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全攻略专题04 物态变化 (含解析)
展开1.知道温度计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温度;
2.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现象,能正确区分;
3.知道熔化、汽化、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要放热;
4.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5.知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6.知道液化有两种方法:加压和降温。
要点一、温度、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常用的单位是摄氏温度,单位名称:摄氏度,可以表示为“℃”。
3、温度计原理: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点:
(1)使用前“三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
(2)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归纳梳理]
1、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记为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记为100℃,0℃和100℃间有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必须保证液体不凝固、不汽化;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一甩”,会造成温度“只上升、不下降”、即“低温不准高温准”。
例1:如图是小阳同学利用玻璃瓶、玻璃管、塞子、适量水可以自制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原理是玻璃瓶的热胀冷缩
B.温度计是将温度转化为水柱的长度
C.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长一些
D.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得粗一些
【答案】B
【详解】A.小阳同学制作的温度计属于液体温度计,而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故A错误;
B.玻璃瓶中的液体遇热膨胀时,会在玻璃管中上升,将温度转化为水柱的长度,用到转换法,故B正确;
CD.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所以内径要细一些,玻璃管做长一些,才会使现象更明显,故CD错误。
故选B。
例2:以下是涛涛对常见温度的认识,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
B.成年人正常体温约为37℃
C.洗澡时淋浴的水温约为70℃
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环境温度是15℃
【答案】B
【详解】A.在0℃以下水会结冰,冰箱冷藏室中的水不会结冰,说明温度不低于0℃,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37℃之间,变化幅度很小,故B符合题意;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淋浴时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37℃,变化幅度很小,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要点二、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
2、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3、熔点和凝固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
4、晶体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归纳梳理]
1、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2、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凝固图象:
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间t1~t2;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为固态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间t3~t4。
例1:.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但两盆里的冰都未熔化完,则( )
A.甲盆里的水温比乙盆高B.甲盆里的水温比乙盆低
C.甲乙两盆里的水温相同D.无法判断
【答案】C
【详解】甲、乙盆里都有冰块,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两盆水里的冰块都为完全熔化,说明两盆水里都是冰水混合物,不论质量大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所以两盆水的温度相等,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例2:铁锅里可以熔化铝,但铝锅内不能熔化铁,这是因为( )
A.铁的熔点比铝高B.铁比铝硬
C.铝的传热本领比铁大D.铁的传热本领比铝大
【答案】A
【详解】由于铁和铝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且铁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所以在铁锅温度达到铝的熔点时,铁没有熔化,但铝开始熔化,所以铁锅里可以熔化铝,而铝锅内不能熔化铁,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要点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1 \* GB3 ①液体温度高低②液体表面积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4)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3、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归纳梳理]
1、汽化与液化互为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例1: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单层玻璃窗的室外一侧和室内一侧。在寒冷的冬天空调制热,在炎热的夏天空调制冷,玻璃窗上都会出现小水珠,则水珠( )
A.冬天和夏天都在甲处B.冬天和夏天都在乙处
C.冬天在甲处,夏天在乙处D.夏天在甲处,冬天在乙处
【答案】D
【详解】AC.冬季,房间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即乙的位置,故AC不符合题意;
BD.夏季,外界水蒸气温度较高,汽车开空调时玻璃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即甲的位置,故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例2: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
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
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湿泡温度计的读数与外界空气的真正温度相同
B.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大
C.在一定的温度下,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小
D.在一定的温度下,两支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
【答案】C
【详解】AB.被湿布包裹的温度计,因为湿布中的水分蒸发会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因此温度计读数较低;故AB错误;
CD.在一定温度下,空气的湿度越大,液体蒸发越慢,温度降低的少,因此两支温度计读数差别越小,C正确,D错误。
故选C。
要点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
2、现象:
(1)升华:冰冻的衣服变干、雪堆没有熔化变小、灯丝变细、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干冰升华、碘升华、固体清香剂消失等。
(2)凝华:冬天窗户上的冰花、霜、雾凇等都是凝华。
[归纳梳理]
1、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凝华放热。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2、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在此物态变化中并不存在液态;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没有经过液体。
例1: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沸点为 SKIPIF 1 < 0 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
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C.雪融化成水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
