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 地理 Word版含解析
展开(完成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2024年4月
考生注意:
1.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正确填涂准考证号。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标注“单选”的试题,指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标注“不定项选择”的试题,指每题应选一个或多个选项。
1. 伴随着今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的火爆,冰雪经济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1月5日哈尔滨第四十届国际冰雪节如期举行,春节期间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均达到历史峰值,“冷冰雪”点燃“热经济”。黑龙江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
材料二:黑龙江省自2000年以来的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黑龙江省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
(1)下列关于黑龙江省地形分布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单选)
A. 以平原、高原地形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B. 以盆地、山地地形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C. 以平原、山地地形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D. 以平原、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2)全球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位于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该河流______。(单选)
①全年有春、夏两次汛期 ②汇入黑龙江属内流河
③径流量无明显季节变化 ④下游落差小,流速平缓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3)图中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区域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单选:A.热量B.光照)条件,其肥沃的黑土是粮食高产的重要保障,黑土的颜色是由于土壤中______(单选:A.矿物质B.腐殖质)含量丰富导致形成的。(单选)
(4)黑龙江省近十年来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______、______,请任选其中一点提出具体改善措施______。从数据判断该省城镇化水平在2020年前后处在______(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填空)
(5)描述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期间,黑龙江省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特点。
(6)简述哈尔滨市发展冰雪旅游的有利区位条件。
2. 全球经济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自2023年底以来,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行严重受阻,迫使大量船舶绕行南非好望角航线,导致我国对欧洲出口贸易受到一定影响。好望角是位于南非西南端的著名岬角,因多暴风雨,也被称为“风暴角”。
(1)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大部位于板块交界处,该位置符合下列表述的是______。(单选)
A. 非洲板块内部小板块间的生长边界B. 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间的生长边界
C.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间消亡边界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间的消亡边界
(2)图中从波斯湾驶往好望角的航线中,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大致是______。(单选)
A. 持续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C. 持续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3)由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改走好望角航线后,最直接影响是航程______(单选:A.增加B.缩短),航运成本______(单选:A.上升B.下降)。针对改道后导致我国对欧洲出口的影响,有同学提出两个应对方案,分别是:①从我国沿北冰洋走“北极航线”到达欧洲;②增开“中欧班列”数量,加大铁路运输能力。请你任选其中一条方案,简要比较该方案与原有线路之间的利弊______。
(4)好望角周边海域风大浪涌,简要分析其原因
(5)南非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西部和南部沿海均为著名渔场,试分析其主要成因。
3. 位于长江上游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发挥综合效益的第一年。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共同构成,全程跨越1800千米,沿线经过重庆等重要城市。该能源走廊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1)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形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不定项选择)
A. 地势落差大B. 位于人口稠密区C. 河流水量充沛D. 国家政策支持
(2)清洁能源走廊沿线梯级电站的建成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水循环______环节的影响。(单选)
A. 地下径流B. 地表径流C. 植物蒸腾D. 水汽输送
(3)重庆市作为该清洁能源走廊沿线最大的城市,其对周边区域起主要辐射带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重庆与周边地区相比______。(单选)
A 气候条件优越B.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 资源储备丰富D. 人口数量最多
(4)图中所示长江干流河段主要受流水______(单选:A.侵蚀B.堆积)作用,多发育形成______(单选:A.冲积扇B.峡谷)。当长江到达中游地区后,侧蚀作用增强,表现在______(单选:A.凹岸B.凸岸)不断被侵蚀,河道弯曲明显。
