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灌云县杨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灌云县杨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灌云县杨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灌云县杨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灌云县杨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灌云县杨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是世界人口稠密区,⑤⑥⑦⑧是世界人口稀疏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是( )
    A.欧洲比亚洲多B.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C.平原比山区多D.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2.关于图中人口稠密区或稀疏区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经济发达B.③④—历史悠久
    C.⑤⑥—气候湿热D.⑦⑧—气候寒冷
    2022年2月24日以来乌克兰有超过300万难民进入波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而进入美国的难民人数不足1000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今年2月以来乌克兰难民大规模流入波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主要因素( )
    A.气候B.经济C.战争D.自然灾害
    4.造成乌克兰难民数量流入欧洲和美国的巨大差异的主要因素( )
    A.气候B.经济C.空间距离D.交通
    西部地区M县在制定县域内精准扶贫方案时,规划将某个村实行生态搬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考虑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该村最适宜选址在( )
    A.甲B.乙C.丙D.丁
    6.关于图中该地区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及乡村景观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B.农业用地和林地面积大,居住地和公共用地面积小
    C.民居多尖顶,便于排水
    D.民居密度大,人口稠密
    7.东部某发达省份对该搬迁的乡村进行精准产业扶贫,根据本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番茄、辣椒、红枣、枸杞等“红色产业”,影响该地区“红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
    A.气候B.水源C.政策D.科技
    兰州市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三大高原的交界处,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下图为兰州市人口容量统计图(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综合各种测算方法,兰州市适宜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 )
    A.311;345B.207;344C.227;338D.207;338
    9.为增大人口容量,兰州市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提高生活消费水平B.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开发新的城市用地D.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
    下图为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江苏省人口密度总体分布规律是( )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D.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
    11.江苏省各区域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发展程度B.自然地理环境C.地域开发程度D.国家发展政策
    12.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是( )
    A.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完善交通网络,加快人口流动
    C.移民搬迁,优化人口配置D.加强经济扶贫,资源优化配置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中国水蜜桃之乡”—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拾房村在2017年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田园综合体。下图为2004年和2017年拾房村土地利用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2004年该村内部空间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内部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等
    B.从总体上来看,该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C.该乡村居民点沿河布局,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
    D.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最大,几乎遍布整个村庄
    14.拾房村田园综合体建成,该村的变化有( )
    ①住宅用地减少
    ②生态环境宜居
    ③农业总产值降低
    ④旅游设施完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进程具有不同的特点。下表为世界不同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①、②、④三地对应的大洲分别为( )
    A.大洋洲、亚洲、南美洲B.南美洲、大洋洲、亚洲
    C.北美洲、亚洲、南美洲D.北美洲、南美洲、亚洲
    16.与④大洲相比,③大洲在2000年时( )
    A.城市人口总量少B.城镇化速度快、水平高
    C.城乡之间差异大D.出现了超前城镇化现象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区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上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
    A.aB.bC.cD.d
    18.在该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
    A.土地生产力的大小B.水资源的多少
    C.基础设施的建设D.经济规模的设想
    骑楼是一种近代城镇沿街商住的建筑,也是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即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骑楼建筑形式以上楼下廊为主,骑楼的下廊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这种外廊式建筑成为我国一些地区具有中西合壁的特有建筑。下图为我国某地老街的骑楼素描图。完成下面下面小题。
    19.下列地区中,这种骑楼建筑遗存也比较多的是( )
    A.北美B.中亚C.东南亚D.欧洲
    20.形成骑楼这种建筑格局的自然条件是( )
    A.多风沙B.防寒保暖C.湿热多雨D.地势低平
    21.骑楼的建筑风格能体现的当地地域文化特点是( )
    A.开放性和包容性B.封闭性C.迁徙D.天人合一
