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1 《齐桓晋文之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1 《齐桓晋文之事》0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1 《齐桓晋文之事》02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1 《齐桓晋文之事》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1 《齐桓晋文之事》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1 《齐桓晋文之事》,共7页。

    1.通假字
    答案 ①同“悦”,高兴 ②同“肢”,肢体 ③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④“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 ⑤同“途”,道路 ⑥同“矣”,表示确定语气 ⑦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 ⑧同“斑”,斑白、花白
    2.古今异义词
    答案 ①从而推广到 ②妻子儿女 ③中原地区
    3.多义实词
    答案 (1)①吝惜、舍不得 ②疼爱、爱护 ③喜爱
    ④同“”,隐藏 (2)①揣测 ②丈量 ③谱写、作曲 ④限度 ⑤计划 ⑥度过 ⑦次 (3)①涉及、推及 ②等、等到 ③比得上 ④至、到 ⑤和
    (4)①根本,这里指仁政王道 ②本来 ③草木的根 ④推究 ⑤本来的 (5)①憎恨 ②劲疾,指声音宏大 ③痛心 ④疾病 (6)①举起 ②拿、把 ③尽 ④攻克、占领 ⑤成功 ⑥列举 ⑦察举、举荐 ⑧整个,遍 ⑨施行
    4.词类活用
    答案 ①形容词作动词,远离、疏远、不接近 ②形容词作动词,老,敬爱;幼,爱护 ③使动用法,兴,使……兴起;危,使……处于险境 ④形容词作名词,肥甘,指美味的食物;轻暖,指轻软暖和的衣服
    ⑤使动用法,使……朝见 ⑥使动用法,使……臣服 ⑦名词作动词,处罚 ⑧名词作动词,穿 ⑨名词作动词,称王,统一天下
    5.特殊句式
    答案 ①主谓倒装句,“百姓之谓我爱也”是主语,“宜乎”是谓语 ②被动句,标志词:见 ③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④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⑤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之 ⑥宾语前置句,标志词:之 ⑦判断句,标志词:乃
    6.文化常识
    (1)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__________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对自己的________。
    (2)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________涂钟行祭,叫作“衅钟”。
    (3)中国:古代指__________地区。
    (4)四夷:四方的__________民族。
    (5)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________代称庠,________代称序。
    (6)黎民:黎,古通“黧”,黑色。古国名,姓。民,民众,百姓。后泛指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道德 谦称 (2)血 (3)中原 (4)少数
    (5)周 殷 (6)普通平民百姓活动二 基础过关检测
    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①王说,曰……,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eq \b\lc\{\rc\ (\a\vs4\al\c1(①盖亦反其本矣,②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C.eq \b\lc\{\rc\ (\a\vs4\al\c1(①为长者折枝,②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eq \b\lc\{\rc\ (\a\vs4\al\c1(①愿夫子辅吾志,②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答案 D
    解析 A项①“说”同“悦”;②“颁”同“斑”。B项①“盖”同“盍”,“反”同“返”;②“刑”同“型”。C项①“枝”同“肢”;②“罔”同“网”。D项①无通假字;②“涂”同“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B.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答案 B
    解析 B项古今义均表示“对某一方面花费力气”。A项古义,不说;今义,暴虐,没有德政。C项古义,莫怪;今义,没有不同。D项古义,没有关系;今义,没有受到伤害。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若无罪而就死地走向,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既然这样,那么))
    B.eq \b\lc\{\rc\ (\a\vs4\al\c1(挟太山以超北海超过,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临))
    C.eq \b\lc\{\rc\ (\a\vs4\al\c1(则牛羊何择焉区别,以御于家邦治理))
    D.eq \b\lc\{\rc\ (\a\vs4\al\c1(无恒产而有恒心者长久,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陷害))
    答案 B
    解析 超:跃过。莅:统治。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eq \b\lc\{\rc\ (\a\vs4\al\c1(吾何爱一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B.eq \b\lc\{\rc\ (\a\vs4\al\c1(度,然后知长短,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eq \b\lc\{\rc\ (\a\vs4\al\c1(寡固不可以敌众,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D.eq \b\lc\{\rc\ (\a\vs4\al\c1(天下之欲疾其君者,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答案 A
    解析 A项均为“吝惜,舍不得”。B项丈量/揣测,估计。C项本来/险要的地势。D项憎恨/痛心。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③权,然后知轻重 ④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⑤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⑥欲辟土地,朝秦楚 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⑧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A.①④/②③⑧/⑥/⑤⑦
    B.①⑦/②⑥/③⑧/④⑤
    C.①⑦/②③⑧/④⑥/⑤
    D.①④/②③⑧/⑤⑦/⑥
    答案 C
    解析 ①⑦都是形容词作动词;②③⑧都是名词作动词;④⑥都是使动用法;⑤是形容词作名词。
    6.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则一羽之不举
    ②莫之能御也
    ③百姓之不见保
    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答案 B
    解析 ①②是宾语前置句;③是被动句;④是状语后置句。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何以异哉!(节选自《孟子荀卿列传》)
    A.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何以异哉
    B.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何以异哉
    C.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何以异哉
    D.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何以异哉