(5)图中清洁能源走廊所在区域与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同在长江经济带内,请就两区域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6)简述长江上游清洁能源走廊建成后对我国能源、生态、环境安全带来积极意义。
4.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麓,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比湖流域位于天山北麓,西北距著名的风口地阿拉山口约35千米,这里四季多大风,年均降水量不足200mm。上世纪50年代以来艾比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棉基地,但艾比湖的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也成为我国沙尘暴策源地之一。近些年来,随着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及一系列生态治理政策的实施,当地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材料二:天山山高坡陡,地表岩石破碎。其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3500米处。
(1)艾比湖流域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______。(单选)
A. 积雪融水B. 冰雪融水C. 地下水D. 大气降水
(2)艾比湖流域易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单选)
①地表多砂质沉积物 ②位于季风区 ③过度垦殖 ④临近风口多大风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3)艾比湖流域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该气候的主要成因是______。(填空)
(4)上海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网络文献资料获取到艾比湖水体面积变化折线图及其他相关文献,基于上述信息填写完成以下研究报告。
(5)简述设立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形成的生态功能。
(6)天山北坡地质灾害频发,判断该区域泥石流多发季节并分析该灾害形成的主要成因。
5.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个资源小国,但其经济发展处于世界前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6时10分,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4级地震。距能登半岛较近的日本中部地区有着独特的民居“合掌屋”,该建筑多由木料和茅草制成,茅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造型好像人的双手合掌一般。
材料二:日本近年来将氢能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自身资源不足,日本已选择将部分“制氢”产业转移到澳大利亚中、东部地区(多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利用该区域丰富的太阳能制氢来解决本国氢源短缺这一主要问题。
(1)地震发生时,能登半岛周边由于地块抬升,导致小部分海域转变为陆地,判断该处出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单选)
A. 背斜构造B. 断层构造C. 向斜构造D. 节理构造
(2)日本是个资源小国,但该国地热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三,这体现了自然资源的______。(单选)
A. 不均衡性B. 有限性C. 整体性D. 地带性
(3)日本多地震,主要由于该国位于______地震带上,当地震发生时,位于震区的人们最先感受到______(单选:A.上下颠簸B.左右摇晃),这主要是由于地震波中的______(单选:A.横波B.纵波)速度更快。
(4)日本“合掌屋”的木质结构有着较好的抗震功能,除此之外试说明该民居构造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5)比较图中日本所示区域与澳大利亚中、东部地区太阳能资源差异的原因。并就该产业转移对双方带来的积极影响做简要分析。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数量(万)
3689
3831
3185
城镇人口比重(%)
51.54
55.66
65.61
性别比
104.54
103.22
100.35
0~14岁人口比重(%)
18.9
11.94
10.32
15~64岁人口比重(%)
75.68
79.78
74.07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5.42
8.28
15.61
艾比湖水体面积变化研究报告
(2000—2020年)艾比湖水体面积变化的总体特征是______(填空)
水体面积变化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分析
人类活动因素分析
①湖区降水量因素分析:
②湖区气温因素分析:
……
①湖区周边土地开垦状况分析:
②______:(请再补充一点:填空)
……
水体面积变化对流域内土地利用、植被变化的影响
1.流域内水体减少部分主要转化未利用土地,这部分土地再转化为耕地和草地。
2.流域内部分区域的植被覆盖有所增加,多为人工种植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上述两点表述中,有一处明显有误,请写出错误处为______(填空)
研究结论:水体面积变化与气温上升,降水量下降是密切相关的,也与流域内土地开垦
等活动相关。
说明:1.自然因素的数据源自国家气象数据中心。
2.湖水面积变化数值的获取来自______等地理信息技术支持。(填空)
黄浦区2024年高中学业等级考模拟测试
地理试卷
(完成试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2024年4月
考生注意:
1.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正确填涂准考证号。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标注“单选”的试题,指每题只能选一个选项;标注“不定项选择”的试题,指每题应选一个或多个选项。
1. 伴随着今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冰雪旅游的火爆,冰雪经济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1月5日哈尔滨第四十届国际冰雪节如期举行,春节期间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均达到历史峰值,“冷冰雪”点燃“热经济”。黑龙江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
材料二:黑龙江省自2000年以来的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如下表所示。
黑龙江省第五、六、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
(1)下列关于黑龙江省地形分布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单选)