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答案】A
【详解】A.医生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做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液态氯乙烷急速汽化吸热,故A正确;
B.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故B错误;
C.雪融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所以两者的形成原理不同,故C错误;
D.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雪,凝华是放出热量的,气温不是很低,故D错误。
故选A。
例2: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升华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清晨的甘露
C.严冬,冰雕逐渐变小
D.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答案】C
【详解】A.冰雪消融,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清晨的甘露,是水蒸气液化后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
C.严冬,冰雕变小,是固态的冰升华为水蒸气,故C符合题意;
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难点一、六个物态变化过程
[归纳梳理]
三种状态: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三个互逆过程:①熔化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
2、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例1: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学科素养。下面对物态变化现象的阐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点燃后先变软后变成液体,说明蜡烛是非晶体
B.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C.夏天吃冰棒时偶尔会有冰棒粘嘴唇的现象,“粘”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
D.舞台上喷撒干冰后雾气缥缈,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雾气”属于升华现象
【答案】D
【详解】A.蜡烛点燃后先变软后变成液体,说明蜡烛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从固态的冰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夏天吃冰棒时偶尔会有冰棒粘嘴唇的现象,“粘”是因为发生了凝固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雾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例2:去年的12月6日,黑龙江伊春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3度,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度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②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逐
③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雾的形成
④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D.只有①②④正确
【答案】D
【详解】①开水温度高,能够汽化放出大量的水蒸气,使凝固、凝华后的现象更明显、更壮观,故①正确;
②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可以直接放热凝华成小冰晶,故②正确;
③雾的形成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泼水成冰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冰晶或凝固成的冰,它们的原理不同,故③错误;
④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需要吸热,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④,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难点二、两个实验探究
1、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钟表
(2)实验药品:海波(硫代硫酸钠)、松香
(3)实验装置:
(4)实验内容:
①观察海波熔化时的现象?
②当温度达到40℃后,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
③当海波开始熔化后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如果停止加热还能继续熔化吗?
④用记录的数据描点作图。
(5)表格:
2、探究水的沸腾:
(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④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4)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归纳梳理]
1、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利用水浴加热,开始时烧杯中的水,可用40℃左右的温水,待测物质的温度升到40℃时,开始记录。应选择较细的试管,以增大海波的受热面积,且装入试管中的海波不宜过多。对海波的加热应较缓慢,为此可在烧杯中加一支温度计,用来监测烧杯中水的温度,一般应使试管内、外温度计的示数差保持在2—3℃左右。
2、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过程中为了缩短时间采取的措施有:可在烧杯口加盖,防止热量损失,沸腾后再拿掉,防止气压对沸点的影响;还可以直加热热水,水量选择适当。
例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___________(选填“A”或“B”)固定夹的位置。已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本实验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制作的温度计;
(2)图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___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____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图丙为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像,则水的沸点为______℃。
【答案】 A 水银 沸腾时 水蒸气 98
【详解】(1)[1]实验中,因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A固定夹的位置,确保一次器材调试到位。
[2]已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因酒精的沸点小于100℃,而水银的沸点高于100℃,本实验应选用水银制作的温度计。
(2)[3][4]水沸腾前,气泡上升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图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沸腾时的情形;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水蒸气。
(3)[5]由图丙知,第4分钟开始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故水的沸点为98℃。
例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目的是______;
(2)图乙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像,根据图像回答:
①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
②已知铝的熔点是660℃,那么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铝锅熔化锡;225℃的锡处于______态;
③锡的熔化用了______分钟,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
④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_状态;
⑤锡凝固的条件是______。
【答案】 受热均匀 230℃ 230℃ 能 固 4 吸 不变 固液共存 达到凝固点并持续放热
【详解】(1)[1]因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也就是说水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100℃,水浴加热是通过热传递使试管均匀受热,试管内的液体也均匀受热,通过水给试管加热可以更好的控制试管内液体的温度;如果直接给试管加热的话很容易使试管受热不均而产生爆裂,且很难控制试管内液体的温度,故该实验选择水浴加热更合适。
(2)[2]由图乙可知,锡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230℃不变,故锡的熔点是230℃。
