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

    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第1页
    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第2页
    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单选、多选、编号选填)或写(填空、简答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单选”指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指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选项;“编号选填”指用试题中所列出的数字编号答题,每空的正确选项有一个或多个。
    一、海獭与蔓草(15分)
    海獭是一种海洋哺乳动物,鳗草是一种生长在浅海的高等植物。海獭经常在鳗草丛中挖掘动物,从而在鳗草丛中留下裸露的斑块(“觅食坑”),但一段时间后这些“觅食坑”又可被鳗草重新覆盖。为探究海獭的行为对鳗草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加拿大西海岸9个观察点针对鳗草的基因丰富度和基因型多样性展开调查,如图1所示。
    1.(2分)研究人员调查海獭的种群密度,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单选)
    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描述法D.显微镜观察
    2.(2分)由于海上毛皮贸易,加拿大西海岸的海獭于20世纪初灭绝,随后于1969至1972年间被重新引入。重引入后该地区海獭的种群增长最终呈__________。(“J”型增长/“S”型增长)
    3.(2分)海獭是杂食性动物,其食物中有1/5来自水生植物,2/5来自小型肉食动物,2/5来自植食性动物,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海獭每增加1千克体重,总共需消耗植物约____________千克。
    4.(4分)鳗草丛中的“觅食坑”一段时间后又被鳗草覆盖,该现象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由于海底鳗草区域物种种类较少,因此该区域生态系统表现为____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5.(2分)鳗草丛中的硅藻等单细胞藻类与鳗草的生长高度相关,因而研究人员借助血细胞计数板估算硅藻的种群密度。计数时某一显微镜视野如图2所示,则该视野中的硅藻细胞数量应记录为_____________个。
    6.(3分)试根据题干信息及图1判断,下列推测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
    A.海獭与鳗草之间的信息传递呈单向性
    B.九个观察点的选择遵循随机取样原则
    C.海獭行为丰富了鳗草的遗传多样性
    D.海獭行为改变了鳗草生长区的生境
    二、菠菜与骨关节炎治疗(19分)
    骨关节炎是因软骨细胞的能量(ATP和NADPH)供应不足所致的关节软骨损伤退变。我国研究团队将菠菜类囊体投送至小鼠损伤退变的软骨细胞内,使关节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其研究过程如图3。
    7.(2分)光合作用依赖光合色素吸收和转换光能,在菠菜叶肉细胞内光合色素位于_______________。(单选)
    A.叶绿体膜B.叶绿体基质C.类囊体膜D.细胞质基质
    8.(2分)小鼠软骨细胞内置类囊体后,类囊体在光刺激下可为软骨细胞提供能量,同时还产生_______________。
    9.(2分)在内置类囊体的软骨细胞内,能提供ATP的生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多选)
    A.碳反应B.电子传递C.糖酵解D.三羧酸循环
    10.(3分)研究人员创新性地采用软骨细胞膜包裹NTU,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防止溶酶体降解②便于胞吞进细胞
    ③防止巨噬细胞吞噬④排除膜组成差异的影响
    科研人员将CM-NTU递送到小鼠损伤退变的软骨细胞后,研究了光照对其的影响。结果如图4所示。
    图注:“对照”是正常小鼠;“IL-1β”是指用白介素-1β处理过的小鼠。
    11.(2分)使用IL-1β处理小鼠,可介导caspase-3基因表达,引起软骨细胞内线粒体形态和功能部分退化,从而造成细胞死亡,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单选)
    A.细胞坏死B.细胞凋亡C.细胞分化D.细胞分裂
    12.(2分)实验组小鼠与经IL-1β处理过的小鼠之间,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单选)
    A.年龄是否存在差异B.是否表现为骨关节炎症
    C.软骨细胞内线粒体是否部分退化D.软骨细胞是否内置了菠菜类囊体
    13.(2分)活体小鼠研究发现,随光照强度提高,ATP的含量上升。为进一步验证光照因素在骨关节中发挥的作用,除光照强度外,还可选择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光照时间②温度③光质④二氧化碳浓度
    14.(2分)研究发现过高光强会造成类囊体表面和光合作用有关的关键蛋白D1的降解,导致反应能力下降。为保证治疗效果,科研人员选用离体叶绿体,研究外源物质对D1蛋白的影响,结果见图5。据图和所学知识判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多选)
    A.叶绿体可自主表达部分基因
    B.使用水杨酸前需确定浓度范围
    C.链霉素可抑制ATP和NADPH的合成
    D.Ca2+与水杨酸对提高光合速率的效应是拮抗的
    15.(2分)在将此技术应用于临床之前,还应关注的问题包括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NTU的使用寿命②人和鼠生理特征存在差异
    ③类囊体的转基因很难实现④光反应和碳反应的高效连结
    ⑤CM-NTU对软骨细胞物质代谢的副作用
    三、NF-κB信号转导与糖尿病(21分)
    NF-κB信号通路是神经、激素和免疫调节的枢纽(如图6所示),在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NF-κB信号转导通路长期激活会极大诱发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诱发炎症反应。
    16.(2分)细胞因子是免疫调节的物质基础,从免疫系统的组成看,它属于_________。(单选)
    A.抗原B.免疫细胞C.抗体D.免疫活性物质
