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1
    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2
    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四营养级,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中遵循的协调原理和整体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协调是指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平衡,不需考虑环境容纳量
    B. 建设生态工程可以创新,不一定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
    C. 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体现协调原理
    D. 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属于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2. 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动物体细胞混合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后,不可能获得下列哪种基因型的细胞
    A. AAaaB. AaBbC. AabbD. BBbb
    3. 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 二氧化碳B. 碳酸盐C. 蒸腾作用D. 异化作用
    4. 在鸟类巢寄生行为中,寄生生物和寄主之间在协同进化,寄生生物通过一定的识别信息将卵产于寄生巢中,寄主通过增强对寄生卵的颜色和斑纹的识别能力来降低被寄生的可能性。模型卵常被广泛用于验证和测试寄主对外来寄生卵的识别能力。鸟类研究者尝试利用模型卵来测试鸟类的卵识别能力,研究杜鹃(寄生生物)和其寄主的行为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寄主通过物理信息识别杜鹃卵来防御巢寄生
    B 制作模型卵应考虑大小、形状、颜色和斑纹等因素
    C. 杜鹃和其寄主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D. 用模型卵可以防止对真卵的破坏,从而保护鸟类
    5. 萤火虫一次可以产大量的卵,萤火虫发光与其交配有关,它们的光源有点像“摩斯密码”,不同种的萤火虫闪烁的频率各不相同。不过一种被称作“ Phturis”的雌性萤火虫可以破解其他萤火虫的“摩斯密码”,然后模仿这些闪烁频率来吸引其它雄性萤火虫并抓住吃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萤火虫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这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
    B. 该地区全部的萤火虫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C. 萤火虫发光需ATP供能,其生物学意义是传递求偶信号
    D. 萤火虫发光是一种物理信息,其作用可以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6. 下列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中国的所有成年大熊猫属于一个种群
    B. 四川卧龙保护区的所有冷箭竹属于一个种群
    C. 四川卧龙保护区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D. 四川卧龙保护区的所有种群构成一个群落
    7.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 气候条件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之一
    B. 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通常呈“J”型增长
    C.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 沙丘造林、退耕还湖等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8.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
    B. 将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C.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中单克隆抗体主要发挥靶向运输作用
    D. 克隆牛技术涉及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都属于微生物,可构成一个种群
    B. 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5:1 的比例配置盐水
    C. 人体中的亚硝酸盐以亚硝胺形式存在,其中绝大多数随尿液排出
    D. 正确的泡菜腌制过程的后期,坛中乳酸菌含量下降
    10.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发酵食品,如果酒、果醋、泡菜等,下列关于传统发酵食品制作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酿制果醋和制作腐乳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相同
    B. 制作果醋时发酵液中的醋酸菌通过无丝分裂增殖,繁殖速度快
    C. 泡菜坛内的白色菌膜、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所含菌种完全相同
    D. 制成的果醋和泡菜都需要经湿热灭菌,目的是延长产品保质期
    11. 下图为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好氧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的发酵装置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3是冷却水出水口,6处是进水口
    B. 发酵过程需要经4处通入无菌空气,若5装置被损坏,则谷氨酸产量会大量减少
    C. 排出发酵罐中的谷氨酸,不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 发酵工程的废弃物对环境无污染,可以直接排放
    12. 研究者通过下图所示的操作过程,获得导入S基因的基因编辑小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以获得更多卵母细胞B. 过程②在雌鼠a的输卵管内完成受精
    C. 过程③需将表达载体注射到子宫中D. 过程④需抑制雌鼠b对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
    13.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B. 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 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 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14. 下列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①⑤
    B. 图2中B表示兔的同化量,C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 在该生态系统中,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
