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1
    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2
    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韦应物的五言诗写得好,可是七言绝句《滁州西涧》其实也写得很好。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写得非常地闲静高远。“独怜幽草涧边生”,这个青草跟这个山涧真的可以说是可爱,而且还可以听到“上有黄鹂深树鸣”,可是一般的大众所追逐的都是声色犬马和功名利禄,不会注重到这样自然的美好的景色,“春潮带雨晚来急”,春潮带着雨声,晚上你听到雨声加上湖水,在山石上流过的声音是很急的,“急”,是雨的急,水流的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在那个没有人注意的山野之间的一个渡口的码头,有一只小船,因为今天下大雨所以那个渡船上没有人,于是小船自己就横在涧边了。
    一般说起来诗分成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属于感官的感受,我们看见的外界景物就是一种感官上的感受。感官的感受表现的常常是一种情趣,觉得这个景物很美,很有意思,这是人类审美过程中最初的一层感受。第二个层次是感情的感动,就是你有非常真诚的一种感情,给人一种情感上的感动。第三个层次,我以为就是感发的联想。这一类诗是超于写实、超于具体的情事以上,它使你不只是感动,感动以后给你兴发,就是给你一个引申和引发。
    那么韦应物的这首《滁州西涧》从外表上看起来,他所写的是写实的景物,可是他没有停止在写实的景物之间,这首诗是很妙的,就是说在景物之间有一种不只是感官上的感受,还有一种言外的感受,有一种情致。就是说他会透过耳目的感受给你某一种心灵上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不是很强烈也不是很具体,这正是韦应物诗的一个特色。
    (摘编自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材料二:
    就韦诗的整体风格而言,闲雅简淡自是一大特色,但若以此论《滁州西涧》,则犹嫌未足。《滁州西涧》语言堪称简淡,意趣则非闲雅所能尽括。那是貌似闲雅简淡,实则满怀忧愤的格调。韦应物早已送走了血气方刚的青年时代,在写《滁州西涧》时,人世的不平,社会的险恶,宦海的浮沉,理想、抱负、失望、苦闷,一齐兜上心头。他不再慷慨疾呼、切直倾吐了。他将涌动于心的一切,都用那枝生花妙笔隐含于平淡简古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那里跳动着的其实是一颗并不自甘寂寞而渴求用世的心。苏东坡说韦诗“寄至味于淡泊”,《滁州西涧》亦然。
    历来人们好将韦应物比陶渊明,但注重陶韦诗风相似者多,而深究二人气节相近者少。如陶渊明辞彭泽令千古传为美谈,那韦应物辞栎阳令也是该享令誉的。韦应物自有其不“等陶”处。建中二年,他被任为尚书比部员外郎。接到任命,他立即“摄衣辞田里”,那“华簪耀颓颜”一语,于感慨之中溢露欣喜之色,便是明证。那一段“投迹在田中,日出照茅屋”“时伐南涧竹,夜还沣水东”的闲居岁月,他并不特别留恋难舍。而这,始终是成年后韦应物思想的主流。
    (摘编自应德民《伤心人别有怀抱——韦应物〈滁州西涧〉解读》)
    材料三:
    站在当代文艺理论建设的立场重新审视“诗言志”理念,有这样几点值得注意:首先,今天我们更注重从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的层面来看待“诗言志”。“诗言志”作为贯穿我国长期文艺发展实践的基础命题,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理论内涵,即它的核心在于指明为什么进行创作以及文艺创作主要传达什么的问题。不论“言志”曾经有着怎样的宗教仪式背景和政治伦理背景,这些都只是我们用来丰富“诗言志”理论的参照。我们当然不能忽略“诗言志”在先秦时期的历史意义,但我们今天需要的不是一个文献上的“诗言志”观念,而是仍然充满理论活力且具有很强实践指引意义的“诗言志”理念,而这必然是与当下的文艺创作活动密切相关的。
    其次,要注意到“诗言志”理念的丰富内涵。我们认为,“诗言志”理念要在相关概念群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性、情、志在“诗言志”中都具有重要意义,三者统一于“诗言志”的理论框架之下。其中,“性”既是情志的产生根源,也是情志活动的底层逻辑,具有根本性,而“情”面对的是当下,是眼前所见所闻所感,具有现实性。“志”是主体对客体以及自身的超越,“志”面向身心之外,指向高远之处,具有超越性。“志”赋予有限的人生以意义,如果没有“志”,生活只有“眼前的苟且”,人永远束缚于当下的局限性中。“志”,给予了人类孤独面对浩瀚宇宙的勇气,概而言之,对于文艺创作而言,可以说是出于“性”、显于“情”、成于“志”,三者缺一不可。
    最后,“诗言志”依然是当今文艺实践的根本追求。“志”是文艺创作的源动力,是文艺创作的主导,也是实现文艺价值的关键。“志”体现的是我们对主客观世界的深度体认,包含着自觉的价值判断,指向的是未来的路径,它是主体意识最强烈的显现。“志”一旦形成,便有强烈的表达倾向与行动倾向。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核心在于主体在困顿之中逐渐形成了明确的人生追求,进而借创作来表达内心之志、实现内心之志,“言志”是创作主体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而“情”本身是散乱的,只有在某种“志”的引领下,才能汇聚成可以被表达、被抒发的“情感之流”,才能进入文艺作品之中。
