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专题15 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展开思维导图
书本黑体字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species)。(P101)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亲密的。(P10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P108)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P109)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113)
核心知识点
【知识点1】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
(1)概念: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别。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2)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3)方法:一分为二,逐级分类。
(4)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5)目的:弄清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及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植物的分类
在对植物进行分类时,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动物的分类
对动物进行分类时,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较其生理功能。
(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①无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为:原生动物(单细胞)、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②脊椎动物从低等到高等依次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可将动物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知识点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知识点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1)植物:银杉——植物中的“大熊猫”;水杉——植物中的“活化石”;珙桐——“鸽子树”等。
(2)动物:大熊猫、藏羚羊、白鳍豚、扬子鳄、朱鹮等。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是物种的灭绝速度加快。
(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有: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地开发资源(乱砍乱伐、乱捕滥杀等);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2)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濒危物种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4)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5)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以及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等。
常考点
生物的分类
(2016·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如图用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A.AB.BC.CD.D
【答案】A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
如图可知1到4的逻辑关系是:4属于3,3属于2,2属于1。或者1到4是一种从大到小的关系。
【详解】A.4昆虫属于3节肢动物,3节肢动物体内无脊柱,属于2无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属于1动物界,A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和生产者是并列关系,B不符合题意。
C.1被子植物、2裸子植物、3苔藓类植物、4藻类植物之间是并列关系,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2和3的大小颠倒,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部分生物分类概念图。下列我国的珍稀动物或植物在图的位置都正确的是( )
A.甲:珙桐、银杏B.乙:水杉、银杉
C.丙:扬子鳄、藏羚羊D.丁:金丝猴、大熊猫
【答案】A
【分析】生物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植物按照有无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可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图中的甲是种子植物(有种子)、乙是孢子植物(无种子)、丙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丁是变温动物(体温不恒定)。
【详解】A.珙桐、银杏都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A选项符合题意。
B.水杉、银杉都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不属于孢子植物,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扬子鳄是爬行动物,属于变温动物,藏羚羊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金丝猴、大熊猫都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我国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某生物社团参加了在云南举办的宣传活动,搜集了相关资料。
资料一:云南大理苍山气候适宜、景色秀美。有被誉为“树中君子”的苍山冷杉等植物4052余种;有双尾褐凤蝶、虎纹蛙、眼镜蛇、苍鹰、小熊猫等动物873余种;有牛肝菌等大型真菌439余种。
资料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国现已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如云南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自然保护区,如重点保护滇金丝猴的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此外,人们还把某些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植物园以及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1)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分析,资料一体现了______的多样性。若将其中所列动物分为两类,依据是______。
(2)资料一中,双尾褐凤蝶、苍鹰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却都能飞行。请各写出一条它们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______。苍鹰通过反复练习,捕获猎物的能力不断提高。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______行为。
(3)资料二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你的做法是______(答出2条)。
【答案】(1) 生物种类##物种
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或体温是否恒定)
(2) 双尾褐凤蝶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引运动器官完成飞行运动;双尾褐凤蝶的翅是适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苍鹰适应飞行的特点有:体形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骨薄,有的中空;胸骨具有高耸的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有气囊,与肺相通,呼吸为双重呼吸等 学习
(3) 建立自然保护区 一是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二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物,不破坏生物及其栖息地(合理即可)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详解】(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所以,资料一体现了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若将其中所列动物分为两类,双尾褐凤蝶属于无脊椎动物,虎纹蛙、眼镜蛇、苍鹰、小熊猫属于脊椎动物;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双尾褐凤蝶、虎纹蛙、眼镜蛇属于变温动物,苍鹰、小熊猫属于恒温动物,分类依据则是体温是否恒定。
(2)双尾褐凤蝶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引运动器官完成飞行运动;翅是适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苍鹰适应飞行的特点有:体形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骨薄,有的中空;胸骨具有高耸的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有气囊,与肺相通,呼吸为双重呼吸等。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所以,苍鹰通过反复练习,捕获猎物的能力不断提高,这属于学习行为。
(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作为一名中学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法可以是:①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物,不破坏生物及其栖息地(合理即可)。
2.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2019·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种类多样性中的种是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说服教育,无需法律保障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D.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正确。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颁布法律等措施,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B。
4.(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口号:“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D.为丰富我国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答案】A
【分析】(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详解】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正确。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生物资源,错误。
D.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错误。
故选A。1
2
3
4
A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B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绿色植物
生产者
C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D
纲
科
目
种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专题19 传染病与免疫: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专题19 传染病与免疫,共10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专题14 细菌、真菌和病毒: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专题14 细菌、真菌和病毒,共11页。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专题12 动物的主要类群: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考点梳理与必背专题12 动物的主要类群,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