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校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本考试用时60分钟,共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卷I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卷Ⅱ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四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读图完成问题。
四幅图中的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
A. 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 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C. 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D. 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答案】B
【解析】
【详解】四幅图片分别为海洋馆、海博馆、滨海公园、滨海鲤鱼门。都是与“海”有关的地理景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人类活动,B正确;没有明显反映ACD项的内容,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某区域1月某日24小时内不同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四幅图的等压距均为2.5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 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判断,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
A. ③④②①B. ①②④③
C. ④③②①D. ①④②③
3. 关于图示区域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该日昼夜温差较小B. 该日甲地风向发生显著变化
C. 降水形式可能为暴雪D. 甲地气温随天气系统移动而上升
【答案】2. D 3. C
【解析】
2题详解】
1月份北半球陆地是高压,结合经纬度,图示位于亚洲东部,24小时内,亚洲高压势力在增强。图示锋面为冷锋,随着图中高压中心势力的增强,锋面向东移动。结合等压线分布,该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甲地与高压中心距离不断接近,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①④②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高压中心不断靠近甲地,甲地该日昼夜温差较大,A错误;该日甲地一直位于高压中心偏东侧,风向没有发生显著变化,B错误;图中降水为冷锋带来的降水,且冷空气移动速度较快,降水形式可能为暴雪,C正确;甲地距离冷高压中心越来越近,气温随天气系统移动而降低,D错误。故选C。
【点睛】在锋面气旋中,一般气旋偏西侧形成冷锋,偏东侧形成暖锋。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该溪流( )
A. 流向为自北向南B. 白垩纪之后形成
C. 侵蚀地表,形成断层D. 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5.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丙处为背斜构造,结构坚固,适合修建隧道
B 从甲到乙先经过背斜,后经过向斜,经过4种地层
C. 丁处为向斜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
D. 从甲到乙先经过向斜,后经过背斜,经过3种地层
【答案】4. B 5. C
【解析】
【4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B正确。该地形图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自西北向东南,A错误;河流只会侵蚀地表,而断层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C错误;河流东西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两岸地势接近,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丙处岩层为中间新,两翼老,故为向斜构造,A错误;从甲到乙先经过向斜,B错误;据图可知,丁处岩层为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水条件,C正确;据图可知从甲到乙经过的地层有侏罗纪、白垩纪、二叠纪、石炭纪时期的地层,经过4种地层,D错误。故选C。
【点睛】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沙丘土壤水分含量( )
A. 春季融雪多土壤水分最丰富B. 在1—2m土层中,坡顶>坡中>坡脚
C. 夏季降水多土壤水分最丰富D. 在1—2m土层中,坡中>坡脚>坡顶
7. 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
A. 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 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
C.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 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
【答案】6. A 7. B
【解析】
6题详解】
由材料“冬季一般有20-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可知,冬季哟较多降雪且没有融化。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是沙丘土壤水份最丰富的的季节,A正确;该地年降水量只有70~150mm,尽管主要集中在5~9月,但夏季降水总量还是很少,气温此时气温高,蒸发旺盛,不是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C错误;读图可知,坡顶为流沙,坡中为一年生草本,坡脚为梭梭,故从坡顶到坡脚的含水量逐渐增大,B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沙漠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沙较大,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B正确;平地周边有相对较高的山丘起到防风作用,C错误;沙漠地区降水量稀少,空气水汽少,洪涝灾害很少发生,梭梭等植被对增加降水影响很小,AD错误。故选B。
【点睛】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
抽水蓄能电站是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电站。下图为“某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和“上水库水位周变化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抽水蓄能电站营运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周一到周五持续抽水蓄能B. 周末集中抽水蓄能
