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课件
展开考点清单考点1 北京人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5年2考)
知识拓展➡史料的分类(1)按载体分: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①实物史料是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遗迹、遗址、出土文物等。②文献史料是指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历史的资料,如文书档案、地方史志、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报纸、杂志、信件等。③口述史料是指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俗谚、回忆录、采访记等。
(2)按可信度来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做的研究及诠释,一般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见,不能客观、完整反映历史真实。如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一手史料,根据考古发现撰写的历史专著则是二手史料。
考点2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原始农耕生活 考古发现【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5年1考)约10 000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 定居 生活。在众多聚落遗址中,北方以半坡遗址、南方以河姆渡遗址最为典型。
知识拓展➡(1)阶级: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即生产有所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产物。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阶级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阶级的本质在于它是与特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在经济上处于不同地位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2)国家:是随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所诞生的产物。当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共同协作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障人身和财富安全时,个体就需要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利转让给集体。集体的发展势必需要对个体进行一定的约束。这样一种约束也就称之为“社会契约”。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
(3)私有:私有制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形式。私有制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家庭有可能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从而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随着单个家庭经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家庭所有,私有制便产生了。
考点3 炎帝、黄帝的传说 传说与神话
【2022版课标】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5年1考)
单元体系【单元大概念】早期人类、文明起源1.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2.农业、养畜业的出现,开始定居生活。贫富分化和阶级出现,这是我国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
3.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
1.观察图1,北京人具有哪些体貌特征?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2.比较图2、图3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潮湿,干栏式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性能;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相对寒冷,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便于防寒保暖。两者都体现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
3.实物史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从图4、图5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图4: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图5:半坡人会制作彩陶,说明我国原始农耕时期,制陶技术和绘画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1.史料: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侧重考查史料实证)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问题:依据史料推断黄帝部落成为新的部落联盟的霸主是通过什么方式取得的?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皇帝的功绩。
方式:利用自己的威信与实力取得的。功绩:联合炎帝战败蚩尤,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创制历法,发明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传说铜器和车船也是他发明的。这些发明使人类步入文明时代。
2.史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侧重考查历史解释)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问题:依据史料说明中华民族形成的特点。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
特点:多元一体,由多民族融合而成;主干:华夏族。
1.(2023·广东)距今约5 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B )
2.(2022·广东)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稻城县,该遗址中发现了大量距今已有13万年、两面打制的手斧。这些手斧产生于( A )
3.(2021·深圳)每年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齐聚陕西,共同祭拜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他们祭拜的是( A )
4.中华文明主要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如图所示的文物出土于( A )
5.《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D )
1.(2022·阜新)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北京。距今约70万—20万年,在这里生活的远古人类是( B )
2.(2023·宜宾)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运用图中所示文物可研究( B )
3.(2023·天津)根据考古发现,远古农耕时代的河姆渡人最有可能吃到的是( B )
4.(2023·云南)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如果要研究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下列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B )
5.(2023·佛山二模)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这反映出,黄帝的功绩是( B )
6.(2023·珠海二模)中国古代有女娲制作笙簧,伏羲发明渔网,黄帝缝制衣裳,燧人钻木取火,伯益发明捕兽的陷阱,舜作箫,少昊之子发明弓和箭等神话性质的传说。这些传说( B )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这些传说虽然有想像和虚构成分,但也蕴含了先民的劳动精神,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项符合题意;传说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排除A项;传说不是考古研究的基础,排除C项;传说仅仅为研究三皇五帝提供参考,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7.(2023·郑州三模)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中华一脉,万姓同根,源于伏羲,根在淮阳”,太昊陵被称为“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材料二:西周初年诸侯国遍布九州,这些国名便成为其国子孙后代的姓,如宋、郑、吴、秦等。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这四郭便成了姓氏。西周的职官司马、司空后来均成为姓。又如汉代巫、卜、匠、陶诸姓皆为职业名称。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有慕容、宇文、呼延等。明朝隆武帝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称郑成功为“国姓爷”。汉文帝名刘恒,恒氏因避君主名讳而改为常氏。 ——摘编自陆静梅《中西方姓氏来源杂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将太昊陵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有助于探究中华姓氏文化的根源和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姓氏来源。
分封制的实行;居住地名称;古代官职;古代职业;民族交融;中央政府赐姓;避讳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一种姓氏及其来源。
如来自图腾崇拜,有熊氏后代以熊为姓;以始祖排行顺序为姓,如伯、孟、仲、叔、季等;以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序号为姓,如丁、辛、辰、午、申等,原是天干地支的专用名词,后来演变为姓氏。
温馨提示 请完成课时精练第1~3页
1.(初高衔接)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C )
解析:据本题材料“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C项正确。
2.(2023·肇庆二模)周口店遗址出土了大量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朴树籽,树籽的外皮已不见,硬壳和果肉被烧成白色。据此考古资料可知,北京人( D )
3.当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北方辽河上游出现了红山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良渚文化。由此可知中华文明( C )
4.2022年9月,考古学家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一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将其命名为“郧县人”3号,这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据此考古发现可知( D )
5.(2023·东莞二模)玉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型玉器,是一种祭祀的礼器。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不仅隔着1 000多年的历史,还隔着1 800多公里的距离,却都发掘出了“玉琮”(如图)。据此可知( D )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都发掘出了‘玉琮’”可知,不同地区的文化却有相同的实物——玉琮,这体现出两处文明具有相似性,说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项正确;玉琮是礼器,不是生产工具,排除A项;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是城市、文字、冶金术的产生,玉琮不能体现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排除B项;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都发掘出了玉琮,这只能说明文明内核是一致的,不能体现南北文化趋向一致,排除C项。
6.(2023·汕头一模)据考古发掘,良渚文化墓葬群出土了许多玉饰品,如T27M2墓墓主几乎从头到脚都被玉饰品包裹起来了。但在同时期的大量成年死者墓中,却无任何随葬品。据此可知当时( C )
7.(2023·广东一模)如表所示,这表明当时该地( A )
陕西汉中龙岗寺遗址某处(距今约4 000年)出土农作物比例表
8.(2023·佛山二模)木屐是木板与带子结合而成的一种鞋子,起源于中国,日本却宣称最早发明了它。下列史料最能反驳日本说法的是( A )
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文明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导致文明不同的最主要原因。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古代希腊:工商业文明(或海洋文明)。
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并结合中国古代史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加以说明。
方式: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
说明:和平形式,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与文化交流;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玄奘西行,有利于中印文化的交流;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战争的暴力形式,如两宋时期,宋政权与北方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元朝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的战争,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融,也促进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等等。(任选一例即可)
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含答案),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已确认的最早的,万20万,龙骨山,直立行走,直立人,人类起源,考点二,农作物,磨制石器,干栏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ents,核心素养,史料实证,主题脉略,合作梳理,中考一轮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总复习一轮复习课件:主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含答案),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已确认的最早的,万20万,龙骨山,直立行走,直立人,人类起源,考点二,农作物,磨制石器,干栏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