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稻虾轮作模式是在传统单季稻种植区农闲季节开展小龙虾养殖的一种生态循环种养新模式。浙江乐清市山地多、耕地少,稻虾轮作模式由四周环沟模式向平板式养殖模式发展,减少了挖沟作业,有效促进了当地基本农田的保护,增加了农民收入。完成下面小题。
1. 乐清市稻虾轮作模式小龙虾养殖季节主要在( )
A. 冬春B. 春夏C. 夏秋D. 秋冬
2. 稻虾轮作模式比稻虾共生模式养殖小龙虾收益更高,主要原因是( )
A 产量大B. 品质好C. 产地近D. 上市早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浙江单季稻一般于5月至6月上旬种植,11月收割,稻虾轮作模式小龙虾养殖在水稻种植农闲季节。因此多集中于冬春季,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题详解】
稻虾共生模式小龙虾春季投放虾苗,夏季上市;稻虾轮作小龙虾头年冬季投放虾苗,春末夏初即可上市。错峰上市可以提高小龙虾单价,增加农民收入,D正确。产量差异不大,A错误。产地并没有变化,也没有品质更好,B、C错误。故选D。
【点睛】“稻虾共生”模式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广泛应用的绿色、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它结合了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在这个模式中,稻田不仅用于种植水稻,同时也为小龙虾提供了生长环境。当稻田需要排水整田、插秧时,会在四、五月份为投放的幼虾或留存虾准备一个宽敞、充足的藏生水域。待整田、插秧完成后,再放水将沟里的幼虾引放到稻田里让其继续生长。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稻田资源,实现了稻田的双丰收,即水稻和小龙虾的同时增产。
交通干线是区域对外联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托,泛亚铁路串联了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是未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新通道,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有重要意义。图1示意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间路网密度,图2示意泛亚铁路开通前后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区位优势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3. 影响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路网密度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技术②经济③地形④河流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4. 泛亚铁路开通后,区位优势度增幅最大的国家或地区是( )
A. 新加坡B. 西马来西亚C. 泰国D. 越南
5. 泛亚铁路开通对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影响是( )
A. 大幅提高了内陆国家对沿海地区的辐射B. 形成国内发展轴线,促进经济活动的网络化
C. 扩大了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D. 削弱了发达国家的区位优势度
【答案】3. B 4. A 5. C
【解析】
【3题详解】
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路网密度差异显著,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稠密,路网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国家,②正确;缅甸、老挝、柬埔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缅甸、柬埔寨多山地,交通建设难度大、成本高,路网密度偏低,③正确;与技术和河流关系不大,①④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由图2可知,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优越,开通前后相比差异最明显,开通后区位优势度增幅最大,泛亚铁路开通后其区位优势度提高比例最大,西马来西亚其次,泰国比老挝略高。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泛亚铁路开通后。新加坡和西马来西亚的区位优势度提高幅度较大。柬埔寨等国区位优势度提高幅度较小,扩大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距,C正确;提高了沿海国家对内陆地区的辐射,A错误;泛亚铁路属于国际铁路,对国内的促进作用小,B错误;并未削弱发达国家的区位优势,D错误。故选C。
【点睛】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区域通达性,促进区域经济要素合理流动,增强区域竞争力;2.缩短区域间的时空距离,加强区际联系,扩大辐射范围;3.交通运输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某种能源在一个国家和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达到5%是能源转型开始的标志。图示意1926—2021年西欧某国发电结构。2022年4月该国天然气进口量被大幅削减,同年8月受持续高温和干旱影响,水电、风电等可再生电力短缺、煤电重启困难,该国电价创历史新高。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国从煤电向可再生电力转型表现在大力发展( )
A. 水电B. 风电C. 石油D. 核电
7. 2022年8月,该国煤电重启困难的原因可能是气象条件导致煤炭( )
