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33 常见的酸及性质(含解析)
展开该考点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经常将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性质和用途、中和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物质的推断和鉴别、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结论)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酸的化学性质、用途、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来反推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或评价表达的正误,或实验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对后四个化学性质(包括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和用于金属除锈的用途等,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
考查重点
1.酸碱指示剂与溶液的酸碱性
2. 常见酸的用途
3. 酸的化学性质
重点考向
考向一、酸碱指示剂与溶液的酸碱性
【巧学速记】石蕊“酸里红、碱里蓝”;酚酞“遇酸色不变,遇碱红艳艳”。
【方法指导】
①发生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碱性溶液;
②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CuSO4溶液为显酸性的盐溶液;
③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2CO3溶液为显碱性的盐溶液。
易错警示
(1)酸碱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变色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变色的指示剂。描述时说成“××指示剂遇××溶液变×色”。
(2)酸溶液或显酸性的盐溶液、碱溶液或显碱性的盐溶液都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3)不溶于水的酸或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知识拓展
1.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和遇中性溶液无色,现象一致,但原理不同!遇酸不变色是因为与酸反应生成无色物质;遇到中性溶液无色,是因为与中性溶液不反应,所以无色。
2.只有能溶于水的酸或碱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如Fe(OH)3、Mg(OH)2不溶于水,因此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方法技巧
1.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混合时,是酸或碱溶液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而不是指示剂使酸或碱溶液变色。
2.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只能说明溶液显酸性或碱性,而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溶液或一定是碱溶液。
3.口诀
判断酸碱指示剂,显示颜色不同计;
与酸或碱液作用,显示颜色要看重;
颜色相同不可用,不同颜色可选用;
常用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记心中;
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色不变;
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跟踪训练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
A.水B.石灰水C.稀硫酸D.稀盐酸
【答案】B
【解析】A、水显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故选项错误;
B、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故选项正确;
C、稀硫酸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故选B。
2.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紫色——无色——紫色
【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可使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不可使石蕊试液变红。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紫色——红色——紫色。故选B。
3. 用酒精和水浸泡蝴蝶兰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
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一定是碱
C.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蝴蝶兰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答案】C
【解析】A.蝴蝶兰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B.能使蝴蝶兰花的溶液显黄色的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C.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将氯化钠溶液滴入蝴蝶兰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D.蝴蝶兰花的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黄色,与酸碱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真题再现
1.(2021·四川南充)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因此pH<7的雨水一定都是酸雨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答案】A
【解析】
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碳酸盐与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2.(2021·浙江宁波)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答案】A
【解析】
A、从图中可知,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pH小于7,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酸性减弱,pH增大,选项A错误;
B、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洗手液b的pH在5~6之间,洗手液a的pH在3~4之间,洗手液b的pH比洗手液a的pH大,因此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选项B正确;
C、洗手液c的pH在8~9之间,pH﹥7,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选项C正确;
D、洗手液d的pH在12~13之间,呈碱性,洗手液a呈酸性,洗手液d和a混合时,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和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如果洗手液a中的酸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小于7,如果洗手液d中的碱性物质剩余则混合液的pH就大于7,选项D正确。
故选A。
3.(2021·云南昆明)在pH=10的肥皂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 )
A.无色B.红色C.蓝色 D.紫色
【答案】B
【解析】
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B。
4.(2021·湖南株洲市中考)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食物均呈酸性
B.pH<7的雨水称为酸雨
C.向肥皂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D.清理厨房顽固油渍时,将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答案】C
【解析】
A、pH小于7呈酸性,大于7呈碱性,故鸡蛋清呈碱性,A错误。
B、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B错误。
C、肥皂水pH大于7,呈碱性,向肥皂水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C正确。
D、厕所清洁剂pH小于7呈酸性,炉具清洁剂pH大于7呈碱性,将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效果降低,D错误。故选:C。
5.(2021·上海中考真题)对于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一定含有 H 元素B.可使酚酞变红的都是碱溶液
C.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与碱溶液反应D.酸与碱反应一定不产生沉淀
【答案】A
【解析】
A、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故碱一定含有 H 元素,正确;
B、能使酚酞变红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使酚酞变红,碳酸钠不是碱,错误;
C、CO、H2O这种非金属氧化物和碱溶液不反应,错误;
D、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错误。故选A。
考向二、常见的酸
酸
(1)酸的概念: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H+的化合物。
(2)概念解读
①酸是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可用HnR表示。
②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不一定是酸,如水。
(3)盐酸和硫酸
除盐酸、硫酸外,还有硝酸、醋酸(食醋中含有的酸),柠檬、柑橘中含有的柠檬酸等。
浓硫酸的特性
(1)浓硫酸的吸水性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物质中原本含有的水分。
②吸水性应用
a.浓硫酸保存:因为浓硫酸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稀,所以浓硫酸应密封保存。