    17.(2分)据图6分析,细胞因子和受体结合,经NF-κB促进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这一途径中存在_________。(单选)
    A.协同作用B.正反馈调节C.拮抗作用D.负反馈调节
    18.(2分)大部分细胞因子来自于T细胞,T细胞在机体内执行___________。(多选)
    A.体液免疫B.特异性免疫C.细胞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
    19.(2分)T细胞在免疫过程起到重要作用,免疫治疗中利用抗体靶向T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该疗法直接阻断了体内的____________。(单选)
    A.抗原呈递过程B.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
    C.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D.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20.(2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NF-KB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炎作用。但是大量使用外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易导致机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其次,NF-kB信号转导通路还参与激素调节,同时该信号转导通路又受到GABA(y-氨基丁酸)的调控(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更难兴奋)。
    21.(2分)GABA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可能出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多选)
    A.释放神经递质B.氯离子大量内流
    C.膜电位发生改变D.钠离子大量内流
    22.(2分)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被神经元质膜上的GAT转运体回收并降解。若GAT转运体活性降低,可能导致____________。(多选)
    A.嗜睡症B.肌张力减弱C.多动症D.癫痫(细胞异常兴奋)
    23.(2分)据图6判定,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_。
    24.(2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糖水平,需要预先制备标准曲线如图7.若测定某人的血清样品得到吸光度为0.568,则下列计算样品中葡萄糖浓度的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_。(多选)
    A.将吸光度直接代入标准曲线的方程进行计算
    B.重新制作标准曲线,再代入测定的吸光度进行计算
    C.将该样品稀释后,重新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再进行计算
    D.将标准曲线据图外延至测定的吸光度后,再进行计算
    25.(3分)据图6及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描述合理的_____________。(多选)
    A.IKK抑制剂有利于降血糖B.SIRT抑制剂有利于降血糖
    C.γ-氨基丁酸可能具有降血糖效应D.图6中的细胞因子存在诱发糖尿病的风险
    四、PRMT7基因突变与人类疾病(23分)
    研究显示,PRMT7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突变导致的主要症状为身材矮小、短指等;而PRPF8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突变则表现为色素性视网膜炎。携带PRMT7突变基因的甲家族中,一位男性患者的父母健康,其弟弟健康,妹妹患病。
    26.(2分)据题干信息判断,PRMT7基因突变所致的遗传病类型为__________。(单选)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7.(2分)若仅考虑PRMT7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甲家族中的弟弟与一表型正常的女性婚配,欲生育一健康的孩子,以下措施合理的是__________。(多选)
    A.弟弟进行基因检测B.怀孕后进行性别筛查
    C.胎儿进行基因检测D.弟弟配偶进行基因检测
    28.(2分)据资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某一携带PRMT7基因的染色体与另一条携带PRPF8基因的染色体在亲子代传递过程中,可能会__________。(多选)
    A.易位B.到同一子细胞C.交叉互换D.到不同子细胞
    已知PRMT7基因的转录产物加工为PRMT7₁mRNA,该基因的另一突变形式转录出的产物会被PRPF8基因编码出的PRPF8蛋白(具有广泛功能)重新加工为PRMT72mRNA(如图8所示),后者的翻译产物会使该基因所处区域的组蛋白局部甲基化,提高人类结直肠癌患病率。
    29.(2分)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癌细胞通常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在癌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的染色体行为包括____________。(多选)
    A.B.
    C.D.
    30.(2分)据图8写出突变PRMT7mRNA中标注区域所对应的完整编码链序列_______________。
    31.(2分)据图9及所学知识判断,PRMT7基因突变时发生改变的部位为__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32.(3分)已知由PRMT72mRNA翻译出的突变蛋白(PRMT72蛋白)可催化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从而导致结肠癌。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不属于表观遗传现象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多选)
    A.PRMT72蛋白催化组蛋白甲基化
    B.PRMT7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化