A. 资源短缺B. 环境污染重C. 发电效率低D. 运输成本高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据图可知,西欧某国水电在1926年初即占有较大发电比例,A错误;煤炭发电比重自1962年左右开始下降,之后先后有石油、天然气、核电发电比例不断提高,但其均为不可再生能源,CD错误;约2004年后风电比例逐渐增加,B正确。故选B。
【7题详解】
根据文字材料可知,2022年8月长期的高温和干旱会导致河流水位下降,煤炭运输成本增加,D正确;气象条件无法导致资源短缺,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较小,AB错误;煤炭发电效率变化不大,C错误。故选D。
【点睛】按照使用类型,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型能源。1.常规能源:利用技术上成熟,使用比较普遍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中的可再生的水力资源和不可再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2.新型能源:新近利用或正在着手开发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氢能以及用于核能发电的核燃料等能源。
以山、水为参照物,以“阴”、“阳”表示城镇所处方位,是中国古代地名常见的命名方式之一,但带“阳”的地名显著偏多。目前中国区、县级以上城镇名称中有“阳”字的多达117个,图为“阳”字某象形文字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8. 该命名方式所利用的地理现象是( )
A. 日照强度B. 昼夜现象C. 太阳方位D. 昼夜更替
9. 中国现今仍有许多地名沿用古代称谓,其中位于参照物北方的是( )
①洛阳(洛水)②淮阴(淮河)③衡阳(衡山)④华阴(华山)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0. 中国地名中“阳”字较多,主要是由于山地阳坡( )
A. 气候暖湿B. 地形平坦C. 土质疏松D. 水源充足
【答案】8. C 9. B 10. A
【解析】
【8题详解】
阳”字意为阳光向下照射,应指示太阳方位,C正确,排除A、B、D。故选C。
【9题详解】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山地北坡为阴坡,河流发育于河谷中,水北侧即为山南坡,光照好,因此,山南水北为阳,反之则为阴。因此①洛阳(洛水)④华阴(华山)位于参照物以北,②淮阴(淮河)③衡阳(衡山)位于参照物以南。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10题详解】
我国山地阳坡光照条件好,气候相对温暖,且一般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适宜农耕和生活,A正确。山地阳坡不一定地形平坦,土质疏松,B、C错误。水源是否充足,与河流发育有关,与阴坡阳坡无关,D错误。故选A。
【点睛】气候角度来看,阳坡由于能够直接接受到太阳光照射,通常较为温暖,光照充足。这种条件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阳坡的植物茂密程度可能相对较高。然而,阳坡的干燥度也往往大于阴坡,降水量通常比阴坡要少,这是因为在向阳坡移动的过程中,水汽更容易被蒸发。
“塘浦圩(wéi)田”是江南地区早期土地开发的有效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独特智慧,2024年入选江苏省第三批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当地居民在平地开挖出河网,东西向称为横塘,南北向称为纵浦,挖塘浦的土筑成的堤岸称为圩岸,圩岸内部为居住和耕种的圩田。图为圩田纵向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江南建设“塘浦圩田”的地区早期土地开发的困难在于( )
A. 土壤贫瘠B. 土层浅薄C. 地形崎岖D. 地势低洼
12. 江南地区早期建设的塘浦,其主要功能是( )
A. 养殖B. 航运C. 供水D. 排水
13. 一般来说,圩田内宜居住的地区是( )
A. 头进B. 二进C. 圩心D. 内河
【答案】11. D 12. D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塘浦圩(wéi)田”是江南地区早期土地开发的有效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独特智慧,由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地区地势低平、河网稠密,且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农业生产受灾问题严重,D正确;土壤贫瘠、土层浅薄、地形崎岖不符合南方河流沉积地区的区域特征,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地居民在平地开挖出河网,东西向称为横塘,南北向称为纵浦,挖塘浦的土筑成的堤岸称为圩岸,塘浦是人为在平地中开挖的河道,筑堤将农田与河水隔开,旱季灌溉,雨季排水,D正确;养殖、航运、供水不是主要功能,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圩田内头进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影响,适宜居住,内部地势较低,主要用于农业种植。故选A。
【点睛】圩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利用濒河滩地,湖泊淤地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农田,是一种筑堤挡水护田的土地利用方式。
维多利亚湖位于非洲的东非大裂谷内,湖面海拔1134米,是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的水源主要有卡盖拉河、马拉河等河流注入。维多利亚湖唯一的出口是位于湖泊北岸的维多利亚尼罗河,该处排水量每秒达600立方米。图示意维多利亚湖水系。完成下面小题。
14. 维多利亚湖形成于( )
A. 火山口处集水B. 地壳断陷谷盆集水
C. 河流裁弯取直D. 滑坡阻断河流
15. 从维多利亚湖最初形成到水量稳定前,维多利亚湖( )
A. 蒸发量逐渐加大.外流径流量逐渐增大