b.干燥剂:浓硫酸能作不与其反应的气体的干燥剂,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浓硫酸的腐蚀性(脱水性)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浓硫酸的腐蚀性是化学性质。
浓硫酸腐蚀性的实验: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实验。
浓硫酸的稀释
正确操作:如图所示,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错误操作:如图所示,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易错警示
1. 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性溶液变色,实质是:指示剂遇溶液中的H+或OH-反应,生成有颜色的物质。若是难溶性的酸或碱,指示剂滴在这些固体表面也不会变色。
2. 敞口久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浓度都会降低,但原理不同,浓盐酸浓度降低是由于易挥发,减少的是溶质;浓硫酸浓度降低是由于浓硫酸有吸水性,导致溶剂质量增加。
3. 稀释浓硫酸应注意: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知识拓展
1、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或碱的溶液时,改变颜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只有能溶于水的酸或碱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如Fe(OH)3、Mg(OH)2不溶于水,因此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HCl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跟空气接触,能够吸收空气里的水分,所以,通常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所以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必须密封保存。
方法技巧
①发生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碱性溶液;
②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CuSO4溶液为显酸性的盐溶液;
③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2CO3溶液为显碱性的盐溶液。
跟踪训练
1.装运浓硫酸的箱子应贴的标志是( )
A.B.C.D.
【答案】D
【解析】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本身不含有剧毒,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所以在箱子外侧应该张贴腐蚀品的标志,故选D。
2.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浓盐酸具有( )
A.挥发性B.腐蚀性C.吸水性D.酸性
【答案】A
【解析】氯化氢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故选:A。
3.下列对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
C.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冒白烟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答案】A
【解析】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纯净的盐酸是无色的;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而不是白烟;盐酸具有挥发性,不具有吸水性。故选A。
4.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脱水性可以作干燥剂B.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
C.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氨气D.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答案】D
【解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错误;
B、浓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错误;
C、浓硫酸有吸水性,不可以用来干燥氨气,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故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防止液体飞溅,故正确。故选D。
5.实验室的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如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剂质量不变,但这两种溶液中溶剂一开始不能是零,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质质量减少,溶剂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故D错误。故选:C。
真题再现
1.(2021·四川南充)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因此pH<7的雨水一定都是酸雨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答案】A
【解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pH<5.6的雨水才是酸雨,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碳酸盐与酸反应会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
2.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说明浓硫酸具有( )
A.吸水性B.腐蚀性C.挥发性D.酸性
【答案】A
【解析】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选:A。
3.实验室里,常用浓硫酸作为干燥剂,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 )
A.吸水性B.脱水性C.酸性D.氧化性
【答案】A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选项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而不是利用了脱水性,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而不是利用了酸性,故选项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而不是利用了氧化性,故选项错误。故选:A。
4.根据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要使试管中的酚酞试液变红,应在棉花条上滴加的试剂是( )
A.浓氨水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D.浓盐酸
【答案】A
【解析】要使试管中的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试剂为碱性并且要有挥发性;
A、浓氨水显碱性,并且有挥发性,故正确;
B、浓硫酸显酸性,没有挥发性,故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并且没有挥发性,故错误;
D、浓盐酸显酸性,故错误;故选:A。
5.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生石灰
B.苛性钠
C.浓硫酸
D.浓盐酸
【答案】D
【解析】A、生石灰氧化钙和空气中水蒸汽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增大,A错。
B、苛性钠吸水,还可以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质量增大,B错。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增大,C错。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少,D正确。故选:D。
6.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澄清的石灰水——防止与二氧化碳反应
B.浓盐酸——防止吸水
C.浓硫酸——防止挥发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和水反应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会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澄清石灰水在保存时要密封,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选项A正确;B、浓盐酸极易挥发,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盐酸挥发使浓度降低,与吸水无关。选项B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浓度降低,浓硫酸本身难挥发。选项C错误;D、生石灰极易吸水,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石灰不与氧气反应,密封保存与氧气无关。选项D错误。故选:A。
7.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脱水性可以作干燥剂B.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
C.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氨气D.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答案】D
【解析】
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错误;
B、浓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错误;
C、浓硫酸有吸水性,不可以用来干燥氨气,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故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防止液体飞溅,故正确。故选D。
考向三、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
1. 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2. 与活泼金属反应
a.稀盐酸
Mg+2HCl=MgCl2+H2↑
Zn+2HCl = ZnCl2+ H2↑
Fe+2HCl =FeCl2+ H2↑
b.稀硫酸
Mg + H2SO4=MgSO4+ H2↑
Zn+ H2SO4=ZnSO4+ H2↑
