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八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诗歌鉴赏小题基础天天练38(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八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诗歌鉴赏循环定向集中练8定点8:小说阅读(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八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诗歌鉴赏小题基础天天练39(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八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诗歌鉴赏难点强化针对练8难点8:文言文阅读(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八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诗歌鉴赏小题基础天天练40(附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八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诗歌鉴赏小题基础天天练37(附解析)
展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生态文明同个人发展、社会文明、国家现代化 ① 。纵观人类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实践一再证明, ②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中国所走的本着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生态环境保护,归根结底是广泛而深刻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建设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 ③ 的社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必须依靠改革、依靠法治、依靠科技推进转型升级。坚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整治不利于群众生命健康的环境问题,以 ④ 的决心和勇气,坚决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腾笼换鸟”。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
2.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B.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东西方文化不同,艺术的表现也不同。一般来说,东方艺术重主观, ① 。表现在绘画上,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重意境。
中国画通常 ② 。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 ③ ,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国画的分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
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
5.文中画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的“ , ”抒发了备尝艰难之苦和家愁国恨难以排遣的情愫。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有“ ”之志,也难免会“ ”。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失意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指出,如果常常面临着“ ,
”的局面,是不利于国家发展的。
(2)庄子在《逍遥游》中,向人们表达“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时,运用了一系列的类比,其中“ , ”两句就从“寿命短的,不了解寿命长的”这一角度来进行阐释。
(3)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杜鹃鸟是由望帝化身成的,它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甚为哀怨悲凄。古代诗词中常以杜鹃鸟作为悲苦的象征,如“ ,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政治理想,后世文人对此多有沿袭,苏轼《赤壁赋》中的“ , ”两句就是如此。
(2)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 , ”两句,表达了放旷、豁达、自信的豪壮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3)辛弃疾在北固亭上凭高望远,面对锦绣江山,不由得遥想和缅怀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他写下了表现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千古名句“ , ”。
三、文化常识
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女成年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而“弱冠”就是还没有成年。
B.“释褐”通常是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有时也指新考中的进士被授予官职。
C.“人爵”是与天爵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尘世人们所封的爵位,例如国君所赐的公、侯等。
D.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国境以外为海外。
10.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书,即制式文书,是朝廷大员颁布重要法令或褒奖惩戒官员时采用的专用文书。
B.弃市,为死刑的一种,自商周即有。《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即在人众聚集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用于处决某些罪大恶极者。
C.乾德,是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年号是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
D.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1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纪”简称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始于司马迁的《史记》,在该书中,历代的帝王传记称为“XX本纪”,不过也有例外,如吕雉不是皇帝,但其传记也称本纪。
B.“公卿”是“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如晋国六卿。另外,古时公卿也指丈夫。
C.“武库”,古代官名。汉代置武库署,有武库令丞,掌藏兵器。本属执金吾,晋以后属卫尉,历代因之,到宋代才废。明置武库司,属兵部,清末废。
D.“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另外也有叫做、称为的意思,如“身死无名,谥为至愚”。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注]在扬州。
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 何逊:南朝著名诗人。他在扬州做官时,曾写下《咏早梅》一诗。
1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迪登东亭写梅花诗赠给诗人,诗人被这份情谊深深打动,便写了此诗回应。
B.以南朝著名诗人何逊来比裴迪,足见诗人对朋友才情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C.诗人对朋友没有折一枝梅花寄来感到遗憾,但梅花却触发了诗人浓浓的乡愁。
D.诗歌从想象对方赋诗情景起笔,以抒写诗人的感慨收束,题旨集中在早梅伤愁。
