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重组卷02 -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重组卷(上海专用)
展开2、锻炼同学的考试心理,训练学生快速进入考试状态。高考的最佳心理状态是紧张中有乐观,压力下有自信,平静中有兴奋。
3、训练同学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积累考试经验。模拟考试可以训练答题时间和速度。高考不仅是知识和水平的竞争,也是时间和速度的竞争,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是成绩。
4、帮助同学正确评估自己。高考是一种选拨性考试,目的是排序和择优,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因此,模拟考试以后,同学们要想法了解自己的成绩在整体中的位置。
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重组卷(上海专用)
真题重组卷02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考号。
3.作答必须按对应位置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标注“不定项”的试题,每小题有1~2个符合条件的选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一.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1.(2022·湖南·高考真题)铁和硒(Se)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且在医药、催化、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乙烷硒啉(Ethaselen)是一种抗癌新药,其结构式如下:
基态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新药分子中有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C原子;
③比较键角大小:气态SeO3分子______ SeO32−离子(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马酸亚铁FeC4H2O4是一种补铁剂。富马酸分子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富马酸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 B.11:2 C.7:2 D.4:1
②富马酸亚铁中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近期合成了一种固氮酶模型配合物,该物质可以在温和条件下直接活化H2,将N3-转化为NH2−,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产物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sp B.sp2 C.sp3
②与NH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钾、铁、硒可以形成一种超导材料,其晶胞在xz、yz和xy平面投影分别如图所示:
①该超导材料的最简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晶胞参数a=b=0.4nm、c=1.4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cm−1(列出计算式)。
【答案】(1) 3d104s24p4 8
> Se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SeO32-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2) A O>C>H>Fe
(3) C H2O
(4) KFe2Se2 4 2×(39+56×2+79×2)NA×0.4×0.4×1.4×10—21
【解析】(1)①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 3d104s24p4,故答案为:3d104s24p4;
②由结构简式可知,乙烷硒啉的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含有8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原子,故答案为:8;
③三氧化硒分子中硒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对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120°,亚硒酸根离子中硒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对电子对数为1,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键角小于120°,故答案为:>;Se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SeO32−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2)①由球棍模型可知,富马酸的结构式为HOOCCH=CHCOOH,分子中的单键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则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比为11:3,故答案为:11:3;A选项。
②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小于非金属元素,则铁元素的电负性最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氢碳氧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电负性依次增大,所以富马酸亚铁中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H>Fe,故答案为:O>C>H>Fe;
(3)①由结构简式可知,产物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故答案为:sp3杂化;
②水分子和氨基阴离子的原子个数都为3、价电子数都为8,互为等电子体,故答案为:H2O;
(4)①由平面投影图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和体心的钾原子个数为8×18+1=2,铁原子位于面心,原子个数为8×12=4,位于棱上和体心的硒原子的个数为8×14+2=4,则超导材料最简化学式为KFe2Se2,故答案为:KFe2Se2;
