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蔚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展开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一至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辣,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我国,很多人喜欢吃辣。下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辣味偏好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四大辣味区域( )
A.内部植被类型相同B.多味区分布省区最多
C.相同辣味集中分布D.淡味区分布范围最大
2.四川省为重辣区,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热B.昼夜温差大C.文化传承D.缺少调味品
读我国六大地理地区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中各区域( )
A.之间并无显著差异B.内部作物熟制一致
C.之间有明确的边界D.内部自然环境一致
4.图中各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地理位置B.气候差异C.资源丰缺D.经济水平
5.与华东地区相比,东北地区( )
A.水热组合条件好B.水陆交通便利
C.技术水平发展高D.矿产资源丰富
黄河流域“几”字弯区(如下图所示)是黄河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所形成的“几”字形生态区域。据此完成6~7题。
6.黄河“几”字弯区( )
A.对外开放早B.水土流失严重C.水运较发达D.石油资源丰富
7.黄河“几”字弯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
A.本地市场广阔B.产业基础雄厚C.自然资源丰富D.高新产业集聚
云南是我国中药材种植品种最多的省份,2020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000平方千米,中药材种(养)业在云南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且是当地农户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滇产中药材在国际国内都具有独特的市场地位。右图为云南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
8.云南中药材品种多的主要原因是( )
A.雨热充足,地势复杂B.土壤肥沃,平原广大
C.病虫害较少D.昼夜温差大
9.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是( )
A.种植面积小B.中药材保质期短
C.经济效益差D.精深加工程度低
10.提高云南中药材质量的合理措施是( )
A.增加农药的使用,减少病虫害B.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业产值
C.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栽植技术D.推广大棚种植,减小灾害影响
目前,我国已成功遏制石漠化扩展态势,石漠化面积近5年以年均3860km2的速度持续缩减,岩溶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下图为某年我国岩溶地区石漠化主要分布省(区、市)石漠化面积占比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我国石漠化面积分布最广的流域是( )
A.长江流域B.怒江流域C.黄河流域D.澜沧江流域
12.图示省(区、市)石漠化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A.植被较为稀疏,风力侵蚀强烈B.位于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多
C.多碱性土壤,易被冲蚀D.地形崎岖,地表起伏大
13.我国成功遏制石漠化扩展态势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平整土地减小坡度B.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
C.打坝淤地截留水分D.采用滴灌等灌溉技术
经济韧性指城市应对经济冲击、从阵痛期恢复和更新的能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质检仪”和“导向标”,可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综合衡量标准。下图为某资源型城市经济韧性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该资源型城市( )
A.经济发展一直持良好的态势B.在c阶段正处于城市衰退期
C.经济韧性在a阶段总体下降D.没有出现过资源枯竭的现象
15.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韧性快速增长的是( )
A.提高矿产开采B.降低消费水平C.扩大城区范围D.促进产业多样化
16.我国广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困难,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丰富B.产业创新不足C.工业基础薄弱D.城镇化水平低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三江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我国两个重要的农业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洪涝灾害频发。下面甲图为三江平原地理位置示意图,乙图为鄱阳湖平原地理位置示意图。
(1)比较两平原河流汛期的差异。(4分)
(2)与三江平原相比,简析鄱阳湖平原洪涝灾害更为严重的主要原因。(6分)
(3)与鄱阳湖平原相比,分析三江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毛乌素沙地位于陕西榆林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之间,面积4.22万平方千米,其中约一半面积在榆林境内。新中国成立之初,榆林林木覆盖率只有0.9%。70多年来,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93.24%,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了固定或半固定,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但由于特殊原因已治理的毛乌素沙地存在“二次沙化”的风险。下图为毛乌素沙地范围示意图。
(1)说明毛乌素沙地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2)简析毛乌素沙地存在“二次沙化”风险的主要原因。(6分)
(3)简述榆林地区林木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影响。(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境内瓷土矿丰富,是我国四大“瓷都”之一。早在战国时期,景德镇就开始制陶,宋景德元年这里成为我国瓷器中心。20世纪60~80年代,景德镇瓷器年产量曾占全国的20%。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21世纪初期,景德镇踏上转型发展之路,以“文化渗透城市”为导向,在老工业区建设陶瓷文化产业园,将工业遗产、市民生活融为一体。下图为景德镇地理位置示意图。
(1)指出景德镇成为我国“瓷都”的有利条件。(6分)
(2)推测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瓷业规模不断萎缩的可能原因。(6分)
(3)简述景德镇转型模式对其他“瓷都”的借鉴意义。(6分)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美丽镰鳞果生存的地质年代是,美丽镰鳞果此类植被繁盛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中亚黄土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这些高大山地的基岩,沂河流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涡阳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涡阳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W向东到180°,国庆当天,海口比北京,五月初三的月相是,在观测月相期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