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91619/0-17125890259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91619/0-17125890260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591619/0-171258902609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中,观点正确的是( )
A.世上没有真正不受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能实现的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物理实验验证,所以它只能是一种推测
C.惯性是物体的属性,牛顿第一定律是揭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规律
D.物体的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讲的是一回事,所以又把牛顿第一定律说成惯性定律
2.如图为小勇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参加立定跳远项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腾空至最高点时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在最高点时,若不受力的作用,他将保持静止状态
C.小勇起跳后在空中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人用力蹬地才能起跳,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如图所示的惯性现象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匀速向右直行的车厢的光滑地板上,放着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车厢足够长,当车突然加速时,两小球之间的距离变小
B.小球离开弹簧运动到最高点时,若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C.运动员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受到重力以及向前的推力
D.一辆运输液体货物的车,液体中有气泡,当车向右突然开动时,气泡将向右运动
4.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mg
C.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g
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
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6.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若自行车停下,其依然具有惯性
B.自行车受到的动力等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C.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路面受到人和车的压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下列生活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刻有花纹
B.旱冰鞋装有滚轮
C.皮带传动
D.马尾与琴弦摩擦
8.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挤压的粗糙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的相对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9.如图l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B.8~1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t=1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
D.若16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小明在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方体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小明做第2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只要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大小就等于拉力大小
B.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中的长木板粗糙程度不同
C.第2次实验中,砝码在第1s末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同
D.第2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在第1s末比第7s末要小
11.甲、乙两个物体材料相同,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分两次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动它们, 使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如图1所示,第二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1中甲所受摩擦力大于图2中甲所受摩擦力
②F1 大于 F2
③F1小于 F2
④图1中乙所受地面摩擦力大于图2中乙所受摩擦力
A.只有②④是正确的B.只有①④是正确的
C.只有①②④是正确的D.只有①③是正确的
12.小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此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下列对实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必须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施力
B.此时所测摩擦力比水平匀速拉动时的摩擦力要小一些
C.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
13.如图所示,一个木块以放手后速度v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不变
B.木块在斜面受到的摩擦力先沿着斜面向下,后沿着斜面向上
C.木块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随着速度的减小而减小
D.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14.如图所示,用大小为8N的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处相同的物体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以1m/s匀速运动,当物体B静止不动时,与水平绳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保持不变(不计绳和弹簧测力计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拉力F与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8N
C.若A以2m/s匀速运动,拉力F将变大
D.地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5N
15.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垂直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
D.压力的大小总是大于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
16.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破窗锤的锤头很尖
B.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C.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D.图钉的尖很尖锐
17.一个初中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102PaB.103Pa C.104Pa D.105Pa
18.小明和小华在双休日去沙滩上玩,他们发现在沙滩上行走后留下的脚印大小不同,小明的脚印较大,但深浅相同,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及压强相比( )
A.F小明<F小华,p小明>p小华B.F小明>F小华,p小明>p小华
C.F小明=F小华,p小明=p小华D.F小明>F小华,p小明=p小华
19.如图,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A、B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图中阴影部分切掉后,剩下部分的密度和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的关系是( )