    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人员出行时间分布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根据人员出行时间推测该地区最可能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旅游区
    23.与2000年相此,2012年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人口减少B.道路便利C.出行方式改变D.出行距离增加
    二、材料分析题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下图为2015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二: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空间的一道分界线,其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下表反映了我国人口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
    (1)写出“胡焕庸线”两个端点所在省份的简称。
    (2)简述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人口密度特点,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3)据表分析1953年—2010年胡焕庸线两侧人口的变化特征。
    (4)人口分布不均衡是否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8月26日,云南省政府发布《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滇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9个城市群之一,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7个县(市)。该区域面积占云南省的29%,人口约占44.02%。
    材料二:下图为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时空格局示意图。
    注: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1)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城镇化的具体表现。
    (2)概括十年间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点。
    (3)简述建设滇中城市群的有利条件。
    (4)简述该区域城镇化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三、综合读图题
    26.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述理由。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据表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①②③④是世界人口稠密区,⑤⑥⑦⑧是世界人口稀疏区。①②为亚洲,亚洲面积大,且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密度大,亚洲人口明显比欧洲多,A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高纬度为人口稀疏区,低纬度人口比高纬度多,B错误;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达,人口比山区多,C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东半球人口比西半球多,D错误。故答案为:C。
    2.答案:D
    解析:②地处南亚,经济不发达,A错误;③为欧洲,历史悠久,但④为美国,国家成立时间较短,历史不悠久,B错误;⑤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炎热干燥,C错误;⑦为南极洲,纬度高,气候寒冷,⑧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D正确。故答案为:D。
    3.答案:C
    解析:由我们从日常了解的信息可知,促使此次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而乌克兰人部分逃离乌克兰成为国际难民,显然是军事战争原因,C正确;与经济、气候、自然灾害这些因素无关,ABD错误。故选C。
    4.答案:C
    解析:此次事件造成乌克兰难民大量涌向欧洲,而进入美国的难民人数很少,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空间距离,乌克兰和欧洲相邻,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难民逃离乌克兰就近选择了进入欧洲,C正确;而欧洲国家与美国比较,气候、经济的区位优势不明显,AB错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选择到欧洲避难,与交通距离近、交通费用低有关,是由空间距离近导致的,所以最主要的因素不是交通而是空间距离,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在M县区域内,甲地附近有时令河,有水源,且绿洲面积大,数量多,环境承载力大,适合生态搬迁选址,故A正确;乙不在M县,丙绿洲面积小,丁附近是地质公园,且没有河流和绿洲,BCD错误。故选A。
    6.答案:A
    解析: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一般可分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等,总体上看,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简单。A正确;图中有时令河、绿洲,说明该地气候干旱,该地区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林地面积大不会很大,B错误;该地区降水少,民居多平顶,C错误;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人口不会稠密,D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题目中明确指出是东部某发达省份对该搬迁的乡村进行精准产业扶贫,根据本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番茄、辣椒、红枣、枸杞等“红色产业”,所以“红色产业”的布局和精准产业扶贫政策紧密相关,所以该地区“红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政策,C正确;这里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水源短缺,科技水平不高,这些都不是影响该地区“红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8.答案:D
    解析:根据“短板”原理,兰州市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是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各测算方法的最小值分别是:“基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适度人口容量是207万.人,“基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最大人口容量是338万人,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9.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人均建设用地;根据材料,兰州市位于两山中间,黄河穿城而过,主城区已无潜力可挖,因而开发新的城市用地是兰州市增大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C正确,提高生活消费水平,会增大资源的消耗,可能会降低人口容量,A错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发展科技,提高开放程度,可以增大人口容量,但不是最有效措施,BD错误。所以选C。
