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1页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遗传,变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2.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4.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
    5.生物的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6.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7.生物遗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8.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考点2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
    3.下面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4.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数量关系:染色体=DNA<基因。
    5.在生物的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中,染色体、DNA和基因均成对存在,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6.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7.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8.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9.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都是成对存在。(受精卵是体细胞)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DNA、基因都是成单存在。
    10.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染色体的数量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11.正常人体细胞中染色体23对,精子中染色体23条
    12.人体细胞分裂5次产生的每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仍为23对(染色体数目不变)
    13.人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体细胞46条(2n)→生殖细胞23条(n)→受精卵46条(2n)→新个体46条(2n)。
    14.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考点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的传递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2.孟德尔对杂交豌豆实验现象的解释:
    = 1 \* GB3 ①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一代中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 2 \* GB3 ② 隐性性状控制基因组成为:dd;显性性状控制基因组成为:DD或 Dd
    = 3 \* GB3 ③基因组成是Dd的,d(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d(隐性基因)和D(显性基因)互不影响,各自独立遗传。
    3.当成对的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表现为显性性状;当成对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表现为隐性性状。
    4.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5.禁止亲近结婚
    (1)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2)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血缘关系越近,体内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越大,近亲结婚会增大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
    (3)优生优育:让每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让每个出生的孩子健康成长。其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进行产前诊断等。
    (4)隐性遗传病代表:白化病、红绿色盲、苯丙酮尿症等。
    6.判断显隐性:无中生有,有为隐性,且父母基因型为一大写一小写(杂合)注意了!注意了!注意了!这句话只用于审题 ,绝对不允许出现在答案卷上!
    考点4 人的性别遗传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染色体,因男女而有差异,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①性染色体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②男孩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女孩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母亲,也可能来自父亲。
    2.男性可产生2种决定性别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决定性别的卵细胞
    3.性别遗传: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可能性均为50%)。
    注意:
    ①后代的性别由父亲精子的类型决定。如果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儿子,第二胎生女儿的概率是50%。
    ②若某家族中的某个性状总是在男性个体中代代相传,在女性个体中从未出现,则可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
    2.男性可产生2种决定性别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决定性别的卵细胞
    4.男性体细胞中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
    5.人的性染色体存在于所有细胞中,父亲X染色体上的基因传给儿子个概率为0
    6.同卵双胞胎(2人几乎一模一样):来自一个受精卵(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
    异卵双胞胎(龙凤胎或者2人差异明显):来自两个受精卵(2个精子和2个卵细胞结合)
    考点5 生物的变异
    1.可遗传的变异
    ①概念: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
    ②应用:人工选择繁育(选择具有优良性状和对人类有益的变异,产生对人类有利的新品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
    2.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会遗传给后代。
    注意:
    ①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根本区别是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
    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既能产生对人类有利的变异,也能产生对人类不利的变异。
    ③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在于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基因的显隐性
    控制的性状
    性状表现
    基因组成
    显性基因
    显性性状
    高茎
    DD或Dd
    隐性基因
    隐性性状
    矮茎
    dd
    体细胞
    生殖细胞
    染色体
    性染色体
    染色体
    性染色体
    男性
    22对+XY
    XY
    22条+X或22条+Y
    X或Y
    女性
    22对+XX
    XX
    22条+X
    X

    相关试卷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通关练习专题16 中国的地理差异(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真题通关练习专题16 中国的地理差异(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20 南方地区(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20 南方地区(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与农业,“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19 北方地区(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过关练习考点19 北方地区(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特征与农业,东北三省,祖国的首都——北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