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专题08 亚洲和欧洲(专项训练)(含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
读图“亚洲略图”和“恒河三角洲景观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①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②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③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④西部陆上与欧洲相连,东部与北美洲隔海相望,成为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亚洲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居民生活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交通工具是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A.水能资源丰富B.气候炎热干燥C.地势平坦,河网密布D.全年降水丰沛
【答案】1.D 2.C
【解析】1.亚洲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①正确;地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②错误;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③正确;地处亚欧大陆东部,西部陆上与欧洲相连,东部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相望,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④正确。故选D。
2.恒河三角洲位于南亚地区,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故传统的交通工具为船,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解释某大洲环境各具特色的原因。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该大洲可能是( )
A.非洲B.亚洲C.北美洲D.南极洲
4.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①发达国家最集中B.②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
C.③地跨寒、温、热三带D.④跨经度最广
【答案】3.B 4.C
【解析】3.由图可知,该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跨了寒温热三个热量带,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可以判断该大洲是亚洲,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读图可知,图中世界第一大洲是亚洲,欧洲发达国家最集中,故A错误;亚洲面积最大,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中国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故B错误;亚洲跨纬度最广,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故C正确;南极洲跨经度最广,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进而影响着亚洲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读图,完成下面5-7小题。
5.图1反映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四周高,中部低B.东西高,中部低C.中部高,南北低D.中部高,四周低
6.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生活与文化习俗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图2代表的是________地区居民生活场景。( )
A.东亚B.南亚C.北亚D.西亚
7.结合图3,下列对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解释不相符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广B.东西相距远C.地形多样起伏大D.赤道横穿中部
【答案】5.D 6.C 7.D
【解析】5.据图和已学知识可知,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间流向四周,河流流向反映地势状况,所以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据图可知,该地居民居住木屋,采用狗拉雪橇的形式,当地是一片冰雪世界,这种现象说明该地气候严寒,所以图2代表的是北亚地区居民生活场景,C正确;东亚、南亚、西亚出现这种场景的几率不大,ABD错误。故选C。
7.亚洲面积大,南北跨维度广,既跨北半球,也跨南半球,A正确,不符合题意;亚洲东西相距远,既跨东半球,也跨西半球,B正确,不符合题意;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多样,起伏大,C正确,不符合题意;赤道穿过亚洲的南部,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021年7月2日,第68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理事会通过韩国地位变更案,正式将韩国认定为发达国家。下左图为亚洲地理分区图,下右图为朝鲜半岛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8-10小题。
8.按地理方位划分,韩国位于( )
A.西亚B.北亚C.南亚D.东亚
9.从海陆位置看,韩国属于( )
A.岛国B.内陆国C.临海国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2022年韩国从中国主要进口蓄电池、变压器等产品。中国和韩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
A.南北对话B.南北合作C.南南对话D.南南合作
【答案】8.D 9.C 10.A
【解析】8.人们按方位把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由图可知,韩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属于东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由图可知,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是一个临海国的国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韩国成为继日本和新加坡之后的第三个亚洲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和韩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亚洲轮廓和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国;读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影响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植被覆盖
12.甲地气候的突出优点是( )
A.水热资源丰富,可以种植热带作物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旱涝灾害少
