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共100分。
2.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实例中,与“葵花向太阳”反映的生命特征相同的是( )
A. 蘑菇由小长大B.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刺激会合拢
C. 梨树开花结果D.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蘑菇由小长大,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A错误。
B.“含羞草的叶片受到刺激会合拢”和“葵花向太阳”都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B正确。
C.梨树开花结果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C错误。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体现了生物需要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B。
2. 科学研究方法包括: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文献法。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的修订过程中查阅了诸家《本草》,走访药农、樵夫并实地考察,亲尝百草。其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 )
A. ①B. 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1)观察法是科学探究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3)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4)文献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研究文献活动,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所研究的问题,揭示其规律、属性的一种方法。
【详解】“查阅诸家《本草》”用的是文献法;“走访药农、樵夫”用的是调查法;“实地考察”用的是观察法;“亲尝百草”用的是实验法。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顺序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a→b→c→dB. a→c→b→dC. a→c→d→bD. a→d→c→b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细胞核,细胞核中的染色体首先要完成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和数目也相同。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遗传物质一样。
【详解】由图可知,该图表示的是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分裂时细胞核先由a一个分成c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d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b两个细胞,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下列关于人与禾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与禾苗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禾苗所结籽粒和人的眼睛都属于器官
C. 与人相比禾苗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D. 禾苗的叶脉和人的血液都属于输导组织
【答案】D
【解析】
【分析】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
【详解】A.生物通常可分为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这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结合分析可知,人与禾苗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A正确。
B.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禾苗所结籽粒是果实,它和人的眼睛都属于器官,B正确。
C.结合分析可知,与人相比禾苗不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C正确。
D.禾苗的叶脉是输导组织,而人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D错误。
故选D。
5. 如图表示某种动物三种细胞的形成过程,a、b、c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由小长大离不开a、c两过程
B. b、c过程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C. a过程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染色体先复制后均分
D. c过程可导致细胞的遗传物质、形态和功能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2)图中:a过程是细胞生长,b过程是细胞分裂,c过程是细胞分化。
【详解】A.生物体由小长大,与a细胞生长、b细胞分裂和c细胞分化分不开,A错误。
B.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可见,b细胞分裂和c细胞分化过程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B正确。
C.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可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后均分,C错误。
D.c细胞分化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但分化后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错误。
故选B。
6. 学校生物社团开展了校园植物调查活动,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
A. 水绵无根、茎、叶,是藻类植物
B. 地钱有茎、叶的分化,是苔藓植物
C. 苏铁没有真正的花,是裸子植物
D. 侧柏上长有球果,是被子植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称为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称为种子植物。
【详解】A.水绵是淡水藻类植物,无根、茎、叶,故A正确。
B.地钱是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故B正确。
C.苏铁是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的分化,没有真正的花,故C正确。
D.侧柏是裸子植物,侧柏上的有球果不是果实,故D错误。
故选D。
7. 下列有关农业生产生活中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B. 农田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
C. 豆粮轮作——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
D. 晾晒粮食——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详解】A.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A正确。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淹水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B正确。
C.每种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的多少是不同的。若在一片土地中长期种植一种植物,则其所需的土壤中的无机盐等营养元素会很快耗尽,植物长势不好。所以应提倡轮作。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可见,豆粮轮作,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农田里的无机盐,C错误。
D.种子晒干后保存是为了减少水的含量,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降低种子的代谢速率,延长储存时间,D正确。
故选C。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B. 乙图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消耗氧气
C. 丙图中的火焰会燃烧更旺
D. 丁图中的温度计升高,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放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详解】A.甲图中的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不是二氧化碳,A错误。