Fe + H2SO4=FeSO4+ H2↑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a.稀盐酸
CuO+2HCl=CuCl+H2O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b.稀硫酸
CuO + H2SO4= CuSO4 + H2O
Fe2O3+ 3H2SO4 =Fe2(SO4)3 + 3H2O
4. 与碱反应
a.稀盐酸
NaOH+HCl=NaCl+H2O
b.稀硫酸
2NaOH+H2SO4=Na2SO4+H2O
5. 与某些盐反应
a.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b.稀硫酸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酸的化学性质(酸“五条”)
知识拓展
A. 酸的化学通性: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B. 酸的化学特性:
不同的酸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阴离子不同(或酸根离子不同)。
盐酸与硝酸银反应:HCl+AgNO3===AgCl↓+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硫酸与氯化钡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跟踪训练
1.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盐酸可以除去铁锈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浓盐酸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D.盐酸遇金属铁会放出气体
【答案】C
【解析】A、盐酸可以除铁锈,是因为HCl和Fe2O3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生成了显红色的物质,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浓盐酸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属于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D、盐酸遇金属铁会放出气体,是因为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氢气,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
2.(2021·浙江台州市·中考真题)盐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是( )
A.B.
C.D.
【答案】C
【解析】
A、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故选项错误。
C、稀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能观察到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
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故选:C。
3.从微观构成方面来看,稀盐酸、稀硫酸中因为含有相同的某种微粒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变化不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
B.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C.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稀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A、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稀盐酸等不能,不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稀硫酸等酸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稀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稀盐酸也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稀硫酸也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能体现不同酸溶液相似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
4.(2020•宁波模拟)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A.CuO、Ba(OH)2、CuSO4B.NaOH、HNO3、K2CO3
C.KOH、FeCl3、Na2CO3D.NaOH、Ba(NO3)2、H2SO4
【答案】B
【解答】A、盐酸不与硫酸铜反应,盐酸不能转化为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不与氧化铜反应;
B、盐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钾反应,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硝酸和氢氧化钠、碳酸钾反应;
C、氯化铁和碳酸钠均为盐,属于相同类别的化合物;
D、盐酸不能转化为硝酸钡,盐酸不与硫酸反应。故选:B。
5.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B.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D.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SO42-、H+
【答案】C
【解析】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
A. a点溶液中只有硫酸一种溶质,不符合题意
B. b点酸过量,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 c点烧杯内液体为水,pH=7,符合题意;
D. C点硫酸完全反应,过C后的点,溶质只有氢氧化钡,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不符合题意;选C
6.(2021·山东临沂·中考真题)硫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室浓硫酸稀释的方法是______。
(2)为研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溶液有颜色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E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
(1)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Zn+ H2SO4=ZnSO4+ H2↑ ACD 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
(1)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的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H2SO4=ZnSO4+ H2↑;
A、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故滴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红色,符合题意;
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产生气泡,溶液无颜色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符合题意;
E、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溶液颜色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ACD;
E试管中,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7.(2021·辽宁抚顺·中考真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硫酸的性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图一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_______。
(实验二)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
图二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_______(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性不同。
(实验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小组同学按图三进行实验。
(1)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试管2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3)向试管3中滴加了足量的稀硫酸仍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二者已经发生反应,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序号)继续进行实验,以达到实验目的。
A 酚酞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4)小组同学将4、5两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白色沉淀。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继续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白色沉淀的成分是发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_______ 猜想二:BaSO4、BaCO3
(实验与结论)
实验结束后,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对废液缸中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回收。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从实验成本的角度考虑,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填一种具体物质),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
(实验一)放热
(实验二)B
(实验三)
(1)Zn+H2SO4=ZnSO4+H2↑
(2)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3)A
(4)BaSO4 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熟石灰
【解析】
[实验一]