[3]由图乙可知,锡在EF段处于凝固过程中,持续放热,但温度保持230℃不变,故锡的凝固点是230℃。
[4]已知铝的熔点是660℃,则当660℃时,高于锡的熔点,锡处于液态,故当锡熔化时,铝还是固态,可以用铝锅熔化锡。
[5]225℃时,低于锡的熔点,锡此时是固态。
[6][7][8]由图乙可知,锡在3~7min处于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230℃不变,整个熔化过程所需的时间
SKIPIF 1 < 0
[9]由图乙可知,10~12min时,锡正在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10]由图乙可知,锡凝固需要达到其凝固点且持续放热。
难点三、两种方式(方法)
1、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1 \* GB3 ①液体温度高低②液体表面积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2)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4)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2、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归纳梳理]
1、汽化与液化互为逆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例1: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
【答案】A
【详解】A.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不会沸腾,但会蒸发,会发生汽化现象,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由气态变为液态,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纸锅受水的影响,纸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纸不会烧着,所以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但需要继续吸热,若撤去酒精灯火焰,水不能继续吸热,则水将不会沸腾,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2: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气体分子模型时将操场上的同学想象成气体分子,运用了拟人类比法
B.为观察玻璃瓶的形变,采取观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柱变化的方法,这是运用了放大法
C.研究蒸发和沸腾时,列举二者的异同点属于类比法
D.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时,设想在液体中某处有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计算出这个平面上方的液柱对这个平面的压强即可,这是模型法
【答案】C
【详解】A.研究气体分子模型时将操场上的同学想象成气体分子,运用了拟人类比法,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观察玻璃瓶的形变,采取观察瓶塞上玻璃管中液柱变化的方法,这是运用了放大法,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研究蒸发和沸腾时,列举二者的异同点属于比较法,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时,设想在液体中某处有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计算出这个平面上方的液柱对这个平面的压强即可,这是模型法,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难点四、三个图象
1、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
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吸热温度升高,熔化时间t1~t2;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为固态放热温度降低,凝固时间t3~t4。
2、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象:
3、液体沸腾图象:
[归纳梳理]
1、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2、三个不变温度:①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例1: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时=9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答案】D
【详解】A.由图像知道,该物质在第3min时温度达到熔点开始熔化,到第6min时熔化结束,在t时=9min时,熔化已经完成,处于液态,故A错误;
B.该物质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该物质吸热而不升温,故B错误;
C.该物质在第12min时温度达到凝固点开始凝固,到第15min时凝固结束,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故C错误;
D.由图像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保持45℃不变,该物质是晶体且熔点和凝固点为45℃,故D正确。
故选D。
例2:铺设柏油马路时,把液态的沥青铺在地面上,发现它将由软变硬最终变为固态,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A.B.
C.D.
【答案】D
【详解】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沥青属于非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B不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像,沥青属于非晶体,故C不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类型一、温度计的使用
1.(2021·广西柳州·中考真题)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C
【详解】A.温度计接触了容器底,故A错误;
B.温度计接触了容器壁,故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和液体充分接触,但是没有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故C正确;
D.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液体充分接触,故D错误。
故选C。
2.(2022·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学校要求每位师生都要进行体温检测。下列对体温计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某同学的体温是36.6℃,该同学体温正常
D.利用体温计也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
【答案】C
【详解】AB.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故AB错误;
C.某同学体温为36.6℃,低于37℃,体温正常,故C正确;
D.如果液体的温度高于42℃或低于35℃,不能测量液体的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类型二、辨别六种物态变化
3.(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炎炎夏日,暑热难耐。红霞同学从冰柜里拿出一块冰,放在盘子里。一会儿,冰变成了一盘水,又过一段时间,发现水干了。在这两个过程中,涉及的两个物态变化,以及对应的吸、放热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B.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
C.熔化吸热和汽化吸热D.熔化放热和汽化放热
【答案】C
【详解】冰在空气中吸热熔化变成了一盘水,水在空气中过不断吸热,汽化成水蒸气,因此过一段时间,发现水干了,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2022·湖北襄阳·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的是( )
A.湖水结冰
B.叶尖上形成露珠
C.冰雪消融
D. 草叶上形成白霜
【答案】A
【详解】A.湖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A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草叶上形成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类型三、晶体非晶体熔化图像
5.(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答案】B
【详解】ABD.图中该物质在10~25min内吸热但温度不变,是晶体,此时对应的温度为80℃,即它的熔点是80℃,故A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第10min时,该物质刚开始熔化,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1·湖南湘西·中考真题)下列图像中属于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曲线的是( )
A.B.
C.D.