C. 周一到周五电网负荷较低D. 周末电网负荷较高
9. 与普通水电站相比,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优点是( )
A. 调峰填谷,提高电网稳定性B. 增大水流速度,提高发电效率
C. 蓄积山区雨水,增加水库容积D. 提高水的势能,增加发电量
【答案】8. B 9. A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可知,周一至周五上水库水位呈下降趋势,表明此时期抽水蓄能电站以放水发电为主,说明电网负荷高,AC错误。图中显示,周末上水库的水位呈上升趋势,表明以集中抽水蓄能为主,说明电网负荷较低,B正确,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抽水蓄能电站原理,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在用电较少的时期,将部分电能用于抽水,在用电高峰时通过放水发电,提供电力。主要目的是削峰填谷,提高电网稳定性,A正确;抽水蓄能电站中水在上水库和下水库之间流动,水流速度并不会增大,发电效率并不会提高,B错误;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利用的是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蓄积山区雨水,增加水库容积并不是其主要优点,C错误;抽水蓄能电站虽然可以提高水的势能,但是并不能增加发电量,因为抽水和发电是相对的,抽水时需要消耗电能,而发电时则产生电能,D错误。故选A。
【点睛】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电力负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又称蓄能式水电站。它可将电网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变为电网高峰时期的高价值电能,还适于调频、调相,稳定电力系统的周波和电压,且宜为事故备用,还可提高系统中火电站和核电站的效率。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起步较晚,但由于后发效应,起点却较高,近年建设的几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合肥市中心城区是居住、工作等活动的高度集聚区,其中老城区、政务区和滨湖新区是公共服务中心。合肥市政府、安徽省政府分别于2006年、2016年入驻政务区和滨湖新区。下图示意合肥市中心城区范围及职住空间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合肥市中心城区中( )
A. 居住区集中在二环内B. 老城区就业岗位较多
C. 政务区通勤压力最小D. 滨湖新区居住功能弱
11. 市政府、省政府分别入驻政务区和滨湖新区,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合肥的城市等级B. 引导工业区向城外迁移
C. 扩大老城区辐射范围D. 构建多中心的城市格局
【答案】10. B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合肥市老城区在职住空间关系上,除一小部分为职小于住外,大部分区域为职住平衡和职大于住,因此可以判断其提供就业岗位较多,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居住区在整个中心城区分布均较广,排除A;政务区的职住空间关系主要表现为职大于住,因此通勤压力最大,排除C;滨湖新区兼有职住平衡和职小于住,因此可推出滨湖新区居住区分布较多,居住功能较强,排除D。故选B。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合肥市中心城区目前存在多个公共服务中心,可分散老城区职能,因此可以推断市政府和省政府入驻不同区主要是为了构建多中心的城市格局,提高城市承载力,D正确。城市等级主要由城市的人口规模划分,省、市政府的入驻并不能提高合肥的城市等级,A错误;省、市政府的入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对工业区外迁的引导,B排除;省、市政府并未入驻老城区,并不能扩大老城区的辐射范围,排除C。故选D。
【点睛】职住平衡的基本内涵是指在某一给定的地域范围内,居民中劳动者的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即职工的数量与住户的数量大体保持平衡状态,大部分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勤交通可采用步行、自行车或者其他的非机动车方式;即使是使用机动车,出行距离和时间也比较短,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就有利于减少机动车尤其是小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12. 服务业碳强度即服务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它是衡量区域服务业减排绩效的重要指标。下图为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变化图。据此完成问题。
关于四省市服务业碳强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2005-2019年浙江持续下降B. 2005-2019年贵州波动下降
C. 2005-2012年河南增幅最大D. 2012-2019年上海降幅最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05-2012年浙江服务业碳强度升高,2012-2019年浙江服务业碳强度下降,A错误;2005-2019年贵州服务业碳强度持续升高,B错误;2005-2012年上海服务业碳强度增幅最大,C错;2012-2019年上海服务业碳强度降幅最大,D正确。故选D。
【点睛】
经过两个多月紧张的施工建设,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于2024年2月7日正式开站。该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海域的思克斯堡岛,主体建筑设计从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导航所使用的南十字星中得到启发,兼具中国文化意象和国际形象品质。下图示意恩科斯堡岛位置及秦岭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上五星红旗影子指向正南时( )
A. 巴西利亚夜幕沉沉B. 北京夕阳西下
C. 伦敦烈日当空D. 悉尼旭日东升
14. 秦岭站建站期间( )
A. 天津日出方位由东北变为东南B. 天津的昼夜长短比值大于1
C. 正午天塔的影子长度小于其高度D. 恩科斯堡岛没有经历黑夜
15. 相对于其它科学考察站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 对全球变暖更敏感B. 生物类型多样
C. 大气质量优良D. 人类活动影响少
【答案】13. A 14. D 15. A
【解析】