    今天,我们不像先秦时期那样强调“志”所代表的政治伦理观念,但“志”所传递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同样是文艺作品必须要承载的重要使命。文艺作品不是仅仅吐露创作者内心之“志”,还要试图提高“志”的层次。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文艺活动都要“言志”,但“言志”至少应该是具有“诗性”追求的文艺作品的核心目标。
    (摘编自罗家湘、林天泉《“诗言志”的理论内涵与当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较于五言诗,韦应物的七言诗写得更好,如他的七言绝句《滁州西涧》闲静高远,写景给人一种言外的感受。
    B.材料二借用苏东坡“寄至味于淡泊”的说法,认为韦应物将自己不甘寂寞而渴求用世的心隐含于平淡简古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
    C.韦应物与陶渊明二人在气节上有一定的相近之处,例如韦应物曾辞栎阳令,而陶渊明曾辞彭泽令。
    D.性、情、志在文艺创作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情”具有现实性,面对的是当下,是眼前所见所闻所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材料一中,作者借助于阅读《滁州西涧》的丰富感受,证明诗的第三个层次不只使读者感动,感动之后还给读者一种言外的感受。
    B.材料二的作者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闲雅简淡的实景,深层次上满怀忧愤的格调,与材料一的作者的观点有一定区别。
    C.材料三的作者通过文王、仲尼、屈原等事例,论证了“诗言志”理念要在相关概念群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的观点。
    D.用材料三中的观点审视韦应物的诗,可以说,《滁州西涧》表达了一种面向身心之外、指向高远之处、具有超越性的“志”。
    3.下列诗句所言之“志”不符合积极用世的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项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D.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4.请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某小学的学生正在学《滁州西涧》,假如你是班级的语文老师,你会提供哪些学习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梅花图
    乐忆英
    接连几天的阴雨,让人觉得很抑郁。
    徐恺铮望望门外,这样的天气,肯定无客户前来,也好,难得清静,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看书、绘画或者写字。
    拿起茶壶吮了一口,舌尖上立即感觉到一股浓郁的滋味,既绵软又醇厚,还有些爽滑,“金骏眉”果然不错,揭开茶盖,缕缕茶香中,似乎包含着蜜香馥郁,沁人心脾。
    盖上壶盖,徐恺铮把玩着手中的紫砂壶,这是一把菱花壶,是去年一位老客户以五百元的价格转让给他的。有一次,古玩商赵儒珍来店里,把菱花壶捧在手上,看了许久,才说:“这壶不错,古雅、浑朴,看年代,应该是清末民初的东西。”
    这把壶上还刻有行书壶铭:“心底乾坤悬日月,壶中云水寄茶禅。”壶底署“宜兴出品”款。后来,徐恺铮在赵儒珍的古玩店里看见,赵儒珍也有一把一模一样的菱花壶,只不过壶铭是:“眼里红尘无垢净,壶中弱水有炎凉。”赵儒珍告诉他:“其实这壶和你那把是一对,但不是名家所制,所以值不了几个钱。”
    对于古玩,徐恺铮没兴趣,他自己开了一家“真真裱画坊”,整天跟书画打交道,数十年下来,本城的书画家几乎都认识,他们的作品也都有收藏。偶尔得暇,徐恺铮也会去赵儒珍的古玩店坐坐。赵儒珍除了瓷器、玉器、银元外,还有清代、民国的书画,现代书画家的作品他从不沾手。前几日,徐恺铮看中一幅梅花图,画面上一枝梅花转折直上,至枝梢才略向右倚侧,顶端仅着三个待放的花苞,让人入眼就领略到满目孤寂凄冷的茫茫大千中蕴含的生意,用笔二三,屈指可数,然而笔简意赅,以至极意。此画虽不及“八大山人”朱耷的笔墨凝练沉毅,但自有一番意味和功力。徐恺铮看了落款才知道,这是本城清末画家顾宇平的作品。
    徐恺铮手里收藏了不少本城晚清、民国书画家的作品,价格大多在一两千之间,但顾宇平的作品他还没有,于是问道:“这幅梅花图,赵兄打算开价多少?”
    赵儒珍说:“顾宇平的作品传世不多,我开店至今只收到过一幅早期的花鸟,论功力自然比不上这幅晚年的作品。我标价一万二,徐兄若是有意,八千,怎么样?”
    徐恺铮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徐恺铮和赵儒珍也算是同行,一个开裱画坊,一个玩古画,都沾着点书香气。况且赵儒珍收来的古画中,有些需要徐恺铮修补或者重新装裱,因此两人平时也互相往来,喝茶聊天,以画论道,但两人不是挚友,各有各的朋友圈。
    雨依然淅淅沥沥地下着,徐恺铮心里还在想着顾宇平的那幅梅花图。他知道顾宇平能诗善画,却一生未仕,居于乡间,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风格雄奇隽永,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
    门口蓦地站着一人,慢吞吞地收拢伞,又缓缓地进来,是吴子奇,在某单位工作,平时也喜书画,徐恺铮与他是初中同学,又因为相同的雅好,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徐恺铮给吴子奇倒了茶,自然而然聊起了顾宇平的画,徐恺铮说:“老赵店里就有他的一幅梅花图,寥寥几笔,就可领略到画家心中的落寞与凄苦,以及对生命的期许。”
    吴子奇说:“我也听说过此人,但画从没见过,改天也去欣赏一下。”
    “趁早,要是晚了话,这画被老赵卖了。”徐恺铮说,“你猜猜,他开价多少?”
