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地理试卷
命题:高二地理备课组 2024.03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在一年当中所经过的轨迹叫做日行迹。2017年,某摄影师于二十四节气日9时在北京某栋高楼相同位置拍摄太阳。一年下来,他将拍摄到的24个太阳叠加,全部位点呈现为倾斜的“8”字形,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冬至日的点最可能是( )
A.①B.②C.③D.④
2.春分日该摄影师进行拍摄时,镜头朝向( )
A.西北B.东南C.正北D.正南
3.当太阳在①和②对应的时间之间运行时,常州市( )
A.昼长小于夜长B.昼长逐渐变长
C.日落时刻越来越早D.正午时刻越来越早
城市街道峡谷是建筑区被街道切割形成的形似峡谷的景观。左图为晴朗的一天某城市(35°N)一街道峡谷内近地面大气温度与南北两侧地面温度变化图,右图为当日11时该街道峡谷内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
A.北侧地面温度、南侧地面温度、近地面大气温度
B.北侧地面温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南侧地面温度
C.南侧地面温度、近地面大气温度、北侧地面温度
D.近地面大气温度、南侧地面温度、北侧地面温度
5.下图中能表示该街道峡谷当日14时气温分布状况的是( )
A. B.
C. D.
陆地流域蒸腾和蒸发的水汽在流域内及周边形成的降水称为再降水。某学者对黄河中上游地区蒸腾和蒸发的水汽进行追踪,下图为这些水汽形成的再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6.形成图示再降水量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是( )
A.地表径流B.蒸发C.水汽输送D.下渗
7.图示现象对降水区的影响为( )
A.减少了水分蒸发B.降低植被覆盖率C.加强了风力侵蚀D.增加地下水资源
黄河上游两岸常有海拔不同的多级平坦面分布。这些平坦面是在区域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河流下切侵蚀而形成的。黄河流经青藏高原东部的若尔盖盆地,在出口处仅形成了一级平坦面。下图示意该河段的单侧断面及典型沉积剖面。据此完成8~10题。
8.卵石层中的鹅卵石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高,反映了这些物质在形成时期( )
A.经过长时间的冰川磨蚀B.受到的物理风化作用弱
C.经过长距离的流水搬运D.受到的风力侵蚀作用强
9.根据典型沉积剖面特征,可推知与距今5000~4250年相比,距今4250~4000年该地可能出现的情形有( )
①区域地壳抬升 ②区域地壳下沉 ③区域气候变湿 ④区域气候变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此处仅形成一级平坦面,反映了该平坦面形成后( )
A.黄河下切侵蚀减弱B.区域地壳相对抬升
C.黄河水位基本稳定D.区域气候干湿交替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及云杉林亚带的植被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不同坡向山地草原带分布高度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决定的,其推断依据是( )
A.山地坡度B.上部林带C.山体海拔D.基带类型
12.该山地Ⅲ2、Ⅲ3、Ⅲ4中的植被垂直分层结构不同,其主要影响因子是( )
A.水分B.土壤C.温度D.光照
人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其空间迁移会对城镇化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甘肃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下图示意甘肃省人口流动趋势演变特征。据此完成13~15题。
13.甘肃省人口流动反映的典型现象是( )
A.城市化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D.再城市化
14.第三阶段,甘肃省突出的城镇化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B.乡村空心化C.城市交通拥挤D.城市住房紧张
15.目前,应对甘肃省人口流动问题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引进高素质人才B.优惠落户政策C.优化产业结构D.扩大城市规模
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抚顺市早期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由于煤炭开采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1972年城市发展重心开始向浑河北岸转移,然而1983年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回浑河南岸。近年来,抚顺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城区功能布局。读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影响抚顺市早期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向B.地形C.资源D.河流
17.1983年抚顺市城市发展重心转回浑河南岸,主要因为( )
A.南岸生态环境优美B.城区煤炭资源枯竭
C.北岸发展空间狭小D.经济依赖重化工业
18.为优化功能布局,抚顺市城区宜( )
A.向东建设新城镇发展带B.向南建设宜居宜业新区
C.向西承接沈阳产业外延D.向北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安徽省铜陵市位于长江下游沿岸地区,属皖南山区。当地铜矿开采历史悠久,曾大规模开采铜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已是全国重要的铜材加工产业基地。2009年,该市被列为中国资源枯竭城市,铜矿自给率仅为8%。近年来,该市从智利、秘鲁等国大量进口铜矿,发展铜矿精深加工,产品远销海外。据此完成19~21题。
19.铜陵市大规模开采铜矿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大气污染B.土地沙化C.山体滑坡D.水土流失
20.在铜矿难以自给的情况下,铜陵市还能继续发展铜矿精深加工产业,主要得益于( )
①产业基础较好 ②铜矿加工附加值高 ③水路运输便利 ④铜矿市场需求量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1.铜陵市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启示主要是( )
A.立足当地区位优势B.坚持发展原有产业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拓展资源进口渠道
2022年8月28日,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广西平陆运河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始于横县平塘江口,沿珠江水系的沙坪河向南跨越分水岭,经陆屋镇入钦江南下至钦州出海,仅需在分水岭处开挖65千米的人工河道。下图示意平陆运河位置。据此完成22~23题。
22.平陆运河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A.沿线落差大,水能丰富
B.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C.有天然河道可利用,工程量小
D.西南地区资源丰富,运输需求量大
23.平陆运河建设对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体现在( )
①实现海陆联运,完善交通运输网
②提高西江下游通航能力,缓解运输压力
③缩短航运里程,提高运输效率
④加强对外经济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组题,共5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蓝藻在水体中存在上浮、下沉的垂直迁移活动,其垂直迁移受外界风速和内在的蓝藻体内碳水化合物浓度共同影响:风速较小时,蓝藻更易上浮;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密度较大,导致蓝藻整体下沉,而蓝藻体内的酶能参与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水温越高,酶的活性越强,其效果远超光合作用增强而多合成的碳水化合物。