C.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积累营养物质D.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13.自然环境能影响人类活动,根据乙地气候推测,当地居民生活可能是( )
A.居民多居住在通风散热的高脚屋B.大多数人以船为交通工具
C.有的居民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D.人们出行大多乘船
【答案】11.B 12.D 13.C
【解析】11.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的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甲处离海近,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降水丰富;乙地高海远,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小,降水少,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2.从图中可知,甲地气候是夏季高温多雨、冬手寒冷干燥,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温带气候不适合种植热带作物;降水的时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气候日较差不如乙地大。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13.由图可知,乙地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当地多以草原和荒漠为主,居民多以游牧生活为主,住帐篷和土坯房为主,以骆驼为传统工具。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下图为亚洲地形图和亚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图中反映出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狭小B.沿30°N地势大致呈现出“低—低—高”的变化
C.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D.青藏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
15.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D.由东向西流
【答案】14.C 15.A
【解析】14.由图可知,左图反映出亚洲地势中间海拔高,四周海拔低,右图反映出亚洲中部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周围是盆地和平原、高原。所以亚洲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故C正确,A错误;沿30°N地势大致呈现出“低一高一低”的变化,B错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D错误。故选C。
15.由图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往低处流,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亚洲包括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以及周边的岛屿,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下图为2020年亚洲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类产业构成图。读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图中五国的第一产业(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韩国B.印度C.泰国D.缅甸
17.由图可知,五国的三类产业构成差异很大,这说明( )
A.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B.亚洲各国人口数量差别很大
C.亚洲各国自然条件差异很大D.亚洲各国政治制度差别很大
【答案】16.D 17.A
【解析】16.读图可知,图中五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从小到大依次是日本、韩国、泰国、印度、缅甸,所以缅甸是五国中第一产业(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国家,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第一产业是指农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商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一般来说,第二、三产业比重大的国家经济发达。由图可知,五国产业构成差异很大,这说明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与人口数量、自然条件、政治制度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年3月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俄鸟会谈结束后表示,目前会谈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读“乌克兰区域位置”示意图和“乌克兰分层设色地形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读“乌克兰区域位置”图,判断乌克兰位于俄罗斯的( )方向
A.北B.南C.东北D.西南
19.读"乌克兰地形图”,关于乌克兰的地形、地势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B.地势复杂多样,地形复杂多样
C.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D.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高原为主
20.被称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平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橡胶、椰子、水稻等B.小麦、玉米、大豆等
C.甘蔗、油菜、高粱等D.水稻、花生、棉花等
【答案】18.D 19.A 20.B
【解析】18.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所以在本题中,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读图可知,乌克兰位于俄罗斯的西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读图可知,乌克兰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A正确。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起伏十分和缓,BCD错误。故选:A。
20.乌克兰平原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包括小麦、大麦和甜菜、玉米、大豆等,是前苏联时期的“面包篮子”,也被称为“欧洲粮仓”,B正确。橡胶、椰子、水稻、甘蔗适合种植在湿热的地区,ACD错误。故选:B。
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acebk)公司在世界各地建设了10多个大型数据中心,这些大型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大,需要消耗大量电力为服务器降温。其中,位于瑞典吕勒奥市的大型数据中心是在当地关闭的一家大型印刷厂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读瑞典部分地区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21-22小题。