【1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恩克斯堡岛为东十一区,当恩克斯堡岛上五星红旗影子指向正南时,东十一区为12点,巴西利亚为西三区,12-(11+3)+24=22时,A正确;北京为东八区,12-(11-8)=9时,B错误;伦敦为中时区,12-(11-0)=1时,C错误;悉尼为东十区,12-(11-10)=11时,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秦岭站建站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恩科斯堡岛纬度高出现极昼现象,D正确;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天津日出方位位于东南,昼短夜长,昼夜长短比值小于1,AB错误;天塔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正午天塔的影子长度大于其高度,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恩克斯堡岛附近拥有大面积的冰盖雪被,冰界等,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A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B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小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斯克堡岛的独特优势,CD错误。故选A。
【点睛】时区计算:所求地的区时 = 已知地的区时 ± 时区差×1小时。其中,“+”用于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侧,“-”用于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侧。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太行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其东麓的冲积扇上形成了许多著名的城市。下图为“太行山东部区域水系及城市分布图”。
(1)据图分析太行山对其东部地区气候和地形的影响。
为打好育种翻身仗,选育更多津产良种,2022年10月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在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性战略资源。
(2)简述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
2023年5月,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成立。目前,正在推进京津冀大都市群城市生态环境野外观测研究站的建设。研究站建成后,将观测水、气、光等要素对城市的影响。重点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资源与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估、生态安全与应急减灾服务、气候变化影响及“双碳”目标实现途径等重大现实问题。野外观测研究站助力生态协同。
(3)说明建设研究站对京津冀生态环保一体化的作用。
【答案】(1)气候:山地阻挡了冬季风,使山地东部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夏季降水较多;地形:太行山东部河流众多,沉积作用明显,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在河流下游地区形成冲积平原)
(2)丰富种质资源数量,提升种质资源质量,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数量安全。
(3)促进京津冀地区统一进行生态监测;协同治污,联防联控,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碳减排,共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行山、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京津冀生态环保一体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行山对气候、地形的影响,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太行山有效地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冬季风。这使得太行山东部的地区在冬季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气温,减轻了寒冷气流的影响。同时,在夏季,太行山的东坡处于夏季风的迎风面,因此这里的降水相对较多。太行山东部地区河流众多,这些河流在长期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下,形成了丰富的地貌景观。特别是在山麓地带,由于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逐渐形成了冲积扇。
【小问2详解】
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能够收集和保存大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通过保存这些资源,我们可以为未来的育种工作提供广泛的基因来源,有助于培育出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农作物新品种。这不仅丰富了种质资源的数量,还提升了种质资源的质量,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促进了科研育种工作的深入开展。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库中保存的种质资源进行各种遗传学研究和育种试验,通过筛选和优化,培育出高产、稳产、抗病、抗逆的农作物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显著提高粮食产量,从而确保粮食数量安全。
【小问3详解】
通过建设野外观测研究站,京津冀地区能够建立起统一的生态监测体系。统一的生态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为后续的协同治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共享,各地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污染源和污染路径,进而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同时,联防联控机制的建立使得京津冀地区能够在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时迅速响应,共同保障区域的生态安全;野外观测研究站的建设有助于京津冀地区更加准确地监测和评估碳排放情况,进而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碳减排策略。通过共同努力,京津冀地区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共同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17.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24年伊始,随着“南方小土豆”的涌入,“尔滨”冰雪旅游爆火,成为文旅新“顶流”,冰雪大世界、雪博会、极地馆等景点一票难求。元旦期间,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5万人次。哈尔滨政府提出“以冰雪旅游经济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提案。右图为哈尔滨干道系统图。