材料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是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淡水水体后,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的。蓝藻水华频繁爆发是太湖(如图)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多集中在每年春末到秋季。蓝藻上浮在湖面集聚导致蓝藻对环境的危害加重,湖面的蓝藻死亡之后被微生物快速分解,消耗溶解氧,释放蓝藻毒素。2023年5月,某次来自内陆的冷性反气旋过境,太湖蓝藻迅速下沉,降低了蓝藻危害。
(1)简述太湖蓝藻水华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6分)
(2)气候变暖导致太湖蓝藻危害加重,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
(3)分析2023年5月该次冷性反气旋过境促使蓝藻下沉的原因。(6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经过多年发展,区域经济差异逐步缩小,各市加快发展其优势产业。2020年4月底,闽西南协同发展会议提出厦漳泉近、中、远期目标;2020年已达成近期目标,即形成各市间1—2小时交通圈;2025年形成厦漳泉都市区同城化格局;2035年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都市圈。在最新规划方案中,闽西南将形成“一核三湾两带两轴”的协同发展格局。
(1)据图说明厦漳泉城市群不同发展区的发展方向。(6分)
(2)分析厦漳泉城市协同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3)提出厦漳泉城市协同发展的措施。(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我国西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大地区没有原油供应和炼油厂,所需油品全靠兰成渝管道和沿长江逆流运输。缅甸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丰富,据目前探测情况显示,未来还可能发现更多天然气储量。
材料二: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东南方的小岛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管道穿过缅甸多个邦后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原油管道最终延伸到被“油荒”困扰的重庆,天然气管道则南下到达广西。中缅油气管道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和非洲地区;天然气主要来源是韩国、印度等国投资公司在缅甸印度洋大陆架开发的天然气田,目前我国石油公司也正与缅甸政府合作勘探海上、陆上气田。经过12年筹备建设,2017年4月10日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运输线路图。
中缅油气管道运输线路图
(1)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2)分析该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沿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6分)
(3)目前中缅油气管道已经全线贯通使用,分析该工程对我国西南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高二地理阶段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24.(1)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较少时,太湖来水少,自净能力较差;(2分)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条件较好;(2分)周边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入湖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利于蓝藻繁殖。(2分)
(2)气候变暖,暖季延长,适宜蓝藻生长的时间更长;(2分)水温上升,蓝藻体内的酶活性增强,蓝藻密度减小而上浮,集聚在湖面;(2分)水温升高,微生物活性增强,对死亡蓝藻的分解加快,释放的有害物质增多。(2分)
(3)受反气旋控制,多晴天,光照强,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密度增大而下沉;(2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速较大,不利于蓝藻上浮;(2分)
冷气团过境,水温降低,蓝藻体内的酶活性减弱,碳水化合物无法及时消耗,密度增大而下沉。(2分)
25.(1)都市核心区是城市建成区,主要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2分)
厦漳泉都市区距市中心较远,应主要发展县、乡镇企业和城郊农业;(2分)
生态保障区位于武夷山区,是厦漳泉城市群的水源地,应保护环境和倡导绿色发展。(2分)
(2)三地经济差异逐步缩小;区域内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工较为合理;东部沿海多港湾,便于对外联系。(任答三点,6分)
(3)兴建产业园区、打造创新平台;
建立共同市场,促进城市功能优势互补;
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互通能力;
推动公共服务业发展,加大居民社会保障;
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绿色发展。(任答三点,6分)
26.(1)经过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边界,穿越横断山区和喀斯特地貌区,沿线地形、地质复杂,地质灾害频发(2分);穿过多条大江大河,水文复杂(2分);沿途多为季风气候区,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闷热潮湿多蚊虫,沿线多山地森林,生态环境脆弱,施工困难。(2分)
(2)该管道沿线以山地为主,降水集中,工程建设过程中会破坏植被、松动土石,若管理不当,会诱发泥石流、滑坡和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2分),会加剧水土流失(2分),会破坏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
(3)缩短国际油气输入我国西南地区的路程,增加石油进口通道,提高油气运输安全和能源安全(2分);油气输入,可以缓解我国西南油气资源短缺状况(2分),带动油气化工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2分);促进就业,增加收入(2分);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缓解环境污染(2分)。(任答三点,6分)1
2
3
4
5
6
7
8
9
10
D
B
C
B
C
C
D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A
B
C
C
D
C
D
B
21
22
23
A
C
A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地震的分析正确的是, 恐龙生活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2月)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2月)地理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B、C之间的地貌成因是,图示时刻,该山地森林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该山地森林带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气候暖湿化期间,该山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调研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调研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