    D. 过度放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在逐渐向荒漠生态系统演替,此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相等
    15. 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多
    B. 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 题中所述食物网中,瓢虫占据第三、四营养级
    D. 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二、非选择题
    16. 根据下列碳循环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存在。
    17. 下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⑥代表相应的生理或生产活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温室效应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图中的__________(用①~⑥序号作答),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a~d序号作答)。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d.优化建筑结构,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2)与①②两个过程有关的主要细胞器(主要考虑其为真核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用A~D作答),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水稻因穗颈过短造成的“包穗”会影响授粉进而影响产量,为进一步解决该遗传缺陷,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系列研究。
    (1)对籼稻品种Z利用γ射线进行___________育种,从大量的子代群体中获得E-1和E-2两种长穗颈突变体。
    (2)选取不同类型的籼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①根据组合___________可判断E-1和E-2两种长穗颈突变体为隐性突变。
    ②初步判断E-1和E-2所携带的长穗颈突变基因e1、e2为非等位基因,理由是_______。
    ③el、e2分别控制穗颈不同节间的伸长,将上表中的________自交,后代中短穗颈、E-1型长穗颈、E-2型长穗颈的比例为9:4:3,说明两突变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3)已知粳稻5号染色体上存在长穗颈突变基因e,科研人员欲将该基因转育到籼稻Z中,用于对e1、e2基因的进一步定位。
    ①将粳稻和籼稻Z先杂交再____________,筛选获得e基因纯合的粳籼杂种植株。为排除上述杂种植株中粳稻的染色体,还需将其与_____________多代杂交(回交),由此获得e基因纯合的籼稻品系IR。
    ②IR与E-2杂交F1表现为短穗颈,与E-1杂交的F1表现为长穗颈。请在下图中标注出e1和e2基因,以说明el、e2与e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
    (4)若要利用E-1、E-2获得同时携带e1、e2两种突变基因且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品系,请结合(2)的相关信息尝试写出育种流程_______________。
    19. 虫是土壤中常见的动物,跳虫形如跳蚤,弹跳灵活,体深灰色,在阴暗潮湿、有腐殖质存在的地方都可被发现。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甲装置试管中需要放置湿润的棉花,理由是_____。
    (2)若要用装置乙采集大量的体型较小的动物作为标本保存,试管中需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目的是_____。
    (3)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小动物趋_____、趋_____和避_____的习性进行采集。
    (4)有人建议将甲装置中的电灯放置于漏斗底部,跳虫钻出土壤样品后再用镊子夹取收集,这一建议_____(填“不合理”或“合理”),理由是_____。
    20. 下图A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B为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取样地,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B。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②图B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m2。
    ③若选取3个最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__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农田,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_结构。
    (3)在该森林中存在着以下的一个食物关系:

    若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固定了105kJ的能量,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20%,且由蝉传给螳螂和黄雀的能量是相等的,则螳螂可获得_________kJ的能量,假如螳螂大量减少,那么黄雀的数量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将会__________________。亲本
    F1表现型
    组合一
    Z×E-1
    均与Z品种穗颈长度相似(短穗颈)
    组合二
    Z×E-2
    组合三
    E-1×E-2
    2023-2024学年(下)第一阶段性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高二生物试题
    (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
    1.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中遵循的协调原理和整体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协调是指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平衡,不需考虑环境容纳量
    B. 建设生态工程可以创新,不一定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
    C. 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体现协调原理
    D. 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属于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
    (1)循环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自生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详解】A、生态工程中的协调是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要考虑环境容纳量和环境承载力,A错误;
    B、生态工程建设可以创新,但必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B错误;
    C、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体现整体原理,C错误;