    吴子奇说:“多少?不会破万吧?”
    徐恺铮说:“标价一万二,给我八千,我觉得还是贵了点,最多值五千。”
    吴子奇笑了笑,说:“这个老赵,下次他来裱画,也收贵一点。”
    徐恺铮说:“赵儒珍……”他本想说赵儒珍本事是有那么一点的,但他这人把钱看得太重,突然间记起不久前另一位朋友曾说过,赵儒珍的女儿恋上了吴子奇的儿子,说不定他俩日后会成为儿女亲家,于是改口说:“算了算了,不过是一幅画而已。”
    隔了一日,吴子奇又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幅画轴,轻轻放于书桌上,徐徐打开,竟是顾宇平的梅花图。
    吴子奇说:“我知道你喜欢这幅画,送给你了。”
    徐恺铮听了这话,一愣,说:“这、这不好吧?多少钱?我给你。”
    吴子奇说:“我说了,送你的,谈钱就俗了。”
    徐恺铮俯身细细品画,一边说:“哎呀,这如何使得?这样吧,你看我这里,需要什么,尽管说。”
    吴子奇笑了笑,说:“你这里全是珍物,哪一样不值个千儿八百的?你若是执意要给,那就把手里的菱花壶给我得了。”
    徐恺铮一听,爽快地把手一伸,说:“得,拿去吧。”
    几天后,徐恺铮去赵儒珍的古玩店,却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菱花壶出现在货架上,两把成一对,放在显眼的位置上,标签上赫然写着:“清末宜兴制壶大师范大生作品”,一看标价:二十万元。
    徐恺铮心里一惊。
    (原文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样从事文化艺术行业,徐恺铮和赵儒珍的追求却不同,徐恺铮注重艺术品的内涵,赵儒珍看重艺术品的商业利润。
    B.“徐恺铮呵呵一笑,不置可否”,徐恺铮虽不认同赵儒珍的报价,但不愿说破内心的真实想法,是一种委婉的回绝。
    C.“自然而然聊起了顾宇平的画”,表明梅花图在徐恺铮心中的位置,也表明徐恺铮有意通过吴子奇的帮助得到此画。
    D.徐恺铮不重名利,情怀雅致,他与赵儒珍不是同道中人,与吴子奇虽然是很好的朋友,在交流的过程中却也有所保留。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围绕梅花图展开故事情节,又通过梅花图表达了徐恺铮对顾宇平的仰慕之情,作者以梅花图为题,意味深远。
    B.小说中现实与回忆交织穿插,交待了菱花壶和梅花图的来历以及徐赵二人的交往过程,初步刻画了二人的形象。
    C.小说安排雨天这一场景,既烘托出徐恺铮对梅花图的喜爱,又暗示了吴子奇出现的反常,使故事结局更具合理性。
    D.“徐恺铮心里一惊”,原因是赵儒珍将“值不了几个钱”的两把茶壶标价二十万,远远超过当初五百元的转让价。
    8.小说中交代两把菱花壶的壶铭,有何作用?
    9.赵儒珍为什么不直接拿梅花图跟徐恺铮交换菱花壶,而是采取了与人合谋欺诈的手段?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合理性。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林特字士奇。祖揆,仕闽为南剑州顺昌令,因家顺昌。特少颖悟,十岁,谒江南李璟①,献所为文,璟奇之,命作赋,有顷而成,授兰台校书郎。江南平,伪官皆入见,特袖文以进。太宗以为长葛尉,改遂州录事参军。代还,命中书引对,授大理寺丞、通判陇州,有治状。田重进镇永兴,太宗以重进武人,选特与杨覃并为通判。会出兵五路讨李继迁,督所部转刍粟,先期以办。吕蒙正辟通判西京留守事。蒙正入相,荐之,入判三司户部勾院。
    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前后上议异同真宗选特与知永兴军张咏同商利害所奏合旨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为户部副使诏赴内朝。三司副使预内朝,自特始。徙盐铁副使。真宗北征,命同知留司三司公事,迁司封员外郎。车驾谒陵,为行在三司副使,诏与刘承珪、李溥比较江淮茶法。因裁定新制,岁增课百余万,特迁祠部郎中。封泰山,祀汾阴,皆为行在三司副使。以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枢密使寇准言特奸邪,又数与争事,帝为出准,特在职如故。兖州宫观成,迁吏部侍郎。天禧元年,为修上《圣祖宝册》副使,转尚书右丞。
    时天下完富,丁谓以符瑞、土木迎帝意,而以特有心计,使干财利佐之。然特亦天性邪险,善附会,故谓始终善特,当时与陈彭年等号“五鬼”,语在《王钦若传》。仁宗在东宫,以工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改詹事。仁宗即位,进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谓贬,特亦落职知许州。还朝,以户部尚书知通进银台司。特体素羸,然未尝一日谒告,及得疾,才五日而卒。赠尚书左仆射。太后遣中使祀奠。特精敏,喜吏职,据案终日不倦。真宗数访以朝廷大事,特因有所中伤,人以此惮焉。
    (选自《宋史·林特传》)
    材料二:
    林特本广南摄官,以勤为吏职,又善以辞色承上接下,官至尚书三司使、修昭应宫副使。是时,丁朱崖为修宫使,特一日三见,亦三拜之。与吏卒语,皆煦煦抚慰之,由是人皆乐为尽力,事无不齐集。精力过人,常通夕坐而假寝,未尝解衣就枕。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注】①李璟: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消灭闽、楚二国。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前后/上议异同/真宗选特与知永兴军张咏同商/利害所奏合旨/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户部副使/诏赴内朝
    B.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前后上议异同/真宗选特与知永兴军张咏同商/利害所奏合旨/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为户部副使/诏赴内朝
    C.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前后上议异同/真宗选特与知永兴军张咏同商利害/所奏合旨/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为户部副使/诏赴内朝
