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热卷【安徽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热卷【安徽专用】,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给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科学饮食是身体健康的有力保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除了常量元素外,不少微量元素如硒、铝、氟等也是人体必需的
B.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鱼类、蛋类等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C.幼儿缺氟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食欲不振
D.健康的成年人体内储存的脂肪越少越好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要以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下列措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沿河修建许多化工厂,工厂废水随意排放
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C.垃圾分类投放,并进行回收再利用
D.多采用火力发电来提高电能
3.“矿物鸳鸯”雌黄与雄黄共生。雄黄可入药,雌黄可作颜料,它们都含砷元素,下图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核电荷数是33,中子数也是33
C.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磷元素的相似
D.相对原子质量为
4.洋葱里含有二烯丙基三硫醚(),具挥发性且有强的刺激性,因此剥洋葱时容易刺激眼睛导致流泪。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碳、氢、硫三个元素组成B.每个分子中含有19个原子
C.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D.剥洋葱时眼睛流泪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5.检验、鉴别、除杂和分离都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不能成功的是
A.AB.BC.CD.D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B.称量固体质量
C.读取液体体积D.取用少量液体
7.下列关于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有强烈的挥发性
B.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苛性钠、烧碱、火碱都是氢氧化钠
D.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如柠檬、柑橘)中含有酸
8.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作除味剂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C.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润滑剂D.氮气是无色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9.为减少汽车尾气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可以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丁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0.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说明燃烧只需要氧气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D.实验室中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11.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电子层结构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Mg比Mg2+稳定
A.①④⑤B.①③⑤⑥C.①④⑤⑥D.②③④
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25
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空1分,17题5分,共28分)
13.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物质性质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角度认识CO2。
(1)分类角度:CO2属于_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氧化物
(2)性质角度:如图中蜡烛由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之一是 。
(3)应用角度:CO2是工业合成尿素【CO(NH2)2】的原料之一,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请写出在合成塔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14.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少量铜、锌、硫等单质,为节约资源,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的处理:工业流程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加热的条件下,、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1)烟泥最初处理需要除油污,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 现象。步骤1把不溶固体进行粉碎后扬起,目的是 ;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 。环保处理废气B最好采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
A.浓硫酸 B.食盐水 C.石灰乳
(2)写出步骤③中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④中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 。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4)我国古代就制得了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也就是黄铜,它的硬度比纯铜 (填“高”或“低”)。
15.某兴趣小组以“铁锈蚀”为主题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氯化钙固体可作干燥剂。
②一定条件下,碳可加快铁的锈蚀,但碳本身不参加反应。
【实验一】
取三枚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表所示。
(1)对比A、B、C试管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
【实验二】
小组设计了如图2的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
(2)据图3可知铁锈蚀的过程 (填“吸热”或“放热”)。
(3)对比图4中AB段和BC段说明 ;分析t3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
(4)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拓展应用】
(5)近年来,共享单车给大家出行带来很大方便,写出一种防止共享单车铁质车架锈蚀的方法: 。
16.某化学课堂围绕“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分析】
(1)将稀盐酸滴入A试管后溶液为 色。
(2)试管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试管B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拓展]
(4)将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玻璃管连接瘪气球)后,你会看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
17.为测定硫酸钠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固体混合物20g,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完全溶解。将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等份,依次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质量关系如表:
试分析该实验并计算:
(1)m的值为 。
(2)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
B
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
闻气味
C
鉴别纯碱溶液和烧碱溶液
加酚酞溶液
D
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
加水溶解,比较温度变化
试管
A
B
C
一周后现象
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40
40
40
40
40
产生沉淀质量/g
1.6
3.2
m
5.8
5.8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除了常量元素和一些必需微量元素外,还有一些微量元素是人体非必需元素如:铝、钡、钛,铝是非必需元素,错误;
B.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包括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鱼类、蛋类等,正确;
C.幼儿缺锌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食欲不振,缺氟元素会引起龋齿,错误;
D.人体内的脂肪并非越少越好,一般成人体内储存约占人体质量10%~20%的脂肪,脂肪不仅可以提供能量,储存多余的热量供以后使用,错误;
故选B。
2.答案:C
解析:A、沿河修建许多化工厂,工厂废水随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选项错误;
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应合理使用化肥,大量使用化肥会污染环境,选项错误;
C、垃圾分类投放,并进行回收再利用,即节约资源又可防止污染,选项正确;
D、火力发电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选项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A、砷元素名称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
B、元素周期表单元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33,不能确定中子数为33,错误;
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中的最外层电子数,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砷与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错误。
故选D。
4.答案:B
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二烯丙基三硫醚由C、H、S三种元素组成,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 C6H10S3 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3个硫原子共19个原子,符合题意;