    D、生态工程建设中要考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影响力,这体现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D正确。
    故选D。
    2. 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的动物体细胞混合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处理后,不可能获得下列哪种基因型的细胞
    A. AAaaB. AaBbC. AabbD. BBbb
    【答案】C
    【解析】
    【详解】A.基因型为Aa的动物体细胞相互融合,可以得到AAaa基因型的细胞,A不符合题意;
    B.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的动物体细胞相互融合,可以得到AaBb基因型的细胞,B不符合题意;
    C.基因型为Aa与基因型为Bb动物体细胞自我融合或相互融合均不能得到Aabb基因型的细胞,C符合题意;
    D.基因型为Bb的动物体细胞相互融合,可以得到基因型为BBbb的细胞,D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答案选C。
    3. 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 二氧化碳B. 碳酸盐C. 蒸腾作用D. 异化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是以二氧化碳形式;植物等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储存在自身体内,生物体再通过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故选A。
    4. 在鸟类巢寄生行为中,寄生生物和寄主之间在协同进化,寄生生物通过一定的识别信息将卵产于寄生巢中,寄主通过增强对寄生卵的颜色和斑纹的识别能力来降低被寄生的可能性。模型卵常被广泛用于验证和测试寄主对外来寄生卵的识别能力。鸟类研究者尝试利用模型卵来测试鸟类的卵识别能力,研究杜鹃(寄生生物)和其寄主的行为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寄主通过物理信息识别杜鹃卵来防御巢寄生
    B. 制作模型卵应考虑大小、形状、颜色和斑纹等因素
    C. 杜鹃和其寄主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D. 用模型卵可以防止对真卵的破坏,从而保护鸟类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信息传递的作用: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A、寄主通过增强对杜鹃卵的颜色和斑纹的识别能力来降低被寄生的可能性,卵的颜色和斑纹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
    B、制作模型卵应考虑大小、形状、颜色和斑纹等因素,使模型卵和真卵高度相似,B正确;
    C、杜鹃根据一定信息才将卵产于寄生鸟巢中,而寄主通过对寄生卵颜色、大小的识别来降低被寄生的可能性,可见二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错误;
    D、模型卵和真卵高度相似,用模型卵可以防止对真卵的破坏,从而保护鸟类,D正确。
    故选C。
    5. 萤火虫一次可以产大量的卵,萤火虫发光与其交配有关,它们的光源有点像“摩斯密码”,不同种的萤火虫闪烁的频率各不相同。不过一种被称作“ Phturis”的雌性萤火虫可以破解其他萤火虫的“摩斯密码”,然后模仿这些闪烁频率来吸引其它雄性萤火虫并抓住吃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萤火虫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这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
    B. 该地区全部的萤火虫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C. 萤火虫发光需ATP供能,其生物学意义是传递求偶信号
    D. 萤火虫发光是一种物理信息,其作用可以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萤火虫发的光属于物理信息,可进行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进行,特点是使生物体发生生理或行为的变化,传递的方向和状态往往是双向的。
    【详解】A、萤火虫一次可以产大量的卵,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这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 A正确;
    B、基因库为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该地区全部的萤火虫并非同一个种群,B错误;
    C、根据题干信息“萤火虫发光与其交配有关”可知,萤火虫发光需ATP供能,其生物学意义是传递求偶信号,C正确;
    D、该研究提示萤火虫发出的闪光信号有利于同种萤火虫之间的生殖,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并能通过诱捕其它种的萤火虫而 调节种间关系,D正确;
    故选B。
    6. 下列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中国的所有成年大熊猫属于一个种群
    B. 四川卧龙保护区的所有冷箭竹属于一个种群
    C. 四川卧龙保护区属于一个生态系统
    D. 四川卧龙保护区的所有种群构成一个群落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可育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
    【详解】A、中国所有的成年大熊猫并不包括所有的大熊猫个体,A错误;
    B、同一区域内所有冷箭竹是同一物种的集合体,属于一个种群,B正确;
    C、四川卧龙保护区属于一个生态系统,C正确;
    D、群落是同一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体,所有种群构成一个群落,D正确。
    故选A。
    7.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 气候条件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之一
    B. 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通常呈“J”型增长
    C. 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 沙丘造林、退耕还湖等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2、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
    (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3、演替类型:(群落的演替按发生的基质状况可分为两类)
    (1)初生演替:发生于以前没有植被覆盖过的原生裸地上的群落演替叫做初生演替,如光裸岩石上进行的演替;(2)次生演替:在次生裸地(原群落被破坏、有植物繁殖体)上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发生的演替。
    【详解】A. 气候不适宜可能会导致种群数量下降,气候条件是影响种群数量的外源性因素之一,A正确;
    B. 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若气候不适宜,可能会导致不适应而消亡,不一定呈“J”型增长,如将北极熊引入热带雨林,B错误;
    C. 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正确;