21.原印刷厂主要生产报纸和杂志,推测其关闭的主要原因是( )
A.造纸原料减少B.市场需求小C.印刷技术落后D.劳动力不足
22.吕勒奥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①寒冷的自然环境②充足的廉价水电③便捷的海上运输④可用的废弃厂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21.B 22.B
【解析】21.市场的需求的变化,决定工业的类型和规模。印刷厂的产品是报纸和杂志,随着现在电子阅读的发展,市场对纸质阅读材料需求减少,导致原印刷厂关闭,B正确;随着科技发展,印制技术越来越先进,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造纸原料不是主要因素,故ACD错误,故选B。
22.材料中提到大型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大,散热耗电多。该地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高,气候寒冷,天然散热效果好,节省散热耗电,①正确;从图中看出,数据中心附近,有三个水电站,水电廉价充足,②正确;便捷的海上运输对大型数据中心选址影响不大,③错误;该印刷厂是一家大型印刷厂,空间大,可用的废弃厂房,节省厂房等建设投入,④正确,故选B。
乌兹别克斯坦和列支敦士登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即本国及其所有邻国均为内陆国)。左图为“列支敦士登位置图”,右图为“乌兹别克斯坦简图”。读图,完成下面23-25小题。
23.两国的共同点是( )
A.位于北温带B.黄种人为主
C.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D.经济发达城市人口众多
24.列支敦士登经济发达,其支柱产业是( )
A.畜牧业B.轻工业C.服务业D.种植业
25.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金之国”,其盛产棉花的有利条件有( )
①阿姆河提供灌溉水源 ②山地多,降水丰富③深居内陆昼夜温差大 ④晴天多,光照充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23.A 24.C 25.C
【解析】23.由图可知,乌兹别克斯坦和列支敦士登都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故A正确。乌兹别克斯坦和列支敦士登都以白色人种为主,故B错误。列支敦士登地域面积十分狭小,故C错误。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 ,城市人口少,故D错误。故选A。
24.列支敦士登是欧洲西部的发达国家,支柱产业是服务业(旅游业),国土面积狭小,畜牧业、种植业和轻工业都不是支柱产业,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5.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有阿姆河提供灌溉水源,多沙质土壤,有利于棉花生长,故C①③④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解答题
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40°N沿线地区地理环境多样、物产丰富,是地球上最富饶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下图为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
(1)图中A________山脉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试列举其地理意义__________(一条即可)。
(2)40°N线穿越亚洲和欧洲,东西跨经度约180°,农业生产差异显著,结合作物生长习性,分析造成下图中农业景观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长绒棉生长周期长,喜光热。图兰平原和我国新疆地区同为长绒棉生产基地,两地适合长绒棉生长的共同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其中塔里木盆地天然气预测储量占新疆大部分,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源地。分析该工程对本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_____________。
(4)安纳托利亚高原与内蒙古高原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结合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可知,它们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是___________。
(5)40°N沿线西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油橄榄、柑橘、栓皮栎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观察图中作物特点,下图中最适宜其种植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填字母)。
(6)暑假,德州的小明一家计划到帕米尔高原看风景,他上网搜索到以下旅游小贴士。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任选“旅游小贴士”中的两个方面谈谈其合理性。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答案】26.(1)太行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一条即可)
(2)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大 气候炎热干燥
(3)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畜牧业
(5)A
(6)①位于我国领土最西端,是我国边境地区。②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太阳光照射强烈。③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夏季气温较高。 ④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最西端,东西距离长,比德州的日出时间晚。(任选两项即可)
【解析】26.本题以40°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为材料,涉及40°N沿线部分地区的地形区、农业差异、气候、西气东输工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1)图中A太行山脉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该山脉的地理意义有:它与大兴安岭、巫山、雪峰山一线构成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
(2)40°N线穿越亚洲和欧洲,东西跨经度约180°,农业生产差异显著,造成如图中农业景观差异的原因是:距海远近不同,受海洋的影响差异大,降水差异大;长绒棉生长周期长,喜光热。图兰平原和我国新疆地区同为长绒棉生产基地,两地适合长绒棉生长的共同气候条件是: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候炎热干燥,光照和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大;晴天多,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