    D.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前后/上议异同/真宗选特与知永兴军张咏同商利害/所奏合旨/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为户部副使/诏赴内朝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判,官名。宋初为制衡各地藩镇,派朝臣和地方主官共同处理政务。
    B.三司,北宋时称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三司使掌管统筹国家财政。
    C.元年,指帝王或国君即位之年,后来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也称元年。
    D.太子宾客,太子豢养于府中的士人,负责为太子出谋划策、奔走效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特聪明过人,才华横溢。他曾带着文章拜谒李璟,被要求现场作赋,他一挥而就,因此年仅十岁步入仕途;归宋之后,被太宗看中,后逐步得到重用。
    B.林特勤于公事,善待部属。他身体羸弱但精力过人,常常通宵达旦,衣不解带,未曾一日告假;对待手下吏卒,温和慈惠,所以手下愿意为他尽力成事。
    C.林特办事得力,深受器重。他奉真宗之命参与制定新茶法,为朝廷每年增加赋税收入百余万;他陪同皇帝封禅、祭祀,真宗多次拿朝廷大事来咨询于他。
    D.林特备受争议,褒贬不一。吕蒙正、丁谓对其赏识有加,或举荐或重用;寇准认为林特是奸邪小人,而不愿与之同列,皇帝就因此将寇准贬谪放逐出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出兵五路讨李继迁,督所部转刍粟,先期以办。
    (2)时天下完富,丁谓以符瑞、土木迎帝意,而以特有心计,使干财利佐之。
    14.根据文本,林特为什么会名列“五鬼”?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①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①鲍照:南朝宋诗人,出生于低级士族家庭。当时实行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社会上遭到不公平待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泻于地而东西南北各自流,其命运的走向并不能由水自己来主宰。
    B.与水一样,人亦各自有命,诗人认为对此只能“行叹”而“坐愁”。
    C.诗人心有激愤,欲借酒自宽、以歌抒怀而皆不可得,可见忧思之重。
    D.诗歌前六句五七杂言,欲说还休;末两句连用七言,情如洪水奔涌。
    16.清人沈德潜评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请具体说明诗中不曾说破之处。
    四、默写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客至》中“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因有客要来,诗人非常高兴,清扫小道,开门待客来。
    (2)在姜夔的《扬州慢》中,以拟人手法表现金兵进犯长江北岸后,百姓因遭受战乱而不堪回首的两个句子是“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飞鸟猿猱来做陪衬,写它们的无计可施,来反衬人行的艰难的句子是:“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跳磴河流经重庆主城的三个区,最长的一段在我们九龙坡。蓝天与云朵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仿佛漫步在天空之境。再看看周围,芦苇丛在风中飘摇,苇花像是它们刚刚换上的松软毛衣;( )。
    在跳磴河边,我最爱去的是草海湾公园。草海湾的芦苇丛中,有很多仅容一人通过的小路,穿行时需与蒲叶们“亲密接触”。初冬来临,蒲草的叶片却依然是墨绿色的,还声势浩大地形成密密的一片森林,连风也吹不进来。这些叶片千姿百态,或如做早操的孩子一般侧平举,或呈圆弧形自然垂下,或打了个慵懒的卷儿,或三五根亲密地纠缠在一起。蒲苇的穗儿则高傲地扬起脑袋,如一面面羽毛旗帜迎风招展。深呼吸,用大自然的草木芬芳过滤身体,与自然交换能量。闭上眼,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把草海湾的蒲草小路走个遍,是需要大半天的,像只麻雀似的从蒲草丛钻出来,抖一抖身上的芦苇花絮,疲惫和烦恼仿佛都落了一地。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旧矿车里盛开的是紫花满天星,那星星点点的紫色为冬天增添了一丝可爱
    B.旧矿车里盛开的是紫花满天星,为冬天增添了一丝可爱的是那星星点点的紫色
    C.紫花满天星在旧矿车里盛开,那星星点点的紫色为冬天增添了一丝可爱
    D.紫花满天星在旧矿车里盛开,为冬天增添了一丝可爱的是那星星点点的紫色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葛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大幕又一挑,站出戏班头儿,大声叫喊要维持秩序,立即就跳出一个两个所谓“二杆子”人物来。
    C.《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序”以散体叙事,“辞”以骈体抒情,二者相得益彰。
    D.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温雅得和闺女一般。
