沉降,从而起到净水效果,故A不选;B.氯化铁电离出的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粒具有吸附性,可起到净水作用,故B不选;C.硫酸铝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粒具有较大表面积,可吸附污水中的小颗粒,从而起到净水效果,故C不选;D.NaCl在水中电离出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会水解,也不具有强氧化性,无法净化污水,故D选;故选D.【分析】明矾、氯化铁、硫酸铝等试剂中电离出阳离子能够水解生成胶体,胶体粒子具有较大吸附面积,从而能够净水,而氯化钠中氯离子和钠离子都无法净化生活污水.21.【答案】(1)化合态;C;电解食盐水(2)二氧化硅;B;生铁(3)5.6;SO2(或二氧化硫);C;出现白烟【解析】【解答】解:(1)①海水中镁元素以盐的形式存在,主要是化合态,故答案为:化合态;②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提取NaCl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而Na、Mg元素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由化合态转化为单质,一定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故答案为:C;③氯碱工业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的反应过程,故答案为:电解食盐水;(2)①工业上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二氧化硅,故答案为:二氧化硅;②氧化镁、氧化铝熔点很高,可以应用制造耐火材料,过氧化钠易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做耐火材料,故答案为:B;③在生铁和钢这2种金属材料中,含碳量较高的是生铁;故答案为:生铁;(3)①正常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碳,饱和时其pH=5.6,故pH值小于5.6的雨水为酸雨,燃煤产生的SO2(或二氧化硫)是引起我国酸雨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5.6;SO2(或二氧化硫);②氮气、CO不会破坏臭氧层,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故答案为:C;③反应3Cl2+2NH3=N2+6HCl中,NH3可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铵,有白烟生成,化学方程式为:8NH3+3Cl2=6NH4Cl+N2,故答案为:有白烟生成. 【分析】(1)①海水中镁元素以盐的形式存在;②海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而Na、K元素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③电解饱和食盐水是氯碱工业制备;(2)①工业上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是二氧化硅;②氧化镁、氧化铝熔点很高,可以应用制造耐火材料;③生铁含碳量高于钢;(3)①正常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碳,其pH=5.6,故pH值小于5.6的雨水为酸雨;燃煤产生SO2引起酸雨;②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③反应中生成氯化铵,观察到现象为产生白烟.22.【答案】(1)C(2)2CO+2NO 2CO2+N2;NO;CO2(3)A;B;D【解析】【解答】解:(1)在电火花条件下,汽车缸内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故答案为:C;(2)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的无毒气体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CO+2NO 2CO2+N2,其中氧化剂为NO,还原剂为CO,氧化产物为CO2,故答案为:2CO+2NO 2CO2+N2;NO;CO2;(3)A.开发氢能源,燃烧产物为水,有利于减少污染,故A正确;B.使用电动车有利于减少污染,故B正确; C.不能严禁车辆行驶,所以不能通过限制车辆行驶控制污染,故C错误;D.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利于减少污染,故D正确;故答案为:ABD.【分析】(1)空气中的N2与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下能产生NO;(2)汽车尾气中的CO跟NO反应转化成CO2、N2;(3)使用清洁能源和不使用产生污染可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但不能严禁车辆行驶.23.【答案】(1)Al3++3H2O⇌Al (OH)3(胶体)+3H+(2)高级酯肪酸钠,能与硬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形成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沉淀(3)2Cl﹣﹣2e﹣═Cl2↑;阴极附近溶液变红色,有无色气体放出;b(4)ad;使Fe3+完全水解为Fe(OH)3;Fe(OH)3;BaSO4【解析】【解答】解:(1)然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加入明矾做混凝剂,因明矾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 (OH)3(胶体)+3H+,故答案为:Al3++3H2O⇌Al (OH)3(胶体)+3H+;(2)肥皂中含有高级酯肪酸钠,能与硬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形成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沉淀;用过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中钠离子被钙、镁离子交换掉了,要再生可以放在食盐中,将钙镁离子再换成钠离子,故答案为:高级酯肪酸钠,能与硬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形成硬脂酸钙、硬脂酸镁沉淀;食盐水;(3)依据电渗析法淡化海水示意图分析,阴(阳)离子交换膜仅允许阴(阳)离子通过,所以阳极上是阴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海水中的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电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阴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在阴极附近加入无色酚酞,可以看到阴极附近溶液变红色,有无色气体放出;在电渗析法淡化海水示意图中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所以水在b处流出,故答案为:2Cl﹣﹣2e﹣═Cl2↑;阴极附近溶液变红色,有无色气体放出;b;(4)①滤液D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铵,a.方法一通入氨,使溶液中的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再加食盐,过滤,析出的氯化铵纯度更高,故a正确; b.方法二没有通氨气,冷却、加食盐,过滤,析出的氯化铵中会有碳酸氢钠,纯度不高,故b错误;c.方法一的滤液含有碳酸钠不可直接循环使用,故c错误;d.方法二的滤液主要成分还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还有氯化钠,可直接循环使用,故d正确;故选ad,故答案为:ad;②提取的NH4Cl中含有少量Fe2+、SO42﹣.