【答案】A
【详解】AD.晶体熔化前,吸收热量,温度上升,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化完成后,吸收热量,温度上升,选项A中温度变化曲线与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相符,选项D中温度一直上升,所以不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C.选项B中物质的温度在不断下降,选项C中物质温度先下降、再不变、又下降,所以均与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不相符,故B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类型四、综合应用与实验探究
7.(2022·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长虹同学了解物态变化后,发现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77℃,于是做如下猜想,猜想1:水和酒精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会低于0℃;猜想2:混合比例会影响混合液的凝固点。他取完全相同的两杯水,分别掺入不同量酒精,充分混合后,放入冰箱冷冻室。用温度计正确测量其温度值,每隔两分钟读取一次数据,记入表格。画出两种混合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右图所示。
(1)某时刻,其中一支温度计示数如左图,其读数为_____℃;
(2)当两种混合液的温度都-7℃时,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对应的混合液处于固态;
(3)若图甲曲线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少,乙曲线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多,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定质量的水中,所掺酒精越多,其混合液的凝固点_____(选填“不变”或“越高”或“越低”)。
【答案】 -6 甲 越低
【详解】(1)由图1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的上表面与温度计的0刻度线下的第6条刻度线对齐,则读数为-6℃。
(2)由图2可知,甲物质的凝固点为-5℃,当其温度为-7℃时,物质全部凝固,所以甲物质处于固态;乙物质的凝固点为-8℃,当其温度为-7℃时,乙物质还没有凝固,所以处于液态。
(3)由图2可知,图甲曲线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少,凝固点为-5℃,图乙曲线对应混合液所掺酒精多,凝固点为-8℃,故可得出结论,一定质量的水中,所掺酒精越多,其凝固点越低。
8.(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小明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装置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错误,请指出:______;
(2)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
(3)持续加热至水沸腾,观察到“势如奔涛”的景象,这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需要______热量;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图线的______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5)你知道吗,通过降温居然也能使水沸腾。如图丁所示,将刚停止沸腾的水装入烧瓶,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重新沸腾起来,原因是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______。
【答案】 玻璃泡碰到杯壁 92 不变 吸收 BC 降低
【详解】(1)[1]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且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由图得,玻璃泡碰到杯壁。
[2]由图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92℃。
(3)[3][4]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沸点不变,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4)[5]图线的BC段温度不变,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5)[6]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使烧瓶中的水达到沸点后还能吸收到热量,水又重新沸腾。
一、单选题
1.下面描述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 )
A.霜的形成B.山涧云雾C. 冰雪消融D.草间露珠
【答案】C
【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雪消融即冰熔化,而熔化是吸热过程,故C符合题意;
D.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和甲物质同类
B.乙熔化用时4分钟
C.200℃时,乙是固体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答案】C
【详解】A.海波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而由图中可知甲物质是非晶体,故A错误;
B.由乙图可知此物质从2min时开始熔化,4min时完全熔化,故熔化的时间为2min,故B错误;
C.由乙图可知此物质从2min时开始熔化,此物质的熔点为210℃,故200℃时乙是固体,故C正确;
D.乙物质在BC段是熔化的过程,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是需要持续吸热。
故选C。
3.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B.
C.D.
【答案】B
【详解】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升高,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由图可知,AD图像的沸点与原来不同,不符合题意,C图像中水温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综上所述,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用钢锅熔化铜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C.在-265℃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答案】A
【详解】A.铜锅的熔点是1083℃,钢块的熔点是1515℃,要想熔化铜块,铁锅的温度至少是1083℃,这时钢锅仍是固态,所以可以用钢锅熔化铜块,故A正确;
B.铁水的温度高于1535℃,金块的熔点是1064℃,金块掉入铁水中,金块的温度能达到1535℃以上,这超过金块的熔点,金块会熔化,故B不正确;
C.固态氮的熔点是-210℃,-265℃时,氮的温度低于熔点,氮仍是固态,不是液态,故C错误;
D.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9℃,-40℃的气温低于固态水银的熔点,水银是固态,不会热胀冷缩,所以-40℃的气温不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故D错误。
故选A。
5.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晶体熔点的高低,现将固液共存的甲、乙两种物质按图所示的方法放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不计试管中的甲与空气的热传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试管中固态甲变多,则甲的熔点低于乙的熔点
B.若试管中固态甲变少,则甲的熔点高于乙的熔点
C.若试管中固态甲的量不变,则甲的熔点一定等于乙的熔点
D.若试管中固态甲的量不变,则甲的熔点可能等于乙的熔点
【答案】C
【详解】固液共存的甲、乙两种物质按图所示的方法放置,乙物质与外界接触面大散热较快,又不计试管中的甲与空气的热传递,此时甲乙两种物质均处于凝固过程中,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由于试管在乙物质内部,其温度不变,主要是乙物质在散热,甲物质通过乙物质散热。
A.若试管中固态甲变多,则甲物质的熔点高于乙物质的熔点,故A错误;
B.若试管中固态甲不可能变少,因为熔化要吸热,实际上整体在散热,甲乙两物质的温度相同,故B错误;