    D. 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沙丘造林、退耕还湖等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故选B。
    8.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呼吸
    B. 将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C.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中单克隆抗体主要发挥靶向运输作用
    D. 克隆牛技术涉及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哺乳动物多以36.5℃为宜,最适pH为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
    【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A错误;
    B、将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混合,经诱导后融合的细胞有杂交瘤细胞、骨-骨融合细胞,B-B融合细胞等,还需进一步选择才能得到杂交瘤细胞,B错误;
    C、抗体具有特异性,可以特异性的结合抗原,所以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 中单克隆抗体主要发挥靶向运输作用,C正确;
    D、克隆牛技术涉及体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该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技术,不涉及体外受精,D错误。
    故选C。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都属于微生物,可构成一个种群
    B. 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5:1 的比例配置盐水
    C. 人体中的亚硝酸盐以亚硝胺形式存在,其中绝大多数随尿液排出
    D. 正确的泡菜腌制过程的后期,坛中乳酸菌含量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酵母菌和醋酸杆菌是不同种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
    B、制作泡菜时,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4:1的比例配置盐水,B错误;
    C、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C错误;
    D、泡菜腌制过程的后期,pH过低、营养物质减少、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会抑制乳酸菌的增殖,造成乳酸菌含量下降,使乳酸菌生长进入衰退期,D正确。
    故选D。
    10.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发酵食品,如果酒、果醋、泡菜等,下列关于传统发酵食品制作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 酿制果醋和制作腐乳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相同
    B. 制作果醋时发酵液中的醋酸菌通过无丝分裂增殖,繁殖速度快
    C. 泡菜坛内的白色菌膜、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所含菌种完全相同
    D. 制成的果醋和泡菜都需要经湿热灭菌,目的是延长产品保质期
    【答案】A
    【解析】
    【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25℃;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3、腐乳的制作原理: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适宜温度为15℃~18℃;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4、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详解】A、酿制果醋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制作腐乳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也是异养需氧型,A正确;
    B、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通过无性繁殖的二分裂方式增殖,而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特有的增殖方式,B错误;
    C、制作泡菜的主要菌种为乳酸菌,但由于材料本身带有一些酵母菌等其他好氧菌,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会有酵母菌等好氧菌的生长,尤其是泡菜坛密封不严,致使泡菜坛内出现白色菌膜,而变酸的果酒表面菌膜的主体为醋酸菌,故所含菌种不同,C错误;
    D、制成的果醋和泡菜不能使用湿热灭菌,湿热灭菌会杀死菌种,从而会影响产品的口感和品质,D错误。
    故选A
    11. 下图为利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好氧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的发酵装置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3是冷却水出水口,6处是进水口
    B. 发酵过程需要经4处通入无菌空气,若5装置被损坏,则谷氨酸产量会大量减少
    C. 排出发酵罐中的谷氨酸,不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产量的提高
    D. 发酵工程的废弃物对环境无污染,可以直接排放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干可知,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菌,其生产谷氨酸的过程需要消耗氧气,因此增加发酵罐中溶解氧含量可以提高谷氨酸的生产量。通入无菌空气以及对发酵液进行搅拌都能增加溶解氧。
    【详解】A、冷却水应该“下进上出”,这样可以对罐体充分冷却,提高冷却水利用效率,因此图中3是冷却水进水口,6处是出水口,A错误;
    C、由题干可知,谷氨酸棒状杆菌是好氧菌,从4处通入无菌空气,气体上升过程中可以使发酵罐中微生物充分获得氧气,若装置5搅拌叶轮损坏,无法搅拌,则发酵罐内溶解氧含量会逐渐降低,不利于谷氨酸的生产,B正确;
    C、及时排出代谢产物,防止其积累,有利于反应进一步进行,因此谷氨酸合成和产量会增加,C错误;
    D、发酵工程的废弃物有些对环境有污染,需经处理后排放,不能直接排放,D错误。
    故选B。
    12. 研究者通过下图所示的操作过程,获得导入S基因的基因编辑小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以获得更多卵母细胞B. 过程②在雌鼠a的输卵管内完成受精
    C. 过程③需将表达载体注射到子宫中D. 过程④需抑制雌鼠b对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
    【答案】A
    【解析】
    【分析】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①动物发情排卵后,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这就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了相同的生理环境。
    ②早期胚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游离状态。这就为胚胎的收集提供了可能。