将产品溶解,加入H2O2,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加热至沸,促使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再加入BaCl2溶液,使硫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蒸发结晶,得到工业氯化铵,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故答案为:使Fe3+完全水解为Fe(OH)3;Fe(OH)3、BaSO4;【分析】(1)明矾可水解生成具有吸附性的胶体;(2)肥皂中含有高级酯肪酸钠,能与钙离子生成沉淀;用过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中钠离子被钙、镁离子交换掉了,要再生可以放在食盐中,将钙镁离子再换成钠离子;(3)依据电渗析法淡化海水示意图分析,阴(阳)离子交换膜仅允许阴(阳)离子通过.所以阳极上是阴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海水中的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阴极附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在电渗析法淡化海水示意图中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所以水在b处流出;(4)①滤液D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铵,a.方法一通入氨,使溶液中的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再加食盐,过滤,析出的氯化铵纯度更高;b.方法二没有通氨气,冷却、加食盐,过滤,析出的氯化铵中会有碳酸氢钠,纯度不高;c.方法一的滤液含有碳酸钠不可直接循环使用;d.方法二的滤液主要成分还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还有氯化钠,可直接循环使用;②提取的NH4Cl中含有少量Fe2+、SO42﹣.将产品溶解,加入H2O2,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加热至沸,促使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再加入BaCl2溶液,使硫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蒸发结晶,得到工业氯化铵,据此答题;24.【答案】(1)①;③;③;④(2)3C+2Fe2O3 4Fe+3CO2↑;3H2+WO3 W+3H2O;3MnO2+4Al 3Mn+2Al2O3;2NaCl(熔融) 2Na+Cl2↑【解析】【解答】在灼烧孔雀石时,用还原剂C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属于焦炭法;湿法炼铜是用铁从某些含铜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属于金属置换法;铝热法炼铜使用铝粉与氧化铬在高温下反应,置换出铬,反应产生的热量使铁化而分离,属于活泼金属置换法;从光卤石中可得到六水合氯化镁晶体,采用通电分解熔融的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镁。【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制备。金属的性质不同,活泼性不同,冶炼方法不同,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采用热还原法、电解法、热分解法等。 热分解法:对于不活泼金属,可之间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热还原法: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电解法: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冶炼活泼金属。 25.【答案】(1)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mol(2)A;106(3)CH3OH+H2O﹣6e﹣=CO2↑+6H+;12【解析】【解答】解:(1)已知:CH4(g)+4NO2(g)=4NO(g)+CO2(g)+2H2O(g)△H1=﹣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2=﹣1160kJ•mol﹣1,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利用盖斯定律将两式相加,可得2CH4(g)+4NO2(g)=2N2(g)+2CO2(g)+4H2O(g)△H=﹣1734 kJ/mol,即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mol﹣1,故答案为: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mol;(2)①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硫酸铵溶液和硝酸铵溶液,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铵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水解程度越小,前者的c(NH4+)与后者的c(NH4+)的关系是大于其2倍,故选A,故答案为:A;②硝酸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1=10﹣4 mol/L,稀醋酸抑制水的电离,C2=c(OH﹣)= =10﹣10 mol/L,因此则c1与c2的比值等于 =106,故答案为:106 ;(3)负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当转移1mol电子时,左侧质量减轻 ×12g=2g,还要有1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侧,质量减少1g,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右侧质量增加32g× =8g,加上转移过来的1gH+,因此左右两侧溶液的质量之差为8g+1g+2g+1g=12g,故答案为:CH3OH+H2O﹣6e﹣=CO2↑+6H+;12.【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利用已知化学反应方程式乘以某个系数相加或相减,构造出目标化学反应方程式,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已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焓变乘以某个系数相加或相减得到;(2)①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硫酸铵溶液和硝酸铵溶液,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铵根离子浓度越大其水解程度越小;②硝酸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1=10﹣4 mol/L,稀醋酸抑制水的电离,C2=c(OH﹣)= =10﹣10 mol/L;(3)负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按照电极反应式计算; 氧化物环境问题主要来源ACO2酸雨化石燃料的燃烧BCOCO中毒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C NO2温室效应工厂废气的排放DSO2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的排放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