CD.若试管中固态甲的量不变,说明试管在乙物质内部没有对外散热,温度不变,乙物质在散热,液态逐步变成固态,所以甲的熔点一定等于乙的熔点,否则试管中甲物质将通过乙物质散热,固态甲的量必将增加,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在学习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小明想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是否有关,在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在相同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甲容器中的酒精消失了,乙容器中剩余较多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此现象可得,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
B.本实验未控制水和酒精体积相同,无法得出结论
C.本实验未控制液体表面积相同,无法得出结论
D.以上说法都错误
【答案】C
【详解】由题意可知,两种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相同,而液体的种类和表面积不同,不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因此只能说明水和酒精都会蒸发,而不能说明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7.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吸热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冰糕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答案】C
【详解】A.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身体表面有水,水在蒸发,蒸发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收热量,皮肤温度降低,感到比较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凝华放出热量,化雪是熔化现象,熔化吸收热量,所以下雪不冷化雪冷,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冰糕外层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冰糕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其中由丙到甲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升华C.熔化D.液化
【答案】A
【详解】由图知,甲物态到乙物态需要放热,所以乙物态到甲物态需要吸热;同时乙物态到丙物态也需要吸热,所以乙物态为固态;丙物态到甲物态需要吸热,所以甲物态到丙物态需要放热;同时甲物态到乙物态需要放热,所以甲物态是气态;则丙物态为液态,从丙到甲是汽化过程;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9.下列常见物理现象各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A.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_____;
B.秋天早晨草叶上挂满露珠_____;
C.炎夏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干_____;
D.铸造车间里铁水铸成零件_____。
【答案】 凝华 液化 汽化 凝固
【详解】A.[1]凝华的生成物是固态的;“冰花”是固态的,是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B.[2]秋天早晨草叶上挂满露珠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C.[3]炎夏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就干,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
D.[4]铸造车间里铁水铸成零件,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10.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沸腾前后水中的气泡情况不同,气泡是水蒸气聚合而形成的,沸腾前如图甲所示,在烧杯底部的水先汽化形成气泡,气泡上升时,水蒸气又遇到相对较冷的水发生_______ ,所以气泡变小;而沸腾后如图乙所示,烧杯底部汽化形成的气泡在上升时,遇到周围的水_____也成水蒸气,水蒸气越聚越多,所以气泡越聚越大。(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液化 汽化
【详解】[1]水在沸腾前,烧杯内上部的水温度低,下部分的水温度高,在烧杯底部的水先汽化形成气泡,气泡上升时,水蒸气又遇到相对较冷的水发生液化现象,气泡变小。
[2]水在沸腾时,烧杯内水的温度不变,烧杯底部汽化形成的气泡在上升时,遇到周围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越聚越多,气泡越聚越大。
11.小夏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
(1)善于观察的她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这都属于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原因是:________遇到了较冷的玻璃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表面。
(2)她还发现车上备有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手先握住钢瓶的木柄,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答案】 液化 外表面 车外的水蒸气 放热 压缩体积 汽化 吸收
【详解】(1)[1][2][3][4]夏天,空调车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液化放热;冬天,空调车内温度高于外部,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2)[5][6][7]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液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迅速汽化,因此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放到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12.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空气湿度)的装置,叫作干湿球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的,其中乙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纱布,甲是干燥的,我们发现______(选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是因为水蒸发时要______;在一定温度下,空气湿度越大,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______,若只给甲扇风(风吹不到乙和棉纱布),则两只温度计示数差将______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答案】 乙 吸热 小 不变
【详解】[1][2]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的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汽化现象,需要吸热,所以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
[3]在一定温度下,空气的湿度越大,液体蒸发越慢,温度降低越小,所以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小。
[4]因为甲是干燥的,测的是环境温度,所以只给甲扇风(风吹不到乙和棉纱布),甲、乙的示数不会变化,即两只温度计示数差将不变。
三、实验题
13.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探究实验装置。
(1)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的水量会减少,这是由于水______(物态变化名)造成的, 属______(选填“吸”或“放”)热过程;
(2)继续加热,在烧瓶口会冒出许多“白气”,“白气”是由______(选填“空气中原有”或“烧水产生”)的水蒸气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3)实验发现在金属盘底部会出现水滴 (类似于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出现水滴的物态变化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或“放”)热。仅根据金属盘温度上升这个现象,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水蒸气液化放热这个结论。
