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页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2页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页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4页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5页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6页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7页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8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共23页。
    初中 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单元整体复习思维建构知识梳理典例解析课堂练习课后拓展0304050102思维建构1文明与家园守望精神家园建设美丽中国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中华文化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美德万年长: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视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发展中的人口问题资源环境面临危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知识梳理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创造力、包容力。③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④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⑤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⑥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①坚定文化自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⑤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平等交流。⑥坚定文化自信,学习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传统美德(1)内涵(是什么):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有爱国情怀、奋进品格、和乐风范、高尚情操、伦理规范、处世准则,等等。(2)重要性(为什么):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道德资源,熔铸了民族志向、民族品格和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3)践行(怎样做):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民族精神(1)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新时代内涵: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四个“伟大精神”)(3)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表现,并随时代进步丰富和发展。(4)意义: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爱国主义的本质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1.为什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1)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2)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必然受到它的惩罚。(5)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生态文明建设2.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国家:(1)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5)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6)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个人:(1)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2)具体做法:节约粮食、绿色出行,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等。(3)自觉履行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义务,积极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典例解析3 (2021•济南)2021年4月25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是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全国第二个起步区。 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驶入快车道。到2025年,起步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接近60%。到2035年,起步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创新驱动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能,绿色智慧宜居城区基本建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起步区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创新发展,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1)起步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政府和企业应该怎样做? 绿树掩映、天蓝水清、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画卷徐徐打开。绿色,正成为济南人生活的主色调。  (2) 为了让绿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请你向济南市民提出合理化建议。(1)参考答案:创新角度: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②企业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要自强奋斗、敢于突破,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角度: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④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⑥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2)参考答案: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②具体做法:节约粮食、绿色出行,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等。③自觉履行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义务,积极同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课堂练习41.《唐宫夜宴》以黄河文化、中原精神、民族文化为根基,以黄色、绿色为主色调的唐三彩乐俑为原点,将《捣练图》《簪花仕女图》以及出土于河南的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文物融于场景,舞者犹如穿行于古画之中,将观众代入大美华夏独有的美学空间。对于中华文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③世界各国都认可和接受中华文化 ④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A2.从大庆精神到三牛精神,从“两弹一星”精神到航天精神,再到伟大建党精神,中华民族不断赓续精神血脉,构筑精神谱系。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②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④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3.2021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③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 4.(2023•济南)下面是2010年和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部分数据对比表,我们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 )A.人口总数大,老龄化加剧 B.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C.增长率提高,人口素质低 D.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项目时间A 5(2021•济南)2021年,一档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广受欢迎。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历史长河中缘起、流转及书中的故事。第四期讲述了李时珍“逆水行船”的一生:青年时随父行医,因为经常遇到辨错药、抓错药的病例,心中坚定了重修本草的想法。查历代典籍书采八百余家,踏万水千山考证诸家本草,用近三十年修撰出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让典籍“活起来”“热起来”,一定可以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滋养。 打开典籍,对话先贤。你从中汲取到哪些智慧和成长的力量? 提示:可以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精神生命、增强文化自信、努力实现梦想、增强生命的韧性、感受生命的意义、活出生命的精彩等角度作答。7.材料一:冬奥会随处可见“中国风”元素。会徽“冬梦”融合了汉字和书法,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融入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元素……,所有的设计细节都融入了中国诗意的文化意境,传递着独特的中国文化魅力。材料二:北京承诺将办一届真正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奥运,这将成为整个奥运史上的第一次。场馆100%由绿电供应;氢能大巴实现零排放、零污染;二氧化碳环保型制冷剂进行制冷使碳排放趋近于零,减少了对臭氧层的破坏......绿色、低碳、可持续,北京冬奥铺就着美丽的中国底色。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材料一: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创造力、包容力。③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⑤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材料二: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③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④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⑤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⑥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课后拓展5让传统文化涌起时代浪花近年来,《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深耕于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类节目为我国电视荧屏带来一股股清流。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视听艺术的包装之下,在观众喜闻乐见的综艺舞台上,展现出独有的文化韵味,绽放出绚烂多姿的文化魅力。请你给大家推介一档自己喜欢的文化类节目,并简要说明理由。感谢观看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