    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3月12日,新疆、吉林两省区就抓住用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历史机遇、发挥对口援疆优势、推动区域冰雪产业提档升级和规模集聚发展,在北京签署共同创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省区将紧扣双方冰雪经济发展目标,立足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实际,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政策、冰雪人才等方面深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样化合作。其中,双方共同在大长白山区域、阿勒泰地区建设冰雪产业园区和冰雪场馆,推动建设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运动培训、文化体验一体化的国家级、省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吉林每年为新疆免费培训500人,加强对新疆重点冰雪景区、滑雪场智能化建设的指导帮助,每年接收50名新疆冰雪旅游产业骨干到吉林高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新疆为吉林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实训基地,共同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雪人才队伍,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1.请为上面这段新闻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22.此次新疆和吉林加强合作发展冰雪产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请分条作答,每条不超过20字。
    六、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调味品?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你能看到哪些古诗词的“渗透”?你感觉古诗词的学习到底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哪些帮助?……
    围绕这些问题,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为主题,举办一次班级研讨会。要求结合学习古诗词的心得,提炼观点,推选代表在会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相较于五言诗,韦应物的七言诗写得更好”错。原文说的是“韦应物的五言诗写得好,可是七言绝句《滁州西涧》其实也写得很好”,并不是说“韦应物的七言诗写得比五言诗更好”。
    2.答案:C
    解析:C.“论证了‘诗言志’理念要在相关概念群中才能更好地理解的观点”错。由原文可知,是论证了“‘言志’是创作主体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的观点”。
    3.答案:D
    解析: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胸怀天下的阔达胸襟。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李白的《行路难》,诗句引用典故,表现了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C.“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体现了报效国家的抱负。D.“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揭示了无趣盲目的人生,半日闲最难得。不符合积极用世的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
    4.答案:①首先,以“韦应物的五言诗写得好,可是七言绝句《滁州西涧》其实也写得很好”引出对《滁州西涧》的好处的分析;
    ②然后,以“一般说起来诗分成几个层次”引出并阐释诗的三个层次;
    ③最后,点明这首诗在景物之间有一种不只是感官上的感受,还有一种言外的感受,有一种情致,表明韦应物诗歌会给读者一种心灵上感受。
    解析:材料一第一段的概括句为“韦应物的五言诗写得好,可是七言绝句《滁州西涧》其实也写得很好”,可知,材料一第一段首先对《滁州西涧》的好处加以分析;结合材料一第二段“一般说起来诗分成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属于感官的感受……”可知然后阐释诗的三个层次;结合材料一第三段“那么韦应物的这首《滁州西涧》从外表上看起来,他所写的是写实的景物,可是他没有停止在写实的景物之间,这首诗是很妙的,就是说在景物之间有一种不只是感官上的感受”可知,最后,点明这首诗属于第三层次。
    5.答案:①抓关键字词,读懂诗歌,如“怜”“急”等字的理解;
    ②从诗的三个层次入手,读出诗歌的景物美以及言外的感受;
    ③知人论世,体会平淡简古的自然景物背后作者忧愤不平的心;
    ④把握风格,就整体风格而言,闲雅简淡是韦诗的一大特色;
    ⑤比较阅读,与风格相近的陶诗作比较阅读;
    ⑥观照当下,读活诗歌,用古人的“志”激励自己,提升思想境界。
    解析:①由材料一第一段“独怜幽草涧边生”,这个青草跟这个山涧真的可以说是可爱““急”,是雨的急,水流的急”等对《滁州西涧》的好处的分析可知,应抓关键字词,读懂诗歌,如“怜”“急”等字的理解;②由材料一第二段对诗的三个层次的阐释可知,应从诗的三个层次入手,读出诗歌的景物美以及言外的感受;③由材料二原文“就韦诗的整体风格而言,闲雅简淡自是一大特色,但若以此论《滁州西涧》,则犹嫌未足。《滁州西涧》语言堪称简淡,意趣则非闲雅所能尽括。那是貌似闲雅简淡,实则满怀忧愤的格调。韦应物早已送走了血气方刚的青年时代,在写《滁州西涧》时,人世的不平,社会的险恶,宦海的浮沉,理想、抱负、失望、苦闷,一齐兜上心头。他不再慷慨疾呼、切直倾吐了。他将涌动于心的一切,都用那枝生花妙笔隐含于平淡简古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那里跳动着的其实是一颗并不自甘寂寞而渴求用世的心”可知,解读诗歌应知人论世,体会平淡简古的自然景物背后作者忧愤不平的心;④由材料二原文“就韦诗的整体风格而言,闲雅简淡自是一大特色”可知,应把握风格,就整体风格而言,闲雅简淡是韦诗的一大特色;⑤由材料二原文“历来人们好将韦应物比陶渊明,但注重陶韦诗风相似者多,而深究二人气节相近者少。如陶渊明辞彭泽令千古传为美谈,那韦应物辞栎阳令也是该享令誉的”可知,应比较阅读,与风格相近的陶诗作比较阅读;⑥由材料三原文“今天,我们不像先秦时期那样强调‘志’所代表的政治伦理观念,但‘志’所传递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同样是文艺作品必须要承载的重要使命。文艺作品不是仅仅吐露创作者内心之‘志’,还要试图提高‘志’的层次”可知,应观照当下,读活诗歌,用古人的“志”激励自己,提升思想境界。
