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考语文信息必刷卷04(无锡专用)
展开2024年无锡中考语文试卷结构和内容发生变化!2024年语文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简答题和写作题等题型。全卷包括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三个部分23小题,满分150分。其中,积累与运用7题,27分;阅读与鉴赏14题[名著阅读1题9分、文言文阅读4题15分、诗歌阅读2题8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题13分(2024年一模及各年级期末新增题型,2023年为说明文和议论文各2题,2024年也不排除沿用此考法)、现代文阅读4题18分],63分;写作1题,60分。
命题亮点1:第2-5题是一道综合考查题,旨在全面检验学生对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病句,以及句子衔接的能力。这类题目在传统的考法中,病句、句子衔接往往单独命题,但在这里被巧妙地融入到了整体考查之中,使得整个题目更加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
命题亮点2:第7题以“君子自强不息”为命题点,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君子自强不息”精深内涵的理解,紧扣新课标理念。
命题亮点3:第23题作文,题目展现了明显的开放性与思辨性,旨在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抬头”与“低头”这两个日常动作,探寻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人生哲理。
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积累与运用,必须要在平时抓好落实;阅读考查题,取材课外,但也是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要注意加强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达能力的训练;写作训练要重视审题能力的提高,建立扣题写作的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热点话题,拓展学生视野。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4.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 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诗文名句默写。(8分)
旅行,不仅是一场身体的迁徙,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升华。行至大漠,只见“(1) ,长河落日圆”,那壮阔的景象让我体会到生命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行至边海,回想曾经百姓的艰辛,“剧哉边海民,(2) ”,心中涌起无尽的同情;行至湖畔,眼前“(3) ,波撼岳阳城”,水天一色,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浩渺;行至山巅,俯瞰云海,“(4) ,一览众山小”,那份豪情壮志让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穿行于山间水畔,陆游《游山西村》中“(5) , ”的惊喜让我领悟,即便旅途再艰难,也总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折与希望;欧阳修《醉翁亭记》中“(6) ,
”的洒脱与自在,更是让我体会到旅行的真正意义——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风景与感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9分)
(A)悠然自得、闲适自在,是每个人神往的生活境界。悠闲是身体与精神劳碌后的休qì,是生命本体进入自然的状态,犹如山间的清溪舒缓地流tǎng,像天空的白云悠然地徜徉,有着荡涤一切世俗尘埃之后的自在和快乐。
正如紧张忙碌地追求事业成功是生命中激昂奔放的韵律一样,品味悠闲、获得身心愉悦,则是生命中浪漫灵动的韵律。
悠闲是张弛有度。悠闲绝不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那种无所事事的“闲”,要么____,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不得不闲;要么_____,过着无忧无虑而又(B)味同嚼蜡的生活;要么_ ,让自己心满意足地在百无聊赖中度日。悠闲的妙处,这些人无法领会,只有一直忙碌着才能深刻领会。唐代诗人李涉曾写下(C)妇孺皆知的千古名句:“偷得浮生半日闲。”人们向往的悠闲,应该是从忙得(D)不可开交的情况下“偷”来的。悠闲是因为难得,才弥足珍贵。___有张有弛,才能品尝到悠闲的真味。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3分)
休qì( ) 流tǎng( ) 荡涤( )
3.选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悠然自得 B.味同嚼蜡 C.妇孺皆知 D.不可开交
4.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5.把下面四个短句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依靠“啃老” ②忙里偷闲 ③甘于“躺平” ④身无一技之长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④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B.“令尊”“赐教”“惠赠”“垂询”“舍弟”是我国古代常用的敬辞。
C.对联的平仄要求是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D.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7.学校将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7分)