    ③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④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供体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影响。
    【详解】A、过程①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A正确;
    B、过程②是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是将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子置于适当的培养液中共同培养一段时间,来促使它们完成受精,B错误;
    C、③是导入含S基因的表达载体,应该将含S基因的表达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注射至小鼠的受精卵中,C错误;
    D、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过程④不需要抑制雌鼠b对植入胚胎的免疫排斥,D错误。
    故选A。
    13.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
    B. 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 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
    D. 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网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营养结构,其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是由于多种消费者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其中食物链都从生产者起始。该食物网中有8条食物链,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之间是竞争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除组成食物网的生产者、消费者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详解】A、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营养级,正确;
    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其中蛇与鼠是捕食关系,食虫鸟与蛙是竞争关系,正确;
    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错误;
    D、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从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正确。
    故选C。
    14. 下列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④,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①⑤
    B. 图2中B表示兔的同化量,C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 在该生态系统中,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机制
    D. 过度放牧会导致该生态系统在逐渐向荒漠生态系统演替,此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1.碳循环:①碳(C)在生物圈(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中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②碳(C)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③大气中的CO2被生产者固定的方式除了光合作用(这是主要的),还包括化能合成作用等。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包括细胞外分解(通过分泌胞外酶分解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和细胞呼吸两个过程。
    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以有机物形式储存起来)=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被同化)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会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链交织而成的)食物网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形成的。相邻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级同化的能量/上一级同化的能量×100%。
    【详解】A、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③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A错误;
    B、图2中A表示兔的同化量,C表示兔的遗体残骸和兔的粪便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错误;
    C、兔数量增多,则狼的数量也增多,从而抑制兔数量,兔数量增多后通过调节使其数量减少,是负反馈调节,C正确;
    D、过度放牧时植食性动物数量和生产者数量的平衡被破坏了,此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比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少,D错误。
    故选C。
    15. 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而一种天敌捕食共同猎物的同时还捕食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捕食者,另一种天敌被称为集团内猎物。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蚜虫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多
    B. 瓢虫与寄生蜂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 题中所述食物网中,瓢虫占据第三、四营养级
    D. 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瓢虫与寄生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单向性集团内捕食作用,其中寄生蜂既是猎物又是捕食者,所以存在植物→蚜虫→寄生蜂→瓢虫,植物→蚜虫→瓢虫两条食物链。
    【详解】A、瓢虫捕食寄生蜂是第四营养级,而捕食蚜虫是第三营养级,由于食物链越长,损失的能量越多,所以瓢虫通过寄生蜂获得的能量要比蚜虫少,A错误;
    B、瓢虫与寄生蜂都捕食蚜虫,且瓢虫捕食寄生蜂,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存在植物→蚜虫→寄生蜂→瓢虫,植物→蚜虫→瓢虫两条食物链,植物是第一营养级,瓢虫属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C正确;
    D、瓢虫和寄生蜂都以蚜虫为食,同时寄生蜂被瓢虫捕食,所以瓢虫属于集团内捕食者,寄生蜂属于集团内猎物,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6. 根据下列碳循环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___________形式存在。
