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展开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4页,“答题卷”共 4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默写。 (10分)
(1)古人常借“酒”倾吐心声。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 , ”,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突出酒宴的华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 ”,饮酒赏月.发出对宇宙和人生的问询;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 , ”,借酒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惆怅。
(2)古人常在诗文中表情达意。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用“ , ”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用“ , ”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志向。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厨子挑了酒席,借清凉山一个姚园。这姚园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过去三间厅,便是他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席摆在亭子上。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 zhì。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 坐了一会,杜少卿也坐轿子来了。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斟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这日杜少卿大醉了,竟 xié着娘子的手出了园门,一手拿着金杯,大笑着,在清凉山冈子上走了一里多路。背后三四个妇女嘻嘻笑笑跟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砌( )成 山径( ) 景zhì( ) xié( )着
(2)结合整本书内容,按照小说情节的发展,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填序号)(4分)
①当自己的新衣服,帮杨裁缝的母亲买棺材 ②朝廷征辟,他装病拒绝应征出仕 ③让管家卖地,大方资助他人 ④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
(3)结合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杜少卿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3.2024 年4月 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请根据情境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4分)
李明:面对茫茫书海,眼花缭乱,实在没兴趣读。
小华: ①
李明:现在太忙了,作业铺天盖地,根本没有时间读书。
小华: ②
(2)下面是一位同学发言稿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4分)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跳读或精读的方法。【甲】跳读是主动地舍弃,有意识地忽略,以提高阅读效果的读书方法。精读则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它们作为两种适应不同情形的阅读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也是可以交替使用的。有些书,可以跳读,以求更高的效率;有些书,我们可以精读,读得透彻些。不管采用什么读法,前提都是要多读书。【乙】只有这样,才能滋养心灵,使头脑清醒,不再迷茫,使思想深刻,不再肤浅。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3)下图是网友为“世界读书日”绘制的漫画。请你解说此漫画的寓意。(3分)
(4)请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二、阅读(5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3分)
草木有情
倪西赟
①回到老家,一早一晚凉寒,我穿上了母亲为我特别缝制的薄棉袄,真暖和。晚上,我睡在床上,突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草味。我摸摸床垫,不是席梦思垫子,也不是棉胎垫子。翻个身,有 窸窸声音。我趴在床上,像调皮捣蛋的小孩子,把床单翻开一角,看到里面有一个被套。被套缝得并不严密,我用手指拨开一条缝隙。嘿,里面原来是茅草和秸秆。
②“娘,这个年代了还铺茅草、秸秆当床垫?”我很是惊喜,忙喊母亲过来。
③“是啊,茅草和秸秆当床垫睡得舒服,睡得香。”母亲走过来笑盈盈地说。
④“茅草和秸秆会不会很脏? 有虫? 过敏?”虽然我小时候都睡茅草和秸秆做的床垫,但现在的我有些顾虑。
⑤“这些茅草和秸秆做床垫前都清洗过,在太阳下暴晒过,不脏,没虫,不痒,放心睡吧。”母亲一脸慈祥。
⑥“您和父亲也睡茅草和秸秆床垫?”我又问。
⑦“是啊,我和你父亲不习惯睡席梦思床垫,睡在弹簧床上,老感觉睡在空中,不踏实。睡电热毯,皮肤干燥、过敏。睡棉胎垫虽然暖和,但睡久了的棉胎垫压得很实,没有弹性。只有茅草和秸秆做的床垫,蓬松、舒服、踏实。”母亲说。
⑧用茅草和秸秆做的床垫,我小时候叫“草褥子”。 小时候天寒地冻,家里烧不起煤,父亲就去山上挖一些树墩回来烧。 白天还有柴火,暖烘烘的。可到了晚上,柴火熄灭后屋里冰冷得像地窖。那时铺不起棉胎垫子,母亲从草垛里挑茅草和秸秆,清洗暴晒后放在床上,上面再铺上一块床单。这样就暖和多了。只不过茅草和秸秆没有用绳子固定,床单容易跑位。早上醒来,床单不知跑哪里去了,我常常光着身子睡在茅草和秸秆上。醒来时洗脸照镜,脸上、身上都是茅草和秸秆的印子。
⑨那些茅草和秸秆做的床垫,陪我度过了童年岁月。我上学、工作后,用上了棉胎垫子、电热毯、席梦思垫子等。但总睡不踏实,失眠多梦。现在睡在茅草和秸秆的床垫上,既暖和又舒服。
⑩一夜无梦。起来后神清气爽,身轻如燕。这茅草和秸秆真是好东西。
⑪在家的日子,我发现父母极爱草木。
⑫在家门口打麦场上,有一个像小山一样的青草垛。那是父亲在秋天,从山坡、田野割了一筐又一筐的青草,在打麦场上晾晒后,垛起来的。冬天没有青草的时候,就拿出来喂家里的牛、羊、猪、兔子,甚至喂鸡、鸭、鹅等。这些家畜看到半青半黄的青草,撒着欢儿叫着,如同人看到了美味的食物,按捺不住自己内心。
⑬老家院里院外,到处是父亲种的树。 梨树、杏树、榆树、香椿树、栗子树、柿子树、枣树、梧桐树、白杨树;等等。父亲是见缝插针,哪个地方有空当儿,就在哪个位置种上树。父亲从来没有什么忌讳,有啥树种啥树。家里的家具等物件都是木头的:床、床头柜、衣柜,无论新旧都是纯木做的;桌子、椅子、小凳子都是纯木的;大门、屋门、栅门是纯木做的;独轮车除了轱辘都是纯木的;馒头、锄头、镰刀的把柄是纯木的。父亲说,木的器具用起来不仅顺手,而且还有像亲人一样的感情。 的确,父亲的桌子、椅子、凳子都擦得锃光瓦亮,大门、屋门、栅门有像老人一样的厚重感,老旧的独轮车吱吱呀呀每天和父亲说着话,馒头、锄头、镰刀的把柄在父亲的手日复一日的抓握之下,光滑透亮,能照见人影。
⑭相对于石头、铁器,草木是生机勃勃的,没有冰冷,只有温暖。
⑮唯有草木不离乡背土,唯有草木是父母最孝顺的孩子,它们寸步不离地守候着土地,守候着父母。它们生长在父母能一眼看到的地方,能随手摸得着的地方。