(1)长春市部分街路在命名上取自典籍,寓意深厚,富有人文教化的作用。如“惠民路”取自《尚书·泰誓》中的“惟天惠民,惟辟奉天”,“一匡街”取自《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请你根据积累的关于自强不息的古代名言,给校园小路命名,并写出典籍原句、名称寓意。力求名称优美、寓意明确。(3分)
小路名字:①
典籍原句:②
命名寓意:③
(2)班级计划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围绕主题,推荐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形式。(1分)
活动一:举行“自强不息”演讲比赛
活动二:
(3)最近小明同学因患季节性感冒而请假一周,复课后感到落下的课程太多,学习困难,不想学习了,请你在微信中编辑一段文字发给他,勉励他要自强不息。(不少于50字)(3分)
二、阅读与鉴赏(63分)
(一)(9分)
8.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1)下面语段所在课文选自《 》,其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获得“ ”的美誉,作者是 国的昆虫学家 (姓名),被著名作家 (姓名)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4分)
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30分钟。
这个刚得到自由的蝉,短期内还不十分强壮。在它的柔软的身体还没有漂亮的颜色以前,必须好好地沐浴阳光和空气。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摇摆在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变成棕色,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强壮了。
(2)“(它)经过这么一折腾,便一动不动,如死一般。”这只会装死的昆虫被作者称为“凶狠的剖腹杀手”,它的名字是( )(2分)
A.大头黑布甲B.毒蜘蛛C.杨柳天牛D.小甲虫
(3)下列语段的作者是谁?其中“稻草人”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不到几天,在稻田里,不到几天,在稻田里,蛾下的子变成肉虫到处都是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脸。渐渐的,一大片浓绿的稻子全不见啦!,只剩下光杆,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的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经不住低头哭了。
(二)(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①,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②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③;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且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④,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节选自张孝祥《观月记》)
【注释】①过洞庭:这篇文章是作者罢官北归,途经洞庭湖时所写。②沙:指金沙堆。③相夺:相映争辉。④阆(làng)风、瑶台、广寒之宫:均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月色入户:
(2)相与步于中庭:
(3)虽未尝身至其地:
10.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1.请用三条“/”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水 如 玉 盘 沙 如 金 积 光 采 激 射 体 寒 目 眩
12.【甲】【乙】两文写月光时运用了哪些相同的手法? 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
(三)(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蓟中①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②。
岂无安边书③,诸将④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⑤,归来独闭门。【注】①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大兴西南。②翻:同“反”,反叛。③安边书:安定边疆的策略。④诸将:指安禄山等人。⑤孙吴事:指孙武、吴起用兵之事。孙武,古代著名军事家。吴起,战国时将军。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以“沙漠”“塞垣”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浩瀚壮阔的边塞图画。
B.“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一到”“每愁”对举,突显边患的程度深和时间久。
C.“岂无安边书”是诗人以强有力的反话对统治者进行了抨击,也表现出自己安边定远的信心。
D.“归来独闭门”表达了诗人的内心孤独和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
14.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赏析“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的艺术表达效果。(5分)
(四)(13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6年时间,“深圳卫健委”公众号迈入“千万级大号”阵营,频频霸占热搜,刷满好感度。日更日新的段子,层出不穷的热梗,20万阅读为日常,单篇最高773万阅读。截至2021年9月,“深圳卫健委”公众号关注人数已突破1300万,是全国政务新媒体中的“千万级大号”,其运营团队也入选“广东省政务新媒体十大优秀团队”。“深圳卫健委”已成为“深圳名片”。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2021年11月9日《深圳卫健委公众号全网走红,南都专访揭“深小卫”流量密码》)
【材料二】
2023年9月-11月深圳卫健委推文分类数量
注:本图片数据根据深圳卫健委公众号推文统计得出
【材料三】
①为什么“深小卫”能被那么多年轻人喜爱?
