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秦的统一
1.统一的条件
(1)客观条件
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统一。
②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③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2)主观努力
①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
②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秦统一奠定基础。
③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策略。
2.统一的过程
(1)灭掉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灭掉东方六国。
(2)建立秦朝。公元前221年,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3)南征越族,并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
(4)北击匈奴,修建万里长城。
3.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和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①确立皇帝制度,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高无上。
②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政务。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③地方上彻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2)其他巩固统一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
4.统一的意义
(1)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的需要。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概念阐释〕
(1)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①君主专制:古代中国的政体。指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在地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②中央集权: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形式。指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③关系:地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皇帝。
(2)朝议:又称廷议,是秦汉时期大臣们集体议政的一种方式,主要功能是为皇帝提供决策咨询。在秦代,国家有军政要务,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往往以“朝议”方式参与讨论,皇帝通常在他们的意见的基础上做出裁决。这一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一定程度上减少决策的失误;但在君权至上的专制体制下,作用是有限的。
[特别提示]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区别
二、秦朝的暴政
1.表现
(1)赋役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
(2)秦朝刑法严苛。
(3)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2.后果:社会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引发秦末农民起义,秦朝速亡。
(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不久失败。
(2)公元前207年,刘邦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3)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项羽最终被刘邦击败。
[特别提示]秦朝速亡对古代中国政治的深远影响
(1)儒家独尊地位确立:鉴于秦亡的教训,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儒学成为学术文化思想的主流。
(2)民本思想有限回归:秦亡展示了人民的力量,使统治者重新认识了民众的力量,促使君主调整治民政策。
(3)君主权力适度制约:在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对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
(4)实行羁縻政策:反思了秦朝民族政策上的教训,制定了羁縻政策,体现了对民族地区政治现状的宽容和默认。
主题 运用“唯物史观”全面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史料一]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编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史料二]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
——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
[问题](1)指出史料一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的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
[提示](1)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
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
(2)制度依据:军功爵制。行政系统:郡县制。
〔图解历史〕
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
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吸收早期政治制度精华的基础上创立,发展完善了前代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拓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条件、主要特点、影响
(1)形成条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①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社会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衰微诸侯割据局面的教训,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
③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2)主要特点(历史解释)
①皇权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②官僚政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各级官僚机构不再由贵族垄断,其主要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
③高度集权: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官员以皇权为中心,各司其职,相互监督,最终集权于皇帝。
④家国同治:九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影响(辩证分析)
①积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②消极: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和腐败;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和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1.结合秦朝统一的过程及意义,从“家国情怀”角度了解秦朝统一的业绩
2.结合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举措,从“唯物史观”“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其意义
3.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尖锐的原因,认识秦亡汉兴的历史过程,培养执政为民的思想情怀
比较项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权力运作
自主性,具有决定领地事务的权力
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很难发挥自己的才干和主动性
权力机构
机构设置比较简单
多个机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政府机关庞大
收入来源
主要来源于领地
主要来源于俸禄
选拔官吏
由世卿世禄制产生
主要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由察举、科举考试等产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共3页。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4讲西汉与东汉__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东汉的兴衰,两汉的文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提能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秦始皇曾公开宣称“上农除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