    【答案】(1) ①. 物质循环 ②. 信息传递
    (2) ①. 生产者 ②. 分解者

    (3)含碳有机物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的。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小问2详解】
    据图分析,A和二氧化碳之间可以双向交换,表示生产者;所有箭头都指向B,且B具有分解作用,故B是分解者。
    【小问3详解】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下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⑥代表相应的生理或生产活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温室效应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图中的__________(用①~⑥序号作答),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a~d序号作答)。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d.优化建筑结构,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2)与①②两个过程有关的主要细胞器(主要考虑其为真核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用A~D作答),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⑥ ②. b ③. 叶绿体 ④. 线粒体 ⑤. A、B ⑥. 生产者A所固定的总能量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气候、能源、无机物、有机物)。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作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单方向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3.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详解】(1)温室效应与大气中CO2增多有关,其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对应图中⑥。
    根据题意,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与“低碳经济”的理念不符。
    (2)①②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因此,与其有关的细胞器分别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3)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为A、B。A为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光合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B为分解者,可以分解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产物,最终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后可被自养生物重新利用。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必须经过生产者A的固定,才能进入生态系统,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总能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目的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 水稻因穗颈过短造成的“包穗”会影响授粉进而影响产量,为进一步解决该遗传缺陷,科研工作者进行了系列研究。
    (1)对籼稻品种Z利用γ射线进行___________育种,从大量的子代群体中获得E-1和E-2两种长穗颈突变体。
    (2)选取不同类型的籼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①根据组合___________可判断E-1和E-2两种长穗颈突变体为隐性突变。
    ②初步判断E-1和E-2所携带的长穗颈突变基因e1、e2为非等位基因,理由是_______。
    ③el、e2分别控制穗颈不同节间的伸长,将上表中的________自交,后代中短穗颈、E-1型长穗颈、E-2型长穗颈的比例为9:4:3,说明两突变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3)已知粳稻的5号染色体上存在长穗颈突变基因e,科研人员欲将该基因转育到籼稻Z中,用于对e1、e2基因的进一步定位。
    ①将粳稻和籼稻Z先杂交再____________,筛选获得e基因纯合的粳籼杂种植株。为排除上述杂种植株中粳稻的染色体,还需将其与_____________多代杂交(回交),由此获得e基因纯合的籼稻品系IR。
    ②IR与E-2杂交的F1表现为短穗颈,与E-1杂交的F1表现为长穗颈。请在下图中标注出e1和e2基因,以说明el、e2与e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
    (4)若要利用E-1、E-2获得同时携带e1、e2两种突变基因且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品系,请结合(2)的相关信息尝试写出育种流程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诱变 ②. 一、二 ③. E-1和E-2杂交得到的F1性状与籼稻Z性状一致,为短穗颈,故e1、e2为非等位基因 ④. E-1和E-2杂交获得的F1 ⑤. 自由组合 ⑥. 筛选 ⑦. 籼稻Z ⑧. ⑨. E-1和E-2杂交获得F1,F1再自交获得F2,从F2中筛选出短穗颈,让短穗颈多代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解析】
    【分析】看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比例为9:3:4,则为9:3:(3:1)即4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
    【详解】(1)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如紫外线、γ射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其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突变体,故对籼稻品种Z利用γ射线进行诱变育种,从大量的子代群体中获得E-1和E-2两种长穗颈突变体。
    (2)①组合一Z和E-1杂交,F1全与Z相似是短穗颈,说明E-1这种长穗颈突变体为隐性突变;组合二Z和E-2杂交,F1全与Z相似是短穗颈,说明E-2这种长穗颈突变体为隐性突变。
    ②若E-1和E-2所携带的长穗颈突变基因e1、e2为等位基因,则二者杂交得到的F1性状应与E-1和E-2一致,即长穗颈,但组合三中E-1和E-2杂交得到的F1性状与籼稻Z性状一致,为短穗颈,故e1、e2为非等位基因。
    ③由于e1、e2为非等位基因,分别控制穗颈不同节间的伸长,故利用E-1和E-2杂交获得的F1进行自交,后代中短穗颈、E-1型长穗颈、E-2型长穗颈的比例为9:4:3,是9:3:3:1的变式,说明两突变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①科研人员欲将长穗颈突变基因e转育到籼稻Z中,故粳稻和籼稻Z杂交后,需要筛选出e基因纯合粳籼杂种植株。回交是子一代和两个亲本的任意一个进行杂交的方法叫作回交,常利用回交的方法来加强杂种个体的性状表现,特别是与隐性亲本的回交,故为排除上述杂种植株中粳稻的染色体,还需将其与籼稻Z多代杂交(回交),由此获得e基因纯合的籼稻品系IR。