②长期关注“深小卫”的网友应该知道,评论区最常见的两句话是“不交出你的封面图就取关”,“迟早笑死在深小卫的表情包里”。自制表情包和趣味封面图可以说是“深小卫”的两张王牌。“深小卫”拒绝传统政务新媒体冗长艰深的文字风格,准确提炼和概括文章主旨的标题、导语,并配以自制表情包和趣味封面图,吸引大量受众点击关注。以致于最近一段时间,小编开始将封面头图放在文章的末尾让网友自行下载。
③“深小卫”在信息发布和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常采用更贴近青年的话语体系,段子频出。幽默诙谐、通俗易懂的传播话语体系吸粉无数。比如常常使用“社恐”“单身狗”“脱发”“躺平”等词汇进行自嘲,引发年轻人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
④除了自制表情包和趣味头图早已经成为微信公众号推文的标配,“深圳卫健委”在探索“硬科普软表达”上步子迈得更大,部分科普文章的封面是“趣味配图+好标题”,引起受众关注。点开正文内容则往往是“小故事开头+表情包+干货内容”的结构,将地方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嵌入到文章内容中去。
(摘编自《文化产业评论》2022年1月30日《“深小卫”的流量密码:政府公众号还能这么玩?》)
【材料四】
①近日,深圳一位孕妇因为情况不稳定需要住院,但入院需要的核酸检测报告12小时还未出,孕妇丈夫在“深圳卫健委”微信公众号留言后,很快收到回应“电话发我”。卫健委与医院、核酸检测机构通力合作,1个多小时后,该孕妇顺利收到核酸报告,并办理入院。问题得以解决,受到网民点赞好评,登上微博热搜第一。突发情况下的“霸气回应”,突显热心解决民之所忧的温度,在网友中掀起了一场“我爱深圳”大型表白活动。
②“‘电话发我’四个字简单明了、‘霸气’十足,但又让人感到温暖,体现了一座城市热心解决民之所忧的温度。”深圳中观研究院院长薛占栋表示。此前,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中,深圳蝉联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排名第一。“电话发我”浓缩了这座城市包容、开放、温情等精神特质,是政府快速反应、果断有力、解民忧解民难的又一个鲜活例子。
(摘编自《羊城晚报》2022年1月10日《深圳卫健委火上热搜“霸气回应”尽显温情》)
15.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截至2021年9月,“深圳卫健委”成为“千万级大号”,将成为“深圳名片”。
B.深圳卫健委自制封面表情包、趣味图的风格,赢得了所有人的喜欢。
C.因为“深圳卫健委”公众号受到欢迎,深圳蝉联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排名第一。
D.“电话发我”这件事是政府快速反应、果断有力、解民忧解民难的鲜活例子。
16.请根据材料二,写下你的一个发现。(3分)
17.结合材料三、材料四的相关信息,请列举“深小卫”受到人们喜欢的原因。(4分)
18.如果“深小卫”要增加一个青少年版块,你希望看到什么内容?为什么?(3分)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曾照彩云归
吴梦莉
①高三那年,母亲陪我一起将课桌搬到了山坡上的教学楼。傍晚时分,天空红得仿佛燃起了一场大火,而天边的彩云则像落在我们身上滚烫的尘屑。
②“没事的时候,你多往窗外看看,对眼睛好。”临走时,母亲如此叮嘱。而我一声不吭,只将拳头攥得死紧,以此表达心底的不满:这是最为艰苦的高三,我怎么会有“没事”的时候呢?6点钟起床,做早操,读语文,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吞下一个包子,把前一天不会做的题全部标红,赶在老师进教室前去办公室问清楚……
③我当时很喜欢一句话:“生活是苦难的,我又划着我的断桨出发了。”而母亲对我经历的苦难一无所知。彼时,她正在一家生鲜店里当采购,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进货,留给我的,只有门和锁重合的“咔答”声,短促而轻微。等我下晚自习回家时,她早已睡着,长长短短的鼾声与笔尖在试卷上的摩擦声相互立和,蚕食了浓厚、黏稠的夜。
④我们有那样深刻的血缘关系,可我们仍然是孤独的,只能在各自的人生中沉默。
⑤高三一模,我只考了400多分,与理想的大学相距十万八千里。卷子发下来的时候,窗外的晚霞很,彩云仿若翻涌的春潮。但彩云易散,而人仍要继续前行,哪怕一片漆黑,哪怕不知方向。