B. 蒸发量逐渐减小,外流径流量逐渐增大
C. 蒸发量逐渐加大,外流径流量逐渐减小
D. 蒸发量逐渐减小,外流径流量逐渐减小
16. 维多利亚湖对北岸出口的维多利亚尼罗河水文特征影响最小的是( )
A. 流量稳定B. 含沙量少C. 无结冰期D. 水能丰富
【答案】14. B 15. A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并根据文字材料可知,维多利亚湖位于非洲的东非大裂谷内,由于板块张裂运动,地壳逐渐断裂下陷,慢慢形成了巨大的湖盆,流水汇聚形成湖泊,属于典型的构造湖,B正确,排除A、C、D。故选A。
15题详解】
维多利亚湖最初形成至水量稳定前,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也在逐渐加大,外流径流量从无到有到逐渐增大;而当湖泊稳定后,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与外流径流量之和,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6题详解】
维多利亚湖为维多利亚尼罗河的源头,补给维多利亚尼罗河,致使河水流量稳定(季节变化小),A不合题意;含沙量小.水质好,不符合题意;维多利亚湖巨大的水体和较大的落差对维多利亚尼罗河的水能资源有较大的影响,D不符题意;热带地区河湖均无结冰期,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湖泊的水文特征:水位:这是指湖泊水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程。水量:这指的是湖泊中水的数量,取决于湖泊的面积、深度和地形。水温:这是湖泊中水的温度,通常受到气温和湖泊深度的影响。水质:这关乎湖泊中水的质量,包括透明度、颜色、气味和味道等方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道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0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式建成并开放通车,国家交通部提出了“五纵七横”的国道干线方案,合肥J汽车厂抓住机遇开发新的汽车品类以满足居民短途城际出行。2017年底,该汽车厂与德国著名传统汽车品牌合作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合肥不仅成为新的汽车生产基地,更是德国总部之外全球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中心。目前,合肥已汇聚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江淮汽车、长安等6家整车生产基地。2023年度,汽车总产量134万辆,新能源占比55%。今年,政府为打造汽车“首位产业”,又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系列政策。图为江淮蔚来和大众安徽厂房景观。
(1)20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制造主要类型是各类卡车和轿车(乘用车)。推测1990年J汽车厂开发的新汽车品类,并说明理由。
(2)说明德国车企落地合肥的主要原因。
(3)从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合肥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汽车品类:客车(大巴)。理由:国家政策大力支持;高速公路及国道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线连接大、中型城市,人口稠密,短途(城际)出行需求大等。
(2)合肥产业集群规模大,汽车制造基础好;地租、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广大;合肥传统汽车产业亟待转型升级;皖欧经贸合作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大。
(3)地理位置适中,与国内主要大城市距离较近;水陆空交通便利,高速铁路成网,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临近长三角,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齐全;有较好的科技人才培养交流机制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合肥汽车产业发展为材料,涉及德国车企落地合肥的主要原因、合肥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1990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式建成并开放通车,合肥J汽车厂抓住机遇开发新的汽车品类以满足居民短途城际出行,说明1990年J汽车厂开发的新汽车品类为客车(大巴)。理由: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国家交通部提出了“五纵七横”的国道干线方案,高速公路及国道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线连接大、中型城市,人口稠密,短途(城际)出行需求大等。
【小问2详解】
主要从合肥的产业特点结合工业区位因素的角度展开分析。据材料可知,合肥汽车制造业的基础较好,有相关配套的产业,企业数量多,产业集群规模较大;合肥位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地租、劳动力成本较低;中国人口数量多,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大;合肥传统汽车产业的经济效益较弱,面临转型升级;安徽和欧洲经济贸易合作发展,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较大。
【小问3详解】