    C.PRMT72mRNA指导PRMT72蛋白合成
    D.PRPF8蛋白重新加工生成PRMT72mRNA
    为证实PRMT7基因的突变会诱发PRMT7mRNA重新加工生成PRMT72mRNA,研究人员选择未突变和突变的组织样本,分别抽取细胞中PRMT7基因的mRNA,并将之转换为相应DNA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结果如图10所示。
    33.(2分)从组织样品中抽取的RNA量通常种类较多且含量较低,要达到足够的量并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从而完成分析和鉴定,需涉及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多选)
    A.PCRB.逆转录C.细胞分化D.细胞增殖
    34.(2分)图10中条带①产生的可能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单选)
    A.初始点样样品的浓度不同B.上样缓冲液的染料浓度过低
    C.各样本所在点样孔大小不同D.突变组织存在未发生突变的细胞
    35.(4分)据题干可知,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在于防止该区域组蛋白的局部甲基化。开发PRMT72蛋白的抑制剂或移除PRPF8基因均能达到该目的,但研究人员倾向于前者,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五、PET解聚酶与塑料降解(22分)
    PET是一种聚酯类塑料,全球每分钟生产约100万个PET塑料瓶。科学家从能够利用PET作为碳源的细菌中分离出了一种能降解PET的解聚酶。PET在70℃时才能完全变为液态,便于降解,但PET解聚酶不耐高温。为此,科研人员借助定向进化策略,提高PET解聚酶耐受高温的能力。该策略经历多轮定向进化(每一轮均在上一轮筛选出的目标菌株上开展),其涉及的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36.(2分)研究人员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能产生PET解聚酶的细菌时,所使用的培养基成分应包括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NH4)2SO4 ②淀粉 ③PET ④无机盐
    37.(2分)据所学知识判断,分离PET解聚酶的细菌所使用的培养基类型属于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天然培养基 ②合成培养基 ③液体培养基
    ④通用培养基 ⑤固体培养基 ⑥选择培养基
    38.(4分)表1中流程②宜选用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平板划线/稀释涂布),其目的是____________。(单选)
    A.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B.扩大大肠杆菌种群数量
    C.便于分离提取PET解聚酶D.将导入不同突变基因的大肠杆菌分离开
    39.(2分)本研究采用的定向进化策略,相比自然界的进化过程,区别是_______________。(单选)
    A.发生基因突变B.实现个体进化
    C.加快进化速度D.模拟自然选择
    40.(5分)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分析,研究人员在第6轮中设置70℃且长时间保温(7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1.(2分)据题干信息判断,获取耐高温PET解聚酶的过程涉及_____________。(多选)
    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发酵工程D.蛋白质工程
    天然PET解聚酶基因(792bp)部分编码链序列以及用于表达载体构建的质粒结构如图11所示:
    5’ATGCAGACTAACCCCTATGCTCGCGGG………GATTTTCGCACTGCTAACTGCAGC3'
    42.(2分)已知天然PET解聚酶基因不含合适的酶切位点,但可借助PCR解决该问题。据图11信息判断,为了便于表达载体的构建,在设计PET解聚酶基因PCR反应体系时,应选择引物_____________。(编号选填)
    ①5’TACATATGCAGACTAACCCCTATGCTCG3’
    ②5’TGCTCGAGATGCAGACTAACCCCTATGC3’
    ③5’TACATATGGCTGCAGTTAGCAGTG3’
    ④5’TGCTCGAGGCTGCAGTTAGCAGTG3’
    43.(3分)为鉴定表达载体构建是否正确,研究人员从目标菌株中提取质粒,并经XhI和NdeI充分处理后进行凝胶电泳。根据图12结果判断,含目的基因的菌落是___________。
    每一轮的基本流程
    定向进化(轮次)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第六轮
    ①基因突变和转化
    将突变后的PET解聚酶基因导入大肠杆菌
    ②分离纯化和鉴定的菌株
    5种
    13种
    4种
    3种
    5种
    9种
    ③提取出的PET解聚酶预保温和酶活测定条件
    1h/55℃
    1h/60℃
    1h/65℃
    1h/70℃
    1h/80℃
    7h/70℃
    ④选出的PET解聚酶中变化的位点数
    2个
    1个
    2个
    3个
    3个
    5个

    相关试卷

    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期中线上质量评估生物试卷含答案(杨浦二模):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期中线上质量评估生物试卷含答案(杨浦二模),共11页。

    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二(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 PDF:

    这是一份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二(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 PDF,共11页。

    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线上)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线上)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