A. 以平原、高原地形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B. 以盆地、山地地形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C. 以平原、山地地形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D. 以平原、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2)全球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位于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该河流______。(单选)
①全年有春、夏两次汛期 ②汇入黑龙江属内流河
③径流量无明显季节变化 ④下游落差小,流速平缓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3)图中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区域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__(单选:A.热量B.光照)条件,其肥沃的黑土是粮食高产的重要保障,黑土的颜色是由于土壤中______(单选:A.矿物质B.腐殖质)含量丰富导致形成的。(单选)
(4)黑龙江省近十年来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______、______,请任选其中一点提出具体改善措施______。从数据判断该省城镇化水平在2020年前后处在______(稳定/快速)发展阶段。(填空)
(5)描述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期间,黑龙江省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特点。
(6)简述哈尔滨市发展冰雪旅游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1)C (2)C
(3) ①. A ②. B
(4) ①. 人口老龄化 ②. 人口流失(减少) ③. 出台政策,鼓励生育;发展经济吸引人口回流等 ④. 快速
(5)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6)纬度高,冬季气温低,冰雪期长;依江傍水,冰雪资源丰富;当地重点发展冰雪经济,政策支持;省会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发展历史悠久,品牌知名度高。
【解析】
【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六个小题,涉及东北地形地势特征、东北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农业的区位因素、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中部是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是小兴安岭,南部是长白山,因此黑龙江省地形分布特征主要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且南北两侧高,中部低,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选择C。
【小问2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尔滨市位于松花江畔,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漫长回春之际冰雪融化,因此有两次汛期,河流季节变化大,故①正确,③错误;黑龙江最终流入太平洋属于外流河,故②错误;由于该河流下游流经平原地区,地势落差小,水流平缓,故④正确。答案选择C。
【小问3详解】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故A正确;由于分布有肥沃的黑土地,主要是地势平坦,很长时间动植物残体腐烂形成的腐殖质层,故B正确,A错误。
【小问4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表中显示黑龙江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且人口大量减少,0-14岁人口比例逐渐降低和迁出人口较多,因此其人口问题为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流失严重;要解决该问题,需要地方出台相应政策,鼓励生育,提高生育率,大力发展经济,促进人口的回流,并对回乡创业做出优惠政策等;表中显示黑龙江省自2000年以来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特别是2010-2020年快速增长,因此可推测2020年后,黑龙江省的城镇化水平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小问5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材料可知,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时间为2024年1月5日,太阳直射点自冬至日后从南回归线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但由于直射点尚未越过赤道(未到春分时节3月21日),因此黑龙江省依然处于昼短夜长之中。
【小问6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龙江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是纬度高,因此冬季寒冷而漫长,且温度低,导致哈尔滨冰雪时间长;且位于松花江畔,依山傍水,冰雪资源丰富;由于黑龙江省政府重视,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拥有政策优势;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接待游客能力强;属于我国冰雪历史较长的城市,知名度高。
2. 全球经济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自2023年底以来,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行严重受阻,迫使大量船舶绕行南非好望角航线,导致我国对欧洲出口贸易受到一定影响。好望角是位于南非西南端的著名岬角,因多暴风雨,也被称为“风暴角”。
(1)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大部位于板块交界处,该位置符合下列表述的是______。(单选)
A. 非洲板块内部小板块间的生长边界B. 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间的生长边界
C.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间的消亡边界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间的消亡边界
(2)图中从波斯湾驶往好望角的航线中,表层海水盐度的变化大致是______。(单选)
A. 持续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C. 持续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3)由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改走好望角航线后,最直接的影响是航程______(单选:A.增加B.缩短),航运成本______(单选:A.上升B.下降)。针对改道后导致我国对欧洲出口的影响,有同学提出两个应对方案,分别是:①从我国沿北冰洋走“北极航线”到达欧洲;②增开“中欧班列”数量,加大铁路运输能力。请你任选其中一条方案,简要比较该方案与原有线路之间的利弊______。