    10.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江苏省北部人口密度小于南部;沿海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中部密度小于东南部;总体东南部人口密度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答案:A
    解析:江苏省沿江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是我国最富裕的地区,人口分布比例一直高于其他地区,故经济发展程度是人口分布格局稳定的主因,A正确。自然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地域开发程度和国家发展政策是一直变化的,但是江苏省南部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比较稳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导致区域人口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差异,故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最合理措施,D正确。其它三项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江苏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C
    解析:根据左图信息,2004年该村内部空间结构主要分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内部的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农业生产区用地规模最大,几乎遍布整个村庄,AB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中信息可知,该乡村居民点只有少数住宅沿河布局,没有明显呈条带状分布,C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所以选C。
    14.答案:D
    解析:根据右图信息,住宅用地没有明显减少,只是布局发生变化,①错误;拾房村田园综合体建成后,农业总产值明显提高,③错误;由右图信息可知,新增了民宿等旅游设施更加完善了,形成了田园社区,生态环境更加宜居,②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15.答案:D
    解析:①地1950年城镇化水平即达到63.9%,说明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应为发达国家或地区,选项中大洋洲或北美洲符合要求;②地1950年城镇化水平为43.7%,说明其城镇化起步晚,但是目前水平非常高,应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现象,南美洲比较典型;④地1950年城镇化水平仅为16.6%,说明其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应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结合选项可判断,①、②、④三地对应的区域分别为北美洲、南美洲、亚洲。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答案:A
    解析:根据上题分析,④大洲是亚洲,与④大洲相比,③大洲1950年城镇化水平已达60.6%,说明其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应为发达国家或地区,故③大洲最有可能是大洋洲,和亚洲相比,城镇化水平较高,但城市人口数量比亚洲少,A正确;2000年时,大洋洲城镇化水平较高,但处于后期,发展速度不如亚洲,B错误;大洋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作为落后地区的亚洲相比,城乡之间差异相对较小,C错误;大洋洲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相匹配,不存在超前城镇化现象,D错误。故选A。
    17.答案:B
    解析:图中b处位于河流与铁路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最容易形成城镇,B正确。
    18.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是其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水资源的多少,B正确。
    19.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骑楼的窗户较大,便于通风散热,骑楼楼顶为坡度较大的屋脊,便于排水,骑楼建筑形式以上楼下廊为主,留出公共人行空间主要是为行人遮阳避雨。根据这些特征可知,骑楼适合在气候炎热、降水较多的地区修建,东南亚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丰富,是骑楼主要集中分布地区,这种骑楼建筑在东南亚遗存也比较多,C正确。骑楼适合在气候炎热,降水较多的地区修建,北美、中亚、欧洲,这些地区都不具有这些气候特征,不是骑楼主要集中分布地区,所以这种骑楼建筑遗存也比较少,ABD错误,故选C。
    20.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骑楼的窗户较大,便于通风散热,骑楼楼顶为坡度较大的屋脊,便于排水,骑楼建筑形式以上楼下廊为主,即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留出的公共人行空间主要是为行人遮阳避雨,适合在气候炎热且雨水较多的地区修建,C正确;骑楼的窗户较大,上楼下廊,不利于防风沙侵袭,也不具有防寒保暖的功能,形成骑楼这种建筑格局的自然条件不是多风沙和防寒保暖,AB错误;骑楼建筑形式以上楼下廊为主,建筑格局利于行人避雨不具备利于排水的功能,形成骑楼这种建筑格局的自然条件不是地势低平,D错误。故选C。
    21.答案:A
    解析: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随着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这种“外廊式建筑”很快被人们所接受,成为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可骑楼的造型一般不用正宗的欧洲柱式建筑或拱廊,骑楼是一种欧洲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骑楼这种外廊式建筑成为具有中西合璧的特有建筑,能体现的当地地域文化开放性和包容性,A正确;不能体现当地具有封闭性、迁徙和天人合一的地域文化特点。BCD错误,故选A。
    22.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功能区出行时间主要在清晨和傍晚,白天的出行较少,因此属于住宅区,B正确;商业区白天人多,夜间人少,A错误;工业区人流量昼夜变化不大,C错误;旅游区白天人多,夜间人少,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
    23.答案:D
    解析:甲时段为中午下班休息时间,与2000年相此,2012年出行比例下降,说明人们中午回家休息的比例下降,主要原因是出行距离增加,中午下班可能不再回家,D正确;对于我国来说,一般大城市人口数量最可能不断增加,A错误;道路便捷不会使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B错误;出行方式改变不会只使得中午时段出行比例下降,且出行方式一般是越来越便利,C错误。故正确选项为D,A、B、C错误。
    24.答案:(1)黑、云或滇
    (2)人口密度最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利。
    (3)东南部人口比例略下降,西北部人口比例略上升;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均增加;胡焕庸线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分布基本格局变化不大。
    (4)不赞同理由: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口分布不均衡并不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
    解析:(1)胡焕庸线指黑河—腾冲线,黑河位于黑龙江省,简称黑,腾冲位于云南省,简称云或滇。
    (2)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为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交通不便利,人口密度最小。
