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课文原句填空,名著阅读,古诗中常常借助意象表达情感,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 阅读下面语段,或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册语文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黄河浊流 wǎn zhuǎn ( )的气势;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知晓了邓稼先鲜( )为人知的故事,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感受到了chún( )朴可爱的马玉祥火场救朝鲜小孩的国际主义精神; 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体会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锲( ) 而不舍的品质。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变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了。
    B. 即使已经被警察包围,劫匪仍然奋不顾身地想逃出去。
    C.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D. 每一个革命先烈的背后都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3.下面是某同学撰写的“英雄人物”演讲稿片段,请帮他们完成任务。(4分)
    【A】当蘑菇云升起时,让所有中国人心潮澎湃。啊,邓稼先,你忠厚平实、真诚坦白, 虽然名字鲜为人知,却为核武器事业沥尽心血,和你的团队一起成为共和国忠诚的守护人。【B】你是一个坚强的开拓者,不会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退缩; 你是一个无私的奠基人,不会在自己身上花心思; 你是一个坚定的工作者,不会在遇到艰难困苦时彷徨。你,以身许国,鞠躬尽瘁,是英勇的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1) 修改【A】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2)下列对加点字和画线句的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是连词,“却”是副词。
    B.“以”是介词,“不”是副词。
    C.【B】句中的各部分结构相似,内容相关,是排比句,使赞颂之情表达得
    1更强烈。
    D. “国”, 本字是“國”, 由“口”与“戈”构成。 “口”为疆域, “戈”为武器。意为当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受到侵犯时,“国”内百姓都要持“戈”捍卫。
    4.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通过叙写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刻画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形象。
    B.《木兰诗》是一首抒情诗,也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的作品《乐府诗集》。.
    C. 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挚痛的爱国情怀。
    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 百般红紫斗芳菲。
    (2) 此夜曲中闻折柳, 。
    (3) 脱我战时袍, 。当窗理云鬓, 。
    (4) 岑参《逢入京使》中“ , ”两句诗写出了思念家园的悲伤; 《木兰诗》中“ , 。”两句写出了木兰为报效祖国,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6.名著阅读(6分)
    (1) 大家一起阅读名著,请你完成下表。(4分)
    (2)下列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虎妞,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诈骗祥子的孙侦探……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
    1人物
    人物介绍
    人物形象
    祥子
    职业: ①______________
    其他称号: ②_________
    人生经历:三起三落
    起初: 正直善良、憨厚老实、
    坚忍、忍让中蕴含着反抗精神。
    最后:③___________________。
    情的世态图。
    B.连人带车被大兵掳走,好不容易逃出军营,但车没了,祥子的第一次希望破灭了。
    C. 祥子第三次买车用的是虎妞的私房钱,买的是刘四爷的二手车。
    D.《红岩》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上海地区的地下党人的英勇斗争故事。
    二、阅读古诗,完成下题。(5分)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这是王维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全诗用“ ① ”字起笔,后文的“人不知”与之呼应,写出诗人远离尘世喧嚣的惬意。接着用“幽篁”“深林”“明月”六个字描绘出富有特征的景物,渲染了皎洁月光下竹林 ② 的特点。诗中写人物活动,也只用六字造语,“独坐”“弹琴”“ ③ ”表现出了诗人的性情。(3分)
    8.古诗中常常借助意象表达情感。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本诗“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都写到了明月。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明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8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2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楚有养由基①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 有一人过曰: 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 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以善息,少③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弃。”
    【注释】①养由基:人名。②支左屈右:支起左臂,弯曲右臂,是射箭的正确姿势。③少:一会儿。④弓拨矢钩:弓也歪了箭也弯了。拨,弓身不正; 钩,弯曲。
    9.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2) 康肃笑而遣之
    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1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陈康肃公善射 左右皆曰“善” B.汝亦知射乎 可教射也矣
    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一发不中 D. 但手熟尔 但当涉猎
    12.【甲】【乙】两文中的陈康肃公和养由基有哪些相同的特点? (2分)

    四、阅读《老山界》选段,完成下面各题。(9分)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2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 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 怎么行呢? 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 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本文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作者在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
    B.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顺序展开叙述,行文前后照应,使情节曲折,富有吸引力。
    C.“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运用比喻,从视觉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势的陡峭。
    D. 选文通过对夜间举着火把登山景象的诗意描写,运用直接抒情,表达了对红军战士的赞叹。14.选文中,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4分)


    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划线的句子。(3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2分)
    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
    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
    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 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
    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
    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最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
    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又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
    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
    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
    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
    ⑨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 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
    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又传来了。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
    ⑪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
    ⑫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 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
    ⑬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
    ⑭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
    ⑮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著。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她贴左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
    ⑯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⑰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 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
    16. 请阅读选文③-⑯段,梳理母亲的情感变化过程。(3分)
    17.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给划线句子做批注。(4分)
    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著。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她贴左脸上。


    18.选文中的母亲具有坚强、细心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依据。(2分)


    19.“血红的头巾”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六.写作(40分)
    20.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 横线上填入的词语,应指发生在短暂时间内的令你难忘的事情,比如“冲过终点线”“走上领奖台”……
    (2) 回忆那一刻的细节或场面,再现当时的情景要尽量写得具体,还要写出当时的感觉。

    相关试卷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共6页。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