(4)好望角周边海域风大浪涌,简要分析其原因
(5)南非周边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西部和南部沿海均为著名渔场,试分析其主要成因。
【答案】(1)B (2)D
(3) ①. A ②. A ③. 利:北极航线航程短,成本低;弊:北极航线受季节影响,通航时间短(利:中欧班列货运周期时间短;弊:运量较海运能力弱)
(4)好望角周边海域位于西风带控制范围内,西风强劲;海域表层海水受西风及洋流叠加,并受好望角岬角的地形阻挡,海浪汹涌。
(5)南非西侧受离岸风影响,导致沿海盛行涌升流,海底营养物质被带到大洋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饵料,鱼类在此聚集形成渔场。南非南侧则为寒暖洋流交汇处,带来丰富饵料,鱼群聚集形成渔场。
【解析】
【分析】本题以非洲沿线海运航线为材料,设置5个小问,涉及板块构造、交通运输区位及变化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位于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属于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间的生长边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问2详解】
根据海水盐度变化规律可知,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区最高,波斯湾位于副热带海区,盐度较高,向低纬地区航行,盐度先减小,后航行至南半球副热带海区,盐度增大,最后向高纬度移动,盐度减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小问3详解】
好望角航线相比红海—苏伊士运河航线航程更长,用时更久,航运成本更高。故①选A,②选A。
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航线”沿北冰洋航行至欧洲,航程更短,且海运成本低,但是北冰洋附近纬度高、气温低,海水易结冰,受季节影响大,通航时间较短;②:中欧班列速度较快,运输稳定,货运周期时间短,但是运量较海运小。
【小问4详解】
风浪的形成可以从大气环流、洋流以及海陆轮廓角度分析。该地位于西风带控制区域,风力强劲,易形成风浪涌向海岸;西风漂流自西向东前进受到好望角岬角的阻挡,二者叠加形成巨浪。
【小问5详解】
南非西侧盛行东南信风,属于离岸风,受离岸风影响,表层海水向西北移动,沿海盛行涌升流,海底营养物质被带到大洋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充足饵料,鱼类在此聚集形成渔场;南非南侧则为西风漂流和厄加勒斯暖流交汇处,海水扰动,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鱼群聚集形成渔场。
3. 位于长江上游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发挥综合效益的第一年。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共同构成,全程跨越1800千米,沿线经过重庆等重要城市。该能源走廊是我国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1)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形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不定项选择)
A. 地势落差大B. 位于人口稠密区C. 河流水量充沛D. 国家政策支持
(2)清洁能源走廊沿线梯级电站的建成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水循环______环节的影响。(单选)
A. 地下径流B. 地表径流C. 植物蒸腾D. 水汽输送
(3)重庆市作为该清洁能源走廊沿线最大的城市,其对周边区域起主要辐射带动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重庆与周边地区相比______。(单选)
A. 气候条件优越B.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 资源储备丰富D. 人口数量最多
(4)图中所示长江干流河段主要受流水______(单选:A.侵蚀B.堆积)作用,多发育形成______(单选:A.冲积扇B.峡谷)。当长江到达中游地区后,侧蚀作用增强,表现在______(单选:A.凹岸B.凸岸)不断被侵蚀,河道弯曲明显。
(5)图中清洁能源走廊所在区域与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同在长江经济带内,请就两区域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6)简述长江上游清洁能源走廊建成后对我国能源、生态、环境安全带来的积极意义。
【答案】(1)ACD (2)B
(3)B (4) ①. A ②. B ③. A
(5)清洁能源走廊所在区域通过“西电东送”等工程为东部长三角地区提供能源、资源;东部长三角地区可通过产业转移、技术、人才、资金支持等促进清洁能源走廊区域经济发展;
(6)充沛电力供给,缓解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短缺,保障能源安全;大量清洁能源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生态破坏,维护了我国生态安全;清洁电能的大量使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确保了环境安全。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上游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为材料,涉及能源资源开发、水循环、城市的辐射作用、长江沿岸经济带的发展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中信息和材料可知,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由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共同构成,可见生产的清洁能源是水电,水电的开发条件包括地势落差大,河流水量充沛,AC对;修建水电站需要淹没大量土地,移民难度、资金巨大,需要国家政策支持,D对;人口稠密区移民压力大,且水电生产不需要人口条件,B错,故选ACD。
【小问2详解】
河流梯级电站的建设主要是通过提高河水水位产生势能进行发电,影响了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B对;没有对地下径流、植物蒸腾、水汽输送施加影响,ACD错。故选B。
【小问3详解】
由题目可知,重庆市作为该清洁能源走廊沿线最大的城市,说明重庆市经济水平最高,能辐射带动周围城市共同发展,B对;与气候条件、资源储量、人口数量无关,ACD错。故选B。
【小问4详解】
图中所示长江干流河段位于葛洲坝上游,属于长江中游河段,落差较大,受长江的侵蚀作用明显,而非堆积作用。侵蚀作用可能形成峡谷,堆积作用才有可能形成冲积扇,故多发于形成峡谷,中游侧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侵蚀的河岸是凹岸而不是凸岸,河道弯曲明显。
【小问5详解】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但能源匮乏,清洁能源走廊所在区域通过“西电东送”等工程为东部长三角地区提供能源、资源,为长三角发展注入动力;东部长三角地区有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可通过产业转移、技术、人才、资金支持等促进清洁能源走廊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小问6详解】