⑯草和木,是父母另外的极卑微又温暖贴心的孩子。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 年 2 期)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草木有情”为题,运用拟人手法,很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⑪段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自然引起下文父亲割草、种树的情节。
C.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深刻地生命感悟,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D.第⑧段运用倒叙手法,交代了小时候家境的贫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5.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我上学、工作后,用上了棉胎垫子、电热毯、席梦思垫子等。但总睡不踏实,失眠多梦。现在睡在茅草和秸秆的床垫上,既暖和又舒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3分)
(2)老家院里院外,到处是父亲种的树。(从词语运用的角度)(3分)
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⑯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7.选文以“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4分)
8.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简要分析父母的形象特点。(4分)
[二](16分)
材料一:
①叶雕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可以说是“早期的剪纸”。在没有纸张的时代,人们便以叶子作为载体进行剪裁。叶雕制作难度较大,其传承和保护面临极大困境。做叶雕主要有两大难点:一个是需要细心,每个制作环节都要严格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另一个是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有内涵、有意境的作品。
②“陈氏叶雕”项目传承人陈黎明说:“我女儿从小跟我学叶雕,但技法还有待精进,前些年有几个年轻人找到我,学了几个月,后来都放弃了。学叶雕,要坐得下来、学得进去,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难做到。”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更多、更好的传承人,让叶雕艺术向更深层次发展。
(摘编自《匠心传承,让“落叶”活起来》)
材料二:
①宣纸,文房四宝之一,既是中国造纸技术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创造。
②宣纸的发源地与主产地为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 1500多年历史。相传,宣纸创始人是蔡伦的弟子孔丹。孔丹偶遇青檀倒伏入水,因年深日久,洁白如雪,便用青檀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宣纸。
③宣纸主要原料为青檀皮、沙田稻草和猕猴桃藤汁。青檀皮浆料为长纤维,稻草浆料为短纤维,二者配合使用,形成骨骼与血肉相互依存的关系。宣纸工艺十分精妙和复杂,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出厂,需经 108道工序,历时2-3年完成,可谓“精工出细活”。
(摘自《科普时报》)
材料三:
①科技赋能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给现代非遗技艺带来更多可能。一方面,新媒体平台能够聚合非遗项目、非遗产品、非遗传承人、非遗消费者,进一步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 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带来非遗技艺的全新“玩法”。 三维建模、5G直播、AI(人工智能)合成、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为网络用户带来沉浸式、交互式的非遗体验。
②此外,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是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以往仅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显得单一,社会力量尤其是教育界的力量在现代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回归生产实践和生活体验—“非遗”技艺活力再现》)
材料四:
①保护并传承非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 16个验收合格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承载着非遗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因和适宜环境,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重要实践。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完整覆盖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同时,衔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建设项目,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3 年 11 月 23 日)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制作叶雕,要善于观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创作出有内涵、有意境的作品。
B.宣纸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发源地和主产地而得名,相传创始人为蔡伦弟子孔丹。
C.伴随着非遗技艺的生活化、大众化,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在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D.保护并传承非遗有助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等。
10.材料二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3分)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4分)
学叶雕,要坐得下来、学得进去,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难做到。
12.根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6分)