    答案 A
    解析 “夫子罕言利者”,“者”是标志词,应在其后断开,排除B、C两项。“多怨”,招致很多怨恨,前后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A。
    参考译文
    太史公说:我读《孟子》,每当读到梁惠王问“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时,总不免放下书本而有所感叹。说:唉,谋利的确是一切祸乱的开始呀!孔夫子极少讲利的问题,其原因就是经常防备这个祸乱的根源。所以他说“依据个人的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好利的弊病都存在,有什么不同呢?
    8.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国君的自称还有“孤”“朕”等。
    B.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
    C.“庠”和“序”都指古代的学校。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庠序”是地方乡学。
    D.孝悌:儒家的一种伦理思想,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
    答案 C
    解析 应是商代叫“序”,周代叫“庠”。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既然这样,那么举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为他不用力气;看不见整车的柴火,是因为他不用目力;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因为他不肯布施恩德。(得分点:“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宾语前置句;“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为”,因为;“明”,名词,视力、目力)
    (2)难道(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处于险境,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才在心里痛快吗?(得分点:“抑”,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兴”“危”,使动用法;“甲兵”,代指战争;“构怨于诸侯”“快于心”,介宾短语后置句;“与”,同“欤”,吗)例句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①王说,曰:……
    ②为长者折枝
    ③刑于寡妻
    ④盖亦反其本矣
    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⑥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⑦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以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②妻子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③中国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词语
    例句
    意义
    (1)爱
    ①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③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④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2)度
    ①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②度,然后知长短
    ③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姜夔《扬州慢》)
    ④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⑤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⑥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
    ⑦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及
    ①今恩足以及禽兽
    ②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③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⑤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经·氓》)
    (4)本
    ①盖亦反其本矣
    ②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苏武传》)
    ③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种树郭橐驼传》)
    ④抑本其成败之迹(《五代史伶官传序》)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5)疾
    ①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
    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③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④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⑤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孙子吴起列传》)
    同“嫉”,嫉妒
    (6)举
    ①吾力足以举百钧
    ②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③杀人如不能举(《鸿门宴》)
    ④举地千里,至今治强(《谏逐客书》)
    ⑤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⑥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
    ⑦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⑧举天下豪杰(《五代史伶官传序》)
    ⑨举先王之政(《答司马谏议书》)
    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②老吾老……;幼吾幼……
    ③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④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
    ⑤朝秦楚
    ⑥以一服八
    ⑦然后从而刑之
    ⑧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⑨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例句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②百姓之不见保
    ③臣未之闻也/莫之能御也/未之有也
    ④牛何之
    ⑤夫子之谓也
    ⑥然则一羽之不举
    ⑦是乃仁术也
    相关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7部分 小说阅读 课时61 精准分析主旨意蕴——立足文本,思考深广: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7部分 小说阅读 课时61 精准分析主旨意蕴——立足文本,思考深广,共16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2 《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32 《种树郭橐驼传》《石钟山记》,共7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9 《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第2部分 教材文言文复习 课时29 《过秦论》《五代史伶官传序》,共8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