B.乙图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释放了水蒸气,不是消耗了氧气,B错误。
C.向瓶子中装入适量萌发的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打开瓶盖,将燃烧的小蜡烛放入该瓶中,可观察到燃烧的蜡烛立即熄灭了。氧气具有助燃的特征,该实验结果说明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瓶中氧气。可见,丙图中的蜡烛的火焰会熄灭,不是“燃烧更旺”,C错误。
D.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供给种子的各项生理活动的利用,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来,因此装有萌发种子的暖水瓶的温度计水银柱会升高。可见,丁图中的温度计升高,说明种子萌发过程中放热,D正确。
故选D。
9. 图一是人血细胞形态示意图,图二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一所示细胞1、2、3都可以用来做DNA亲子鉴定
B. 人体出现炎症时,图一所示细胞2的数量会增加
C. 图二中判断②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 图二中三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为③>①>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1红细胞、2白细胞、3血小板;①毛细血管、②动脉、③静脉。
【详解】A.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2白细胞可以用来做DNA亲子鉴定,A错误。
B.2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2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B正确。
C.图二中判断①为毛细血管的主要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C错误。
D.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管的内径十分小,血流速度最慢;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图二中③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②动脉、①毛细血管,三种血管内的血流速度为②>③>①,D错误。
故选B。
10.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形成了与生活环境和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蝗虫体表坚韧的外骨骼有保护作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B. 青蛙的皮肤裸露,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
C. 家鸽前肢变成翼,翼上的肌肉发达,牵动两翼在空中飞行
D. 家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食草的习性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详解】A.蝗虫体表坚韧的外骨骼,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A正确。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等分泌黏液,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能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家鸽前肢变成翼,家鸽的胸肌特别发达,可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C错误。
D.家兔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与其食草的习性有关,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蜣螂清除动物粪便,可以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 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 青蛙捕捉害虫,可以提高稻田的产量
D. 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还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但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
【详解】A.蜣螂清除动物粪便,可以将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因此可以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A正确。
B.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有些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B正确。
C.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青蛙捕捉害虫,控制了害虫的数量,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水稻,提高稻田的产量,C正确。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始终保持在相对平衡状态,动物越多不一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其他生物无法生存;像食草动物过多,可能对生产者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D错误。
故选D。
12. 如图为人体的关节和上肢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
B.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骼肌和关节组成
C. 人在屈肘时,a舒张b收缩
D. 完成一个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的配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如图为人体的关节和上肢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a是肱二头肌、b是肱三头肌、c是肘关节。
【详解】A.据分析可见:图中②是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③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故A正确。
B.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故B正确。
C.人在屈肘时,a肱二头肌收缩、b肱三头肌舒张,故C错误。
D.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故D正确。
故选C
13. 我国的古人拥有大智慧,唐朝时长安的裁缝被剪刀划破手指时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伤口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糨糊上的“绿毛”很可能是青霉
B. “绿毛”产生的物质有杀菌作用
C. 糨糊给“绿毛”的生长提供有机物和水分
D. 糨糊可以止血并修复伤口
【答案】D
【解析】
【分析】“绿毛”产生的物质有杀菌作用。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
【详解】青霉菌是一种真菌,为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绿毛”是青霉的菌落,其中有青霉素,涂在刚划破的手指上,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14.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极广,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在生长发育后期能形成芽孢
B. ②形体极其微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 ③属于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D. ④为多细胞真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维持生活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②细菌是原核生物,③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④青霉菌是多细胞真菌。
【详解】A.①噬菌体是细菌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芽孢;而某些②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能形成芽孢,A错误。