    6.答案:C
    解析:C.“也表明徐恺铮有意通过吴子奇的帮助得到此画”分析错误,依据原文“吴子奇说:‘我知道你喜欢这幅画,送给你了。’徐恺铮听了这话,一愣,说:‘这、这不好吧?多少钱?我给你。’”可知,吴子奇把画送给徐恺铮时,徐恺铮一愣,说明徐恺铮本来没有想通过吴子奇的帮助得到此画,所以属于无中生有。
    7.答案:D
    解析:D.“原因是赵儒珍将“值不了几个钱”的两把茶壶标价二十万,远远超过当初五百元的转让价”分析错误,徐恺铮吃惊于茶壶这么贵,更惊讶于赵儒珍为了利益如此奸诈。
    8.答案:①突出人物的形象,两壶的壶铭表现的是一种清明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徐恺铮是一种正向烘托,对赵儒珍则是一种辛辣讽刺:②增强情节的真实性,两把壶本是一对,壶铭也相辅相成,遥相呼应;③丰富小说的内容,两把壶的壶铭富含哲理,高雅典丽,能够提升小说的文化品位。
    解析:①在人物塑造上,徐恺铮的那把菱花壶的壶铭是“心底乾坤悬日月,壶中云水寄茶禅”,寓意是“做人要内心坦坦荡荡,要有高雅的情趣”;赵儒珍的那把菱花壶的壶铭是“眼里红尘无垢净,壶中弱水有炎凉”,寓意是“做人做事不要心怀杂念,不要见利忘义”。所以两壶的壶铭表现了一种坦荡、豁达的人生态度,从正面烘托了徐恺铮的坦荡、高雅,从反面讽刺了赵儒珍的虚伪,见利忘义。②在艺术效果上,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好东西会成双成对的出现,并且壶铭内容相辅相成,寓意互相补充,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所以让读者感觉不突兀,真实可信。③在内容上,两壶的壶铭表现的是一种清明豁达的人生态度,影射了文中的两个主人公的形象,通过这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文章的意蕴美,使作品显得高雅典丽,富有内涵。
    9.答案:①从人物塑造来看,赵儒珍是个心机极深的商人,习惯于以己度人,把简单的事想象得更加复杂,他担心直接交换徐恺铮不会同意。②从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中安排了吴子奇这一中间人物,他跟赵儒珍和徐恺铮都有非同寻常的关系,正好可以被赵儒珍所利用。③从表现主题来看,赵儒珍的老谋深算和徐恺铮的胸无城府形成鲜明对比,吴子奇的背友弃义更是令人不齿,这样安排更有利于凸显主题,批判不讲诚信、为利忘义的不良风气。
    解析:①人物塑造上,丰富了赵儒珍这个人物形象。如果赵儒珍直接拿梅花图跟徐恺铮交换菱花壶,就不能很好的表现赵儒珍的贪婪和虚伪,以及见利忘义的商人本质。②情节结构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赵儒珍不直接拿梅花图跟徐恺铮交换菱花壶,而是穿插了一个跟两个人都非常要好的人物吴子奇,当言谈中得知徐恺铮喜欢顾宇平书画,就在隔日送来了画作,但是假意送画,实为蓄意欺骗,最后标价“二十万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③主题思想上,凸显了主题。通过赵儒珍采取与人合谋欺诈的手段拿梅花图跟徐恺铮交换菱花壶的过程,歌颂了像徐恺铮一样的人的胸无城府、内心坦荡的品质,讽刺了像赵儒珍一样的人的贪婪和虚伪,批判了像吴子奇一样的人内心贪婪,追逐利益、心思狡诈,升华了主题。
    10.答案:C
    解析:句意:梁鼎担任陕西青白盐制置史,先后上奏的折子不一致,真宗选林特与知永兴军张咏共同商议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上奏的内容都符合旨意。多次升迁至尚书祠部员外郎,担任户部副使,受诏进入内朝。本题中,“梁鼎制置陕西青白盐”,“制置陕西青白盐”是担任陕西青白盐制置史,本句单独成句,排除AD;“真宗选特与知永兴军张咏同商利害”,“利害”,形容词作名词,利害关系,作“商”宾语,不可断开,排除B。故选C。
    11.答案:D
    解析:D.“太子宾客,太子豢养于府中的士人”错误。太子宾客为官职名。故选D。
    12.答案:D
    解析:D.“不愿与之同列”“贬谪放逐”错误。原文“枢密使寇准言特奸邪,又数与争事,帝为出准,特在职如故”,寇准认为林特奸邪,多次和他发生争端,无“不愿与之同列”的表述;寇准被放任地方官,不一定是贬谪。故选D。
    13.答案:(1)适逢出动五路兵马讨伐李继迁,林特统率(督察)手下部队转运粮草,提前完成任务。
    (2)当时天下富庶,丁谓用吉祥征兆和兴造工程来逢迎皇帝心意,并认为林特有心计,让林特主管财物货利来辅佐自己。
    解析:①会:适逢;督:统率;刍粟:粮草;先:在……之前。句子翻译为:适逢出动五路兵马讨伐李继迁,林特统率(督察)手下部队转运粮草,提前完成任务。②完富:富庶;符瑞:吉祥的征兆;土木:兴造工程;干:主管。句子翻译为:当时天下富庶,丁谓用吉祥的征兆和兴造工程来逢迎皇帝心意,并认为林特有心计,让林特主管财物货利来辅佐自己。
    14.答案:①天性邪险,有心计;
    ②善于附会,迎合巴结丁谓,每见必拜;
    ③借真宗访以大事机会诽谤陷害大臣,同僚惧怕。
    解析:由“而以特有心计”“然特亦天性邪险”可知,天性邪险,有心计。由“善附会”“是时,丁朱崖为修宫使,特一日三见,亦三拜之”可知,善于附会,迎合巴结丁谓,每见必拜。由“真宗数访以朝廷大事,特因有所中伤,人以此惮焉”可知,借真宗访以大事机会诽谤陷害大臣,同僚惧怕。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林特字士奇。祖父林揆,在闽地出仕,担任南剑州顺昌令,于是在顺昌安家。林特年少就聪慧过人,十岁,谒见江南李璟,献上所写的文章,李璟认为他不一般,命他作赋,一会儿就写成,授予他兰台校书郎。江南平,伪官都入朝拜见,林特献上所写的文章。太宗任命他担任长葛尉,后来改任遂州录事参军。出任外官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命中书询问对答,授予大理寺丞、通判陇州,有施政的成绩。田重进镇守永兴,太宗因为田重进是武将,于是选林特与杨覃一起担任通判。适逢出动五路兵马讨伐李继迁,林特统率(督察)手下部队转运粮草,提前完成任务。吕蒙正被任命为通判西京留守事。吕蒙正入相,推荐林特,林特入朝任判三司户部勾院。