[三](16 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③,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④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是子厚币⑤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进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给(jī):充足,丰足。④阿:即东阿县。⑤币:财物,货币。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闻寡人之耳者 闻: (2)语之曰 语:
(3)东方以宁 以: (4)左右尝誉者 尝:
1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吾 使 人 视 阿 田 野 不 辟人 民 贫 馁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16.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有关? 请概括作答。(4分)
三、写作(55 分)
1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荆棘和坎坷。想要放弃时别慌,不妨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番。因为有时被困难难住的,恰恰是你畏惧它的心。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你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2024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第一次模拟
语文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1.(10分)(1)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1) qì jìng 致 携(4分) (2)①③④②(4分) (3)尊重妇女,讲求地位平等;慷慨仗义,淡泊名利。(4分)
3.(1)①你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开始读,慢慢就会尝到读书的甜头了。(2分)②读一些课外书,正好可以调节紧张的神经,放松一下心情。(2分) (2)①把“效果”改为“效率”。(2 分) ②把“不再迷茫”后面的“,”改为“;”。(2分) (3)示例:家长要陪伴、指导孩子读书。 (3分) (4)活动一:举行“好读书,读好书”征文比赛。活动二:举行“好读书,读好书”知识竞赛。(2分)
二、阅读(55分)
4. D(3分) 【解析】运用的是插叙,不是倒叙。
5.(1)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茅草和秸秆的床垫暖和又舒服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茅草和秸秆的特殊感情。(3分) (2)“到处”一词,写出了父亲的勤劳,也表现了父亲对草木的喜爱之情,为下文写家里的家具都是用木头做的埋下伏笔。(3分)
6.结构上:总结全文,点题,与前文相呼应,使结构更严谨;内容上: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强调了父母和草木之间的深厚情感。(6分)
7.①“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从“我”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叙述亲切自然,表达了对草木的特殊情感;②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4分)
8.示例:①关心爱护孩子:我穿上了母亲为我特别缝制的薄棉袄,真暖和;②勤劳能干:在家门口打麦场上,有一个像小山一样的青草垛。(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4分)
9. C(3分) 【解析】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可知,“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在非遗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说法错误。
10.列数字。说明了宣纸工艺工序多,用时长的特点,增强了说服力。(3分)
11.不能删去。“大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如果删去,就变成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很难做到”,与实际情况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4分)
12.①找到更多、更好的传承人;②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和消费的空间;③充分挖掘非遗数字化潜力;④推动非遗纳入教育体系;⑤建立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区;⑥建设衔接国家文化公园、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6分)
13.(4分)(1)使……听到 (2)告诉(对……说) (3)因此 (4)曾经(每空1分)
14.(2分)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每处 1分)
15.(6分)(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3分)
(2)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3分)
16.(4分)虚心纳谏,广开言路;求真务实,赏罚分明。(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乙参考译文】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地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自从你守阿地,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们毛骨悚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三、写作(55分)
17.【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退缩、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以及通过克服困难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增强自身的意志。其次,在构思时,我们最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阐述克服困难对于人生成长的意义。比如:可以选自己学钢琴、参加演讲、爬山等生活经历,叙写自己在面对困境时如何战胜自我的心路历程。
2024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5页。
2023年安徽省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凤阳县部分学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情景默写,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情景默写,基础知识综合,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对比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