A.ρA>ρB>ρC;pA>pB>pCB.ρA<ρB<ρC;pA
A. B.
C. D.
二、实验题
21.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我们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________(填序号)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或“=”);
(5)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三、作图题
22.如图,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但不知是“加速、匀速、减速”中的哪种状态。车顶A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B处。车厢地板上的木箱C始终相对车厢静止。画出木箱C的受力示意图。
23.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匀速上行的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向上运动,请作出此时小红的受力示意图。
四、计算题
24.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质量约450kg,装有四条三角形履带,并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27km的自主行走,g取10Nkg。求:
(1)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受冰面支持力;
(2)若机器人和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900cm2,求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
(3)假定其作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动力为8000N,求其阻力。
五、填空题
25.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失重现象
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比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课后小勇和同学们查资料还了解到:当电梯更快向下加速时,体重秤的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的压力为,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现象。
(1)电梯静止时,小勇的重力是________N;
(2)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________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秤台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重力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3)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的________;
A.质量为零B.重力为零C.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4)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利用小球在中太空中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列四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_。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世上没有真正不受力的物体,但并不表示牛顿第一定律是不可能实现的定律,其推论的正确性均得到了证实,故A错误;
B.牛顿第一定律虽然无法用物理实验验证,但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推测,而是在大量实验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得出的,故B错误;
C.惯性是物体的属性,牛顿第一定律是揭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故C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而牛顿第一定律是揭示力与运动状态的规律,二者不是一回事,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在腾空至最高点时他仅受到重力的作用,一个力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在最高点时,若不受力的作用,他将保持水平方向匀速直线状态,故B错误;
C.小勇起跳后在空中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他具有惯性的原因,惯性不能说作用,故C错误;
D.人用力蹬地才能起跳,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析:A.图示中的两个小球,放在光滑的地板上随车厢匀速直线运动,车突然加速时,小球不受到摩擦力,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即小球所受的合力为0,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小球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所以小球之间的距离不变,故A错误;
B.小球离开弹簧运动到最高点时,瞬间速度为0,此时一切外力消失,据牛顿第一定律知,小球将静止,故B错误;
C.篮球在空中飞行,离开了手,所以不再受到手的推力,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故C错误;
D.车突然开动时,车内的液体质量大,惯性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相对车厢向左运动,气泡质量小,惯性小,受到液体的挤压向右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小球静止在杆子的底端,所以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必然有一个力来平衡这个重力,所以可以确定杆子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支持力F,且
F=G=mg
故选A。
5.答案:C
解析:A.队员的体重越大,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身体的重心降低,可以增大稳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两组运动员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运动员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运动员是否会向前移动取决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D
解析: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自行车停下时,同样具有惯性,故正确;
B.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自行车受到的动力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正确;
C.把人和车看做一个整体,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正确;
D.路面受到人和车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作用在车上,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
7.答案:B
解析:A.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旱冰鞋装有滚轮,是以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故B符合题意;
C.利用皮带传动时,需要将皮带张紧,是为了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马尾与琴弦摩擦时,需要抹松香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从而使弦振动发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相互接触挤压的粗糙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才有摩擦力,故A错误;
B.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故B正确;
C.滑动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的相对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一定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C错误;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由图3知,12到18s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2知,此时f=F=4N。
A.由图2知,0~4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F=2N,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此时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止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2N,故A错误;
B.由图3知,8~10s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摩擦力仍等于4N,故B错误;
C.由图3知,从10到12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而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做加速运动,因此全程的平均速度应大于10s时的速度,故C正确;
D.若16s时撤去F,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将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故A错误;
B.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中的压力不同,是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所以需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中的长木板粗糙程度相同,故B错误;
C.第2次实验中,砝码在第1s末是做加速运动,砝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与砝码运动的方向相同,也与木块运动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与速度无关,木块在第1s末和第7s末运动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所以滑动摩擦力也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
12.答案:C
解析:A.本实验必须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施力,根据二力平衡,这样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否则无法得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A正确,不合题意;
B.这种情况下,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较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是相同的,滑动摩擦力较小,即此时所测摩擦力比水平匀速拉动时的摩擦力要小一些,B正确,不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到,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方向斜向上,而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这两个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符合题意;
D.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这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变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那么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大,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AB.木块冲上粗糙斜面的过程中,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当静止在斜面上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B正确;
C.一个木块在水平面上以v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摩擦力,当速度的减小时,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
D.木块在A点静止时,其受到向下的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这个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平衡,因此木块受到的重力大于此时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A、因为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因此A对B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因为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受到拉力F与地面对A和B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平衡力,故A选项中说法错误;
B、由于B处于静止状态,因此B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A对B的摩擦力,且A对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3N;故B说法错误;
C、若A以2m/s匀速运动,那么A仍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的大小仍然等于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分析可知,地面对A和B对A的摩擦力并没有变化,所以拉力的不变.故C说法错误;
D、因为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受到拉力F与地面对A和B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是平衡力,所以F地面对A摩擦=F拉力-FB对A摩擦=8N-3N=5N,故D选项正确.