    (3)由表中信息可知,东南部人口比例略下降,而西北部人口比例略上升;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均增加;因此可得出胡焕庸线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分布基本格局变化不大。
    (4)不赞同理由:根据所学知识,人口分布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胡焕庸线东南侧,气候湿润,交通发达,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国家放宽政策,人口流动加大,大量地内陆地区人口涌入。胡焕庸线西北侧,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就业机会少,人口少。人口分布不均衡并不意味着人口分布不合理。
    25.答案:(1)城市的人口增加;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的等级上升;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城市数量增加等。
    (2)空间上,整体分布不均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特点;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中部、北部和西北部上升较为明显,东部和南部基本保持不变。
    (3)各城市地域临近;交通通达度高;核心城市辐射强;经济发展水平较快。
    (4)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解析:(1)由材料“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镇化的具体表现为人口城市化,即城市的人口增加;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图中由2005年到2015年期间,出现了高水平人口城镇化地区且面积扩大,中高水平、中等水平和中低水平等各等城市化城市都有所增加,低水平人口城镇化范围减小,城市的等级上升;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城市数量增加等。
    (2)时空变化需要分析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读图可知,在空间上,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水平整体分布不均匀,中部城镇化水平较高,四周城镇化水平较低。在时间上,从2005—2015年,区域城镇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中部、北部和西北部上升较为明显,而东部和南部基本保持不变,维持较低的水平。
    (3)由材料“滇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9个城市群之一,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7个县(市)”可知,各城市地域临近,交通通达度高;核心城市昆明由原来的中高水平发展为高水平,辐射强;经济发展水平较快。
    (4)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区域城镇化,促进了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从从事第一产业向从事第二、三产业转变,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向城市集中,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部分生产要素和新的社会观念向乡村流动和渗透,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6.答案:(1)A>B>C。A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最高。
    (2)D地。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邻近森林分布区,处于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好。
    (3)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被建筑物覆盖;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水和雨水下渗减少(使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减少,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
    (4)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解析:(1)据图可知,A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最高,C位于城市最外围,远离市中心,且交通通达度低,地租最低。因此,三地地租高低由高到低排列为:A>B>C。
    (2)根据所学,高级住宅区要选择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势较高、文化教育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地方,D处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好,河流上游,水质好且地势较高,靠近文化区,邻近森林分布区,环境优美,最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ABC不具备以上条件。
    (3)据表可知,1960—2012年,该市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小,主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如地表硬化面积增加,导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小;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蓄水量减少,导致蒸发量减少,同时蒸腾作用减弱。
    (4)针对交通拥可以从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发展公共交通等角度分析;如政府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增加路面宽度,发展立体交通;交管部门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提高通行效率;鼓励安全出行,节能减排,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出台规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如限号等。
    大洲


    欧洲


    1950年
    63.9%
    43.7%
    51.2%
    60.6%
    16.6%
    2000年
    79.1%
    79.7%
    72.7%
    72.7%
    37.1%
    年份
    东南部
    西北部
    人口比例/%
    人口密度/(人/km2)
    人口比例/%
    人口密度/(人/km2)
    1953年
    94.80
    139.51
    5.20
    5.83
    2000年
    94.59
    303.78
    5.41
    13.23
    2010年
    94.41
    325.84
    5.59
    14.68
    年份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1960
    100
    40
    12
    48
    2012
    100
    27
    41
    32

    相关试卷

    扶沟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扶沟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光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阶段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