C、二烯丙基三硫醚中氢、硫元素的质量比为:,不符合题意;
D、剥洋葱时眼睛流泪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当二烯丙基三硫醚运动到眼睛里时,眼睛流泪,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若泡沫少、浮渣多则为硬水,若泡沫多、浮渣少则为软水,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B、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闻气味无法鉴别,符合题意;
C、鉴别纯碱(碳酸钠)溶液和烧碱(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呈碱性,加酚酞溶液,溶液都会变为红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D、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固体: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答案:C
解析: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缺少玻璃棒引流,而且漏斗下端尖嘴处没有靠近烧杯内壁,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少量液体,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图中所示操作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朝向手心,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析:A、浓硫酸有强烈的吸水性、脱水性,不具有挥发性。A错。
B、氢氧化钙即熟石灰,是一种常用的碱,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等。B正确。
C、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烧碱、火碱。C正确。
D、柠檬、柑橘等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质都含有酸。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8.答案:A
解析:A、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可用作除味剂,A选项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助燃剂,B选项错误;
C、石墨有导电性,可用作石墨电极和石墨电刷,石墨具有滑腻性,可用作润滑剂,C选项错误;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D选项错误。
故选:A。
9.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丁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C符合题意;
D、由图及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通入氧气后,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其着火点,因此白磷燃烧,但不能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氧气,A错误;
B、白磷和红磷都具有可燃性,均为可燃物,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B错误;
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烟,C错误;
D、白磷着火点低,容易自燃,因此实验室中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D正确。
故选D。
11.答案:A
解析:①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质子数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核电荷数相同,正确;
②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所以核外电子数不相同,错误;
③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它们电子层结构不相同,错误;
④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质量几乎相等,正确;
⑤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质子数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质子数相等,正确;
⑥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所以Mg2+比Mg稳定,错误。
正确的有①④⑤;
故选A。
12.答案:D
解析:A、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时,要指明一定的温度,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小于25g,故B不符合题意;
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t2℃时甲溶解度大于25g,则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1)BD
(2)密度比空气大(或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物理;2NH3+CO2CO(NH2)2+H2O
解析:(1)CO2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又因为CO2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故为氧化物,故选:BD;
(2)烛由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或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由图示可知在合成塔②中,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
14.答案:(1)乳化;增大不溶固体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氧化硫/SO2;C
(2)
(3);置换
(4)高
解析:(1)由于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所以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乳化现象。为增大不溶固体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步骤1把不溶固体进行粉碎后扬起;由于硫与氧气反应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所以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石灰乳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属于碱,所以环保处理废气B最好采用的试剂是石灰乳。故填:乳化;增大不溶固体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氧化硫;C。
(2)Zn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化学方程式。故填:。
(3)溶液C是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物,为得到铜,加适量锌将硫酸铜转化为铜,所以④中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即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单质另一化合物的反应。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
(4)由于合金硬度高于组分金属,黄铜是合金,所以黄铜的硬度比纯铜高。故填:高。
15.答案:(1)水和氧气
(2)放热
(3)加入NaCl 溶液后,加快铁锈蚀速率;铁锈蚀消耗氧气,三颈烧瓶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稀盐酸被吸入烧瓶,未锈蚀的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使瓶内压强变大
(4)Fe+2HCl═FeCl2+H2↑
(5)喷漆等
解析:(1)从 A 、 B 、 C 三个试管的实验条件可以看出,试管 A 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试管 B 中铁钉只与水接触,试管 C 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根据一周后的现象,试管 A 中铁钉表面有一层铁锈,试管 B 、 C 中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说明铁锈蚀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2)铁生锈是缓慢氧化,据图1,随着时间推移,温度呈上升趋势,可知铁锈蚀的过程放热;
(3)据图2可以看出, AB 段铁生锈速率较慢, BC 段铁生锈速率加快,因此对比 AB 段和 BC 段说明 NaCl 溶液可加快铁锈蚀速率,铁锈蚀消耗氧气,三颈烧瓶内压强减小,注射器内的稀盐酸被吸入烧瓶,未锈蚀的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因此t3时刻压强突然变大;
(4)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5)防止共享单车铁质车架锈蚀的方法有:喷漆等。
16.答案:(1)无
(2)2NaOH+CuCl2=2NaCl+Cu(OH)2↓
(3)Fe2O3+6HCl=2FeCl3+3H2O
(4)气球变大;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锥形瓶内压强减小,空气进入气球
解析:(1)酚酞溶液遇到稀盐酸不变色,仍然是无色;
(2)试管D中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Cl2=2NaCl+Cu(OH)2↓;
(3)试管B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黄色,是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为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4)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外面空气进入气球,使气球膨胀。
17.答案:(1)4.8
(2)设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镁的质量为x。
x=12g
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100%=40%。
答: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40%。
解析:(1)根据前三次,每次对应的沉淀的质量为1.6g,所以第三次的m=1.6×3=4.8,故填:4.8;
(2)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热卷【重庆专用】,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钢的含碳量为0,8 g,将90,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热卷【吉林专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Mn-55,7B.7,6 g硝酸钾,1%),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中考化学模拟预热卷【湖南专用】,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64,63,3B.萝卜 pH=5,6D.苹果 pH=3,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