②由平面投影图可知,位于棱上的铁原子与位于面上的硒原子的距离最近,所以铁原子的配位数为4,故答案为:4;
③设晶体的密度为dg/cm3,由晶胞的质量公式可得:2×(39+56×2+79×2)NA=abc×10—21×d,解得d=2×(39+56×2+79×2)NA×0.4×0.4×1.4×10—21,故答案为:2×(39+56×2+79×2)NA×0.4×0.4×1.4×10—21。
二、制备无水二氯化锰
2.(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兴趣小组用四水醋酸锰[(CH3COO)2Mn·4H2O]和乙酰氯(CH3COCl)为原料制备无水二氯化锰,按如图流程开展了实验(夹持仪器已省略):(17分)
已知:①无水二氯化锰极易吸水潮解,易溶于水、乙醇和醋酸,不溶于苯。
②制备无水二氯化锰的主要反应:(CH3COO)2Mn+CH3COCl→苯ΔMnCl2↓+2(CH3COO)2O。
③乙酰氯遇水发生反应:CH3COCl+H2O→CH3COOH+HCl。
请回答:
(1)步骤Ⅰ:所获固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
(2)步骤Ⅰ在室温下反应,步骤Ⅱ在加热回流下反应,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步骤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用蒸馏水润湿滤纸,微开水龙头,抽气使滤纸紧贴在漏斗瓷板上
B.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开大水龙头,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
C.用乙醇作为洗涤剂,在洗涤沉淀时,应开大水龙头,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物
D.洗涤结束后,将固体迅速转移至圆底烧瓶进行后续操作
(4)步骤Ⅳ:①将装有粗产品的圆底烧瓶接到纯化装置(图2)上,打开安全瓶上旋塞,打开抽气泵,关闭安全瓶上旋塞,开启加热器,进行纯化。请给出纯化完成后的操作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纯化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将产品转至干燥器中保存
a.拔出圆底烧瓶的瓶塞
b.关闭抽气泵
c.关闭加热器,待烧瓶冷却至室温
d.打开安全瓶上旋塞
②图2装置中U形管内NaOH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用滴定分析法确定产品纯度。甲同学通过测定产品中锰元素的含量确定纯度;乙同学通过测定产品中氯元素的含量确定纯度。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
【答案】(1)(CH3COO)2Mn
(2)步骤Ⅰ脱去四水醋酸锰的结晶水并防止生成MnCl2;步骤Ⅱ加热回流促进反应生成MnCl2
(3)BD
(4) cdba 防止可能产生的酸性气体进入抽气泵;防止外部水气进入样品
(5)乙
【解析】(1)根据制备无水二氯化锰的主要反应:(CH3COO)2Mn+CH3COCl→苯ΔMnCl2↓+2(CH3COO)2O以及乙酰氯遇水发生反应:CH3COCl+H2O→CH3COOH+HCl可判断步骤Ⅰ中利用CH3COCl吸水,因此所获固体主要成分是(CH3COO)2Mn。
(2)由于步骤Ⅰ脱去四水醋酸锰的结晶水并防止生成MnCl2,因此步骤Ⅰ在室温下反应;而步骤Ⅱ加热回流促进反应生成MnCl2,所以步骤Ⅱ需要在加热回流下反应。
(3)A.因为氯化锰极易吸水潮解,故不能使用水来润湿,可以改用苯等有机溶剂,故A错误;
B.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开大水龙头,待溶液快流尽时再转移沉淀,故B正确;
C.用抽滤洗涤沉淀时,抽滤速率不能过快,故C错误;
D.由于无水二氯化锰极易吸水潮解,洗涤结束后,将固体迅速转移至圆底烧瓶进行后续操作,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4)①纯化完成后首先关闭加热器,待烧瓶冷却至室温,然后打开安全瓶上旋塞,关闭抽气泵,最后拔出圆底烧瓶的瓶塞,将产品转至干燥器中保存,故答案为cdba;
②由于可能混有酸性气体且无水二氯化锰极易吸水潮解,因此图2装置中U形管内NaOH固体的作用是防止可能产生的酸性气体进入抽气泵,同时防止外部水气进入样品。
(5)由于无水二氯化锰极易吸水潮解,且锰离子水解,所以应该通过测定产品中氯元素的含量确定纯度,所以合理的是乙同学的方法。
三.苯乙烯及高分子材料聚苯乙烯的制备
3.(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聚苯乙烯是一类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可通过苯乙烯聚合制得。(18分)
Ⅰ.苯乙烯的制备
(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C6H5C2H5g+212O2g=8CO2g+5H2OgΔH1=−4386.9kJ⋅ml−1
②C6H5CH=CH2g+10O2g=8CO2g+4H2OgΔH2=−4263.1kJ⋅ml−1
③H2g+12O2g=H2OgΔH3=−241.8kJ⋅ml−1
计算反应④C6H5C2H5g⇌C6H5CH=CH2g+H2g的Δ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J⋅ml−1;
(2)在某温度、100kPa下,向反应器中充入1ml气态乙苯发生反应④,其平衡转化率为50%,欲将平衡转化率提高至75%,需要向反应器中充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水蒸气作为稀释气(计算时忽略副反应);
(3)在913K、100kPa下,以水蒸气作稀释气。Fe2O3作催化剂,乙苯除脱氢生成苯乙烯外,还会发生如下两个副反应:
⑤C6H5C2H5(g)⇌C6H6(g)+CH2=CH2(g)
⑥C6H5C2H5(g)+H2(g)⇌C6H5CH3(g)+CH4(g)
以上反应体系中,芳香烃产物苯乙烯、苯和甲苯的选择性S(S=转化为目的产物所消耗乙苯的量已转化的乙苯总量×100%)随乙苯转化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曲线b代表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本反应体系中催化剂Fe2O3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
A.X射线衍射技术可测定Fe2O3晶体结构
B.Fe2O3可改变乙苯平衡转化率
C.Fe2O3降低了乙苯脱氢反应的活化能
D.改变Fe2O3颗粒大小不影响反应速率
Ⅱ.苯乙烯的聚合
苯乙烯聚合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关键步骤是某Cu(Ⅰ)的配合物促进C6H5CH2X(引发剂,X表示卤素)生成自由基C6H5CH2·,实现苯乙烯可控聚合。
