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和理解性默写练习(单元+综合)(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和理解性默写练习(单元+综合)(附参考答案),共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填空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分单元练习第一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写道: ,村庄儿女各当家。 , 。诗的第一句用 和 的对比,向我们展开一幅乡村男女 图景。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 的情形,流露出诗人对儿童的 之情。2.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的三、四两句“ , ”分别是对母亲为游子缝衣服时的 和 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深深的 之情。3.《游子吟》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 的动人情景,表现了深深的 ,同时也抒发了子女要 的感叹。诗中的“ ”后来成为母爱的代名词。第二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人闲桂花落, 。 ,时鸣春涧中。这是唐代诗人 的名作《 》。2.《鸟鸣涧》中,通过鸟儿的鸣叫来表现山林寂静的诗句是: , 。3.王维作为山水田园派诗人,还有很多这样的诗句,如《山居秋暝》中的“ , ”以清泉的流动衬托山中的寂静。 四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 。这是唐代诗人 所作的《 》。诗歌后两句表现了战争的 和战士们的 。2.三万里河东人海, 。 ,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宋代诗人 所作的《 》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 之情。第六单元根据提示,完成填空。1.解释下列代指年龄的词语。(1)豆蔻年华: (2)及笄: (3)弱冠: (4)而立: (5)不惑: (6)古稀: 2.或曰:“ ”其人弗能应也。 ,不可同世而立。(《自相矛盾》)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完成填空。或曰: ;“弗能应”的意思是 ,其原因是 。第七单元根据提示,完成练习《乡村四月》的前两句“ ,子规声里雨如烟”描绘了一幅乡村四月的自然风光,其中“子规”是指 。而后两句“乡村四月闲人少, 。”展现了人们忙碌的劳动情景。让我们看到了一群 的中国农民。第八单元根据提示,完成练习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为设果, 。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根据课文完成填空。(2)请用自己的话写出第一句子的意思。 (3)朗读画线句子时正确的节奏是(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论语》有曰“君子坦荡荡, ”。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坦荡,重义而忘利,所谓“ ”,而小人则恰恰相反,所谓“ ”。这告诉我们 。3.连一连恻隐之心 必自毙 《孟子》多行不义 则能有所不为 《朱子语类》人有耻 仁之端也 《左传》二、综合练习1.根据语境填写名句、歇后语。(1)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要深入实际,做客观研究。正所谓“近水知鱼性, 。”(2)为了提高效率,厂里引进了大量机器设备,结果没有能够操作的人员,设备成了一堆废铁,真是 无用。2.联系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1)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一诗以“静”为主基调,前两句“ , ”,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来表现山里的“静”;后两句“ , ”,一个“惊”字与一个“ ”字的结合,则从声音描述的角度衬托山里的“静”。(2)王昌龄的《从军行》与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都提到了“玉门关”,前者是“ ”,后者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两首诗作者不同、诗风各异,但都描绘出了边塞军旅生活的枯燥与艰辛,也表达了大唐军人血性与霸气,尤以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 ”成为传世绝句。附:参考答案一、分单元练习第一单元昼出耘田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昼 夜 日夜忙碌 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喜爱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动作 心理 母爱缝补衣服 母爱 孝敬父母 三春晖第二单元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王维 鸟鸣涧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第三、四单元孤城遥望玉门关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 艰苦激烈 奋战到底的决心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对朝廷的不满与失望第六单元(1)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2)指女子年满十五岁。(3)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4)指人三十岁。(5)指人四十岁。(6)指人七十岁。(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2)有的人 不能回答 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第七单元绿遍山原白满川 杜鹃 才了蚕桑又插田 勤劳第八单元(1)乃呼儿出 果有杨梅 此是君家果 (2)梁国杨家有个九岁孩子,特别聪慧。