B.①病毒的形体极其微小、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②细菌个体十分微小,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需要用高倍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B错误。
C.③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C正确。
D.④为多细胞真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维持生活,D错误。
故选C。
15. 在猪心的下半部横切一刀,得到的切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 )
A. 左心房B. 左心室C. 右心房D. 右心室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左右两肺之间。心脏昼夜不停地跳到,推动着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详解】心脏中,两心房在上方、两心室在下在方。在猪心的下半部横切一刀,得到的切面上出现的两个空腔是左心室和左心室。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所以图中的X为左心室。B正确。
故选B。
16. 人体皮肤大约每28天更新一次,对物理性损伤、化学性刺激、微生物侵染等均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下列有关皮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人体结构层次上看,皮肤属于组织
B. 肤色与真皮中生发层的黑色素细胞有关
C. 皮肤内感受冷热、触摸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属于效应器
D. 排汗既能排出代谢废物也能调节体温
【答案】D
【解析】
【分析】皮肤的结构是由表皮和真皮组成的。真皮下是皮下组织,皮肤有汗腺、皮脂腺、毛发、指(趾)甲等附属物;汗腺是形成汗液的器官。
【详解】A.皮肤属于器官,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按一定次序构成,A错误。
B.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其中表皮又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位于皮肤表皮的最外面,该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生发层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该层内含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够产生黑色素,B错误。
C.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皮肤内感受冷热、触摸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属于感受器,C错误。
D.汗液中含有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尿素等,因此皮肤能够排出废物;此外汗液的蒸发能够降低体温,D正确。
故选D。
17. 如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8是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血液运输到小肠
B. 2是口腔,唾液中的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 5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D. 6是小肠,是脂肪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可知,1咽,2口腔,3食道,4胃,5胰腺,6小肠,7大肠,8肝脏。
【详解】A.8是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内,通过胆管输送到小肠内,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故A错误。
B.2是口腔,唾液中的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故B错误。
C.5是胰腺,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输送到小肠内,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故C错误。
D.脂肪在小肠内胆汁的作用下乳化为脂肪微粒,脂肪微粒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6是小肠,是脂肪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故D正确。
故选D。
18. 经常憋尿不利于身体健康,暂时存尿液的器官位于图中的(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泌尿系统的组成: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和④尿道。
【详解】A.①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A不符合题意。
B.②输尿管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到膀胱,B不符合题意。
C.③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C符合题意。
D.④尿道排出尿液,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 在步骤D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变蓝,2号不变蓝
B. 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唾液
C. 此实验说明了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D. 去掉操作步骤C对实验没有影响
【答案】D
【解析】
【分析】(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详解】AC.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清水,水不能将淀粉分解,因此该试管中有淀粉存在,滴加碘液后变蓝。实验中,2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该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此实验结果说明: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结合题图可知,在步骤D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变蓝,2号不变蓝,AC正确。
B.本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水、2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因此,这两个试管能够形成以唾液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正确。
D.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可见,去掉操作步骤C(37℃水浴保温)对实验有影响,1和2试管都会变蓝色,D错误。
故选D。
20. 呼吸系统是人体从外界获取氧气的重要系统,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B.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吸入时明显增多
C. 感冒后痰液增多,痰形成于喉
D.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详解】A.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A错误。
B.人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时明显增多,这是人体细胞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利用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增多,B正确。
C.在呼吸道的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C错误。
D.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D错误。
故选B。
21. 如图甲表示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容积变小
B. 图甲中,B点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 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肋间肌和膈肌应处于舒张状态
D. 图乙中,血液从①端流到②端后,其成分变化是a含量减少、b含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1)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2)图甲AB段表示吸气过程,BC段表示呼气过程,B点表示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3)图乙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①是肺动脉,②是肺静脉,a是二氧化碳的扩散,b是氧气的扩散,c是吸气过程,d是呼气过程。据此解答。