(5)引发剂C6H5CH2Cl、C6H5CH2Br、C6H5CH2I中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室温下,①Cu+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形成CuL2+,其反应平衡常数为K;②CuBr在水中的溶度积常数为Ksp。由此可知,CuBr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溶解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有方程式中计量系数关系均为最简整数比)。
【答案】(1)+118
(2)5
(3) 苯 苯乙烯是主反应产物,选择性最大,随着水蒸气的通入,主反应④正移,副反应⑤正移,⑥不移动,导致选择性变化,苯乙烯降低,苯升高,甲苯几乎不变
(4)BD
(5)C6H5CH2I
(6)K∙Ksp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③可得C6H5C2H5(g)⇌C6H5CH=CH2(g)+H2(g) ∆H4=-4386.9kJ/ml-(-4263.1kJ/ml)-(-241.8kJ/ml)=+118kJ/ml;答案为:+118;
(2)设充入H2O(g)物质的量为xml;在某温度、100kPa下,向反应器中充入1ml气态乙苯发生反应④。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50%,可列三段式n(起始)(ml)n(转化)(ml)n(平衡)(ml)C6H5C2H5(g)10.50.5⇌C6H5CH=CH2(g)00.50.5+H2(g)00.50.5,此时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5ml,此时容器的体积为V;当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75%,可列三段式n(起始)(ml)n(转化)(ml)n(平衡)(ml)C6H5C2H5(g)⇌C6H5CH=CH2(g)+H2(g),此时乙苯、苯乙烯、H2物质的量之和为1.75ml,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为(1.75+x)ml,在恒温、恒压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此时容器的体积为1.75+x1.5V;两次平衡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等,则(0.5V)20.5V=(+x1.5V)+x1.5V,解得x=5;答案为:5;
(3)b曲线是苯;苯乙烯是主反应产物,选择性最大,随着水蒸气的通入,主反应④正移,副反应⑤正移,⑥不移动,导致选择性变化,苯乙烯降低,苯升高,甲苯几乎不变;
(4)A.测定晶体结构最常用的仪器是X射线衍射仪,即用X射线衍射技术可测定Fe2O3晶体结构,A项正确;
B.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不能改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B项错误;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故Fe2O3可降低乙苯脱氢反应的活化能,C项正确;
D.催化剂颗粒大小会影响接触面积,会影响反应速率,D项错误;
答案选BD。
(5)原子半径I>Br>Cl,则键长C—I键>C—Br键>C—Cl键,故键能C—Cl键>C—Br键>C—I键,则C—I键更易断裂,因此,C6H5CH2I更易生成自由基,即活性最高的是C6H5CH2I;答案为:C6H5CH2I;
(6)Cu+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形成[Cu(L)2]+,则Cu++2L⇌[Cu(L)2]+的平衡常数K=c{[Cu(L)2]+}c(Cu+)⋅c2(L);CuBr在水中的溶度积常数Ksp=c(Cu+)∙c(Br-);CuBr在配体L的水溶液中溶解反应为CuBr+2L⇌[Cu(L)2]++Br-,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c{[Cu(L)2]+}⋅c(Br-)c2(L)=c{[Cu(L)2]+}⋅c(Br-)⋅c(Cu+)c2(L)⋅c(Cu+)=K∙Ksp;答案为:K∙Ksp。
四、利用生物质资源合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
4.(2023·河北·统考高考真题)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高性能有机颜料及光敏聚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的正、负电极材料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利用生物质资源合成DHTA的路线如下:(19分)
已知:→2)H+/H2O1)NaNH2
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种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
(b)红外光谱中存在C=O吸收峰,但没有O−H吸收峰;
(c)可与NaOH水溶液反应,反应液酸化后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6)阿伏苯宗是防晒霜的添加剂之一。试以碘甲烷CH3I、对羟基苯乙酮()和对叔丁基甲苯[]为原料,设计阿伏苯宗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试剂和三个碳以下的有机试剂任选)
【答案】(1)A
(2)CH3OOCCH2CH2COOH
(3)丁二酸二甲酯
(4)+4NaOH→ΔH2O+2CH3OH+2H2O
(5)
(6)
【解析】(1)对比A、B的结构简式,A→B为A与H2发生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生成B。故A选项。
(2)根据分析,C的结构简式为CH3OOCCH2CH2COOH;
(3)D的结构简式为CH3OOCCH2CH2COOCH3,D中官能团为酯基,D的化学名称为丁二酸二甲酯。
(4)G的结构简式为,H的结构简式为,G→H的化学方程式为+4NaOH→ΔH2O+2CH3OH+2H2O。
(5)G的分子式为C10H10O6,G的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中存在C=O吸收峰、但没有O—H吸收峰,能与NaOH水溶液反应,反应液酸化后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G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不含—OH,G的同分异构体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则符合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6)对比与、CH3I、的结构简式,结合题给已知,可由与在1)NaNH2、2)H+/H2O作用下合成得到;可由与CH3I发生取代反应制得;可由先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再与CH3OH发生酯化反应制得,则合成路线为:。
