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文综地理试题(二)(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冲刺调研押题卷·文综(二)
(150分钟3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广东省政府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并表示大湾区发展重心将进一步向“黄金内湾”聚拢,成为大湾区的主阵地和主引擎。大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产业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通网络等突出的优点。图为黄金内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打造黄金内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 产业B. 文化C. 交通D. 科技
2. 广深双城驱动是黄金湾区最特殊的搭档,是因为( )
A. 发展定位相似,对外贸易发达B. 政策大力支持,产业结构完善
C. 同城效应明显,两城交通便捷D. 协同机制优越,资源共享便捷
3 黄金内湾打造完成后,有利于( )
A. 增加珠海常住人口B. 改善中山城市环境
C. 提高香港城市等级D. 调整东莞产业结构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科技和产业并不是首要问题,是后续产业引进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化无法轻易改变,只有首先完善交通才可以促进“黄金内湾”区域间的交流,因此打造黄金内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交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广深发展定位并不相似,A错误;大湾区基本上都得到了政策大力支持,产业结构也很完善,不是广深的特点,B错误;广深同城效应不明显,广佛和莞深同城效应比广深明显,C错误;广深双城经济和产业发展协同机制高效,经济发展过程中双城资源配置和共享更便捷,D正确。故选D。
【3题详解】
“黄金内湾”打造完成后,可提高珠海的城市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常住人口,A正确;“黄金内湾”对中山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不明显,B错误;香港城市等级并不是依靠“黄金内湾”就可以提高的,C错误;“黄金内湾”有利于完善和优化东莞产业结构,并不能调整产业结构,D错误。故选A。
【点睛】黄金内湾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100公里。基于珠江口两岸已经形成了相互竞争又关联互补的经济生态圈。在已经具备了比较理想的工商业和科技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湾区潜力,实现优势互补,以形成集合效应。
如图示意美国圣胡安河某处河床在一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的变化。该地气候干旱,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河床有深厚的沉积物层。P为此次暴雨洪水泛滥过程中河床的最大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河河床沉积物层深厚的直接原因是( )
A. 上游的植被覆盖率较低B. 该地区河谷的岩性较软
C. 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D. 该地区的河床地势较陡
5. 导致河床P值变化大的因素是( )
①降水强度②植被覆盖率③沉积物硬度④昼夜温差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6. 洪水期,I阶段河床不降反升,最可能是河流( )
A 水位上涨,河岸崩塌严重B. 流量增大,凹岸侵蚀加剧
C. 流量减少,泥沙大量沉积D. 含沙量大,沉积大于侵蚀
【答案】4. C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该地气候干旱,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说明该地降水较集中,多暴雨,侵蚀能力强,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该河河床沉积物层深厚,C正确;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可能是植被覆盖率较低,也可能是地形陡峭或者土质疏松,且不属于沉积物深厚的直接原因,A错误;岩性软,地势陡易被侵蚀,不易形成深厚沉积物,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P为此次暴雨泛滥过程中河床最大深度”。降水强度大时,河流补给量大,水量大,河流水位高,P越大;河流流速越快,流水侵蚀作用越强,河床越深,P越大,①正确;植被覆盖率越低,涵养水源的能力越弱,河流流量峰值越大,水位越高,P越大,②正确;沉积物硬度、昼夜温差对流水侵蚀影响小,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读图可知,Ⅰ时段,河流水位升高,河流径流量变大,携沙能力强,带来大量泥沙,在该河段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河床抬升,D正确,C错误;河岸崩塌严重、凹岸侵蚀加剧会使河道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浅,AB错误。故选D。
【点睛】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包含3种类型:下蚀(向下侵蚀)、侧蚀(向两侧侵蚀)和溯源侵蚀(向源头侵蚀),在河谷发育的不同阶段,河流的侵蚀作用不同: ①在河谷发育的初期:河流落差较大,侵蚀作用主要以下蚀、溯源侵蚀为主,使得河谷不断地加深和变长。这个阶段的河谷比较平直,横剖面呈“V形”; ②在河谷发育的中期:河流的落差逐渐降低,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下蚀为辅,使得河床在慢慢加深的同时,两侧河谷不断展宽,河道慢慢弯曲; ③在河谷发育的后期:河流的落差较小,侵蚀作用主要为侧蚀,使得河谷不断地展宽,河流弯弯曲曲,横剖面呈“U形”。
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高地,高校技术转移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一环,能够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我国长期存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图示意我国高校技术转移网络演化机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与高校技术转移强度呈反相关的是( )
A.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B. 高校等级C. 城市吸收能力D. 空间距离
8. 高校技术异地城市转移,最可能发生在( )
①北京一上海②南京一苏州③沈阳一昆明④西宁一兰州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9. 高校等级和城市吸收能力对技术转移强度的影响向不同方向变化,为提高高校技术转移能力,最应该( )
A. 继续巩固优势高校地位B. 不断培育高等级高校
C. 推动城市科技产业发展D. 增强高校之间的交流
【答案】7. D 8. A 9. C
【解析】
【7题详解】