【详解】A.图甲中BC段表示呼气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图甲中的B点是吸气的末端,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B不符合题意;
C.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膈肌与肋间肌都是处于收缩状态,C符合题意。
D.图乙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1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2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所以血液从[1]肺动脉流到[2]肺静脉后,其成分变化是a二氧化碳含量减少、b氧气含量增加,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 下列关于眼球结构及视觉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
B. ②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C. 通过调节③的曲度,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D. ④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感受物像刺激并形成视觉
【答案】D
【解析】
【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①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④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③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②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详解】A.①示角膜,其无色透明,可以透过光线,A不符合题意。
B.虹膜中央②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光线强,瞳孔变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瞳孔变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B不符合题意。
C.睫状体能够调节③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C不符合题意。
D.④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经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引起视觉,D符合题意。
故选D。
23. 激素是细胞行动的“号角”。下列现象与激素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切除全部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
B. 在清水中用无碘食物饲养的蝌蚪不发育成蛙——生长激素
C. 进入青春期后,男生长出胡须、女生音调变高——性激素
D. 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肾上腺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 常见的激素分泌异常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患甲亢;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详解】A.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可见,切除全部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主要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A正确。
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在清水中用无碘食物饲养的蝌蚪,蝌蚪的甲状腺分泌不足,因此蝌蚪不发育成蛙,B错误。
C.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重量都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音调变高、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C正确。
D.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作用。可见,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的原因是肾上腺素分泌增多,D正确。
故选B。
24. 老师在生物学课堂中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体的吸气和呼气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分别表示呼气和吸气
B. 图中①表示气管,②表示肺
C. ③表示胸廓,具有一定弹性
D. 发生乙时,肋骨间肌肉收缩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可知: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膈肌。
【详解】A.图中甲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图中乙膈肌舒张,膈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A错误。
B.图示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实验装置,图中:①表示气管、②表示肺、③表示膈肌,B正确。
C.③表示膈肌,吸气时膈肌收缩,呼气时膈肌舒张,C错误。
D.发生乙时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D错误。
故选B。
25. 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进入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正常的心理变化
B. OTC药物是处方药,无毒副作用,可按说明书服用
C. 心血管健康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D. 用高粱等农作物酿造的白酒,多喝对人体健康有益
【答案】C
【解析】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
【详解】A.进入青春期,性意识开始萌动,常表现为初期与异性的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这是正常的心理变化,但是要学会与异性正常交往,保持乐观开朗,健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A错误。
B.OTC是非处方药,是药三分毒,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按说明书服用,做到安全用药,B错误。
C.心血管疾病是现代人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比如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长期酗酒和吸烟,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C正确。
D.喝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还会导致骨骼异常,增加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发生率,酒后还可能导致违法犯罪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D错误。
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26. 小明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情况如下,请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一中制作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的装片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写序号)。
(2)图一中A和E两个步骤中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
(3)图四植物细胞结构中,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 ]_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时,找到了要观察的物像,若使物像更加清晰,可进一步转动图二中的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哪个结构______。
(5)将正确操作制作后的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如图三所示的视野,则可能是图一实验步骤中的______(选填字母)操作不当产生的。
(6)若图四画的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式图,有一处错误是________。