五、稀土元素镧、钇的提取
5.(2022·广东·高考真题)稀土(RE)包括镧、钇等元素,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我国南方特有的稀土矿可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一种从该类矿(含铁、铝等元素)中提取稀土的工艺如下:(22分)
已知:月桂酸C11H23COOH熔点为44°C;月桂酸和C11H23COO3RE均难溶于水。该工艺条件下,稀土离子保持+3价不变;C11H23COO2Mg的Ksp=1.8×10−8,Al(OH)3开始溶解时的pH为8.8;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相关pH见下表。
(1)“氧化调pH”中,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1”前,用NaOH溶液调pH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范围内,该过程中Al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2”后,滤饼中检测不到Mg元素,滤液2中Mg2+浓度为2.7g⋅L−1。为尽可能多地提取RE3+,可提高月桂酸钠的加入量,但应确保“过滤2”前的溶液中cC11H23COO-低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①“加热搅拌”有利于加快RE3+溶出、提高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X”的过程为: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固液分离。
(5)该工艺中,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A.盐酸 B.硫酸镁 C.氯化镁 D.氯化铁
(6)稀土元素钇(Y)可用于制备高活性的合金类催化剂Pt3Y。
①还原YCl3和PtCl4熔融盐制备Pt3Y时,生成1mlPt3Y转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l电子。
②Pt3Y/C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电极材料时,能在碱性溶液中高效催化O2的还原,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2+
(2) 4.7≤pH<6.2 Al3++3OH−=Al(OH)3↓
(3)4.0×10-4
(4) 加热搅拌可加快反应速率 冷却结晶
(5)MgSO4
(6) 15 O2+4e-+2H2O=4OH-
【解析】(1)由分析可知,“氧化调pH”目的是除去含铁、铝等元素的离子,需要将Fe2+氧化为Fe3+,以便后续除杂,所以化合价有变化的金属离子是Fe2+,故答案为:Fe2+;
(2)由表中数据可知,Al3+沉淀完全的pH为4.7,而RE3+开始沉淀的pH为6.2~7.4,所以为保证Fe3+、Al3+沉淀完全,且RE3+不沉淀,要用NaOH溶液调pH至4.7≤pH<6.2的范围内,该过程中Al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故答案为:4.7≤pH<6.2;Al3++3OH−=AlOH3↓;
(3)滤液2中Mg2+浓度为2.7g⋅L−1,即0.1125ml/L,根据Ksp[C11H23COO2Mg]=c(Mg2+)⋅c2C11H23COO-,若要加入月桂酸钠后只生成C11H23COO3RE,而不产生C11H23COO2Mg,则cC11H23COO-
② “操作X”的结果是分离出月桂酸,由信息可知,月桂酸C11H23COOH熔点为44°C,故“操作X”的过程为:先冷却结晶,再固液分离,故答案为:冷却结晶;
(5)由分析可知,该工艺中,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MgSO4,故答案为:MgSO4;
(6)①YCl3中Y为+3价,PtCl4中Pt为+4价,而Pt3Y中金属均为0价,所以还原YCl3和PtCl4熔融盐制备Pt3Y时,生成1mlPt3Y转移15ml电子,故答案为:15;
②碱性溶液中,氢氧燃料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故答案为:O2+4e-+2H2O=4OH-。
离子
Mg2+
Fe3+
Al3+
RE3+
开始沉淀时的pH
8.8
1.5
3.6
6.2~7.4
沉淀完全时的pH
/
3.2
4.7
/
真题重组卷01 -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重组卷(上海专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1 -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重组卷(上海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1上海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1上海专用考试版docx、真题重组卷01上海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真题重组卷02——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2——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2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2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专用原卷版docx、真题重组卷02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江苏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真题重组卷02——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真题重组卷02——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广东专用),文件包含真题重组卷02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真题重组卷02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广东专用参考答案docx、真题重组卷022023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重组卷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