(3)C小人长戚戚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亲君子而远小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二、综合练习(1)近山识鸟音 (2)梁山泊的军师(1)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鸣 (2)孤城遥望玉门关 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年级语文下册填空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分单元练习第一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中写道: ,村庄儿女各当家。 , 。诗的第一句用 和 的对比,向我们展开一幅乡村男女 图景。后两句生动描写了农村儿童 的情形,流露出诗人对儿童的 之情。2.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的三、四两句“ , ”分别是对母亲为游子缝衣服时的 和 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深深的 之情。3.《游子吟》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 的动人情景,表现了深深的 ,同时也抒发了子女要 的感叹。诗中的“ ”后来成为母爱的代名词。第二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人闲桂花落, 。 ,时鸣春涧中。这是唐代诗人 的名作《 》。2.《鸟鸣涧》中,通过鸟儿的鸣叫来表现山林寂静的诗句是: , 。3.王维作为山水田园派诗人,还有很多这样的诗句,如《山居秋暝》中的“ , ”以清泉的流动衬托山中的寂静。 四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青海长云暗雪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 。这是唐代诗人 所作的《 》。诗歌后两句表现了战争的 和战士们的 。2.三万里河东人海, 。 ,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宋代诗人 所作的《 》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 之情。第六单元根据提示,完成填空。1.解释下列代指年龄的词语。(1)豆蔻年华: (2)及笄: (3)弱冠: (4)而立: (5)不惑: (6)古稀: 2.或曰:“ ”其人弗能应也。 ,不可同世而立。(《自相矛盾》)根据课文,在横线上完成填空。或曰: ;“弗能应”的意思是 ,其原因是 。第七单元根据提示,完成练习《乡村四月》的前两句“ ,子规声里雨如烟”描绘了一幅乡村四月的自然风光,其中“子规”是指 。而后两句“乡村四月闲人少, 。”展现了人们忙碌的劳动情景。让我们看到了一群 的中国农民。第八单元根据提示,完成练习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 。为设果, 。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根据课文完成填空。(2)请用自己的话写出第一句子的意思。 (3)朗读画线句子时正确的节奏是(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论语》有曰“君子坦荡荡, ”。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坦荡,重义而忘利,所谓“ ”,而小人则恰恰相反,所谓“ ”。这告诉我们 。3.连一连恻隐之心 必自毙 《孟子》多行不义 则能有所不为 《朱子语类》人有耻 仁之端也 《左传》二、综合练习1.根据语境填写名句、歇后语。(1)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要深入实际,做客观研究。正所谓“近水知鱼性, 。”(2)为了提高效率,厂里引进了大量机器设备,结果没有能够操作的人员,设备成了一堆废铁,真是 无用。2.联系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1)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一诗以“静”为主基调,前两句“ , ”,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来表现山里的“静”;后两句“ , ”,一个“惊”字与一个“ ”字的结合,则从声音描述的角度衬托山里的“静”。(2)王昌龄的《从军行》与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都提到了“玉门关”,前者是“ ”,后者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两首诗作者不同、诗风各异,但都描绘出了边塞军旅生活的枯燥与艰辛,也表达了大唐军人血性与霸气,尤以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 ”成为传世绝句。附:参考答案一、分单元练习第一单元昼出耘田夜绩麻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昼 夜 日夜忙碌 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喜爱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动作 心理 母爱缝补衣服 母爱 孝敬父母 三春晖第二单元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王维 鸟鸣涧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第三、四单元孤城遥望玉门关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 艰苦激烈 奋战到底的决心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对朝廷的不满与失望第六单元(1)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2)指女子年满十五岁。(3)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4)指人三十岁。(5)指人四十岁。(6)指人七十岁。(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2)有的人 不能回答 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第七单元绿遍山原白满川 杜鹃 才了蚕桑又插田 勤劳第八单元(1)乃呼儿出 果有杨梅 此是君家果 (2)梁国杨家有个九岁孩子,特别聪慧。(3)C小人长戚戚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亲君子而远小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二、综合练习(1)近山识鸟音 (2)梁山泊的军师(1)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鸣 (2)孤城遥望玉门关 不破楼兰终不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