从位置上分析,合肥位于中部地区,地理位置适中,与国内主要大城市距离较近;交通设施完善,水陆空交通便利,高速铁路成网,是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临近长三角,汽车相关产业发展水平高,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齐全;合肥是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有较好的科技人才培养交流机制等。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溶洞和天坑是规模较大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其中,天坑曾被称为大型塌陷漏斗,是发育在碳酸盐岩层中,从地下通向地面的陷坑状负地形。重庆小寨天坑(图1)有“天下第一坑”的关登,并有独特的双层嵌套结构,中部边界以上为上层天坑,中部边界以下为下层天坑,下层天坑底部有现代地下河通过。图2为小寨天坑平面图,图3为小寨天坑南北方向剖面图,图中白云质泥灰岩溶蚀比石灰岩缓慢,是较薄的隔水层。
(1)推测图3箭头A指示的方向,并说明理由。
(2)从化学溶蚀的角度分析溶洞的形成,并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3)判断上层天坑与下层天坑形成的顺序,并指出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相同的内外力作用。
【答案】(1)箭头A指向北方。由图1可知天坑北侧中部至底部陡崖线稀疏,坡度较缓(或:天坑北侧中部至顶部陡崖线密集,坡度较陡);由图2可知天坑底部南侧有地下河流经。
(2)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溶蚀作用,即组成石灰岩的碳酸钙,在含有二氧化碳的酸性水的作用下形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酌情扣分,答案中把石灰岩答成碳酸盐岩也可得分)。
(3)顺序:先形成上层天坑,再形成下层天坑。
相同的内外力作用:流水侵(溶)蚀;流水搬运;地壳抬升加强河流下切;重力崩塌;河流相互袭夺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喀斯特地貌为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溶蚀作用的形成、天坑形成过程等知识点,考查学生材料分析、信息获取和知识运用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图1中可知天坑的南侧上层天坑坡度较缓,北侧天坑中部以上到天坑顶部较陡,而天坑中部到底部北侧底部坡度较缓,符合图3中底部的堆积物坡度,等高线较为稀疏。结合图3中上层天坑北陡南缓,下层天坑北缓南陡可以判断A指向北。在图2中下层天坑的南侧有一条现代地下河流经,结合图三可知,A指向的反方向底部也有河流流经,所以A指向北。综上所述,A指向是北。
【小问2详解】
溶洞属于溶蚀地貌,是溶蚀作用形成的,其形成过程是二氧化碳或有机酸溶解于水中形成酸性水,对含有碳酸钙的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形成碳酸氢钙,被水带走,从而形成了溶蚀作用。这种作用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共同作用下,会逐渐扩大岩石中的裂缝和孔洞,形成各种溶洞。其化学方程式是:CaCO3+CO2+H2O=Ca(HCO3)2
【小问3详解】
中部有溶蚀速度比较慢的白云质泥灰岩,形成一层较薄的隔水层,使上部湿润,石灰岩溶蚀较强,形成天坑,后来白云质泥灰岩被溶蚀贯通,下部遭受溶蚀形成下层天坑,所以先形成上层天坑,后形成下层天坑。天坑属于岩溶地貌,所以遭受流水侵蚀、搬运,天坑的形成过程中还发生重力坍塌。下层天坑在形成过程中该地整体地壳抬升,地壳抬升过程中还有河流下切侵蚀,溶蚀还会导致河流贯通,导致发生河流袭夺。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爆发性气旋又称“气旋炸弹”,是指快速发展的温带气旋.在24h内气旋中心气压下降24hPa及其以上的温带气旋,是一种海上发展旺盛的灾害性天气系统。研究发现,北大西洋北美东岸地区冬季强气旋及爆发性气旋发生频率最高。图为“气旋炸弹”的卫星云图。
(1)判断爆发性气旋发生时天气特点。
(2)北大西洋北美东岸地区爆发性气旋发生频率最高,试分析其原因。
(3)简述大西洋北美东岸地区爆发性气旋发生时对航海的影响。
【答案】(1)气压极低;风速极大:气温骤降;有强降水和雷电。
(2)墨西哥湾暖流流经,为其提供潜热和能量(热量),使得该区域大气的稳定性较差;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频繁,与低纬度暖湿气团相遇,易形成爆发性气旋。
(3)强大的气旋风暴常常带来暴风雪,降低能见度;能造成海上狂风,掀起巨浪;气温骤降,海水结冰,影响通行。
【解析】
【分析】本题以爆发性气旋为背景,涉及气旋发生时的天气特点、北大西洋北美东岸地区爆发性气旋发生频率最高原因、爆发性气旋发生时对航海的影响,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爆发性气旋”又名“气象炸弹”,具有气旋中心气压迅速降低、气旋强度急剧增大的特点,常伴随大风、强降水、雨雪或雷电等恶劣天气。
【小问2详解】
大西洋北美东岸地区位于中高纬度地区,该地区气温差异大,冷暖气团交汇频繁,容易形成温带气旋。同时,该地区有墨西哥湾暖流流经,暖流为其提供潜热和能量(热量),使得该区域大气的稳定性较差,容易生成气旋。因此,出现爆发性气旋发生频率最高。
小问3详解】
由第一题分析可知,强大的气旋风暴常常带来暴风雪,使能见度降低,影响船只的航行;出现狂风天气,掀起巨浪,可能会掀翻船只;气温骤降,使海面结冰,船只无法通行。
上海市青浦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上海市青浦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4%,15-64岁人口占6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届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高考二模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题卡·2024安徽高三4月联考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品牌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对该小镇威胁较大的自然灾害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