(3)我国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是: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天然气是洁净能源,对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改善十分有利。
(4)安纳托利亚高原与内蒙古高原同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结合40° N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可知,它们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是畜牧业,高原阳光充足,气候干,降水少,草地资源丰富,为牲畜提供丰富的草料。
(5)40°N沿线西部沿海地区是世界上油橄榄、柑橘、 栓皮栎的主要分布区之一,该地主要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观察图中作物特点,根系发达、果皮厚和树皮厚,该作物最适宜其种植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夏季光照与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6)帕米尔高原位于我国领土最西端,是我国边境地区,所以到帕米尔高原必须办理边防证。帕米尔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高寒缺氧,太阳光照射强烈,去该高原要携带氧气袋和防晒霜等。
27.鸭绿江是丹东的母亲河,滋养着我们脚下的土地。同学们利用下列资料,开展了以“水美丹东”为主题的地理探究活动,了解鸭绿江对丹东地区的影响。
资料一: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一路流经长白山区(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部山地的总称),由丹东东港入海,全长795公里,临江以上为上游,临江至水丰为中游,水丰至入海口为下游。
资料二:丹东市是辽宁省的水资源大市,主要居民饮用水和近50%的用电量来自鸭绿江。鸭绿江两岸风光秀丽,旅游景点众多,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资料三:“鸭绿江水系图(图1)”“鸭绿江流域气候资料图(图2)”“丹东市城市平面图(图3)”。
第一部分探究鸭绿江的源流概况
(1)读图1,鸭绿江是中朝界河,发源于长白山脉,注入__________。一路上支流众多,下游的主要支流有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等。
第二部分探究鸭绿江与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
(2)水能与地形的关系:鸭绿江干支流建有多个大中型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一路流经山区,落差__________(填“大”或“小”)。
(3)含沙量与气候的关系:读图2,鸭绿江一年中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__季,其他季节江水清澈,颜色似鸭头,鸭绿江由此得名。
第三部分探究鸭绿江对沿岸地区人类活动的影响
(4)读资料二,分析鸭绿江对丹东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影响: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第四部分探究鸭绿江的水患治理
(5)读图3,丹东城区沿鸭绿江分布,聚落形态呈__________。每年进入汛期,为预防洪水进入城区,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27.(1)黄海 蒲石河
(2)大
(3)夏
(4)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等
(5)带状 加固堤坝
【解析】27.本题以丹东地区及鸭绿江为材料,涉及到鸭绿江的概况、水文特征及河流对丹东地区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1)由图1可以看出,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脉,自东北向西南注入黄海;一路支流众多,下游的主要支流有蒲石河等。
(2)由图可知,鸭绿江干支流建有多个大中型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一路流经山区,落差大、水流速度快。
(3)由图2可以看出,鸭绿江一年中含沙量最大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季时降水量最多、雨水的冲刷作用最强,其余季节河水清澈。
(4)由资料二可知,鸭绿江为河流沿岸的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又有丰富的旅游景点,对沿岸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5)由图3可知,丹东城市沿鸭绿江分布,受河流的影响,聚落形态呈带状分布;每年的汛期、为预防洪水进入城区,人们应该加固堤坝,保持河道通畅,上游地区要保持水土、减少泥沙进入河流等。
28.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下图是中亚区域图及是中亚气候类型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亚地处亚洲中部的内陆地区,一般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与中亚五国接壤的国家中,只有阿富汗是内陆国。
(1)双重内陆国指的是本国是内陆国而其周围所有的邻国也是内陆国的国家。中亚五国中,符合双重内陆国特点的是____。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近年来建设了“中(中国)哈(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以及源自____(国家)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等。
(2)阿姆河和锡尔河是中亚两条重要的河流,受____因素的影响,两条河流的流向总体上都是自东南流向西北,最终注入内陆湖泊—咸海,是两条____(内流河/外流河)。咸海曾经是世界上第四大内陆湖泊,但如今面积已缩减了90%以上。在空格处中填入合适的文字,归纳导致咸海萎缩主要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3)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地区的撒马尔罕,是中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史书中曾这样描绘撒马尔罕“异方宝货,多聚此国”、“西南诸蕃之货皆聚于此”、“善于商贾,诸夷交易,多凑其国”。当时的撒马尔罕城是( )。(单项选择)
①乡村聚落②种植为主③林业为主④城市聚落⑤商业为主⑥制造业为主。
A.①②B.①③C.④⑤D.④⑥
【答案】28.(1)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2) 地势##地形 内流河 温带大陆性 少 大 减少
(3)C
【解析】28.本大题以中亚区域图及是中亚气候类型图为材料,设置了3个问题,涉及中亚的气候、国家、河湖、地形、经济等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双重内陆国指的是本国是内陆国而其周围所有的邻国也是内陆国的国家。由图可知,中亚五国中,位于亚洲的中部,均为内陆国,符合双重内陆国特点的唯一的国家是乌兹别克斯坦。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由图可知,近年来建设了“中(中国)哈(哈萨克斯坦)石油管道”以及源自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等。管道运输是一种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的输方式,是一种专门由生产地向市场输送石油、煤和化学产品的运输方式,是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