高校科研经费投入越高,越有利于产出更多的技术成果,为技术转移提供技术源;高校等级越高,一般情况下,产出的技术成果越多;城市吸收能力越强,越能有效承接高校技术转移,ABC呈现正相关,不符题意;空间距离越大,越不利于实现技术转移,D呈现负(反)相关,D符合题意。故选D。
【8题详解】
北京和上海都是高校众多、产业发达的一线城市,联系密切,互相合作机会多,高校技术异地城市转移的可能性大,①正确;南京和苏州同为江苏省内城市,南京为省会,是科教中心,苏州产业发达,有利于高校技术异地城市转移,②正确;沈阳和昆明两城市距离较远,且联系较弱,③错误;兰州和西宁高校规模及城市产业水平有限,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由图可知,高校等级的影响逐渐减小,城市吸收能力的影响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提高城市吸收能力,即发展城市的科技产业,为产学研相结合提供产业载体,C正确;读图可知,高校等级对高校技术转移的影响逐渐减弱,继续巩固优势高校地位、不断培育高等级高校、增强高校之间的交流对高校技术转移的吸收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点睛】作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承担着产业 技术的基础研究任务,对于完善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促进国际技术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综合资源优势,努力推动国际技术转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图示意世界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状况,该地位于11°E经线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6月22日,该地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刻,北京时间约为( )
A. 6月21日07时16分B. 6月22日16时55分
C. 6月22日07时16分D. 6月23日16时55分
11. 图中能反映该地6月22日太阳视运动方向的是( )
A. 甲和乙B. 甲和丙C. 丙和丁D. 乙和丁
【答案】10. C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出现极昼现象,6月22日。该地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刻是该地地方时0时。该地位于11°E经线上,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与11°E相差经度为109°,时间相差7小时16分,由于北京位于该地东面,该地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刻(该地地方时0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6月22日07时16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6月22日为北半球夏至日,该地整日都可以看到太阳,说明该地有极昼现象,且最小太阳高度大于0,应位于北极圈以内。北极圈以内极昼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太阳升起后往偏东方向移动,至正午太阳移动至正南方,接着逐渐西移,因此太阳的视运动方向为顺时针,图中甲和丙为逆时针方向,乙和丁为顺时针方向,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日出日落方位:1、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北回归线,各地日出的方位就越偏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的方位也越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而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接近南回归线,各地日出方位就越偏南;纬度越高的地方日出的方位也越偏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共160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6年三菱机电公司率先在九州岛熊本县建设第一家半导体工厂,此举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出台了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许多企业纷纷入驻九州。该类工厂称为“轻薄短小型”且附加值高的高技术工厂,生产对优质的水源和稳定的供电等方面的条件要求很高。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多数半导体骨干企业的总部、研发机构和人才仍主要集中在东京等大城市,九州地区只是作为半导体生产与组装基地。为此,日本相继推出了《产业集群计划》,旨在打造熊本县涵盖技术研发、生产加工、品牌运营等的现代化产业链条。现在,九州岛的科研及服务机构有近百所,形成了完整的半导体产业体系。2021年,台积电计划与索尼公司联合在日本熊本县建立有史以来首家芯片制造厂,于2022年开始建设,2024年正式启用。
(1)与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区相比较,分析熊本县建设半导体基地优越的自然条件。
(2)分析半导体工厂布局在九州岛的“内地”,而不直接布局在临海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我国的半导体企业在熊本县投资建厂可能面临的不利条件。
(4)依据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总结新工厂正式启用后对日本的有利影响。
(5)某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拟在上海昆山和贵州贵阳两个开发区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厂址,你认为哪个更加合适,请说明理由。
【答案】(1)熊本县有“量丰质好”的地下水;地震少发;空气较为清洁,环境质量高。
(2)半导体工厂耗费的原材料较少,对海运的需求量不大 ;产品主要依赖航空运输,内地有多个机场,满足芯片运输需求。
(3)我国和日本文化差异较大,该企业职员去日本参与生产管理,易引发文化冲突及管理问题;日本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高,投资总额较大;日本半导体产业规模大,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高素质劳动力相对紧缺。
(4)提供大量芯片,缓解日本的“芯片荒”;带动日本半导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提高经济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5)贵州贵阳更为合适;理由: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贵州贵阳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水质较好、环境质量好;且对稳定的供电要求高,贵阳附近水电资源丰富,给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且贵阳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地价低廉,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解析】
