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过去的30年中,印尼首都雅加达下沉了近4米,近两年北部市区甚至以每年25厘米的速度迅速沉降。2022年1月18日,印尼国会批准了《国家首都法草案》,确定将首都从雅加达迁往东加里曼丹省。读图(箭头表示迁都方向),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断雅加达地面大幅度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开采地下水B. 海平面上升C. 地壳持续下沉D. 地震导致塌陷
2. 东加里曼丹省被选为新首都所在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靠近印尼地理中心②基础设施完善③生态环境良好④位于国际重要航线上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3. 迁都后的雅加达( )
A. 经济中心地位下降B. “城市病”得到缓解
C. 海陆交通枢纽地位下降D.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趋于合理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印度尼西亚目前的首都雅加达面临着人口密集、环境污染以及饮用水短缺等问题,雅加达的自来水管道建设极为落后,且人口高达1000万左右,导致居民不得不私自挖井取水,而挖掘出来的水并将含水层中的水源逐渐榨干,地面也就随之下沉了,A选项正确。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但其上升的速度和上升的幅度相对较小,与“近两年甚至每年25厘米的速度迅速沉降”相比。海平面上升幅度远远达不到,B选项错误。雅加达位于爪哇岛附近,爪哇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受板块挤压抬升影响,地壳逐渐抬升,C选项错误。地震是短时间之内造成的重大地质灾害,不会造成连续多年持续性的地面沉降,更多的是造成地面建筑受损,而非地面沉降,D选项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千岛之国”,国家岛屿众多,东加里曼丹省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印尼地理中心附近,①正确。印度尼西亚人口主要集中在爪哇岛,东加里曼丹省其开发程度较弱,基础设施较为落后,②错误。由于本区开发程度较低,受人类破坏影响较少,生态环境较好,③正确。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位于加里曼丹岛的西侧,并不靠近东加里曼丹省,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C。
【3题详解】
迁都之后的雅加达,不再是首都,城市的行政职能地位下降,可将城市的重点放在经济等其他职能上,其经济中心的地位会进一步得以巩固,A选项错误。随着将雅加达首都职能迁出,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将从雅加达分离出来,人口迁出增多,将大大缓解雅加达的“城市病”, B选项正确。迁都之后的雅加达,失去的是城市行政职能,对于其交通和经济职能并无影响,C选项错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其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态环境综合制约,失去首都职能后的雅加达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无从推断,排除D选项。故选B。
【点睛】迁都是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的平衡发展。由于历史原因,印尼的发展过度依赖爪哇岛。爪哇岛承载了全国一半的人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也都集中于此。相反,爪哇岛之外的其他岛屿,不论是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还是苏拉威西岛,亦或是马鲁古群岛发展都较为缓慢。尤其是主要岛屿之间的互联互通非常滞后,已经成为印尼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读“亚洲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4. a半岛和c半岛,纬度大致相同,气候却有显著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B. 海陆因素C. 地形因素D. 人类活动
5. 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四分之三B.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C. 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滚滚东流D.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4. B 5. D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a阿拉伯半岛和c中南半岛纬度相近,气温差异不大,但降水差异大。a半岛位于亚洲西侧,终年受大陆性性气团影响,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旱。c半岛位于亚洲东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所以,a半岛和c半岛气候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B正确;两半岛纬度大致相同,A错误;两半岛均以高原为主,C错误;人类活动不是影响两半岛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A错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B错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系结构呈放射状,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外流水系,C错误;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他地区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因素。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有关图中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与A国相邻的B国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
B. 图中B、C两国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 图中半岛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D. 图中C国的气候类型与D国该处的气候类型不同
7. 有关图中各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国和C国之间以河流作为两国的国界
B. A国与B国之间以河流作为两国的国界
C. B国经济以钢铁、机械、汽车等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D. 图中D国的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根据经纬位置信息可知,A为中国,B为朝鲜,C为韩国,D为日本。B朝鲜的森林和矿产资源丰富,A正确。B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错误。读图,通过河流分布可知,半岛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C错误。C韩国与D日本该处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B朝鲜和C韩国以38°N作为两国的国界,A错误。A中国和B朝鲜以图们江、长白山、鸭绿江作为两国的国界,B正确。B朝鲜的经济不发达,工业水平低,开放程度低,C错误。D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发达,D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可以根据河流流向判定地势高低。