    ②长穗颈品系IR与长穗颈突变体E-2杂交的F1表现为短穗颈,据此推测e与e2为非等位基因;与长穗颈突变体E-1杂交的F1表现为长穗颈,据此推测e与e1为同一位点突变,图示为。
    (4)让E-1和E-2杂交获得F1,再让F1自交获得F2,从F2中筛选出短穗颈,让短穗颈多代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以此获得同时携带e1、e2两种突变基因且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品系。
    【点睛】诱变育种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可以提供突变率,加快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19. 虫是土壤中常见的动物,跳虫形如跳蚤,弹跳灵活,体深灰色,在阴暗潮湿、有腐殖质存在的地方都可被发现。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甲装置试管中需要放置湿润的棉花,理由是_____。
    (2)若要用装置乙采集大量的体型较小的动物作为标本保存,试管中需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目的是_____。
    (3)甲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小动物趋_____、趋_____和避_____的习性进行采集。
    (4)有人建议将甲装置中的电灯放置于漏斗底部,跳虫钻出土壤样品后再用镊子夹取收集,这一建议_____(填“不合理”或“合理”),理由是_____。
    【答案】 ①. 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 ②. 杀死并保存动物 ③. 暗 ④. 湿(前两空答案顺序可颠倒) ⑤. 高温(或热) ⑥. 不合理 ⑦. 跳虫弹跳灵活,用镊子不容易夹取
    【解析】
    【分析】图中甲装置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据此解答。
    【详解】(1)湿润的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的环境,利于跳虫存活,故则甲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湿润的棉花。
    (2)70%的酒精溶液可以杀死并保存动物标本,防止腐烂,则乙装置内最好装入的是70%的酒精溶液。
    (3)甲装置为诱虫器装置,利用了土壤中小动物具有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的原理。
    (4)依据题干信息“跳虫形如跳蚤,弹跳灵活”可知,跳虫弹跳灵活,用镊子不容易夹取,因此不建议将甲装置中的电灯放置于漏斗底部,跳虫钻出土壤样品后再用镊子夹取收集。
    【点睛】本题结合实验图示,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0. 下图A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B为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取样地,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B。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②图B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____m2。
    ③若选取3个最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__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农田,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_结构。
    (3)在该森林中存在着以下的一个食物关系:

    若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固定了105kJ的能量,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20%,且由蝉传给螳螂和黄雀的能量是相等的,则螳螂可获得_________kJ的能量,假如螳螂大量减少,那么黄雀的数量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将会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 ②. 样方法 ③. 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 ④. S0 ⑤. (n1÷S0+n2÷S0+n3÷S0)/3或(n1+n2+n3)/3S0
    (2) ①. 光 ②. 高于 ③. 垂直
    (3) ①. 2 000 ②. 增加
    【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图A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B为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
    2、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小问1详解】
    ①图中横坐标是样方面积,纵坐标是物种数,说明该研究的课题为: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调查植物的物种数目可用样方法。
    ②图B中,在面积为0到S0之间,随着面积增大,物种数目迅速增多,S0之后随面积增大,物种数目不再增多,即在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因此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S0m2,此时物种数达到最多而且保持稳定。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该森林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约为(n1÷S0+n2÷S0+n3÷S0)/3=(n1+n2+n3)/3S0株/m2。
    【小问2详解】
    植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森林中有高大的乔木、灌木和草木等复杂的垂直结构,所以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
    【小问3详解】
    若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固定了105kJ的能量,能量在各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20%,且由蝉传给螳螂和黄雀的能量是相等的,则螳螂可获得105×20%×1/2×20%=2000kJ的能量。假如螳螂大量减少,黄雀会捕食更多的蝉,由于能量由蝉→黄雀,比能量经蝉→螳螂→黄雀要散失的少,因此黄雀获得的能量增加,故黄雀的数量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增加。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以有机物为载体
    主要是无机物
    特点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
    范围
    生物群落
    生物圈(全球性)
    联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亲本
    F1表现型
    组合一
    Z×E-1
    均与Z品种穗颈长度相似(短穗颈)
    组合二
    Z×E-2
    组合三
    E-1×E-2
    相关试卷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四营养级,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