13.这首诗重点不在咏梅,明人王世贞却称赞它“古今咏梅第一”,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小题基础天天练37
1.答案:①息息相关 ②杀鸡取卵 ③相辅相成 ④壮士断腕
解析:①处,语境为“生态文明同个人发展、社会文明、国家现代化”,强调关系密切,可以填“息息相关”。“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非常密切。“息息相关”适用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事物;②处,语境是说人类只图眼前不顾长远,可以填“杀鸡取卵”。“杀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③处,语境为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应是互相辅助,互相促成,可以填“相辅相成”。“相辅相成”,指两种事物互相辅助,互相促成,缺一不可;④处,语境为坚决整治环境问题的决心和勇气,可以填“壮士断腕”。“壮士断腕”,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做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
2.A 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比作“腾笼换鸟”。A项比喻,把露水比作真珠,把月亮比作弓。B项“花睡去”“红妆”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当作人来写。C项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值万钱,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D项“主人下马客在船”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主客都下马,上船。故选A。
3.答案:中国所走的以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
解析:原句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本着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为导向”中“本着……为导向”搭配不当,应为“以……为导向”。第二处:“自然与人”顺序不当,人是主体,是主动者,应该是“人与自然”。
4.答案:①西方艺术重客观 ②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析:第①处,分析前后文可知,此处所填语句应与“东方艺术重主视”对举,与后文的“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呼应,由此可推知此处应填“西方艺术重客观”之类的内容。第②处,根据后文的“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分类”以及“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中国画的分类”,可推知此处应填“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之类的内容。第③处,根据前文的“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后文的“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尤其是横线后的“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可推知此处应填“人与自然的关系”之类的内容。
5.答案:在山峦的映衬下,潺潺清泉从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
解析:先将画横线的句子进行切分: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山峦的映衬下;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然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适当增删词语,将其表述为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短句,注意语意的连贯,注意第二个短句要以“潺潺清泉”作为主语,以呼应前文“潺潺山泉,如何表达”。
6.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7.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3)示例: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从今别却江南路 化作啼鹃带血归
8.答案:(1)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9.A 应为“古代男子成年时要行冠礼”,另外“还没有成年”有误,男子20岁称弱冠,此时已经成年。
10.A 制就是皇帝说的话。所谓“天子之言曰制,书则载其言”。在周代,帝王的命令叫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命为制,制即成为用以颁布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
11.C “武库”,是指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也有称誉人的学识渊博、干练多能的意思。
12.C C项“诗人对朋友没有折一枝梅花寄来感到遗憾”理解有误。原诗颈联前句“幸不折来伤岁暮”的意思是幸亏你没有将早梅折来让我感伤时光流逝,因此C项属于对诗句理解的错误。其他选项,A项是对题目“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的理解。“见寄”在古代诗歌题目中比较常见,意思是诗人收到了别人(多是友人)的来信(诗歌),自己赋诗回寄给对方。B项针对注解,结合首联,体现诗人对朋友的欣赏。D项针对首联“东阁”即“东亭”,首联是诗人想象友人逢早梅引发诗兴,属于想象或虚写。
13.答案:①全诗没有具体描写梅花,但句句与梅相关:梅动诗兴,对梅遥忆,梅引乡愁,梅催白头。②诗歌重在抒情,以早梅伤愁立意,围绕梅花,前两联忆友情,后两联抒愁情。
解析:题干说重点不在咏梅,就是要求针对意象的托物言志的作用,着重分析梅花所寄之情;后面针对王世贞的称赞则要求分析诗歌是如何体现出与梅花的关系的,即没有具体写梅花的外表和精神,而是立足诗人与友人对梅花的态度,以此寄托乡愁、友情。具体分析如下:“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梅动诗兴;“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对梅遥忆;“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梅引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梅催白头。诗歌重在抒情,诗人以早梅伤愁立意,“若为看去乱乡愁”,抒发乡愁;诗人看梅花开放而感到梅催人老,继而生出“催人自白头”的感慨。围绕梅花,前两联忆友情,后两联抒愁情。这首诗的重点不在咏梅,而在抒情。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三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小题基础天天练13(附解析):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三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小题基础天天练13(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三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小题基础天天练12(附解析):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三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小题基础天天练12(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三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小题基础天天练14(附解析):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复习特训卷第三周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小题基础天天练14(附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名篇名句默写,文化常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