【答案】 汽化 吸 烧水产生 液化 放 不能
【详解】(1)[1][2]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的水量会减少,这是因为液态的水吸收热量转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2)[3][4]“白气”指的是液态小水珠,由题意可知,气态水蒸气变为液态小水珠,这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所以“白气”是由烧水产生的水蒸气在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形成的。
(3)[5]由题意可得,水滴是由气态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
[6]仅根据金属盘温度上升这个现象,不能得出水蒸气液化放热这个结论,因为水蒸气本身的温度很高,即使不发生液化现象,金属盘温度也会上升。
14.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开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均如图1所示,然后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1)图2是______(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3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此温度计分度值是______℃;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加热,这种加热方法叫做______法,目的是为了______。冰在熔化时,温度计示数不变,而蜡在熔化时,可以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选填“不变”、“升高”或“降低”),物理学中把具备蜡这种性质的物质叫做______;
(3)图4是将装有液态海波的大试管放入室温的水中。根据温度计A 和B的示数, 绘制了海波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5)。由图像可知, 在第 2min 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在 0~5min 内,海波不断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冰 2 水浴 使冰和蜡受热均匀 升高 非晶体 液 放热
【详解】(1)[1]由图2可知,该物质温度变化的过程中,由一段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在这段过程中,该物质熔化,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即图2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由图3可知,温度计上40℃~50℃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每一个所表示的温度为
SKIPIF 1 < 0
即此温度计分度值是2℃。
(2)[3][4]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加热,先加热烧杯中的水,再通过水把热量传递为冰和蜡,这种加热方法叫做水浴法,目的是为了使冰和蜡受热均匀。
[5][6]蜡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持续升高,所以蜡在熔化时,可以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物理学中把具备蜡这种性质的物质叫做非晶体。
(3)[7]海波属于晶体,由固定的凝固点,即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5可知,在第2min时,海波的温度在下降,所以此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液态。
[8]由图5可知,在0~5min内,海波的温度不断降低,这个过程中,海波不断放热。
15.彭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探究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她将等量的温水和热水分别倒入三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又找来常温下3张完全相同的湿巾,把其中的一张对折,将它们贴在三个锥形瓶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并将它们放在电子秤上,三只电子秤示数相同,B、C中热水温度也相同。一段时间后(外界环境相同),电子秤示数如图A、B、C所示。
(1)通过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2)通过B、C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______有关;
(3)图D是另一组同学当水温上升到 SKIPIF 1 < 0 时,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前,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______,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温较高,汽化变快,吸收热量变快 b.水温与环境温差较大,散热较快
【答案】 A、B 水的表面积 先快后慢 a
【详解】(1)[1]要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需要控制液体蒸发的表面积相同,液体的温度不同,结合题图可知A、B符合题意。
(2)[2]通过B、C两图的对比,它们的温度相同,液体蒸发的表面积不同,可以验证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即水的表面积。
(3)[3]图D是另一组同学当水温上升到 SKIPIF 1 < 0 时,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前,水温离 SKIPIF 1 < 0 较远时,图线变化较快,水温接近 SKIPIF 1 < 0 时,图线变化较平缓,温度变化较慢,也即水温变化快慢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4]这是因为随着水温升高,水要汽化,而汽化要吸收热量,水温越高,汽化越快,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而水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始终相同(酒精灯加热),因汽化散热越来越多,所以沸腾前水温变化的特点是先快后慢,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汽化方式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只在沸点时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相同点
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
t/min
1
1.5
2
2.5
3
……
t水/℃
t海波/℃
海波状态
汽化方式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只在沸点时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相同点
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
物质名称
铁
钢
铜
金
固态水银
固态氮
熔点(℃)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10
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04 物态变化中考问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专题04 物态变化中考问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熔化,凝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中考送分及重难点专题04 声现象(送分)问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中考送分及重难点专题04 声现象(送分)问题(含解析),共14页。
重难点04 物态变化-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04 物态变化-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文件包含重难点04物态变化解析版docx、重难点04物态变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