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教学课件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讲细胞的分子组成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讲细胞的分子组成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体系构建,教材剖析扩展提升,答案C,水与细胞代谢,水盐平衡调节,答案D,答案B,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讲 细胞的分子组成
1.(教材必修1 P19“拓展应用1”)组成细胞的元素追根溯源来自无机环境,但细胞内各种元素的比例与无机环境大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细胞是有生命的,它可以主动地有选择地从无机环境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元素,因此细胞内各种元素的比例与无机环境大不相同
2.(教材必修1 P25“批判性思维”)既然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但一些科学家还将纤维素等其他糖类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教材必修1 P30“与社会的联系”改编)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虽然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但是能够刺激胃肠蠕动,改善胃肠环境,有利于排出有害物质
提示:必需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
4.(教材必修1 P31“相关信息”改编)引起囊性纤维化、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蛋白质发生的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教材必修1 P33“生物科学史话”改编)中国摘取人工合成蛋白质桂冠的关键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与人体细胞内肽链的折叠错误有关
提示:先把天然胰岛素的两条链拆开,摸索出将两条链合在一起的方法。然后再分别合成两条链,最后将两条人工链合在一起
6.(教材必修1 P34“问题探讨”)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每个人的遗传物质有所区别,因此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1.成人身体大约由200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从分子水平上分析细胞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胰岛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还不具有降低血糖的生物学活性,请从蛋白质的结构方面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直接原因是构成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和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同一个体的细胞中含有的DNA相同,但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答案:胰岛素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只是具有一定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的多肽链,还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才具有降低血糖的生理作用
考点一 水和无机盐(2022·湖北卷)水是生命的源泉,节约用水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下列有关水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酶促反应的环境B.参与血液中缓冲体系的形成C.可作为维生素D等物质的溶剂D.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氧化过程
解析:自由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故水是酶促反应的环境,A项正确;血液中的缓冲对是由离子组成的,离子溶解在水中才能形成缓冲体系,B项正确;维生素D属于脂质,脂质通常都不溶于水,C项错误;自由水能参与化学反应,故水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氧化过程,D项正确。
3.无机盐与人体稳态调节
4.掌握K+、Na+、Cl-变化对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影响的规律(1)外界K+浓度主要影响静息电位:外界K+浓度升高→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外界K+浓度降低→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2)外界Na+浓度主要影响动作电位:外界Na+浓度升高→动作电位峰值升高;外界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峰值降低。(3)Cl-等阴离子内流可导致动作电位难以形成或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即更加偏离“0”点。
题点一:以水和无机盐为载体考查生命观念1.(2023·广东模拟)在我国南方,芥菜等蔬菜在霜冻后食用品质更佳。研究发现,植物在低温时将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产生抗逆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抗逆反应体现了植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B.该变化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液不易结冰C.该抗逆反应导致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该抗逆反应引起细胞代谢增强、酶活性升高
解析:低温下芥菜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使溶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该现象为芥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A项正确;低温下芥菜细胞中的淀粉水解成葡萄糖,使溶液浓度升高,细胞液不易结冰,B项正确;植物在低温环境下,结合水含量上升,自由水含量下降,从而减少细胞结冰的机会,故抗逆反应导致细胞中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C项正确;植物在低温环境下,结合水含量上升,自由水含量下降,从而减弱它们的生命能力,故抗逆反应引起细胞代谢减弱、酶活性降低,D项错误。