    梁鼎担任陕西青白盐制置史,先后上奏的折子不一致,真宗选林特与知永兴军张咏共同商议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上奏的内容都符合旨意。多次升迁至尚书祠部员外郎,担任户部副使,受诏进入内朝。以三司副使的职位参与内朝,就是从林特开始的。改任盐铁副使。真宗北征,命他担任同知留司三司公事,升任司封员外郎。皇上到皇陵,林特担任为行在的三司副使,皇上下诏让林特和刘承珪、李溥对比江淮茶法。于是决定新的制度,每年增收赋税百余万,林特升迁祠部郎中。皇帝到泰山封禅,在汾阴祭祀,他都担任行在三司副使。凭借右谏议大夫代理三司使。枢密使寇准进言说林特是奸邪的小人,又多次和林特有争端,皇帝因为这个让寇准出京为官,林特像以前一样在朝中任职。兖州宫观建成,升迁为吏部侍郎。天禧元年,担任修撰《圣祖宝册》副手,转任尚书右丞。
    当时天下富庶,丁谓用吉祥的征兆和兴造工程来逢迎皇帝心意,并认为林特有心计,让林特主管财物货利来辅佐自己。然而,林特也是天生邪恶凶险,善于附会,故丁谓始终善待林特,当时与陈彭年等人被称为“五鬼”,这些记载在《王钦若传》中。仁宗在东宫的时候,林特凭借工部尚书兼太子宾客的身份,改任太子詹事。仁宗即位后,林特升任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丁谓被贬,林特也降职担任许州知州。还朝后,凭借户部尚书的身份掌管通进银台司。林特身体向来羸弱,但是不曾请过一天假,等到他生病,才五天就死了。赠尚书左仆射。太后遣中使举行仪式祭奠。林特精细敏捷,喜欢处理政务,伏在案前整天都不倦。真宗多次用朝廷大事来咨询他,林特于是会中伤别人,人们因此忌惮他。
    材料二:
    林特本来在广南暂时代理官职,因为勤于为官,又善于用言辞来处理上下关系,官至尚书三司使、修昭应宫副使。这个时候,丁朱崖担任修宫使,林特一天中多次看到他,就多次拜见。和官吏说话,都态度和悦进行安抚,因此大家都很高兴的尽力做事,事情没有做不齐备的。林特的精力过人,经常一坐就是通宵,即使假寝,不曾脱衣躺下。
    15.答案:B
    解析:B.“只能”‘行叹’而‘坐愁’错误。“安能行叹复坐愁”意思是怎么能成天自怨自哀,“安能”是表示反问。故选B。
    16.答案:①诗歌一二句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之情,但并未说破,而是运用比兴手法,借水因地势而流向不同比喻人因出身而贵贱有别。②诗歌五六句不直接表达诗人对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愤慨,而只描写自己酌酒自宽,举杯断歌的动作情态。③诗歌末句表达现实的苦闷和无奈,但并不直接抒发,而是通过“吞声”“踯躅”两个细节婉曲表达。
    解析:根据注释我们可以知道鲍照生活的时代实行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社会上遭到不公平待遇,而鲍照出生于低级土族家庭。诗歌一二两句写到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运用了比兴手法,借水因地势而流向不同比喻人因出身而贵贱有别。所以虽然表达了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之情,但并未说破。诗歌五六两句写到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唱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作者喝酒的原因是因为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而酌酒自宽。所以这两句不直接表达诗人对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愤慨,而只描写自己酌酒自宽,举杯断歌的动作情态。诗歌的最后两句写到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所以诗歌末句表达现实的苦闷和无奈,但并不直接抒发,而是通过“吞声”“踯躅”两个细节婉曲表达。
    17.答案:(1)①花径不曾缘客扫;②蓬门今始为君开
    (2)③废池乔木;④犹厌言兵
    (3)⑤黄鹤之飞尚不得过;⑥猿猱欲渡愁攀援
    解析:
    18.答案:C
    解析:前句提到“芦苇丛在风中飘摇,苇花像是它们刚刚换上的松软毛衣”,后句应以“紫花满天星”开头,因为语句是并列关系,所以应以景物开头,排除AB两项。比较CD两项,前面谈紫花满天星,下面应写紫花满天星怎样,语意应是为冬天增添可爱。其D项不如C项语言简洁。故选C。
    19.答案:D
    解析:文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表示反语讽刺;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突出强调;D.表示特殊含义。故选D。
    20.答案:人身上沾满芦苇花絮,与麻雀的羽毛颜色及形态相似;人钻出草丛,抖落芦苇花絮,与麻雀的动作神态相似。
    解析:画线句子使用的比喻的修辞,本体是“人”,喻体是“麻雀”,人钻出草丛,身上沾满芦苇花絮,芦苇花絮和麻雀的羽毛颜色以及形态是类似的。人从草丛钻出来,抖落芦苇花絮,“钻”这个动作和麻雀从草丛钻出来的动作类似,动作很敏捷。“抖一抖”这个动作和麻雀抖动翅膀的动作神态类似。
    21.答案:示例一:新疆吉林携手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示例二:新疆吉林签订协议,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析:语段的第一句话交代了主要事件,单位是新疆、吉林两省区,事件是签订协议,目的是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拟写标题涵盖这些信息即可,注意字数限制。示例一:新疆吉林携手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示例二:新疆吉林签订协议,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22.答案:①恰逢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历史机遇;