能源方面,充沛的电力供给,缓解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防止因能源不足造成的生产、生活问题,保障能源安全,减少外部能源依赖;生态方面,大量清洁能源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开采中的生态破坏,排放后的大气污染,维护了我国生态安全;环境方面,水电没有碳排放,清洁电能的大量使用,改善能源以煤为主的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防止全球变暖,确保了环境安全。
4.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麓,新疆第一大咸水湖。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比湖流域位于天山北麓,西北距著名的风口地阿拉山口约35千米,这里四季多大风,年均降水量不足200mm。上世纪50年代以来艾比湖流域成为重要的粮棉基地,但艾比湖的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不断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也成为我国沙尘暴策源地之一。近些年来,随着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及一系列生态治理政策的实施,当地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材料二:天山山高坡陡,地表岩石破碎。其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3500米处。
(1)艾比湖流域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______。(单选)
A. 积雪融水B. 冰雪融水C. 地下水D. 大气降水
(2)艾比湖流域易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自然原因______。(单选)
①地表多砂质沉积物 ②位于季风区 ③过度垦殖 ④临近风口多大风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3)艾比湖流域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该气候的主要成因是______。(填空)
(4)上海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网络文献资料获取到艾比湖水体面积变化折线图及其他相关文献,基于上述信息填写完成以下研究报告。
(5)简述设立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形成的生态功能。
(6)天山北坡地质灾害频发,判断该区域泥石流多发季节并分析该灾害形成的主要成因。
【答案】(1)B (2)D
(3) ①. 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 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4) ①. 水域面积波动起伏,总体上面积是减少的 ②. 政策支持下的生态工程建设等 ③.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有误,与当地所属自然带不符 ④. RS
(5)保护区的设立可以保护艾比湖流域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提供物种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够防止荒漠化进一步扩大;调节局部小气候等
(6)夏季:夏季气温升高,天山冰川积雪消融,融水量多;天山北坡降水多集中在较高海拔处,易于汇流而下;天山山高坡陡,地表松散碎石堆积物较多。
【解析】
【分析】本题以艾比湖为材料,涉及河流补给类型、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艾比湖流域位于天山北麓,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故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对艾比湖流域补给量较少,AD错误;降水少,下渗量较少,地下水埋藏较深,河流水补给地下水,C错误;艾比湖流域位于天山北麓,天山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分布较广,夏季气温升高,冰川融化,补给河流,B正确。故选B。
【小问2详解】
艾比湖流域深居内陆,降水少,植被覆盖率较低,地表多砂质沉积物,①正确;位于非季风区,②错误;过度垦殖不属于自然原因,③错误;艾比湖流域位于天山北麓,西北距著名的风口地阿拉山口约35千米,这里四季多大风,④正确。综上,①④正确,故选D。
【小问3详解】
据材料可知,艾比湖流域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水汽难以到达,水汽少,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问4详解】
据艾比湖水体面积变化折线图可知,艾比湖水域面积有年份较大,有的年份较小,呈现出波动起伏特征,水域面积总体上面积是减少的。据材料可知,近些年来,随着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及一系列生态治理政策的实施,当地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说明政策支持下的生态工程建设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该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不适宜种植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监测湖水面积变化,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RS)。
【小问5详解】
保护区的设立,减少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影响,有利于保护艾比湖流域水生和陆栖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共同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的设立,有利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提供物种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设立,退耕还草,减少生产活动,能够防止荒漠化进一步扩大;保护区的设立,利于改善当地的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
【小问6详解】
夏季。原因:天山海拔高,山上冰川分布,夏季气温升高,天山冰川积雪消融,融水量大;天山北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降水集中在较高海拔处,易于汇流而下;天山山高坡陡,昼夜温差大,地表松散碎石堆积物较多,容易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个资源小国,但其经济发展处于世界前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16时10分,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4级地震。距能登半岛较近的日本中部地区有着独特的民居“合掌屋”,该建筑多由木料和茅草制成,茅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造型好像人的双手合掌一般。