2023年9月23日,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达位于我国北方的甲村进行为期三天的野外实践考察,并在甲村西部山地开展了攀岩活动。到达当日,该地理小组成员观测并记录了甲村村口大树树影朝向的日变化。下图为甲村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该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到达甲村当天发现该村日出较晚,不考虑天气状况其原因可能是( )
A. 东北山地遮挡光线B. 东部鞍部遮挡光线
C. 西南山地遮挡光线D. 东南山峰遮挡光线
9. 观察发现北京时间12:08甲村村口大树树影朝向正北,该地经度最接近( )
A. 114°EB. 118°EC. 122°ED. 124°E
10. 在图中陡崖处攀岩时,最适宜的绳索长度为( )
A. 45米B. 55米C. 145米D. 155米
【答案】8. B 9. B 10. D
【解析】
【8题详解】
9月23日时,该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到达甲村当天发现该村日出较晚,此时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A、C、D三项错误;甲村位于河谷地区,东侧为地势较高的山峰和鞍部,对太阳光线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导致日出时看不到太阳,B项正确。故选B。
【9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树影朝向正北时,可知当地地方时为12点,根据地方时差与经度差相关计算的知识,可算出当地经度为118°E。因此,ACD三项错误,B项正确。故选B。
【1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可以算出,陡崖处相对高度为50~150m,因此最适宜的绳索长度应长于150m,符合条件的只有C项,A、B、D三项错误。故选D。
【点睛】陡崖的相对高度是指陡崖顶部与底部之间的高差,是地表上一种具有陡峭边坡的地形,通常由坚硬的岩石构成,如悬崖、峭壁等。相对高度是描述陡崖特点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反映陡崖的陡峭程度和地形起伏的程度。在地形图上,可以通过等高线的分布和陡崖的形态来估计相对高度。
读我国山东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从图中可知( )
A. 龙山山顶的海拔可能为1000米B. 该地地形以高山、河谷为主
C. 站在龙山顶部不能看到乙村D. 区域内虎山山顶和河流A处最大高差近700米
12.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白水河干流流向为( )
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东北流向西南D. 自西南流向东北
13. 观察发现B坡植被生长旺盛,明显好于C坡地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B坡( )
A. 为阴坡,水分条件好B. 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 为阳坡,光照条件好D. 太阳辐射强,水分条件差
【答案】11 D 12. B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据图中可知,龙山山顶的海拔小于1000米,A错误;图示地形以低山丘陵、河谷为主,B错误;从龙山顶部看向乙村,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可通视,C错误;虎山山顶海拔高度:900米<虎山山顶<1000米,河流A处海拔高度:300米<A<400米,其最大高差近700米,D正确。故选D项。
【12题详解】
根据图中白水河干流流经等高线和指向标N可知白水河干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流。故选B项。
【13题详解】
该地位于我国山东省属于北半球,根据图中指向标N可知,B坡为阳坡,光热条件较好,有利于植物生长,若考虑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水分条件差,则不利于其生长。故选C项。
【点睛】等高线图中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河流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河流总是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一般情况下支流汇入干流等。
大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图示意世界两个区域的主要河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甲、乙两河口的最短距离约为( )
A. 7500千米B. 13000千米C. 15000千米D. 21000千米
15. 与甲河相比,乙河( )
A. 流域内雨水补给少B. 有凌汛现象
C. 河口三角洲面积小D. 航运价值高
16. 从自然条件看,乙河口地区最适宜种植( )
A. 柑橘、水稻B. 苹果、小麦C. 玉米、甘蔗D. 葡萄、棉花
【答案】14. B 15. D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河口的地理坐标约为(30°N,48°E),乙河口的地理坐标约为(30°N,90°W),两河口位于同一纬线上,经度相差138°;根据所学可知,同一纬线上,经度相隔1°的实际纬线长约是111×csφkm,则甲、乙两河口的最短距离约为111×cs30°×138≈13265km,则B项最接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以判定甲河为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汇流后的阿拉伯河,其位于西亚,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乙河为密西西比河,位于美国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甲河相比,乙河流域内雨水补给多,A错误;乙河自北向南由高纬流向低纬,无凌汛现象,B错误;乙河流域面积更广,支流更多,水量更大,且河口位于滨海平原,形成的三角洲面积更大,C错误;密西西比河几乎横贯美国南北,流域面积更广,支流更多,水量更大,主要流经中央大平原,且流域内经济发达,航运价值高,D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乙河为密西西比河,位于美国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适合种植的是柑橘、水稻,A正确;苹果、小麦、玉米、棉花、葡萄为温带作物,甘蔗为热带作物,BCD错误。故选A。
【点睛】同一纬线上,经度相隔1°的实际纬线长约是111×csφkm。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济堰工程位于浙江南部山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拱形拦河水利工程。最初,通济堰为木质建筑,每到枯水季需维护保养;重修后的通济堰改为石坝(采用大松木作为坝基,用铁水浇筑石坝)。该工程主要由拱形堤坝(坝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上游集雨面积约3150平方千米,引水流量为3立方米/秒,整个坝体凸向上游约120度弧形)、进水闸、排沙门、引水桥和水渠等组成。下图为通济堰工程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说明重修通济堰时堤坝从木质建筑改为石坝的理由。
(2)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并说明判断理由(至少写两条)。
(3)说明该水利工程使用拱形堤坝的原因。
【答案】(1)木质建筑堤坝抗流水冲刷的能力较弱,需要每年维护,耗费人力物力;石坝结构抗流水冲刷的能力较强,坚固耐用,且维护方便简单。
(2)流向:自西北流向东南。
理由:拱形坝坝体的凸出方向为上游,可据此判断河流的流向;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可判断,图示区域整体西北高、东南低;水渠进水闸的位置应该是上游来水的地方,地势高方便自流引水。
