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杠杆(第1课时)课件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02718/0-17128200780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 杠杆(第1课时)课件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02718/0-17128200780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 杠杆(第1课时)课件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02718/0-171282007808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 杠杆(第1课时)课件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02718/0-17128200781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 杠杆(第1课时)课件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02718/0-171282007814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 杠杆(第1课时)课件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02718/0-17128200781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 杠杆(第1课时)课件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02718/0-1712820078187/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 杠杆(第1课时)课件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602718/0-171282007820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专题 杠杆(第1课时)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 杠杆(第1课时)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力臂的画法,考点3杠杆的分类,找出杠杆的支点,其力臂在变小,A园艺剪,B筷子,C瓶盖起子,D核桃夹,F甲=F乙,F2=15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画出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必要时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正向延长或反向延长。
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画出垂足。
支点到垂足之间的垂线段就是该力的力臂。
1.如图是一个杠杆式简易起吊机,杠杆OB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上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2.如图甲是钢丝钳剪钢丝的情景,图乙是单侧钢丝钳的杠杆模型示意图,请画出所涉及的杠杆的五要素。
①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②在杠杆的左侧挂上适量的钩码,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拉(或者在右侧不同位置挂适当数量的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
③改变钩码数量或位置,重复上面的步骤,得出三组数据。
(每个钩码0.5N,杠杆上每个格5cm)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 F2×l2
1.为什么要多次测量?2.某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测量表中一组数据:于是根据表中的数据该同学得出结论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以为他存在哪些问题?
答:为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答:①实验的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②不同单位的两个物理量不能相加。
3.杠杆两端装置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什么作用?答: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4.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答:①消除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②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5.杠杆是否必须水平平衡?答:不一定。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同时向______调。(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图甲这一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3)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_(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尺、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4)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小亚在农村的集市上他看到如图甲所示的杆秤,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借来了一大一小两把杆秤,进行以下探究:(1)他做出了杠杆的简化图,如图乙。设AO长度为l1 , BO长度为l2 , 鱼的质量为m1 , 称锤的质量为m2 , 根据平衡条件应该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用以上物理量表达);
m1×l1 = m2×l2
2.小亚在农村的集市上他看到如图甲所示的杆秤,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借来了一大一小两把杆秤,进行以下探究:(2)细心的小亚发现秤杆上从O点往右标上了一些称星作为刻度,分别标着1kg、2kg、3kg,这些称星分布是_______的(选填“均匀”或“不均匀”)。为确保对买卖双方公平,杆秤使用时秤杆应在_________方向保持静止;
2.小亚在农村的集市上他看到如图甲所示的杆秤,引起了他的兴趣,他借来了一大一小两把杆秤,进行以下探究:(3)他还发现有些杆秤有两个不同的量程并能通过提起不同的绳纽实现大小量程间切换(不改变秤锤规格),如图丙所示,要使用大量程,他应提起____绳纽(选填“A”、“B”或“A、B都行”)。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
应用:钢丝钳、开瓶器、羊角锤、撬棒、铡刀、剪树枝的剪刀等……
l1>l2,F1<F2(动力<阻力)
特点:使用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应用:钓鱼竿、船桨、手臂、筷子、镊子、理发的剪刀等……
l1<l2,F1 >F2(动力>阻力)
特点:使用省力杠杆,虽然费力,但省距离。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
应用:物理实验室中,我们使用的天平就是等臂杠杆。
特点:使用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l1=l2,F1= F2(动力=阻力)
1.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如图,是三种类型剪刀的示意图,如果为理发师选择一把理发用的剪刀,你会选择______剪刀。如果为铁匠师傅选择一把剪铁皮的剪刀,你会选择______剪刀,用这把剪刀剪铁皮是因为它能省_______。
1.出画下列图中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
2.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B.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C.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D.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F甲×2l = G×l
F乙×2l = G×l
3.如图所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费距离”的是( )A.托盘天平 B.筷子 C.钓鱼竿 D.裁纸刀
4.小华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1) 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中0.5N,在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是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_N。若斜拉弹簧测力计,是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5N×3l = F2×2l
(2) 小华又制作了一个密度均匀的圆盘(相当于杠杆),圆盘可以绕着圆心O转动(转轴阻力忽略不计),圆盘上CH所在直线上相邻两点间距离相等,他先在圆盘的C点挂上4个钩码(如图乙),再用一个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在M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后,圆盘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图示位置静止;
动力臂为0,阻力臂为3a
设CH所在直线上相邻两点间距离为a
(3) 为了探究“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能否影响杠杆的平衡”,小华在圆盘的C点挂上4个钩码(如图乙),又在G点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后发现圆盘在如图所示位置平衡,为了改变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他将挂在G点的钩码先后挂在________两个点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发现圆盘仍在如图所示位置平衡,即可得到结论。
F1×l1 = F2×l2 4×0.5N×3a=n×0.5N×2a得:n=6 当改变右边挂钩位置时:4×0.5N×3a=6×0.5N×ma得:m=2所以右边力臂不变,他可以将挂在G点的钩码先后挂在D、N两点又进行实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 内能(第1课时)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分子热运动,考点2内能,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固体扩散实验,两块金属很难被压缩,下面的铅柱不易脱落,分子间有引力,物体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微观世界的大量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 杠杆(第2课时)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4最小力判断,F2=400N,确定力臂的变化规律,先变大后变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 浮力(第1课时)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3浮力的应用,G空桶,开始进入水中,完全浸没在水中,物体的高度,G物=12N,竖直向上,A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