⑥学校食堂的饭菜实在难以下咽,因此,一模后,我每天中午都回家吃午饭并且午睡。仔细算来,那应该是一天中我与母亲唯一清醒相对时的时刻,然而,我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变得温情脉脉,相反一片狼藉。那时,我正因焦虑而频繁失眠,夜里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只能睁着干涩的眼睛发呆。久而久之,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我无法容忍一丝噪音的存在,连筷子碰撞瓷碗碗口的声音都被我视作挑衅,继而与母亲爆发激烈的争吵。后来,母亲把家里所有的餐具都换成了塑料的,并且在我午睡时,沉默地在沙发上枯坐半小时,仿佛在完成一场艰苦卓绝的修为。
⑦可是这无法安抚我,高考这把利剑使我的灵魂不得安宁。我常常一个人跑到天台上看晚霞,直到火从天上烧到心里,才下楼将卷子翻到另一面,像是翻过了一座险峰。就这样,高三上学期便在我反复的自我怀疑中结束了。
③教学楼前已经拉起大红色的百日誓师横幅,校长在台上激情澎湃,学生在台下热情高涨,唯独我,看着浮云掠过的天空,心想,不要勉强自己了,要不算了吧。
⑨直到那天中午,我照例回家午睡。迷糊间醒来,看到母亲举着竿子,在粘窗外树上的蝉。夏天的树郁郁葱葱,像一捧碧色的玉。而她赤着脚,身体微微前倾,手上握着纤长的竹竿,像一个一往无前的战士,在挥舞手上的军旗。
⑩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自己一直以来的荒谬,我总以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战役,其实不是的,我经历的那些挣扎与痛苦,都在母亲那里翻了倍,成了她的劫难。而她沉默地忍耐着,任凭汗水自额头滴落,落在地上,蒸腾上升,变成笼罩在我头顶的一朵云,一朵彩色的云。
⑪可是,母亲不是易散的彩云,她是当空的明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⑫高考成绩公布那天,母亲仍在店里工作。我飞奔进去,告诉她我的分数足以上一所重点大学,她随口应了一声,然后抬起手,用袖子挡住了眼睛。
(有删改)
19.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3分)
2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4分)
卷子发下来的时候,窗外的晚霞很美,彩云仿若翻涌的春潮。
21.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5分)
22.文章第⑩段中作者说到自己的“荒谬”,你怎么理解这里的“荒谬”?在家人面前,你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吗?请说说你的体会。(6分)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3.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抬起头,可见一树繁花;抬起头,可见满天星斗;抬起头,可以从迷茫中走出;抬起头,才会去拥抱真实的世界……也有人说,低下头,可见绿草如茵;低下头,可见藻荇交横;低下头,可以感受亲情的温暖;低下头,才能看到自己走过的脚印……
抬头和低头,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抬头》或《低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事件
“我”的情感
上高三,母亲叮嘱“我”多往窗外看
①
下晚自习回家,母亲早已睡着
孤独
一模后,“我”中午回家吃饭午睡
②
③
理解
2024年中考语文信息必刷卷03(无锡专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信息必刷卷03(无锡专用),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03无锡专用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03无锡专用解析版docx、信息必刷卷03无锡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语文信息必刷卷02(无锡专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信息必刷卷02(无锡专用),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02无锡专用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02无锡专用解析版docx、信息必刷卷02无锡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语文信息必刷卷01(无锡专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语文信息必刷卷01(无锡专用),文件包含信息必刷卷01无锡专用原卷版docx、信息必刷卷01无锡专用解析版docx、信息必刷卷01无锡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