(3)堤坝呈拱形,使得河水对坝体的冲击力被引向河岸,堰坝抗洪峰能力提升;方便河水流入水渠,可自流灌溉农田。
【解析】
【分析】本题以通济堰工程及周边地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河流的流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最初通济堰为木质建筑,每到枯水季需维护保养,由此说明木质建筑堤坝抗流水冲刷的能力较弱,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人力物力投入量大;重修后的通济堰改为石坝,采用大松木作为坝基,用铁水浇筑石坝,石坝结构抗流水冲刷的能力较强,且坚固耐用,维护方便简单。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可知,整个坝体凸向上游约120度弧形,说明拱形堰坝向上游方向凸出,对照图中左上角的指向标判断,可知松阴溪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大小判断,图示区域整体为西北高、东南低,河流自高处流向低处,即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图例中有进水闸,水渠进水闸的位置应该是上游来水的地方,地势高方便自流引水,由此可知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结合指向标判断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小问3详解】
据材料可知,整个坝体凸向上游约120度弧形,堤坝呈拱形,使得河水对坝体的冲击被引向河岸,可以减小水流的侵蚀和冲击,有助于提升堰坝抗洪峰能力;河水对坝体的冲击被引向河岸,方便河水流入水渠,顺着地势由高到低,可以自流灌溉农田。
18. 读世界某地区旱涝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中①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2)与N河比较,说出图中M河的水文特征最明显的差异。
(3)简述图中回归线以南易旱地区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分析其成因。
【答案】(1)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大。
(2)水量较小;有两次汛期(有春汛);含沙量大;水能资源不够丰富。
(3)德干高原内部(中、南部)成因:德干高原内部,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降水变率大)。
【解析】
【分析】本大题南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南亚的水文、地形特征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及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从经纬度和轮廓可以判断该①国尼泊尔,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山麓,整体地势北高南低,相对高差大,该国大部分大部分领土都是山地,地形以山地为主。
【小问2详解】
图中M河为印度河,N河为恒河,印度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恒河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与恒河相比,印度河的水量更小,印度河流经沙漠地区, 含沙量更大;由于水量较少,水能资源也不如恒河丰富;印度河源头是季节性积雪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一年有两次汛期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易旱区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内部和印度河平原地区,在北回归线线以南的是德干高原内部,主要原因是:德干高原内部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水汽少,气温高, 降水少,德干高原内部夏季降水量相对多,冬季降水量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点睛】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科威特“2035国家愿景”的对接下,中国企业在科威特承建了阿祖尔炼油厂,建成后将成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炼油厂,其冶炼的成品油的硫含量从目前的4%降至1%。该炼油厂建设共需消耗钢材6万吨,使用电缆总长度达4900千米,相关物资虽尽量优先从科威特采购,但当地采购的金额占该项目合同总额的比例仅为21.83%。下图为科威特地理略图。
(1)简述科威特地理位置特点。
(2)尽管优先从科威特采购物资,但科威特本国无法向中资企业大批量提供建设物资,简要说明其主要原因
(3)分析中资企业在科威特投资对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答案】(1)位于北温带(大部位地区位于低纬地区);东部濒临海洋(东临波斯湾);与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相邻。
(2)科威特以石油经济为主,生产结构单一,缺乏部分物资生产企业;濒临海洋,便于外来物资进口,自身没有发展部分建设物资生产企业;原有企业生产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大型炼油厂建设需求。
(3)开拓投资市场,提高企业知名度;推动企业与当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技术合作;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国企业在科威特承建了阿祖尔炼油厂和科威特地理略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理位置、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对区域环境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地理位置主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绝对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角度来回答。读图可知,科威特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位地区位于北温带的低纬地区;亚洲的西部,东部濒临波斯湾;西部、南部与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相邻。
【小问2详解】
科威特石油资源丰富,以石油经济为主,生产结构单一;本国建材生产企业少,生产规模小,难以满足大型炼油厂建设需求;原有建材企业种类少,缺乏部分物资生产供应;濒临海洋,海运便利,便于外来物资进口等。
【小问3详解】
对企业而言,对外投资可以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企业本身发展;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提高企业知名度;可以推动企业与当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可以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增加企业收益;可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等。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3-203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3-203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3-203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3-203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