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01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02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辨析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
    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
    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统治者残暴B.实现了统一C.繁荣而短暂D.大运河开通
    3.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指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
    A.南北朝九品中正制B.隋朝科举制
    C.唐朝科举制D.明朝八股取士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评价的是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的统治( )
    A.武则天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
    5.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显示出的精神风貌是( )
    A.胡汉交融、中西贯通B.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6.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唐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
    A.唐初北方无边患B.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D.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7.唐太宗曾引用古人的话告诫太子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言最能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隋朝灭亡的原因B.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
    C.认识到水与舟的辩证关系D.认识到统治者应采取的统治权术
    8.《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它以玄奘西游为原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玄奘历尽艰辛去的“西天”是( )
    A.天竺B.大食C.新罗D.波斯
    9.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是( )
    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
    10.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形成了“开元盛世”。以上盛世之所以形成,其中原因之一是当时的统治者( )
    ①重用贤能,励精图治
    ②稳定政局,发展经济
    ③崇尚奢靡,对外征战
    ④重视文教,注重吏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唐朝时创制的新式灌溉工具是( )
    A.筒车B.翻车C.水排D.曲辕犁
    12.周杰伦在歌曲《青花瓷》中唱道:“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歌词赞美了我国古代瓷器的精美。你知道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哪些吗?( )
    ①唐三彩
    ②白瓷
    ③青瓷
    A.②③B.①②③C.①③D.①②
    13.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 )
    A.文成公主B.武则天C.张骞D.李清照
    14.唐玄宗统治后期,一场叛乱揭开唐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争斗的序幕,唐朝从此由盛转衰。这场叛乱史称( )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噶尔丹叛乱
    15.在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是一个战争频繁,列国分治的乱世。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五代”的五个政权先后出现在长江流域
    B.“十国”政权都在南方地区
    C.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方政局均动荡不安,经济停滞不前
    二、辨析题
    16.辨别下列史实,并改正。
    (1)贞观年间,“房谋杜断”指的是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决断的魏征。( )
    (2)诗歌能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李白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
    (3)根据玄奘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西游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 )
    三、材料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2)请写出“此河”的中心和两个端点。
    (3)开凿此河的目的是什么?简述其地位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18.唐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频繁,鼓励各种文化进行交流创造,使中国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强盛的时代之一。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1)唐太宗经常以材料一中的这句话告诫自己,据此概述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民族篇】
    (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表明他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盛世篇】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3)诗中描绘的繁荣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外交篇】
    材料三: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人教版七下教材
    (4)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被称为什么?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谁?
    (5)结合材料,说出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其中代表人物是谁?
    (6)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唐朝中外交流的特点?
    (7)请用一句话概括唐朝最显著的历史特征?
    【感悟篇】
    (8)中国人因为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被称为“唐人”,纵观唐朝的发展史,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有益的启示?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589年,隋炀帝灭掉陈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B符合题意;581年是隋朝建立的时间,A不符合题意;605年是修筑大运河的时间,C不符合题意;618年是隋朝灭亡的时间,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C
    解析: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繁盛一时,但是短暂而亡。C项正确;统治者的残暴不符合题干内容,排除A项;实现了统一、大运河开通是繁荣的表现不符合题干中对“流星”的理解,排除BD项。故选C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是指中国的科举制度,而中国的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合格的可以做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4.答案:A
    解析:武则天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得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选:A。
    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外开放,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社会充满活力,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故B符合题意;胡汉交融、中西贯通不能体现社会充满活力,故A不符合题意;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和完全模仿周边国家的说法错误,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城自秦以来,是抵御少数民族侵扰的军事工程,唐太宗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和谐融洽,不必用长城来防御少数民族,因此唐太宗不修长城,B项正确;唐初北方无边患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阅读、评析能力。阅读题文信息:“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你选出最能说明唐太宗认识的选项。解答此题,抓住题文所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关键信息,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把百姓比作水,把君主比作船,水可以让船在上面航行,也可以将船沉下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从隋末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因此他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关爱百姓,减轻百姓负担。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知识,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在天竺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求学,玄奘就是唐僧的原型,A符合题意;大食是阿拉伯,新罗指的是今天朝鲜半岛的国家,波斯是伊朗,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A。
    9.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时期,完善了科举制度,开创了殿试制度,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等措施,使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①②④符合题意,B正确;“崇尚奢靡”会导致腐败,“对外征战”会加重人民的负担,不利于盛世局面的出现,③错误,ACD排除;故选B。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辉煌的时期,唐朝农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制的灌溉工具是筒车,A项正确;翻车最早出现在东汉,排除B项;水排发明于东汉早期,排除C项;唐朝农民发明的曲辕犁是耕作工具,排除D项。故选A项。
    12.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可知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有①②③,B项正确;ACD项关于唐朝时期著名的陶器和瓷器的表述,都不全面,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答案:A
    解析: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文成公主。7世纪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故选:A。
    14.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后期,755年,安禄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C项正确;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时期,排除A;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时期,排除B;噶尔丹叛乱,发生在清朝时期,排除D。故选C。
    15.答案:C
    解析: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皆是手握兵权的武将;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C项正确;“先后”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因此不是都在南方,排除B项;南方经济有所发展,并不是停滞不前,排除D项。故选C项。
    16.答案:(1)错误,将魏征改为杜如晦。
    (2)错误,将李白改为杜甫。
    (3)错误,将《西游记》改为《大唐西域记》。
    (4)正确。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注意任用贤才,他曾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故原题错误,将魏征改为杜如晦。
    (2)根据所学可知,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故原题错误,将李白改为杜甫。
    (3)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归国后,他以亲身见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故原题错误,将《西游记》改为《大唐西域记》。
    (4)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贵族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故原题正确。
    17.答案:(1)工程:隋朝大运河;皇帝:隋炀帝。
    (2)中心:洛阳;端点:涿郡;余杭。
    (3)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地位: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作用: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解析:(1)工程:根据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河”是隋朝大运河。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因此,皮日休笔下的此河指的是隋炀帝在位期间修建的隋朝大运河。
    (2)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端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3)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凿了大运河。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全长2000多千米,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18.答案:(1)治国思想:以民为本;局面:贞观之治。
    (2)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3)局面:开元盛世。
    (4)称呼:遣唐使。人物:鉴真。
    (5)对外政策:开放。人物:玄奘。
    (6)特点:双向交流。
    (7)历史特征:繁荣与开放。
    (8)启示:坚持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对外开放;要善于吸取先进文化与技术。
    解析:(1)治国思想:根据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实行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2)民族政策: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实行这一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3)局面: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4)称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派出的造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鉴真是唐朝高僧,为弘扬佛法,唐玄宗时,六次东渡,终达日本,鉴真东渡日本后,不但弘扬了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5)对外政策:根据材料“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其中代表人物是玄奘。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精义,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中亚、印度半岛、西域等100多个国家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6)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鉴真东渡日本是传播中国文化,玄奘西游天竺是学习外来文化,因此,唐朝中外交流的特点是双向交流。
    (7)历史特征:根据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最显著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
    (8)启示: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言之成理即可。如:坚持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对外开放;要善于吸取先进文化与技术。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共4页。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辨析改错,材料解析,合作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城区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辨析改错,材料解析,合作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