(7)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比较透明,若使用图二显微镜观察,应选用小光圈和图二中c的______面镜。
【答案】(1)ECBDA (2)碘液、清水
(3)①细胞壁 (4) ①. 细准焦螺旋 ②. 细胞核
(5)D (6)多画了叶绿体
(7)平
【解析】
【分析】图二中:a目镜,b物镜,c反光镜,d粗准焦螺旋,e细准焦螺旋。
图四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液泡,④细胞核。
【小问1详解】
图一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装片的简要步骤是:擦(载玻片和盖玻片)、E滴(清水)、C撕(内表皮)、B展(用解剖针展开内表皮)、D盖(用镊子盖盖玻片)、A染(用碘液染色)和吸(用吸水纸)。
【小问2详解】
图一中,为了便于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要对细胞进行染色。在盖玻片一侧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细胞标本的全部。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为了维持洋葱内表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可见,A和E两个步骤中所滴的液体分别是碘液、清水。
【小问3详解】
图四中,①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小问4详解】
图二中,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d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e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细胞核里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颜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细胞核。
【小问5详解】
图三中,视野内出现气泡,可能是图一中的D盖盖玻片步骤操作不当造成的。盖盖玻片时,应该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小问6详解】
洋葱内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没有叶绿体。所以,图四画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模式图,有一处错误:多画了叶绿体。
【小问7详解】
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此若光线太弱,应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所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比较透明,在使用显微镜时,应该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27. 3月21日上午,“中国泉乡·好品泗水”2024泗水县第十届西瓜节开幕。泗水西瓜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为了更好地研究泗水西瓜的生长,研究人员测量并绘制如图。图1是西瓜叶片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2中甲表示某晴天密闭大棚内,一昼夜某气体浓度的变化;乙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西瓜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泗水西瓜甜味浓、口感好,这些甜味物质是西瓜叶片通过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 ]______制造的,主要储存在细胞的______(填细胞结构)里。
(2)种植西瓜前,要挖好排水沟,这主要是有利于根的_____过程(用图1中的字母表示),请写出该生理过程的表达式:________。
(3)图2中甲图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一昼夜某气体浓度的变化,据曲线变化趋势,推测该气体是_____。一昼夜中在a~b这个时间段(不包括a、b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4)乙图曲线a表示西瓜植株在20℃、二氧化碳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在B点时改变某种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b的变化,试分析在B点时可能是哪些条件发生了改变?________(答对一点即可)。
【答案】(1) ①. C光合作用 ②. 液泡
(2) ①. A ②.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 氧→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3) ①. 二氧化碳##CO2 ②. 大于
(4)适当提高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3)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4)图1中:A是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图2的甲:a时之前和b时之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a时、b时之间,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a时、b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小问1详解】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泗水西瓜甜味浓、口感好,这些甜味物质是西瓜叶片通过图1所示的生理过程C光合作用制造的,主要储存在细胞的液泡里。
【小问2详解】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水分过多时,水会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种植西瓜前,要挖好排水沟,这主要是有利于根的A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线粒体,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程的表达式是: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小问3详解】
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图2甲曲线中,6~18点植物的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气体减少,可以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一昼夜中在a~b这个时间段(不包括a、b点),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小问4详解】
图2乙曲线中B点表示达到光饱和点,表明此时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除了光照强度外,还有二氧化碳、温度等因素。题中提到曲线a表示的是水稻在20℃、二氧化碳浓度为0.03%的环境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因此在B点时,适当提高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均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发生曲线b的变化。(写1条,合理即可)
28. 如图是扬子鳄、水杉、大肠杆菌、大熊猫、桫椤、酵母菌、槐树和噬菌体八种生物的分类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序号①所代表的生物是_____,序号⑥所代表的生物是_____。
(2)与b相比a没有______,营腐生生活的a、b能够将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_____等,不仅净化了环境,还促进了生物圈的碳循环。
(3)图中a指的是______,图中e由_______两部分构成。
(4)生物学家将生物进行了科学分类,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研究和利用生物,而且还能弄清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在上述八种生物中,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______(填写相应的序号和代表生物)。
【答案】(1) ①. 大肠杆菌 ②. 扬子鳄
(2) ①. 成形的细胞核 ②. 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3) ①. 细菌 ②. 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
(4)⑤槐树
【解析】
【分析】1.题图中:①大肠杆菌,②酵母菌,③桫椤,④水杉,⑤槐树,⑥扬子鳄,⑦大熊猫,⑧噬菌体;a细菌,b真菌,c种子植物,d胎生,e病毒。