题点二:以水和无机盐为载体考查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2.(2023·广州预测)哺乳动物血钙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通常可通过注射5%的葡萄糖酸钙溶液补充血钙。激素CT可抑制骨组织细胞的损伤,减少钙由骨向血液中的迁移量;而激素PTH能促进骨质溶解,使骨骼脱钙。某小组对两种激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a、b时给3组实验鼠分别注射相应的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适量地注射激素CT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症B.a、b点时给C组实验鼠分别注射激素PTH和激素CTC.b点时给B组实验鼠注射的物质是生理盐水D.注射15%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解析:激素CT可抑制骨组织细胞的损伤,减少钙由骨向血液中的迁移量,适量地注射激素CT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症,A项正确;a点注射的物质能使C组的血钙含量下降,应该是激素CT,b点时给C组注射的物质能使血钙回升,应该是激素PTH,B项错误;b点时给B组实验鼠注射的物质使血钙量维持原状,应该是生理盐水,C项正确;注射15%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项正确。
考点二 细胞中的有机物(2023·湖北卷)球状蛋白分子空间结构为外圆中空,氨基酸侧链极性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蛋白质变性后,会出现生物活性丧失及一系列理化性质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变性可导致部分肽键断裂B.球状蛋白多数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C.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D.变性后生物活性丧失是因为原有空间结构破坏
解析: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主要是由于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结构被破坏,天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通过氢键等次级键维持的,而变性后次级键被破坏,A项错误;球状蛋白氨基酸侧链极性基团分布在分子的外侧,而非极性基团分布在内侧,说明外侧主要是极性基团,可溶于水,不易溶于乙醇,B项正确;加热变性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该空间结构改变不可逆,不能恢复原有的结构和性质,C项正确;变性后空间结构改变,导致一系列理化性质变化,生物活性丧失,D项正确。
1.归纳概括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理清核酸与蛋白质的三个层次及相互关系
3.辨析与蛋白质和核酸相关的5个易错点(1)高温使蛋白质变性的原因不是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而是破坏了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2)低温和盐析未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3)DNA一般是双链结构,也有环状的,如质粒DN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RNA一般是单链结构。双链DNA的碱基对间含氢键,某些RNA(如tRNA)中也含氢键。(4)1个tRNA中含有1个反密码子,但不能认为其只含有3个碱基。(5)rRNA参与核糖体的构成,且具有催化肽键形成的作用。
4.归纳概括糖的种类与功能
5.构建脂质概念图,明确从属关系及作用
题点一:以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为载体,考查科学思维能力1.(2023·汕头模拟预测)为分析细胞中肽链合成过程中肽链的延伸方向,研究人员用含3H的亮氨酸标记合成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已知)。适宜时间后从细胞中分离出合成完成的此蛋白质的肽链,用蛋白酶处理肽链,获得6种肽段,检测不同肽段3H的相对掺入量(肽段的放射性强度占这一肽段所有亮氨酸均被标记后的放射强度的百分比)。用3H的相对掺入量对N端至C端排序的肽段作图,结果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3H标记的亮氨酸会同时掺入多条正在合成的肽链中B.亮氨酸在肽链中分布不均,故不能直接比较各肽段的放射性强度C.带3H标记的完整肽链被蛋白酶处理后得到的六个肽段可能不都具有放射性D.离N端近的肽段上3H相对掺入量低,可推测肽链合成从C端开始
解析:纵轴表示3H的相对含量,由图可知,3H标记的亮氨酸同时掺入多条正在合成的肽链中,A项正确;由图可知,3H的相对掺入量亮氨酸在肽链中分布不均,故不能直接比较各肽段的放射性强度,B项正确;由于六个肽段的3H的相对掺入量没有达到100%,故带3H标记的完整肽链被蛋白酶处理后得到的六个肽段可能不都具有放射性,C项正确;由图可知,N端比C端的肽段上3H相对掺入量更少,可推测肽链合成从N端开始,D项错误。
题点二:结合基因表达,考查蛋白质、核酸的综合运用能力2.(2023·湛江预测)我国科学家发现,当有稻瘟病菌入侵水稻时,在光照条件下,水稻体内的LHCB5蛋白第24位的苏氨酸发生磷酸化,导致电子在叶绿体中积累,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会诱发叶绿体中活性氧的产生。在活性氧作用下,抗稻瘟病相关基因表达,水稻抗稻瘟病的能力会提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的天气更易暴发稻瘟病B.抗稻瘟病相关基因经转录、翻译形成LHCB5蛋白C.叶绿体内的蛋白质不都由叶绿体基因控制合成D.LHCB5蛋白的功能变化与它的结构变化有关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LHCB5蛋白第24位的苏氨酸发生磷酸化需要光照条件,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的天气LHCB5蛋白发生磷酸化受阻,活性氧产生的少,抗稻瘟病相关基因表达量少,所以水稻更易暴发稻瘟病,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LHCB5蛋白第24位的苏氨酸发生磷酸化是促使抗稻瘟病相关基因表达的一个条件,该蛋白不是抗稻瘟病相关基因表达的产物,抗稻瘟病相关基因经转录、翻译形成的是能抗稻瘟病的蛋白质,B项错误;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叶绿体内的蛋白质不都由叶绿体基因控制合成,也有受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C项正确;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故LHCB5蛋白的功能变化与它的结构变化有关,D项正确。
题点三:围绕糖类、脂质的作用,考查理解能力3.(2023·广州预测)如图分别表示正常人、乳糖不耐受患者肠道中乳糖的利用过程。当肠道的碱性环境被破坏时,肠道会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主要成分是水、HCO和消化酶)来中和酸性物质,所以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与物质运输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落实主干知识,下丘脑,抗利尿激素,核糖体,半保留复制,纤维素和果胶,磷脂双分子层,信息交流,协助扩散,细胞质基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二轮重点讲练课件:第1讲细胞的分子组成(含解析),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合物,维持生命活动,良好溶剂,反应介质,能源物质,生物膜,钙和磷,遗传信息,知识框架梳理,再现高考找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讲细胞的分子组成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水与细胞代谢,酸碱平衡,ABD,情境引领,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糖类和脂质的种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