【分析】本题以日本熊本县半导体基地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工业区位、工业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熊本县建设半导体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三点。 首先,熊本县的优质水源为半导体生产提供了保障,因为半导体生产过程中对水源的要求很高。其次,熊本县位于岛屿偏西侧,没有紧邻太平洋,地震相对少发,这意味着生产环境稳定,有利于保障半导体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最后,熊本县的环境清洁,空气质量好,这有利于保证半导体产品的质量。
【小问2详解】
半导体工厂为“轻薄短小型”且附加值高的高技术工厂,耗费的原材料较少,对海运的需求量不大 ;产品附加值高,且体积小,价值昂贵,主要依赖航空运输,内地有多个机场,可以满足芯片运输需求。
【小问3详解】
我国和日本文化差异较大,该企业职员去日本参与生产管理,由于地区文化差异大,容易引发文化冲突及管理问题,加大管理难度;日本相对于我国经济发达,日本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高,投资总额较大;由于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较早且发展较为成熟,我国企业在日本投资建厂可能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建设半导体工厂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而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高素质的年轻劳动力相对紧缺。
【小问4详解】
台积电计划与索尼公司联合在日本熊本县建立有史以来首家芯片制造厂,台积电芯片生产能力强,能提供大量芯片,缓解日本汽车和半导体产业的“芯片荒”;技术力量强大,生产经验丰富,可带动日本半导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工厂需要大量员工,可带动当地就业,提高人们经济收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将当地产业升级到技术导向型,形成芯片生产、应用上下游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小问5详解】
贵州贵阳更为合适;材料中提到:“生产过程对优质水源和稳定的供电等方面的条件要求很高。”理由: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贵州贵阳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水质较好、环境质量好;且对稳定的供电要求高,贵阳地处我国二三阶梯交汇处附近,靠近水电站附近,给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且贵阳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地价低廉,降低生产成本。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这类湖泊多呈弯月形,水深较小。下图为甲、乙、丙、丁不同年份我国某河流一段流域的河道形态示意图。
(1)判断我国该河道演化的先后时间顺序。
(2)说明尺八口演变成牛轭湖的过程。
(3)分析碾子湾、沙滩子、中洲子最终演变为河漫滩的过程。
(4)分析图示藕池口河段形成江心洲的原因。
(5)从自然条件角度推测监利否适合建河港,并说明理由。
【答案】(1)先后时间顺序依次是甲、丙、乙、丁。
(2)流经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流水不断侵蚀河岸(凹岸),河床出现弯曲且弯曲度不断增大;受流水的不断侵蚀作用,河流最终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3)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形成河漫滩。
(4)河流流量大,携带丰富的泥沙;该河段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泥沙大量沉积等。
(5)适合。理由:监利地处河流的侵蚀岸,流水侵蚀强,河道深,适宜修建河港。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不同年份长江某段河道形态变化相关材料为背景,涉及河流侵蚀地貌、地貌对港口建设的影响等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观察示意图,依据牛轭湖的形成来判断河道演化先后顺序,关注尺八口和上车湾处的牛轭湖形成,甲到丙,尺八口处的牛轭湖形成;丙到乙上车湾的曲流颈被冲开,乙到丁上车湾处的牛轭湖形成。因此该河道演化的先后时间顺序依次是甲、丙、乙、丁。
小问2详解】
河流流经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受外力作用河流发生弯曲,出现凹岸与凸岸,河流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流水不断侵蚀河岸(凹岸),河床出现弯曲且弯曲程度不断增大,凹岸不断靠近形成曲流颈,受流水的不断侵蚀作用,曲流颈被冲毁,河流最终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小问3详解】
根据河道改道观察可知,河漫滩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裁弯取直形成的。根据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原理可知,会使河道进一步弯曲,使得弯曲程度更大,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形成河漫滩。
【小问4详解】
江心洲为河流堆积地貌,河流流量大,从河流上游携带丰富的泥沙,该河段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大量沉积,在江心处堆积,形成江心洲地貌。
【小问5详解】
适合。河港建设需要一定水深,且泥沙淤积较少,监利地处河流的侵蚀岸,流水侵蚀强,河道深且泥沙不易堆积,满足河港修建条件,适宜修建河港。
2024年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文综(二)试卷-高中政治(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文综(二)试卷-高中政治(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文综二试卷-高中政治原卷版docx、2024年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文综二试卷-高中政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四)文综试卷-高中政治(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四)文综试卷-高中政治(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四文综试卷-高中政治原卷版docx、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四文综试卷-高中政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省省际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联考三(押题卷)文综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省际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联考三(押题卷)文综答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