材料二:日本近年来将氢能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自身资源不足,日本已选择将部分“制氢”产业转移到澳大利亚中、东部地区(多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利用该区域丰富的太阳能制氢来解决本国氢源短缺这一主要问题。
(1)地震发生时,能登半岛周边由于地块抬升,导致小部分海域转变为陆地,判断该处出现的地质构造是______。(单选)
A. 背斜构造B. 断层构造C. 向斜构造D. 节理构造
(2)日本是个资源小国,但该国地热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三,这体现了自然资源的______。(单选)
A. 不均衡性B. 有限性C. 整体性D. 地带性
(3)日本多地震,主要由于该国位于______地震带上,当地震发生时,位于震区的人们最先感受到______(单选:A.上下颠簸B.左右摇晃),这主要是由于地震波中的______(单选:A.横波B.纵波)速度更快。
(4)日本“合掌屋”的木质结构有着较好的抗震功能,除此之外试说明该民居构造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5)比较图中日本所示区域与澳大利亚中、东部地区太阳能资源差异的原因。并就该产业转移对双方带来的积极影响做简要分析。
【答案】(1)B (2)A
(3) ①. 环太平洋 ②. A ③. B
(4)屋顶厚度大,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功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屋顶坡度大有利于减少冬季积雪的覆盖。
(5)图中所示日本区域纬度较高,且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短缺,澳大利亚中、东部地区纬度低,且位置多在南回归线附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澳: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解决就业;日:获得大量氢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分析】本题以日本为材料,涉及地质构造、板块构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题干可知,能登半岛周边由于地块抬升,导致小部分海域转变为陆地,结合所学知识,断层构造是岩层断裂,其两侧发生相对运动的产物,可以判断该处出现的地质构造是断层构造,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背斜构造是指岩层发生折曲时,其形状向上凸起的岩层;向斜构造通常位于地壳的褶皱地带,其特点是岩层在中央向下弯曲,而两翼则向上倾斜;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根据题干描述,不符合背斜构造、向斜构造和节理构造的特点,ACD错误。故选B。
【小问2详解】
日本国土面积较小,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匮乏,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热资源,体现了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A正确;有限性、整体性和地带性都没有体现,BCD错误。故选A。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多火山灰和地震等灾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不同,纵波传播速度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位于震区的人们最先感受到上下颠簸。
【小问4详解】
据图可知,日本“合掌屋”的屋顶坡度较大,冬季降雪量较大,坡度大利于积雪快速滑落,减少冬季积雪的覆盖;日本“合掌屋”的屋顶厚度大,冬季气温较低,屋顶厚度大冬季可以保暖,夏季不利于热量的传导,隔热效果好,适应当地的气温和降水特征。
【小问5详解】
据图可知,日本所示区域纬度较高,且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光照时间较短,太阳能资源短缺;澳大利亚中、东部地区纬度低,且位置多在南回归线附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对澳大利亚:“制氢”产业转移到澳大利亚,可以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完善当地的产业结构;有利于将澳大利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日本:从澳大利亚获得大量氢源,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有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氢能属于清洁能源,排放二氧化碳较少,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数量(万)
3689
3831
3185
城镇人口比重(%)
51.54
55.66
65.61
性别比
104.54
103.22
100.35
0~14岁人口比重(%)
18.9
11.94
10.32
15~64岁人口比重(%)
75.68
79.78
74.07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5.42
8.28
15.61
艾比湖水体面积变化研究报告
(2000—2020年)艾比湖水体面积变化的总体特征是______(填空)
水体面积变化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分析
人类活动因素分析
①湖区降水量因素分析:
②湖区气温因素分析:
……
①湖区周边土地开垦状况分析:
②______:(请再补充一点:填空)
……
水体面积变化对流域内土地利用、植被变化的影响
1.流域内水体减少部分主要转化为未利用土地,这部分土地再转化为耕地和草地。
2.流域内部分区域的植被覆盖有所增加,多为人工种植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上述两点表述中,有一处明显有误,请写出错误处为______(填空)
研究结论:水体面积变化与气温上升,降水量下降是密切相关的,也与流域内土地开垦
等活动相关。
说明:1.自然因素的数据源自国家气象数据中心。
2.湖水面积变化数值的获取来自______等地理信息技术支持。(填空)
2024上海黄浦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地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上海黄浦区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地理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4级地震,35,7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二模地理试卷含详解,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4级地震,35,7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pdf、202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