(1)说明哈尔滨发展冰雪文旅产业的优势条件。
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铁全线贯通,北京至哈尔滨的旅程由12小时缩短为不到5小时。京哈高铁沈哈段是中国首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近年来,哈尔滨在原有路网基础上大力加强道路建设,计划2026年底完成五环施工。
(2)据材料推测造成京哈高铁工程难度大的最重要原因。
(3)说明哈尔滨路网建设和改造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黑龙江省曾因资源丰富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摇篮,但随着时代变迁,其人口和经济出现变化。下图示意黑龙江省各市人口和GDP变化。
(4)据图说明黑龙江省近年来人口数量变化特征,并从经济角度分析黑龙江人口出现此种变化的原因。
【答案】(1)哈尔滨冰雪文旅资源数量多,有特色;政策支持;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经过地区纬度高,气温较低,多冻土层。
(3)加强区域间联系;完善本地交通网络,提高运力(促进本地客货运输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4)特征:人口数量减少。
原因: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水平较低;资源型城市受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的影响,开采成本上升,经济衰退;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岗位不足。
【解析】
【分析】本题以哈尔滨的产业为材料,涉及旅游业的区位、冻土对铁路的影响、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人口变化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得,哈尔滨发展冰雪文旅产业的优势条件有冰雪大世界、雪博会、极地馆等哈尔滨冰雪文旅资源数量多,有特色;哈尔滨政府提出“以冰雪旅游经济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提案,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交通通达度提高,交通便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5万人次,说明市场广阔。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京哈高铁沈哈段是中国首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地区高速铁路。经过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多冻土层分布,造成京哈高铁工程难度大。
【小问3详解】
哈尔滨路网建设和改造能增强区域间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完善本地交通网络,提升运力(促进本地客运和货运输的发展);在哈尔滨路网建设过程中能带动相关产业(如钢铁、水泥)等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
【小问4详解】
从2010年和2020年该地区常驻人口数据对比来看,黑龙江省近年来人口数量减少。
原因:由图中数据可得,黑龙江的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水平较低;由材料可知,黑龙江省曾因资源丰富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摇篮,现状为资源型城市受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的影响,开采成本上升,经济衰退;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就业岗位不足。
18. 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更是共建“一带一路”早期收获最丰硕的国家之一。中马大力推动跨境产业合作,钦州港、关丹港实现双向集装箱直航。
(1)从广西钦州港出口到马来西亚关丹港的商品,海运公司更愿意选择冬季运输。为什么?请按表格要求回答。
关丹产业园是中国在马来西亚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产业园区,是中马投资合作旗舰项目。
(2)2000年以来,马来西亚人口由2319万增长到现在的3340万。关丹产业园要引进汽车产业,说明马来西亚人口条件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重要的油棕果生产国,苏门答腊岛为该国油棕主要种植区之一。
(3)提取图中信息,据此推测油棕的生长习性。
【答案】(1) ①. 盛行偏北风、洋流向偏南方向流 ②. 节约能源(节省运输时间) ③. 海上台风(飓风、热带气旋、热带风暴)少 ④. 航行更加安全
(2)马来西亚劳动力较充足且价格较低,利于降低汽车生产成本,增强汽车的市场竞争力;马来西亚人口数量较多且增长较快,对汽车的购买力增强,使本地汽车市场规模扩大。
(3)信息:位于10°N附近(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推测:油棕喜好高温、湿润
信息:位于海拔200—1000米(山地为主,利于排水)推测:油棕生长忌涝
信息:有火山(产生大量火山灰)推测:油棕生长喜土壤肥沃
【解析】
【分析】本题以马来西亚的产业为材料,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农作物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小问1详解】
从广西钦州到马来西亚,冬季盛行东北风,且洋流方向与盛行风吹向一致,盛行偏北风、洋流向偏南方向流,可以顺风顺水节省燃料,节省运输时间;且冬季气温较低,上升气流较弱,海上热带气旋少,海况较安全,利于海上航行。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马来西亚人口由2319万增长到现在的3340万,马来西亚劳动力较充足且价格低廉,利于降低汽车生产成本,增强汽车的市场竞争力;马来西亚人口数量较多,汽车消费市场广阔。
【小问3详解】
由图可得,油棕生长在10°N附近,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可推断出油棕喜好高温、湿润的环境;且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得出油棕生长在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有一定坡度,排水良好,可推测出油棕怕涝;且周围有活火山分布,火山灰较多,可推断出生长喜土壤肥沃。冬季有利于海运的自然环境特点
对海运公司的好处
①
____
____
②
____
____
2024年天津十二区重点校高三一模联考地理试题和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天津十二区重点校高三一模联考地理试题和答案,共9页。
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北京市门头沟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届北京市延庆区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