(2)由图可知,中亚的地势东南部海拔较高,西北部海拔较低,整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阿姆河和锡尔河是中亚两条重要的河流,受地势因素的影响,两条河流的流向总体上都是自东南流向西北,最终注入内陆湖泊—咸海,是两条内流河。咸海曾经是世界上第四大内陆湖泊,但如今面积已缩减了90%以上。导致咸海萎缩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①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总量②少,降水无明显季节性变化,河流水量小,晴天多,夏季高温蒸发量大,是导致咸海面积逐渐萎缩的原因之一;河流水量小,下游农业灌溉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大,是河流注入湖泊的水量不断减④少,所以也导致了咸海面积逐渐萎缩。
(3)史书中描绘撒马尔罕“异方宝货,多聚此国”、“西南诸蕃之货皆聚于此”、“善于商贾,诸夷交易,多凑其国”可以看出当时的撒马尔罕以商业为主,是城市聚落,城市聚落的特征是人口密集、以商业、交通运输业为主,故④⑤正确,故C正确;乡村聚落是以种植业、林业等农业为主,史书描绘的是商业,故①②错误,③正确;史书中没有描绘制造业情景,故⑥错误。故排除ABD,故选C。
29.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和本质。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2月,一群来自荷兰的学生飞往古巴,参加一个为期6周的帆船学习项目。原返回计划因疫情在全球爆发,航班断航而搁浅。3月18日,在12名船员和3名教师的照看下,24个荷兰孩子决定像他们的祖先一样——乘着一艘百年前的帆船,横渡大洋,到8000千米之遥的大洋彼岸的故乡。
地理空间定位作为复杂的空间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
(1)回家之路漫长而艰险。这是因为这群荷兰学生需要横渡_______洋,才能回到位于________洲西岸的家乡。
亚速尔群岛位于北纬36°55′~39°43′,西经25°01′~31°07′,绵延640多千米,主要由9个火山岛组成。这里森林茂密,温泉众多,农田肥沃。
(2)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亚速尔群岛对这次航行意义重大,这是因为经过和停靠那里,可以获得船上所需要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_________、__________等重要物资。
荷兰被称为“低地之国”。境内最高点海拔只有32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
海上的生活简单枯燥。作为学生,他们在船上依然要学习,除此之外,每个人都承担观察航海状况、打扫船上卫生等任务。经过38天的航行,这群少年终于抵达了历史上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故乡。
优越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荷兰主要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海上马车夫”说明当时该国的贸易发达,运输方式以_________运输为主。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地理环境。几百年来,荷兰人利用拦海造田工程,用人工堤坝围成了全国一半左右的农田。人们在较低湿的地方种植牧草,在中央较干燥的地方种植谷物、蔬菜和花卉。花卉已成为荷兰的支柱产业,出口量占国际市场的60%。这种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既缓解了人口不断增长对土地的需求,还美化了生存环境。
(4)以荷兰为例,思索并概括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荷兰人发现围海造田会导致地层下陷、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许多动植物绝迹……针对这些状况,荷兰政府计划把全国围海造田的10%恢复成海面。
(5)对荷兰人现在的做法,有人说应该为他们的勇气鼓掌,请你说出理由。
【答案】29.(1)大西 欧
(2)淡水 食物
(3)平原 海洋(水上)
(4)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照抄原文最多得2分)
(5)把部分农田归还大自然,改善了环境,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解析】29.本题以新闻事件为载体,考查学生读图文资料,筛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从古巴回到荷兰需要横渡S形的大西洋,才能回到位于欧洲西岸的家乡。
(2)由本小题上面的文字材料可知,亚速尔群岛森立茂密,分析可知,这里降水量较大,气候湿润,在这里停靠可以获得淡水;由“农田肥沃”可知,这里有农业活动,可以获得食物。
(3)由本小题上面的第一段文字材料可知,荷兰被称为“低地之国”,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地形应以平原为主。或者读本小题上面的地图可知,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米以下,有的低于海平面,也可判断出地形以平原为主。“海上马车夫”是说荷兰在海上拥有像在陆地上一样发达的运输能力,说明贸易的运输方式以海洋(水上)运输为主。
(4)由本小题上面的文字可知,荷兰人之所以要改造地形,是因为面临着与人口相关联的生存问题,反映了人口问题是改造环境的原动力;人们利用境内的各种地形发展农业体现了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要,反映了资源问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人类利用和改造地形的过程中使环境发展了变化,体现了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荷兰问题中反映的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5)荷兰人能舍弃眼前利益把全国围海造田的10%恢复成海面,体现了他们的勇气,也体现了他们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这样做可以避免地层下陷、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改善了环境,得到长久的发展。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专题22 中国的地理差异(专项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专题22 中国的地理差异(专项训练)(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级阶梯分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专题16 美国和巴西(专项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专题16 美国和巴西(专项训练)(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专题15 法国和澳大利亚(专项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专题15 法国和澳大利亚(专项训练)(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