15.答案:B
解析:AB.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垂直,接触面不同,压力方向不同,所以,不一定是竖直向下,故A错误,B正确;
CD.物体只有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否则压力大小不等于重力,故CD错误。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A.破窗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滑雪板的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
C.切果器的刀片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图钉的尖很尖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答案:C
解析:中学生质量大约为50kg,故其对地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F=G=mg=50kg×10N/kg=500N
两脚的总面积大约为0.05m2 ,则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脚印深浅相同,即压强相等,则
p小明=p小华
小明的脚印较大,即
S小明>S小华
根据F=pS可知
F小明>F小华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9.答案:C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质的种类以及状态有关,与物体的体积、质量无关;若将图中阴影部分切掉后,剩下部分的密度不变;从图中可以看出,切除掉阴影部分后,A减小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例相同,所以压强与未切除前相同;B减小的受力面积的比例大于压力的比例,所以压强比未切除前增大;C的受力面积不变,压力减小,所以压强比未切除前减小,故pBpApC。
故选C。
20.答案:A
解析:地面上放置的均匀正方体物体,地面受到的压强 p=pgh。因为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则
p=甲gh甲=乙gh乙
由图知h甲>h乙,所以甲<乙
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V后,由S甲>S乙,V=Sh可知截去的高度关系
h甲<h乙
减小的压强
p甲减小=h甲
p乙减小=gh乙
p甲减小<P乙减小
因为原来压强相等,所以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p甲>p乙。
切去的部分对甲、乙剩余部分的压强、
p甲=
p乙=
由 h甲S甲=h乙S乙= ,甲<乙,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1.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可以;(2)压力越大;乙;(3)控制变量法;转换法;(4)=;(5)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解析:(1)实验中海绵受到的压力的作用不同,其凹陷程度也不同,所以可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沙子受到压力的作用不同,则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不同,所以可用沙子代替海绵来进行实验。
(2)图甲和图乙中,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所以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需要保持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所以应比较图乙和图丙两次实验。
(3)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多个因素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改变一个因素,而保持其它因素不变。
压力的作用效果无法直接测量观察,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运用了转换法。
(4)图丙和图丁中,受力面积和压力都相同,所以海绵和木板受到的压强相等,但木板,不易发生形变,所以形变不易观察。
(5)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保持压力大小不变,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同,但小明在实验中,改变受力面积的同时,也改变了压力的大小。
22.答案:
解析:由题和图示可知,车顶A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B处,相对于A的位置,B的位置更靠前,根据惯性知识可知汽车做的是减速运动。物体C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汽车做减速运动,木箱C由于惯性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故小车对C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图
23.答案:
解析:因为小红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所以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力(即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力(即支持力F);如图所示:
24.答案:(1)4500N;(2)5×104Pa;(3)8000N
解析:(1)机器人的重力
G=mg=450kg×10N/kg=4500N
静止时,机器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所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受到冰面的支持力
F支=G=4500N
(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对冰面的压强
(3)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受到的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阻力
f=F=8000N
答:(1)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受到支持力为4500N;
(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为5×104Pa;
(3)阻力为8000N。
25.答案:(1)600;(2)0~t1;不是;(3)C;(4)B
解析:(1)小勇的质量为60kg,重力
G=mg=60kg×10N/kg=600N
(2)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由图象可知,在0~ t1阶段,体重秤显示小勇的质量为45kg,此时处于失重状态。
失重状态下,压力小于重力,而压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支持力小于重力,支持力与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3)由失重现象的定义可知,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小球不受任何外力,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甲图正确;
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由于惯性,小球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小球会斜向下运动,由于细线不会伸长,所以细线会给小球一个拉力的作用,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丁图正确。
故选B。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阳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双选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