2.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腐生的细菌、真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小问1详解】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结合题图可知,序号①所代表的生物是大肠杆菌;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卵生。可见,序号⑥所代表的生物是扬子鳄。
【小问2详解】
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可见,与b真菌相比,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营腐生生活的a细菌、b真菌作为分解者,能够将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不仅净化了环境,还促进了生物圈的碳循环。
【小问3详解】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图中a指的是细菌;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可见,图中e是病毒,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两部分构成。
【小问4详解】
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物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是裸露的;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可见,在上述八种生物中,与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⑤槐树,它们都是种子植物。
29. 据统计,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6%,合理饮食加上适量运动是科学的减肥健身途径。如图是血液流经小肠、骨骼肌等器官的过程示意图,①~⑥表示血管。据图回答问题。(“[ ]”里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汉堡炸鸡等洋快餐中含有的大量糖类和脂肪容易引起青少年肥胖。若过量摄取糖类,当血液流经小肠后,图中血管④与血管③相比,血管④中_________含量明显增加,体内过剩的葡萄糖可转化成脂肪。
(2)糖类在消化道器官_____内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_______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骨骼肌。
(3)血液流经右心室→[ ]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网→②→左心房,这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血管②中流的是含氧丰富的______血。
(4)当血液流经骨骼肌时,部分葡萄糖被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能量。与血管⑤相比,血管⑥中葡萄糖含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所以,适量运动可有效预防肥胖。
(5)列举出几点防止中小学生肥胖的方法。_________(至少两条)
【答案】(1)葡萄糖 (2) ①. 口腔 ②. 两##二##2
(3) ①. ①肺动脉 ②. 动脉
(4)减少 (5)极参加体育活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等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小肠动脉、④小肠静脉、⑤体动脉、⑥体静脉。
【小问1详解】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若过量摄取糖类,糖类被消化成葡萄糖。因此,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进入血液,故血管④肠静脉中血液的葡萄糖的含量会明显高于③肠动脉,体内过剩的葡萄糖可转化成脂肪。
【小问2详解】
淀粉属于糖类,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能够被人体的小肠直接吸收。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具体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周围毛细血管网→骨骼肌。可见,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2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骨骼肌。
【小问3详解】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体循环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①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②肺静脉→左心房。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是动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是静脉血。肺循环中,在肺部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经过肺循环后,血液变为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结合题图可知,血管②肺静脉中流的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小问4详解】
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当血液流经骨骼肌时,部分葡萄糖提供给肌细胞,被肌细胞线粒体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能量,因此与血管⑤相比,血管⑥中葡萄糖含量减少。所以,适量运动可有效预防肥胖。
【小问5详解】
根据题干“合理饮食加上适量运动是科学的减肥健身途径”的描述可知,减少中小学生肥胖的方法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等。(写2条,合理即可)
30. 样滑冰运动员随着音乐的旋律,时而平稳地滑行,时而快速地旋转。图一是神经系统有关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关节基本结构概念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A、B、C、D在神经系统的组成中属于_______神经系统。
(2)运动员伴着音乐起舞,属于_______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_______,其中,接收神经冲动并做出反应的结构是图一中的[4]_____。
(3)运动员动作优美,除了具备完整的神经结构外,还需要灵活的关节结构做基础。图二中[c]、[d]表面的______和[ ]______内的滑液,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4)花样滑冰运动员随着音乐的旋律,时而平稳地滑行,时而快速地旋转,离不开[ ]______的调节,从而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平衡。
【答案】(1)中枢 (2) ①. 条件##复杂 ②. 反射弧 ③. 效应器
(3) ①. 关节软骨 ②. b关节腔
(4)D小脑
【解析】
【分析】题图一中,反射弧包括l感受器、2传入神经(具有神经节)、神经中枢、3传出神经、4效应器五部分;A大脑,B脑干,C脊髓,D小脑。题图二中,a关节囊,b关节腔,c关节头(或关节窝),d关节窝(或关节头)。
【小问1详解】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A大脑、D小脑和B脑干)和C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小问2详解】
运动员伴着音乐起舞,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其中4效应器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
【小问3详解】
关节面(包括c关节头和d关节窝或c关节窝和d关节头)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b关节腔内有a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小问4详解】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 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花样滑冰运动员随着音乐的旋律,时而平稳地滑行,时而快速地旋转,离不开D小脑的调节,从而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平衡。
31.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需要各器官、系统密切协调、相互配合完成。下图中的①~⑦代表结构,A~E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人体内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______。消化后的产物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A]是________。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昼夜形成的原尿约150升,而实际排尿约1.5升,这是由于[ ]_______。