    ②国家出台了吉林对口支援新疆的政策;
    ③新疆吉林两地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④吉林科研实力雄厚,新疆待开发领域宽广。
    解析:语段提到“新疆、吉林两省区就抓住用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历史机遇、发挥对口援疆优势”,可见有利条件是恰逢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历史机遇,国家有吉林对口支援新疆的政策。语段提到“双方共同在大长白山区域、阿勒泰地区建设冰雪产业园区和冰雪场馆”,这表明新疆吉林两地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语段提到“吉林每年为新疆免费培训500人,加强对新疆重点冰雪景区、滑雪场智能化建设的指导帮助,每年接收50名新疆冰雪旅游产业骨干到吉林高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这表明吉林科研实力雄厚。语段提到“新疆为吉林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实训基地,共同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冰雪人才队伍”,这表明新疆待开发领域宽广。
    23.答案:
    古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古诗词,使人心不死、文明不息”。
    首先,古诗词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感知到诗意的美。很多人都感慨,出门旅游的时间太少,即使出了门,处处都是人,也无风景可欣赏,殊不知生活中从不缺少美。春日,当别人感慨阴雨绵绵、春风乍起时,读过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人,却能领会到另一种清新活泼之美。夏日,当别人厌烦烈日炎炎、蝉儿嘶鸣时,读过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人,却能在夏夜感受到山林的静谧之美。秋日,当别人哀叹秋风萧瑟、万物寂寥时,读过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人,却能体验到将目光看向晴空的广阔美。冬日,当别人抱怨天寒地冻、单调冷清时,读过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人,却能在冰天雪地里发现别样的豪放美。古诗词给寻常的景物加上一层文化美的滤镜,让我们感知到别样的美。舟是李白的轻舟,驴是陆游的毛驴,普通的事物在腹有诗书的人眼里不再普通,我们借古人的眼看到了古人所看的景,发现了古人所感知的美,体验到一般人无法体验的快乐。
    其次,古诗词使人丰富人生的阅历,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启迪。“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对事物有了足够的见识,才能获得更丰厚的阅历和智慧,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尤其对学生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去探索宇宙人生的道理是不切实际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拿来主义”。“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我们还没有恋爱,但我们懂得了真正的爱情是相濡以沫,至死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们还没有走向社会和职场,但我们知道了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需要执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虽然我们没有苏子坎坷跌宕的人生经历,但我们明白了在失败、打击的面前,要抱有乐观、旷达的心胸。古诗词是座桥梁,是我们与先代的一种跨时空的交流途径。当我们与古诗词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时,封存在其中的文化内涵浸润了我们的心灵。陈寅恪先生在《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中写道:“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这同样可用于表明古诗词的价值。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它能表现其他语言难以完美表现的意境,正因为如此,中学生身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我们更应该自觉学习古诗词,并汲取其精华,光大其精神,唯有给古诗词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叶嘉莹女士说过“古典诗词让人心不死”,沐浴在古诗词永恒的智慧下,人心怎会死呢?而且当诵读古诗词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潮流时,给整个民族带来的,是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解析: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义无反顾当仁不让别具一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上学期全科竞赛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上学期全科竞赛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