图一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石蜡受热熔化,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实验二]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滤纸碳化,而稀硫酸不能,图二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腐蚀性不同;
[实验三]
(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2)试管2稀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与稀硫酸酸反应,红棕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3)A、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二者反生反应;
B、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再滴加稀硫酸溶液,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与硫酸钠,再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铜溶解,不能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A;
[做出猜想]
碳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碳酸钡沉淀,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硫酸钡沉淀,所以猜想一:BaSO4;
[实验与结论]
猜想一、二都有硫酸钡,只需证明有碳酸钡即可,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产生,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证明猜想而成立;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从实验成本的角度考虑,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硫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不会污染环境,处理后再排放。
真题再现
1.(2021·青海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铜B.氧化铜C.氢氧化钙D.碳酸氢钠
【答案】A
【解析】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正确;
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选项错误;
D、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A。
2.(2021·广东中考真题)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H2SO4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后,溶液变蓝
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
C.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
【答案】C
【解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说法错误;
B、稀硫酸与X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则X是锌,说法错误;
C、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法正确;
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是碱,不一定是氢氧化钠,说法错误;答案:C。
3.(2021·广西钦州·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硫酸的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
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 SKIPIF 1 < 0 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CO2、S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
D.生产: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答案】C
【解析】A、硫酸溶液中存在硫酸(H2SO4)和水(H2O), 硫酸解离出H+的数目是SOeq \\al(2-,4) 数目的2倍,水分子几乎不解离,因此溶液中H+的数目大于SOeq \\al(2-,4) ,选项错误;
B、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硫酸不能与CO2、S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选项错误;
C、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选项正确;
D、硫酸废水用CaCl2处理后,硫酸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氯化氢,废水中仍然有酸性物质,不能直接排放,选项错误。故选C。
4.(2021·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物质能除铁锈的是( )
A.盐酸B.植物油C.NaOH溶液D.食盐水
【答案】A
【解析】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以用稀盐酸除锈,此选项正确;
B、涂抹食用油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膜以达到防锈目的,食用油能防锈,但不能用于除铁锈,此选项错误;
C、NaOH溶液不能与氧化铁反应,不能用来除锈,此选项错误;
D、食盐水是氯化钠溶液,因氧化铁不与食盐水反应,则不能除去铁锈,此选项错误。故选A。
5.下列有关酸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与浓盐酸都具有吸水性
B. 稀硫酸与稀盐酸都可以除铁锈
C. 打开盛有浓硫酸与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都有白雾
D. 浓硫酸与浓硝酸长期放置液体的质量都会减少
【答案】B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错误;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所以都可用于除铁锈,故B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瓶口有白雾,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因此,浓硫酸长期放置液体的质量会增加,浓硝酸长期放置液体的质量会减少,故错误.
故选B. 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指示剂
酸性
中性
碱性
紫色石蕊试液
红色
紫色
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
无色
红色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橘子
西瓜
鸡蛋清
肥皂
炉具清洁剂
pH
1~2
3~4
6-7
7-8
9-10
12~13
项目
盐酸
硫酸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黏稠的油状液体
打开试剂瓶后的现象
瓶口有白雾
无现象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气味
密度
常用浓盐酸(37%~38%)1.19g/cm3
常用浓硫酸(98%)1.84g/cm3
用途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作干燥剂
实验
实验现象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纸上出现黑色字迹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
小木棍触及浓硫酸的部位变黑
将浓硫酸滴到一块小布上
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甚至烧成洞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稀盐酸
变红色
不变色
稀硫酸
变红色
不变色
盐酸(HCl)/硫酸(H2SO4)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与氢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置换反应)
铁与稀盐酸:Fe+2HCl===FeCl2+H2↑ (写化学方程式,下同)铁与稀硫酸Fe+H2SO4===FeSO4+H2↑
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复分解反应)
氧化铁与稀盐酸: Fe2O3+6HCl===2FeCl3+3H2O,
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氧化铜与稀硫酸:CuO+H2SO4===CuSO4+H2O,
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复分解反应)
氢氧化钙与稀盐酸: Ca(OH)2+2HCl===CaCl2+2H2O
氢氧化钙与稀硫酸: Ca(OH)2+H2SO4===CaSO4+2H2O
与某些盐反应(复分解反应)
碳酸钠与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CO2↑+H2O,
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碳酸氢钠与稀硫酸: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沉淀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
猜想二成立。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27 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27 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金属与盐溶液反应,3%,56g,6,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13 水的组成和性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13 水的组成和性质(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水的组成及性质,电解水实验, 实验结论及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课时练习考点0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间的关系,D; B; A; C; ,1%),7% 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