如果一个人尿检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和红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 ]_________。
(3)肝脏产生的尿素经血液循环运往肾脏,经[C]排出体外的过程中,流经心脏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4)在图示各结构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 ]________。
(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共同的结构特点是______,有利于物质透过,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答案】(1) ①. 胃液、肠液、胰液 ②. 吸收
(2) ①. E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②. ⑥肾小球
(3)②④①③ (4)⑤组织细胞
(5) ①. 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②. 结构与功能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B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C表示排尿、D表示过滤作用、E表示重吸收作用,①是左心房、②右心房、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⑥表示肾小球、⑦表示肾静脉。
【小问1详解】
食物中的蛋白质最初在胃中被胃液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最终消化为氨基酸,因此人体内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A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消化后的产物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是A吸收。
【小问2详解】
尿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无机盐和含氮废物等。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L,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L,这是由于图中E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红细胞,则最有可能发生病变的是图中的⑥肾小球,其通透性过大。
【小问3详解】
肝脏产生的尿素经血液循环运往肾脏,经过的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肝静脉→下腔静脉→②右心房→④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①左心房→③左心室→主动脉→肾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因此流经心脏的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
【小问4详解】
组织细胞不停的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因此氧气浓度最低的地方是⑤组织细胞。
【小问5详解】
小肠绒毛壁、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的共同特点是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2.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结核病俗称"痨病”,是多年来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背后的元凶是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大量飞沫核,被健康人吸入后,结核分枝杆菌大部分会被人体免疫系统杀死,但有一部分能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在体内存活。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还会伴有痰中带血、低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健康人群要主动做好防护:①在结核病传播的高风险环境中,如去医院就诊、接触疑似结核病患者时,主动佩戴口罩;②劳逸结合;③适量运动;④保证营养;⑤不随地吐痰;⑥室内经常开窗换气。
材料二:2023年5月18日,对小艾(化名)来说无疑是重生的一天,她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激动的说:“感谢全体医护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接下来,她将继续做好结核病的门诊随访。
据悉,小艾曾被确诊为危重孕产妇,一度生命垂危,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结核科、妇产科、结核病研究中心等多学科近3个月的精心救治终于康复,期间经历了43天ECMO上机。ECMO又叫人工肺,如图是人工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1)传染病特点是_________。按照感染病原体的种类,结核病属于_________传染病。
(2)文中画横线部分,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是_________(用文中序号表示)。
(3)由于人工肺各种管路直接与血液循环系统相连,细菌可能通过管路进入血液引发感染,导致患者血液_________数量明显增加,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
(4)我国新生儿注射的第一针疫苗是卡介苗,可以让新生儿获得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能力。从免疫学角度看,卡介苗属于_________。
【答案】(1) ①. 传染性和流行性 ②. 细菌 (2)②③④
(3) ①. 白细胞 ②.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4)抗原
【解析】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2)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共同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小问1详解】
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性:病原体由一个宿主排出体外,经一定的传染途径传给另一个宿主,这种特性称为传染性,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这也是传染病和其他普通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流行性:指传染病能在人群中传播、蔓延的特征,根据流行的强度和广度可以分为散发、流行、大流行以及暴发;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按照感染病原体的种类,结核病属于由结核杆菌引起,结核杆菌是细菌,因此结核病属于细菌传染病。
【小问2详解】
保护易感人群:对个人来说主要包括改善营养、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进行预防接种等,文中画横线部分,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是②劳逸结合、③适量运动、④保证营养。
【小问3详解】
由于各种管路及装置直接与血液系统相连,细菌可能通过管路进入血液引发感染,导致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会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白细胞具有吞噬细菌和防御疾病的作用。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第二道防线,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小问4详解】
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接种的卡介苗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相当于抗原,抗原是指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精品解析: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四模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四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四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四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为胸廓的两种运动状态,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某同不小心划破手指,伤口出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